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170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理念.docx

《教育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理念.docx

教育理念

周济:

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最新一期的《求是》上撰文指出,中国目前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化,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提高,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文章指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的教育发展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文章强调,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认为,加快教育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本科院校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但是在高职院校,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效亦不明显。

高职院校要切实扭转被动局面,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误区 

  第一,把“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为“通识教育”,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突出“人文精神”。

我们今天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外延较大,内涵较浅;而“人文素质”则外延较小,内涵较深。

这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不等同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虽然也重视人文教育,但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有益的,应大力提倡,但不能替代人文素质教育。

  按照这种认识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行动起来了,但由于认识或条件等原因,常常只从“通识教育”上做文章,注重了内容的广泛性,但“人文”内涵尚不够突出,所以,远没有收到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成效。

  第二,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培养目标不能降低,学制又比本科教育短1-2年,这就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

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常常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殊不知,高职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也必须是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

  爱因斯坦曾指出: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是失败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追溯,使之获得立于身、立于家、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道理,在把握人生的真谛和享受人的尊严中,感悟人生的胜境。

  第三,认为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就业影响不大。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就业率的高低和毕业生本人对就业的满意度是学校的生命线。

在一些高职院校看来,要实现这些,只要靠学生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求职技巧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从现状来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

本科生学制较长,相应较多地接受了人文教育和熏陶,综合素质较好,因而有着较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

一个人所学的科学技术,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

高职毕业生如果人文素质低,就可能片面逐物,唯利是图,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而且即使由于其对某项技术操作表现出了较娴熟的技艺而得到录用,由于其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加大力度切实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走出上述认识上的误区,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而要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有很多工作要做。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高职院校十分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会比较肤浅,缺乏感染力,而且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所以,吸引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善于在理论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校园人文环境。

学校不仅要创造条件开设文、史、哲、艺术方面的选修课,而且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

一般来说,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中,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是比较缺乏的,教师备课的资料尚难以满足,更不要说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要。

这就需要增加投入,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

同时,要营造学校人文气氛,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文、史、哲、艺术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以雕塑、宣传栏、道路、楼宇名称等形式,来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

如何具体地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自199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来,一些本科院校尤其是全国示范性人文素质教育基地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学习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但如何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从事高职院校工作的同志虽然对此也有所探讨,但总的来说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诸如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教学内容取舍、教育形式摸索等,如何把学生的人文知识化作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等方面,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还不是很多。

这些,都需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具体特点,积极深入地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教育要拒绝产业化但不能拒绝改革

教育要拒绝产业化但不能拒绝改革

   教育部部长周济16日在回答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有关教育产业化和高考三十年的相关问题时说,这次十七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因为我国教育应牢牢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

第二,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与教育产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三,发展民办教育不等于教育产业化。

不能把发展民办教育和教育产业化等同起来。

因此,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然而,教育拒绝产业化,却不能拒绝改革。

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虽然在概念上将它界定为“成本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成本可信吗?

对它的构成公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核定并公布大学生培养成本。

因为这一成本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应该看到,对于大学生培养成本的统一制定,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必须建立一个机制来保障这项工作的开展。

既有章可循,合理有据,又体现公正公平,才能让公众信服,对学校才有约束力。

学生培养成本到底有多少,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地区之间的差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但学校的日常费用还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高校普遍认为,水、电、煤、油、通讯、公交公用事业价格和纸张、教学参考书、图书价格继续上涨,导致教学成本不断攀升,这些都要予以考虑。

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优惠与扶持政策,对公用费用进行减免。

   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是一个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与公开透明问题,它还包括教育其它方面,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机制。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无法破解近年来凸现出来的种种矛盾与挑战,任何讳疾忌医都是徒劳无益的。

   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奠基工程,我们相信,通过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会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个性化和以生为本培养创新人才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显突出。

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不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这是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密切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欲的持续动力。

 

  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世界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就思想渊源而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

从历史上看,凡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无不在学生的自由学习上下功夫,为学生自由学习创造充分的空间。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成功地把自由教育与科学研究统一起来,并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提出学习自由是构成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自由是探索和认识真理的先决条件。

牛津、剑桥的学院制在坚持以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方面至今仍颇有影响。

牛津和剑桥的学院推行导师制,以此密切师生关系、提倡跨学科交流。

“有人曾经这样描绘牛津大学的教学,他们就是每周把几个学生招到自己家里,教授抽着烟斗,向学生喷烟,就这样,被系统地喷了4年烟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

”这是对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风格的一种风趣的描述,实质上则反映着这样一个理念:

在学校里不仅要从课堂中学到那些为今后生活、工作做准备的特定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会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9世纪中叶,哈佛大学成功地吸收德国学习自由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成功地转化成可操作的选课制度。

这一改革典范的革命性意义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挣脱保守的控制和束缚,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制度层面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显突出。

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不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由于体制性因素制约,我们的教育教学偏重以学科为中心,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则考虑不足,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特色化、个性化,造成所谓的“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一般设有共同和相对较高的学术标准,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术标准趋向多样化,在不同的机构和系统中,其标准的严密性和特点各不相同。

显然,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元质量标准对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这种意义在研究型大学坚持精英教育办学层次的基础上,应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突破过去那种较为僵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形式,设计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运作机制。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厦门大学素有传统。

早在抗战期间,学校就在基础课中推行以文入理、以理入文、文理渗透,选修课数量之多,教学质量之高,当时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近年来,厦门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

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及转专业制度,使得学生进校后可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兴趣、特长和个人倾向确定专业方向、激发学习兴趣;推行“三学期制”,在第三学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组织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允许学生进一步修读提高性课程;公共课实行分级分类教学,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释放空间;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学校在较大幅度压缩课时的前提下,开出了文史政法艺术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七大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举措日渐体现出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这是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厦门大学曾在人才培养基地班和部分学院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

从2006年开始,厦大在全校范围内实行“3+1模式”的导师制,即前3年导师以指导学科基础为主,第四年以论文指导为主。

新生入学后,各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要求每名导师每月与所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数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帮助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训练。

  密切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欲的持续动力。

梅贻琦先生曾对师生关系作过精彩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传授一些可编码的知识,而诸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不可编码的知识获取更多依赖于课堂之外,依赖于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

所以,综观世界研究型大学,牛津、剑桥的学院制式的导师制自不必说,就是推行以学年制为主的普林斯顿大学,仍然以其充满关怀的导师制而著称于世。

(作者为厦门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5日第2版

【书记观点】努力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

 

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一所综合性地方大学是一个标志,而一个创新型城市有一所创新型地方高校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要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创新平台,建立自主创新的服务地方管理体制努力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中央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地方高校是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不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提高地方高校整体实力和打造学校品牌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引领和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创新型地方高校作为支撑。

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是一个标志,而一个创新型城市有一所创新型地方高校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双重任务。

  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要在几个重点领域有比较大的突破: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名校,培养出许多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是他们得以成为世界名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方高校立足地方,首要的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为地方培养有用人才。

人才培养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放在首位,进一步把学生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培养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制度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以创新的思路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组建跨学院的学科基础平台,打破学院之间各自为政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提倡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让学生有更大的选课自主权。

  其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愈来愈烈的形势下,社会对毕业学生的选择性也愈来愈强,这就需要高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要探索大众化教育下的精英人才培养。

选择一批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优势特色学科支撑的学科大类或专业,招收优质生源,以精英人才培养基地的形式,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精英人才培养。

  第四,要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要面对研究生规模快速扩大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使研究生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第五,要强化指导服务功能,优化学生成长发展环境。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毕业生就业为目标,面向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

加强对学生创业和就业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要充分发挥激励效应,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第六,加强创新型师资的培养。

要创新师资培养工作思路,继续选送优秀教师到政府部门或企业挂职和实习,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编写什么样的教材,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力争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学习什么,教师就传授什么。

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海外、境外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强化特色,创出品牌,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学科建设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地方高校,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一号工程,以重中之重学科为先导,明确发展目标,凝练学科方向,组合优势力量,形成创新团队,构筑大平台,攻克大项目、获得大奖项。

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若干品牌学科群,使重中之重学科逐步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不断推出新的创新成果,不断转化新的生产力。

  一是要注重学科特色,创出学科品牌,形成优势学科的新亮点。

学科建设要以社会经济需求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依据,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特色,创出品牌”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要根据宁波港口经济、民营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先进制造业、交通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大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凝练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优势学科群,强化特色,创出品牌。

  二是要以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实现重大项目、重大奖项上的突破。

紧紧抓住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计划地组织相关学院跨领域跨学科联合冲击重大攻关项目,有计划地同企业一道申报国家和省市项目,发挥地方高校的独特优势,结合地方需求,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力争在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奖项上取得突破。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基础条件。

要重点建设好国家及国务院部委、省、市三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等学科平台,整合资源积极申报高层次、高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鼓励与企业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为学科提升水平和创建特色提供重要的支撑。

  四是加强对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要以创新的思维来配置学科创新要素,进一步研究学科发展规律,明确“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方向”,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将研究所建设成为支撑学科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学术实体。

  五是要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为建设创新型高校提供人才保障。

建设创新型高校,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

因此,要调整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培养和造就学校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努力形成“尊重教授,支持教授”的良好氛围。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努力提升为地方服务的水平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根据自己所在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省份和创新型城市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进一步凝练为地方服务的特色,进一步打响为地方服务的品牌,努力提升为社会服务的水平。

  一是要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创新平台。

与各级地方政府、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构建与地方全面合作的创新平台,争取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资源上的支持。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衡量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指标。

要善于运用高校资源,通过开放学校学科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地方和企业提供更全面的科技服务;要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三是加强战略决策研究,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充分发挥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分析和思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四是积极建立自主创新的服务地方管理体制。

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要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服务地方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完善政策;要着力研究制定服务地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中科学设置服务地方的指标。

  五是继续创新开放办学方式,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涉外创新人才。

创新型高校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要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作者系宁波市委常委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日第5版

高校辅导员探讨职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探讨职业化发展

2月26日~27日,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如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成为参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

   “两眼一睁,干到天黑”,是高校许多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位辅导员介绍,一次,他正在帮学生换灯泡,另一个宿舍的同学跑过来说:

“电工师傅帮我们也换个灯泡吧。

”上海某高校领导就曾列举了辅导员工作的108项内容,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好像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

   不少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成就感,也就渐渐淡化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意识。

北京科技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的彭庆红介绍,他们对601名辅导员所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方向感和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