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132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采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采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采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采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访方案.docx

《采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访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访方案.docx

采访方案

采访方案2007-07-0807:

45

采访方案:

1、先确定采访选题。

例如:

某一残疾人士自强不息,终有所成。

2、再确定采访范围。

(采访对象)例如:

该残疾人士、他的父母、他的朋友等。

3、再确定采访问题。

例如:

生病缘由、求学经历、遇到困难、感人事迹、骄人成绩。

4、再确定采访时间。

例如:

先打电话或写信给他们,约好采访时间、地点等。

5、最后的准备工作。

(查看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

学生证、小记者证、介绍信等等。

6、如多人采访,还要确定分工:

某某提问,某某记录,某某摄影等等。

7、采访完毕,整理材料,写出新闻稿件。

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如:

江泽民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分为两大类:

直接性导语、间接性导语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

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一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

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

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不同形式)如:

“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

”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

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

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

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常见的有见闻式和特写式两种)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

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

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

(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

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

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

(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

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

‘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

(《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新闻结构形式

新闻结构形式有四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式结构;3、悬念式结构;4、并列式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有五:

1、它打破了写作的常规,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按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写作顺序;2、它要求把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导语中,而其他事实也是按照先重后轻、先主有次来安排的;3、它往往采用部分要素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一两个要素;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比较概括,各段文字都很简练;5、各段之间往往有逻辑上的联系。

倒金字塔结构的好处是:

1、要利于快速组织写作;2、有利于编辑和读者了解新闻的全貌。

不足在于:

对某些非事件性新闻、有人情味的新闻就不太适宜了。

因此它适合用来写突发性新闻,写作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和逻辑递进关系。

时间顺序式结构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

它适用于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它的优点是条理清晰,现场感强。

它的缺点是:

1、开头太平淡,往往不能吸引人;2、消息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淹没在冗长的叙述中。

悬念式结构是把倒金字塔式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

这类消息的开头是一个带有悬念的导语,巧妙地点出最精彩或最重要的事实,吊住读者的胃口,然后在以后的段落中,就基本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作。

它的优点是:

叙事具体、完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

适用于那些以戏剧性见长的新闻事件,如亲历记、现场目击记、新闻故事等。

并列式结构是开头有一个总括性的导语,随后的几个自然段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并列关系。

并列式结构适用于经验式、公报式的新闻报道。

新闻结构的形式有很多,不论采用何种新闻结构,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新闻本身的特点来选择确定新闻结构形式;2、要统筹兼顾,上下贯通;3、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句式最好要短些,每段也以一两句话为宜,这样在版面上疏密有致,便于读者有选择地阅读;4、要赋形定势,匠心独运。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2011-08-0918:

39:

18)

(2011-10-2911:

29:

15)

自动刷新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D)

  A.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B.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C.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

  D.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

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B)

  A.分析判断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

  C.随机应变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

  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C)

  A.全面地看待事物B.运用“两点论”

  C.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防止片面性

  4.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B)

  A.创造性思维活动B.顿悟性思维活动

  C.思想认识的突破D.思想认识的飞跃

  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B)

  A.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埃德加·斯诺

  C.爱泼斯坦D.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6.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A)

  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

  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

  7.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B)

  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是否尊重事实

  C.是否按计划行事D.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8.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D)

  A.隐性采访B.易地采访

  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纯果肤立白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是(A)

  A.开放式提问B.诱导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D.激发式提问

  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C)

  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

  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B)

  A.个别访问B.召开座谈会

  C.新闻发布会D.非集体采访

  12.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运用(A)

  A.同步观察B.事前观察

  C.非闯入式观察D.侧面观察

  13.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www.pingguocu.info。

这是(D)

  A.间接核实B.多方核实

  C.与本人核实D.技术检验核实

  14.我国新闻的基本体裁——消息,主要脱胎于古代文体的(D)

  A.散文B.小说

  C.笔记文D.记叙文

  15.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C)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B.主题与题材一致

  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

  16.记者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叫做(B)

  A.新闻调查B.新闻选材

  C.材料收集D.采集素材

  17.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这在新闻写作学上称为(C)

  A.形象导入法B.金字塔法

  C.开篇点题法D.三角法

  18.说明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置于消息开头的文字,叫做(D)

  A.导语B.开头C.电讯D.电头

  19.由党和政府授权发表的新闻,可以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报、决议,宣布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文件、声明、决定等,称为(A)

  A.新闻公报B.政府公告

  C.新闻文告D.新闻纪要20.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B)

  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B.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D.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21.消息中,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点等背景材料,称为(B)

  A.家庭背景B.人物背景

  C.社会背景D.出身背景

  22.在新闻的各种体裁中,其产生、演变和发展一直同古典文学关系密切的是(C)

  A.评论B.专访

  C.通讯D.消息

  23.通讯写作中,以时间顺序为经、空间变换为纬,或者以认识顺序为经、事物性质为纬,以及这两类之间的进一步交叉渗透的结构,称为(C)

  A.时空结合式结构

  B.认识和性质结合式结构

  C.纵横结合式结构

  D.概括和具体结合式结构

  24.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A)

  A.矛盾冲突之中B.人与人的矛盾之中

  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社会矛盾之中

  25.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描写,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的手法是(C)

  A.叙述、描写B.铺张渲染

  C.白描、细描D.刻画描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新闻线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E)

  A.比较简单,完整性差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只是信号,有待证实D.形态多样,真假难辨

  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7.以下属于采访录内容的有(ABCDE)

  A.事件发生时间B.事件发生地点

  C.事件发生经过D.事件中的典型情景

  E.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

  28.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有(ABE)

  A.把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辅助手段

  B.在批评、揭露性的报道中使用

  C.在各种场合都使用D.探听别人隐私时使用

  E.某些表扬性稿件中使用

  29.消息按报道内容分类,有(ABCDE)

  A.政治新闻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D.国际新闻

  E.人物新闻

  30.在新闻写作中,新闻要新,是指(BCE)

  A.观点上的新B.时间上的新

  C.内容上的新D.思想上的新

  E.手法上的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采访基地:

也叫着采访活动的联系点,立脚点。

粒可瘦这是记者根据工作需要,选择若干相对稳定的联系点,经常保持联系,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同那里的干部群众同吃、苹果醋减肥胶囊同住、同劳动,交上一批推心置腹的朋友。

记者了解那里的情况,能够摸准那里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从而作为透视社会生活的整个“窗口”。

  32.巡回采访:

记者沿着某一路线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又称游动采访、旅游采访。

旅游采访经常选择那些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有显著特色的路线,但不规定具体采访对象,由记者沿线考察、灵活选题,就地采访并随时发回报道。

  33.新闻结构:

指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

其组成部分包括:

层次、段落、过度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34.风貌通讯:

也叫概貌通讯,表现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新气象的通讯报道。

它取材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题材广泛多样,举凡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单位风貌、建筑风光、名胜古迹等均可写成风貌通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答: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两者的共性是:

(1)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弄清事物的真相,探究其本质与规律;(3)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过,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又有鲜明的个性:

  

(1)新闻性:

记者是为获取新闻而采访的。

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并有其明显的公开性和传播意义。

  

(2)突击性:

采访特别讲求时效,受到时间的限制。

有的采访甚至是分秒必争的。

  (3)广泛性:

采访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接触的范围非常大。

  (4)灵活性:

采访通常只是集中一点,致力于发掘新闻素材。

但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以万变应万变。

  (5)连续性:

采访活动和事物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采访的连续性。

  36.采访中思考采用新闻体裁的条件是什么?

  答:

(1)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要求是这种思考的基础,这有助于记者采访中按各种新闻体裁的不同要求去了解事实。

  

(2)采访掌握了各种不同的事实材料,进一步思考确定采用某一体裁。

比如得到概括材料宜于写消息,得到细节材料才能写通讯。

  (3)也要熟悉报道时机,版面情况。

  37.简述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答:

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

它是消息的一个特殊品种。

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结合进行必要的评论,以述为主,述评结合,力求叙述和评论水乳交融。

  

(2)议论要精辟。

应当力求有独到的正确见解,分析要深入,说理要透彻,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3)述评要自然亲切。

在注意理论色彩的同时,还要注重形象性,讲究一点文采。

  五www.guoranshoushen.info、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

  38.今年秋季的一天,华南某市暴雨成灾,部分街道积水,交通中断。

得知这一情况后,报社派你前去采访,请在采访前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答:

1、确定采访目的:

了解受灾、救灾情况,及防灾方面的教训和改进措施。

  2、确定采访方式及采访对象:

  

(1)现场观察(整体受灾情况,灾害最严重的地段);

  

(2)访问(市领导、防汛指挥部、受灾群众、救灾人员等)。

  3、提问提纲:

  

(1)该市受灾的基本情况(时间、范围、人数户数、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典型场景等);

  

(2)该市救灾情况(采取哪些措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过程、效果、典型人事等等);

  (3)此次受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

  39.指出下述新闻中哪些内容属于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析其主要作用。

  兰州出土写有文字的东汉纸

  本报讯蔡伦造纸也许尽人皆知,而蔡伦时代的纸是何模样却为今人所罕见。

最近在兰州出土的东汉纸,使人有幸一睹一千多年前纸的面目。

  这是兰州市博物馆10月中旬在本市伏龙坪挖掘一座东汉古墓葬中发现的稀世宝物。

共发现三块直径17厘米的圆形纸张,除一块破碎外,两块保存完整。

  这三块纸原叠放在一面铜镜中,出土后呈白色,纸面薄厚均匀,绵软坚韧,近似现代宣纸。

纸上留有文字、墨迹,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字迹清晰可辨,其中“妇悉履……奈何当奈何……”几字一般人都能辨认。

专家认为,文字内容与死者的身份、经历无直接联系,可能是作为垫衬物而被剪成圆形留在铜镜囊中的。

  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陕西、新疆等地发现过汉代麻纸。

而这次兰州出土的东汉纸,在纸张质量和保存质量上,堪称一次最理想的发现;而且纸上留有大量文字,这在国内确属罕见。

说明纸在当时已成为最理想的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专家鉴定,这座墓葬是东汉中、晚期的合葬墓,内有两具尸骨。

出土两千多枚“剪轮五铢”和“东汉五铢”钱币;铜盆、铜壶、铜镜等东汉铜器6件;白金饼一枚;银簪一对;漆妆奁等文物十多件。

专家认为,这是我国考古界的一次重要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技术,以及兰州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答:

该新闻的背景材料有:

  

(1)导语中的“蔡伦造纸也许尽人皆知,而蔡伦时代的纸是何模样却为今人所罕见”。

  

(2)主体第二段中的“近似现代宣纸”。

  (3)主体第三段中的“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疆等地发现过汉代麻纸”。

  这些背景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1)烘托强化主要新闻事实——“兰州出土东汉纸”的新闻价值和重要意义。

  

(2)通过与“现代宣纸”的比较,让读者更形象地认识新出土的东汉纸的质地。

  (3)通过与“汉代麻纸”的比较,更突出了兰州新出土的东汉纸在纸张质量和保存质量上的特色。

  (4)增强了该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使该新闻的报道更显文化品位。

  六、综合应用题(20分)

  40.根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以新华社驻美记者身份写作一篇新华社电讯稿。

(2005年8月9日发稿,字数700-800字。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取得了飞速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研制成功了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三种不同的载人航天器,将500多人送入太空,有12人登上月球,并已开始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目前,仍在轨道上或宇宙中运行的航天器大约有1300多个。

7月26日升空的“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完成了3次太空行走、对于飞机绝热瓦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维修、为国际空间站更新了给养。

按计划,“发现”号将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凌晨4时46分(北京时间8日16时46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

尽管美国宇航局(NASA)经过无数次检查和史无前例的“太空维修”,最终为“发现”号的返航开了绿灯,但专家们仍然为这最后也是最艰巨的考验焦虑不安。

北京时间8月6日下午,“发现”号从它对接9天的国际空间站脱离,准备返回地球。

在踏上“归家”旅程的前一天晚上,“发现”号的7名宇航员和驻守空间站的两名成员聚集在一起共进晚餐,互作告别。

  自从7月26日发射升空以来,“发现”号的安全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2003年“哥伦比亚”号事故后NASA航天飞机的首航,“发现”号的太空之旅依然险象环生,而且再次出现绝热材料脱落的惊险一幕。

当年“哥伦比亚”号正是由于外部燃料箱脱落的绝热材料撞上飞机,才在返航时出现空中解体的悲剧。

这架100吨重的飞机须以英里/时的速度着陆在跑道上,而且整个过程只有一次,任何正常、理智的人都不会称其为安全。

曾在NASA太空行走小组担任负责人的戴维·沃夫表示,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时就像一团火云,“安全返航从来就不是确凿的。

”而“发现”号女机长柯林斯也承认,她“时常想起‘哥伦比亚’号”。

当年“哥伦比亚”号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时,散落在得州四处的碎片残骸给NASA带来很大麻烦。

吸取事故教训后,NASA此次特地将“发现”号返航线路设在人口稠密区以外的大洋上空,希望尽量减少对地面人员的威胁。

按照计划,“发现”号在接近地面时会从中美洲和古巴上空掠过,但其运行路线大部分是在海面上空,最终到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着陆跑道。

这样的地面轨迹不经过稠密的人口区,风险比较低。

虽然NASA此举意在为平民安全考虑,但不少美国人担忧这可能预示着“发现”号存在安全问题。

  8月9日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在“发现”号平安降落两个多小时后,女机长柯林斯等7名宇航员走出航天飞机,就成功完成这次使命发表感言。

“我们很高兴能够回来,很高兴这次使命获得了成功,”柯林斯面带微笑地对在场的记者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柯林斯指着身后的航天飞机说,“我们将状态很好的‘发现’带回来了,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妙的时刻。

”在卡纳维拉尔角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宇航局官员对“发现”号安全返航的高兴之情也难以掩饰。

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称赞宇航员的表现“超级完美”。

他说,这次使命是一次成功的“团队合作”。

美宇航局航天项目主管帕森斯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