备课.docx
《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课
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经验及思考
一、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的特点与优势
1+1〉2——“个人特点”整合下的“团队优势”
变“短板效应”为“长板效应”
从“个人英雄”到“集体英雄”
2、“集体备课”的两种“基本式”
“超前集中备课”:
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备课、讨论、修改完善、定稿。
“随进度分散备课”:
每周教学前集中备课、讨论、修改完善、定稿。
3、“集体备课”坚持“八制”
单元制:
以单元为基本备课单位,明确责任人,实施备课。
主备制:
在自选基础上的统一调整,明确一人为主备人。
中心发言制:
主备人即中心发言人,进行系统说课。
集体讨论定稿制:
人人发言、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修改、完善、定稿。
自主执教制:
依据定稿教案,自主、创新执教。
个性反思制:
每人执教后要写出简短反思。
资源共享制:
教案、课件、补充资料等教学资源共享。
成果文献制:
保存资料,逐年修改完善,长期受用,发挥历史价值与参考价值。
4、“集体备课”重在“五备”
备教材:
阅读教材3-5遍;把握内容、结构、特点、优劣;有独到见解和感悟。
备目标:
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为主,兼顾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既突出重点又兼顾整合。
备学情:
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习惯基础;学困生的难点。
备教法与学法:
明确每个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点的教法与学法。
备练习:
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单元复习练习。
5、“集体备课”突出“四个点”
重点:
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应用价值等,确定教学重点。
难点: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难点。
特点:
结合学科特点、教材结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特点。
思维生发点:
结合教材结构和内容,依据学生情趣倾向,依据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确定思维生发、训练点。
6、“集体备课”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便于写,便于改,便于整合,便于积累。
校本教研,在坚持“以校为本”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参与网络培训、发表、评论、交流、研讨。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区域”和“时空”的局限,同时争取到专家的引领,避免校本教研走入“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困境。
二、科学地上课
1、不打准备不充分的战,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
基本准备:
教案、教具、学具、课件、补充资料等。
相关知识准备:
背景知识、横向纵向联系知识、最新前沿知识等。
教学及调控能力准备:
幕后的演练,突发问题的假设与应对策略等。
情感准备:
课前3分钟的情绪与情感的调整与控制。
2、科学、完整的教学环节(六环节)是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
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制度与兴趣结合;发挥环境的暗示和情感魅力;3-5分钟决定全课成败。
目标明确、有的放失:
师生目标明确;目标贯彻全课始终;克服随意、低效和无效劳动。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用重点时间(20分钟以上)、重点时段(精力集中)、教学与训练程序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方法突破难点。
主体参与、体验学习:
先学生活动,后教师活动;先尝试学习,后引导提炼;先发现知识,后组织建构。
练习评价、反馈矫正:
教学全程讲练结合;练习的诊断性、改进性、评价性、激励性结合;及时反馈与及时矫正结合。
联系整合、建构体系:
既要突出每课的新知,也要注意前后联系、横向联系,建立体系,形成系统。
3、清晰的教学思路是教学科学性的体现
“线性的”(逻辑性的、现代的)教学思路
“整——分”式教学思路
“直观——抽象”式教学思路
“复习——学习”式教学思路
“语词——联想”式教学思路
“举例——推衍”式教学思路
“罗列——归纳”式教学思路
“结论——验证”式教学思路
“非线性”(非逻辑性的、后现代的)的教学思路
皮亚杰“平衡——干扰”式教学思路
布鲁纳“尝试——发现——构建”式教学思路
布鲁纳“起点——螺旋上升——螺旋回归”式教学思路
怀特海“教育韵律”:
“渲染(游戏)——精确(掌握)——概括化(抽象)”式教学思路
普利高津的“混沌秩序”与“耗散结构”
4、课后的辅导与作业是教学质量的必要补充
课后的“个别辅导”是对“班级制教学缺陷”的必要弥补。
课后的“适当作业”(包括少量机械、重复作业)是对“学生记忆”的必要巩固。
练习课、自习课、晚自习课,应还学生于“个别辅导”、“作业”或“练习”。
三、艺术地和创新地上课
1、教学内容的艺术与创新设计
教学内容的简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充实设计
教学内容的变序设计
教学内容的直观设计
教学内容的游戏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活动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艺术化设计
2、教学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基本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背景,是师生一切教学行为生成和发展的条件,是教学内容提出的前提和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教学环境可以直接提出教学内容,也可以“暗示”教学内容。
反过来,教学内容又丰富、充实了教学环境,赋予教学环境于内涵和价值;最后使环境和教学内容合为一体,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课堂教学环境,一般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类,物理环境创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师生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引起心理变化,因而转化形成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共同组成一个高度融合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整体。
物理环境
光线:
阅读、观察、操作为主的课可以稍亮;以讨论、思考、联想为主的课可以稍暗;集中讲解、示范、汇报讲台稍亮下面稍暗;分组实验、学习、讨论阶段下面稍亮,讲台稍暗。
色彩:
淡红色可以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利于进行合作学习,利于进行师生、生生的交际训练活动;淡黄色可以给学生一种跳跃的感觉,利于进行竞赛、操作、表演等活动;淡蓝色可以给学生一种深邃的感觉,利于进行分析、研究、思索、联想等;淡绿色可以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感觉,利于进行阅读、创作、赏析等。
音效:
第一,课堂教学中音响的和谐使用。
在教学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的内容时,要选用外国音乐。
在教学具有浓厚东方文化的内容时,要选用东方音乐。
在教学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内容时,要采用中国古典音乐或仿古音乐。
第二,课堂教学中音响的穿插使用。
一堂完全没有音响的课将是一堂沉闷的缺乏生气的课,时间长了学生容易疲劳,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因此,在激发学生兴趣、教学高潮、情感转换时设计并播放与教学内容或师生情感一致的音响,既可以调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可以提高师生的情感强度。
第三,课堂教学中音响的对比使用。
在要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师生情感时要使用音量稍大、节奏轻快的乐曲。
在要调节学生紧张情绪、提供背景音乐时要使用音量稍小、节奏舒缓的乐曲。
心理环境
氛围:
其一,要充分利用光线、色彩、音效、教室布置等物理因素奠定氛围基础。
其二,教师的课前谈话、课前组织的活动、教师的情绪情感基调是氛围的最好发端。
因此,教师不要把与创设教学环境无关的情绪和情感带到课堂上来,而且要注意在课前几分钟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基调,要注意在开课的前几分钟内把情绪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
其三,因为氛围是一种集体情绪、情感基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设计安排互动、互感活动,使这种情绪、情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感染,反复感染,形成较稳定的理想的氛围。
情绪:
其一,每堂课都要注意设计一二个情绪点;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找到有效的刺激信息,在教学的高潮处施于刺激产生情绪。
其二,为了使情绪达到较好的效果,除了要使用好教学内容中的刺激信息外,还要注意巧妙使用教学方法。
如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增强刺激信息的力度;可以使用反复互感的方法增强情绪力度;可以借助灯光、音响、语调等增强情绪力度;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随着人物或事物同悲同喜。
其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一定要注意进行调控,使之适度。
一方面要调控情绪的力度,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安全。
既要使情绪达到一定的力度,又不能太过度;另一方面要调控情绪的维持时间,一般应随着教学的结束而结束,有时下课后还留有一些情绪,但也不能太过强烈。
其四,调控学生的情绪,主要采取“转移、“淡化”、“放松”、“开导”等方法。
情感:
其一,原有情感基础的迁移。
如利用前面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教师在人生中的情感体验等,自然迁入本课,从而奠定本课的情感基础。
其二,情境情感体验。
如创设一个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情感体验。
如让学生扮演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或动植物,在排练和表演中进行情感体验。
如让学生在一些基本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中进行情感体验。
其三,情感共鸣升华。
利用学生天真、纯洁、善良、情感丰富、容易感染等天性,采取巧妙的方法使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动植物的情感及作者的情感高度和谐一致,产生共鸣和升华。
3、教学节奏的调控体现教师的高超教艺
观点
人脑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在兴奋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抑制。
明亮的、色彩鲜艳的、运动的事物最能引起人的注意。
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延长注意的时间,提高注意的效果。
方法:
教学力度应该“张驰接合”、“张驰交替”。
如在紧张的“阅读思考”后安排一点轻松的“小练习”;在紧张的“质疑问难”后安排一点轻松的“小组交流”;在紧张的“朗诵背诵”后安排一点轻松的“听音乐联想”等;相反,在轻松的“自学准备”后安排紧张的“分组竞赛”;在轻松的“小组交流”后安排紧张的“全班汇报”;在轻松的“自主学习”后安排紧张的“互学提高”等。
教学速度也应该“快慢结合”、“快慢交替”。
如可以设计成由“稍快”到“中速”,再到“快速”,再到“中速”,最后以“稍快”结束。
这样的教学节奏,既让人觉得紧凑,又让人觉得轻松;既显得高效优质,又使学生的负担适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教学气氛也应该“高低结合”、“高低交替”。
如可以设计成由“热情地”到“舒缓地”,再逐步提高到“高昂地”,之后稍降为“抒情地”,最后以“热情地”或者“激昂地”结束。
这样的教学节奏感强,感情强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暗示、感化、熏陶作用,使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达到高度共鸣。
四、追求“有趣性”、“有效性”、“有用性”整体平衡、同步发展的好课
1:
“有趣性”是“有效性”和“有用性”的前提和基础。
2:
“有效性”要体现在教学的层级性和程序性上,要体现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变化上。
教学的过程要成为学生变化的过程和发展的过程。
3:
“有用性”既要从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还要从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
4:
“有趣性”、“有效性”和“有用性”整体上要平衡、同步发展。
五、说清自己设计的课
1、说课的意义和价值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有利于自我复查、自我发现优势和问题。
在说清教学设计的同时,要说清理论依据,有利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说课的过程是最好的表达、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有利于养成学术交流习惯,形成学术交流氛围。
2、说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全面说课与突出重点结合
说现象与说原理结合
简明与详细结合
3、对说课水平的评价
“说课”水平评价表
教师 学校 学科 课题
指 标 及 权 重
分值
得分
总分
教材
与
目标
(0.35)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
10
准确判断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及价值
10
能结合学生生活、结合知识系统、结合学生实际和个性,对教材有突破性处理意见
5
能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未来人才标准及课标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
10
程序
与
方法
(0.45)
能运用多元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10
教学程序设计,突出学生的尝试性、探究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0
教学方法设计,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体现学法指导和训练
10
注意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使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再造性
10
注意处理“好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使之整合,融为一体
5
仪态
与
表达
(0.20)
神态镇静、自然;仪表端庄、大方
10
语言准确、流畅、简练、清楚,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
10
定
性
评
语
等
级
评
定
评价人(签字) 年 月 日
六、听好、评好别人的课
1、评课的意义和价值
听课和评课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借鉴、分析、研究的过程。
评课的角度,是有理论高度、有知识广度、有经验丰富度的专家角度,是实现快速提升的一条捷径。
评课的过程是最好的表达、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有利于养成学术交流习惯,形成学术交流氛围。
2、评课的基本形式
边听边评:
听课的同时就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及时地判断、评价,并在教案或教学纪录的相应教学环节处写出评价意见。
听后总评:
听课后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判断、评价,并综合地写出评价意见。
3、评课的基本方法
全面评课:
对教学各因素及其关系,从现象到原理,进行全面评价。
一般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教法与学法运用、重难点处理、教具使用、教师素质、教学效果、教学风格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评价。
“全面评课”法的优点是全面、系统、精细;缺点是费时、费力。
项目评课:
依据一定评价表所设计的评价项目,一一对应进行评价。
“项目评课”法的优点是标准明确、项目简洁、评价客观;缺点是略显机械、单调。
特色评课:
重点对成功点、特点、亮点、创新点、问题点、分歧点等进行评价。
“特色评课”法的优点是观点鲜明、个性突出、简明易行,缺点是不够全面、不够精细。
4、评课的要领和策略
客观描述+理论依据+主观判断=评价。
正面评价、激励评价为主;同时,善意指出问题,补充具体改进意见。
氛围要民主、平等、和谐、学术,语言要准确、友好。
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多保护、多鼓励、多指导;对老教师要多尊重、多留面子。
5、课堂教学水平评价表
中小学课堂教学水平评价表
教师 学校 学科 课题
指 标 及 权 重
分值
得分
教师
素质
技能
0.20
教态自然、大方、亲切(0.05)
5
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活动(0.05)
5
语言表达准确、清楚、有感染力,综合素质好(0.05)
5
书写熟练、规范(0.02)
2
使用教具、设备等熟练、规范(0.03)
3
教
学
设
计
实
施
0.40
目标准确、全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切合学生实际(0.05)
5
教学内容把握深浅适度、简单明了、有一定弹性(0.05)
5
重点突出充分,难点突破巧妙(0.05)
5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教学,在情境中生发(0.05)
5
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灵活多样、富有实效(0.05)
5
针对学生差异和当堂反应,因材施教,因人施导(0.05)
5
注重指导学法,突出培养能力,突出启发创新思维(0.05)
5
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互评互改友善而高效(0.05)
5
教
学
效
果
0.30
学生参与面大,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0.10)
10
教学效率高,质量好,80%-90%以上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0.10)
10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0.05)
5
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0.05)
5
风格
创新
0.10
教学有自己的风格(0.05)
5
教学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创造性(0.05)
5
简
要
评
语
总分
等级
评价人(签字) 年 月 日
6、对评课水平的评价
“评课”水平评价表
教师 学校 学科 课题
指 标 及 权 重
分值
得分
总分
教材
理解
(0.30)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
10
准确判断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及价值
10
能结合学生生活、结合知识系统、结合学生实际和个性,对教材有突破性处理意见
10
教学
评价
(0.50)
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高度进行评课
10
能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未来人才标准及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判断教学成效
10
能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分析、判断教学设计及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0
对好的方面作出充分的肯定;对问题既要明确指出,还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具体做法
10
语言准确、流畅、简练、清楚;神态镇静、自然;仪表端庄、大方
10
实际
效果
(0.20)
评价客观,态度诚恳,易于接受和改进
10
观点鲜明、独特,有见解,有启发性
10
定
性
评
语
等
级
评
定
评价人(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