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原理易错题解析三.docx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原理易错题解析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原理易错题解析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易错题解析三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
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
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3.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
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
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
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
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
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这两题中的联系都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
2题的正确答案是B。
3题的正确答案是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0页。
6.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
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
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7.“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
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
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陷入相对主义。
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0页。
10.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变化B.增加C.创新D.运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
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
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2页。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客观性。
A项是指人们认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是思维对规律的反映,而不是事物发展规律本身。
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思维对规律的反映之间是有区别的;B项是唯心主义对规律和范畴的界定;D项是关于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5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8.“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1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其次,在遵循必然性的基础上,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善于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去揭示和发现必然性,推动客观事物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第20题关键点是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
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
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
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
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
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思维。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1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3-24页。
22.“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
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
唯物辩证法丰富了决定论的内涵,把决定看成一种说明事物和过程的普遍制约性、规定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的理解。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循的。
同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目的论、观念决定论,它们采取了与上述非决定论在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宗教目的论、神学宿命论、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等都是伪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是建立在承认和理解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人类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是对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互统一的全面、辩证的理解;它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了起来并贯彻到底,并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
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
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能用牛顿力学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3-24页。
3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
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
它表明客观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7页。
43.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
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
其基本涵义是指:
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和普遍根据,并不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中旨在维持现存的矛盾关系的方面和旨在消除现存矛盾关系的方面,也称矛盾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否定方面作为“对立内部的不安”,是“破坏的方面”,是破坏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一种革命力量,尽管它在开始时可能很弱小,但它代表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随着矛盾的发展成长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矛盾的肯定的方面,由于它在矛盾的发展中属于稳定的和保守的方面,因此,随着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它将为否定的方面所代替。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9页。
44.狄德罗曾说过:
“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
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
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
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
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
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
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
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9页。
4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
所谓矛盾的共性又称作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个性又称作矛盾的特殊性,其基本涵义是指:
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9页。
49.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在事物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
(2)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的双方。
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是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而是唯心主义一方的自身矛盾,但它可为唯物主义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和方法,为此列宁指出:
“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9页。
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
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
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20-21页。
56.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形而上学观点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考察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
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则不过是其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位置上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本身内部矛盾的推动,而是取决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承认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他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用简单的类比来描述历史现象,或者将历史进程的个别方面的重复和相似绝对化,因而不能理解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
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32页。
57.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
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
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
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倾向,如墨子持经验论的独断论,孟子持唯理论的独断论。
庄子对任何形式的独断论都表示反对,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走向了一个极端。
但它打破了独断论对人们的束缚,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贡献。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第32页。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