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207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docx

完整版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

一、生理绪论

1、兴奋性的概念: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兴奋:

机体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转为活动状态的加强。

可兴奋的组织:

神经、肌肉、腺体。

刺激:

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刺激要引起机体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刺激的强度;②刺激的时间;③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人体功能状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兴奋和抑制。

2、阈值的概念:

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说明阈值越愈小,组织的兴奋性愈高,对刺激的反应愈灵敏;反之,阈值愈大,组织的反应性愈低,对刺激的反应愈迟钝。

3、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其本身的兴奋性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一般需经历: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四个阶段.

在绝对不应期给予阈上刺激,兴奋性从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在相对不应期给予阈上刺激,兴奋性从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的长度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即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反应的次数。

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250ms,它1秒内最多只能兴奋4次。

4、外环境的概念:

即自然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的概念:

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6、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①神经调节(最主要、最基本的调节方式,其基本方式是反射);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

①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②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范围广泛、时间持久。

③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比较局限。

(脑血管和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7、反射的概念: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其结构基础为发射弧: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必备条件:

反射弧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完整。

8、反馈的概念:

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

正反馈例子:

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和分娩反射和射精反射。

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见于肺牵张反射、减压反射。

前反馈例子:

食物进入口腔前的唾液分泌.

9、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按工作方式分:

自动控制系统、前馈、非自动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

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特点:

顺浓度差、不需要能量、没有膜蛋白参与.

物质:

O2,、CO2、NO、CO、N2等气体,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

影响通量的主要因素:

①浓度差;②通透性

2、易化扩散:

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

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特点:

顺浓度差;不消耗能量;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帮助.分类:

载体运输和通道运输.

载体转运特点:

高度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抑制性。

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

通道转运:

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物质:

Na+、K+、Ca2+。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转运物质时,动力来自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电位差)所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故将它们称为被动转运.

3、主动转运:

由细胞膜内生物泵的作用,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

特点:

耗能;借助泵蛋白;逆浓度梯度进行

当细胞内Na+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钠泵即被激活,使ATP分解为ADP.1分子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将3个Na+运到细胞外,而将2个K+运入细胞内.硅巴因可抑制钠泵的ATP酶活性。

(河豚毒阻断Na+通道,四乙胺阻断K+通道)

钠泵的生理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Na+、K+的浓度差,形成细胞外高Na+、细胞内高K+的不均衡分布,这是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继发性主动转运:

根据被转运物质与Na+转运的方向不同分两种形式:

①与Na+转运的方向相同称同向转运;②与Na+转运的方向相反称逆向转运.例如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吸收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都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4、入胞:

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状物质进入细胞膜的过程.入胞有两种方式:

如果进入细胞的物质是固态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细胞的物质是液态则称为吞饮。

出胞:

大分子物质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5、细胞膜进行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

①离子通道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②G—蛋白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③酶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④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能在细胞见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通常要与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受体是指能与信号分子作特异结合而发挥信号转导作用的蛋白质。

6、一切活细胞无论处于静息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存在电现象,这种电现象称为生物电。

7、静息电位:

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它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即存在浓度差;②在不同的状态,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由钠—钾泵的活动来维持的。

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较大,对Na+通透性很小,仅为K+通透性的1/100~1/50,而对A—几乎没有通透性.因此,细胞静息时K+顺浓度差外流,K+外流必然带有正电荷的向外转移,膜内的A-不能通过细胞膜而留在细胞内,这样就形成了细胞膜外侧带正电荷,电位升高,细胞膜内侧则带负电荷,电位降低的状态。

但是K+外流并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这是因为随着K+顺浓度差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带正电荷的K+继续外流。

当浓度差形成的促使K+外流的力量与电场力形成的阻止K+外流的力量达到平衡时,K+的净移动就会等于零,此时,细胞膜两侧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电位差,这就是静息电位。

因为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达到平衡时的电位,所以又称它为K+平衡电位。

8、动作电位:

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课传布的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是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的标志,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

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

①“全或无”现象;②不衰减性传导;③脉冲式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机制和静息电位一样也可以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其要点为: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膜外Na+、Cl-浓度高,膜内K+和有机负离子浓度高;②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首先引起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致使少量Na+顺浓度差内流,使静息电位减少.当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时,引起膜上钠通道迅速大量开放,在Na+浓度差和电场力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Na+快速、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电位急剧上升,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和反极化。

当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阻止Na+内流时,膜电位即达到Na+的平衡电位。

此时,大量钠通道又迅速失活而关闭,导致Na+内流停止,而钾通道则被激活而开放,产生K+的快速外流,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并恢复到负电位形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即复极化。

这时,膜上钠泵转运,将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流入细胞内的Na+泵出,流出细胞外的K+泵入,形成后电位,并恢复膜两侧Na+、K+的不均衡分布。

锋电位—绝对不应期,负后电位的前部分-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的后部分-超常期,正后电位-低常期。

9、局部反应的特点:

①电位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②不是“全或无”式;③有总和效应

10、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局部电流作用的结果。

1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兴奋示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完成的,要经历电-化学—电的变化过程。

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从细胞外顺电—化学梯度内流,Ca2+使轴浆中的囊泡向接头阡陌移动,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囊泡中储存的Ach以量子释放的形式倾囊释放,Ach通过接头间隙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终板膜上Na+、K+通道开放,允许Na+、K+通过,但以Na+内流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肌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过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爆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传遍整个肌膜,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

释放到接头间隙中Ach很快被存在于接头间隙和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去作用,以保证一次神经冲动仅引起肌细胞兴奋一次。

12、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

①单向性传导;②时间延搁;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1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藕联:

骨骼肌细胞兴奋肌膜产生的电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Ca2+。

关键结构式三联管。

14、两条相邻Z线间的节段称肌小节,它包括一个位于中间部位的暗带和其两侧各1/2的明带.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

当肌细胞收缩变短时,暗带的长度不变,而明带变短、H区变窄,暗带中粗细肌丝重叠部分增加,相邻的Z线互相靠拢,肌小节缩短。

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分别称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称收缩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称调节蛋白。

15、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①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②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其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的姿势。

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称为等张收缩。

单收缩可分三期:

①潜伏期;②缩短期;③舒张期.

16、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

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是指肌肉收缩过程中承受的负荷。

肌肉收缩能力是指前负荷和后负荷无关的肌肉内在的收缩特性,它主要决定于兴奋—收缩藕联期间肌质中Ca2+的水平和横桥的ATP酶活性。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

血液包括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

2、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也称红细胞比容。

血浆蛋白:

是血浆中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总称.

血清:

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但增加了少量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

3、血液的理化特性:

颜色、比重、粘滞性、渗透压和酸碱度。

4、血浆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血浆渗透压。

作用:

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及功能

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血浆中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

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例如0.9%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1.9%尿素

5、红细胞正常值:

成年男性(4.0~5。

5×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

成年女性(3。

5~5.0×1012/L)血红蛋白110~150g/l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形态可塑性、膜的通透性。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特制玻璃管中下降的距离。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并不是红细胞本身的原因,而是与血浆的成分有关,其中白蛋白可提高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使红细胞下沉减慢;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能降低红细胞的此种特性,使红细胞沉降加快。

6、等张:

是指溶液中不能通过红细胞的溶质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等张溶液:

临床上把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等张溶液.

7、何谓贫血?

试分析引起贫血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①造血原料缺乏,如人体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②红细胞成熟因子缺乏,如人体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③内因子缺乏,可导致恶性贫血

④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⑤某些肾脏疾病患者,可因合成促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肾性贫血.

⑥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的破坏增多,可出现脾性贫血。

(先天性缺乏内因子,或由于胃切除而引起的内因子缺乏,都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从而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8、白细胞正常值:

4~10×109/L,主要功能:

防卫,它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

嗜碱性粒细胞:

合成并释放组胺、肝素、趋化因子、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可引起多种过敏反应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9、血小板正常值:

100~300×1012/L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修复。

血小板的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

10、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11、因子Ⅱ、Ⅶ、Ⅸ、Ⅹ都是肝合成的,合成中需要维生素K参与,肝功能损害或维生素K缺乏,都会导致凝血过程障碍而发生出血倾向。

因子Ⅵ是钙离子,除了因子Ⅲ是组织因子,余都在血浆中.

12、凝血过程:

分三个阶段①生成凝血酶原激活物;②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

13、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在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过程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Ⅻ,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Ⅲ。

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变为牢固的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抗凝物质:

主要有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还有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能封闭因子Ⅶ、Ⅸa、Ⅹa、Ⅺa、Ⅻa的活性中心。

蛋白质是由肝细胞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

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它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使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强,还能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过程,阻止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与释放反应.(体内、外)

14、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原激活物可分三类:

①第一类为血浆激活物,由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第二类为组织激活物,存在于子宫、前列腺、肺、甲状腺等处。

第三类为依赖于凝血因子Ⅲ的激活物.

15、血量的正常变动范围:

10%(400ml)。

一次失血量在500ml以下,而不超过全身血量的10%时可无症状。

中等量失血即一次失血1000ml(达全身血量的20%),严重失血即失血量达总量的30%以上。

16、血型:

是血细胞膜上特意凝集原的类型。

17、ABO血型的分型依据:

是红细胞膜上所含特异性凝集原的种类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仅有A凝集原为A型,红细胞膜上仅有B凝集原为B型,红细胞膜上有A和B凝集原为AB型,红细胞膜上无A和B凝集原为O型。

输血的基本原则:

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索凝集,即供血者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不与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

ABO血型系统的输受关系:

①同型血相输;②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③AB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其他血型的血液。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供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称主侧;受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供血者的血清想混合称次侧.以两侧均无凝集反应者为最理想,称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不管次侧结果如何,均为配血不合,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而次侧发生凝集者,一般不宜进行输血,在紧急情况下必须输血时,应按输入O型血的原则慎重处理。

四、循环

1、最能反映内环境稳态的是血浆.

2、非自律细胞(工作细胞):

为构成新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

自律细胞:

是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例如窦房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包括心室肌和心房肌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

包括房室束及其分支和浦肯野细胞。

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

4期自动去极化.

3、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90mV。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0、1、2、3、4五期。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几个时期,阐述各期的离子机制。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期,后者又分为1、2、3、4期各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0期为Na+快速内流;1期为K+外流;2期为Ca2+(及少量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静息期)是Na+-K+泵活动处于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扥不得以恢复的时期。

特点:

2期(平台期)缓慢复极化,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与神经细胞的主要区别,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

4、窦房结P细胞电活动的特点:

①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小,时程长;②无明显的1期和平台期;③3期复极化时,膜内电位下降到-60mV左右,为最大复极电位;④4期膜电位不稳定,阈电位—40mV;⑤4期自动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较快。

5、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电生理特性)和收缩性(机械特性)

①自律性:

是指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有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地特性。

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每分钟约100次;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最低,每分钟约25次.

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只起到传导兴奋的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在某些异常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兴奋地传导受阻或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异常升高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也会表现出来,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由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

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最大复极电位;阈电位水平。

②兴奋性:

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避免心肌发生强直收缩,使心脏射血交替进行)

在心房或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如果正常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便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即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来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③心脏兴奋传导途径:

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

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约需0。

1s,称房—-—室延搁。

传导速度最快的是蒲肯野纤维,约4m/s,最慢的是房室交界的结区。

房—-室延搁使信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心房和心室不可能同时收缩,这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④收缩性的特点:

不发生强直收缩;全或无式的收缩;依赖细胞外液的Ca2+,绞拧作用。

6、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的时程取决于心律的快慢。

心率减慢时,心动周期延长;心律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比收缩期缩短更明显)

7、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①等容收缩期:

压力升高速度最快。

②快速射血期:

压力最高。

③减慢射血期:

心室容积最小。

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心室充盈期又可分为快速充盈、减慢充盈和心房收缩充盈.

等容舒张期:

心室压力下降速度最快

快速充盈期:

压力最低

减慢充盈期:

容积最大。

8、评价性能的指标:

①心脏输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

②心脏做功量(评价心功能最好的指标)。

9、影响心泵血功能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

10、血压的概念:

血液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1、动脉血压正常值:

收缩压100~120mmHg(13.3~16kPa);舒张压:

60~80mmHg(8~10。

7kPa)平均动脉血压=舒张压+1/3脉压

12、动脉血压形成机制:

前提:

充足的循环血量;根本因素:

心脏收缩射血的动力,外周血管的阻力;调节因素:

大动脉管壁弹性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减小脉压

13、动脉血压形成机制:

前提:

充足的循环血量;根本因素:

心脏收缩射血的动力,外周血管的阻力;调节因素:

大动脉管壁弹性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减小脉压

1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输出量:

①搏出量:

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②心率

(2)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3)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

(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15、中心静脉压的概念: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正常值为4-12cmH2O.

外周静脉压的概念:

各器官的静脉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16、微循环的概念:

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典型的微循环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七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

名称血流通路血流特点开放情况作用

直捷通路微A→后微A→通血Cap。

血流速较快经常开放促血回流

迂回通路微A→后微A→Cap。

前括约肌血流缓慢交替开放物质交换

A—V短路微A→A-V吻合支→微V随温度变化必要时开放调节体温

17、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机制: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液体从毛细血管内滤出,组织液生成;当有效滤过压为负值时,液体被重吸收入毛细血管,即组织液回流.

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液回流、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18、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上M型胆碱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促进K+外流,总的结果示对心肌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表现为心房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分别称为负性变力和负性变传导作用,窦房结P细胞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称负性变时作用。

阿托品是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它能阻断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脊髓第1~5胸段侧角神经元,在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换元,节后神经纤维组成心上、心中、心下神经,进入心脏后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它与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B1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和对K+的通透性降低,总的结果是对心脏的活动起兴奋作用。

具体效应示导致心率加快,心室收缩力加强,房室传导加快,可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力作用和正形变传导作用.B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可阻断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

缩血管神经纤维起自脊髓胸腰段侧角,在脊旁或椎前神经节换元。

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a受体结合,引起缩血管效应.

舒血管神经纤维:

①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示乙酰胆碱,与血管平滑肌的M型胆碱受体结合,使血管舒张.②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19、降压反射的概念:

20、体液调节:

21、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

血流量大,受心肌收缩的影响,动静脉血的氧差大。

22、冠脉循环血流量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但心肌活动时自身代谢产物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五、呼吸

1、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的舒缩。

2、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肺和胸廓的顺应性),非弹性阻力。

3、气体交换的原理

4、气体交换的过程

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气体的分压差,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通气/血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