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526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docx

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

2021年高考理科复习建议、高考试题评价及答题规范

理科试题评

2020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物理命题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设计试题,凸显情境的时代性;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物理育人方式改革。

1

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突出考查学科基础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也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内容的考查,意在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为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全国卷多数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如:

全国I卷第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15题荡秋千、第19题核反应方程,全国II卷第19题特高压输电,全国III卷第19题首次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这些试题都改编自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高考物理试题继续突出对主干内容的考查,如:

全国II卷第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全国III卷第24题考查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等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应用,全国I卷第25题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灵活运用。

2

增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增加紧密联系国家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境,突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全国I卷第24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机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新信息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I卷第16题以表演荡秋千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树立强健体魄的意识。

全国II卷第17题以CT扫描机中X射线产生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理解。

全国III卷第16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

全国II卷第18题以海水中富含氘核的聚变反应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聚变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清洁能源应用前景的了解。

3

精心设计试题形式,加强关键能力考查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结合学科特点,加强考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学术语言表达能力等,意在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全国I卷第20题呈现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与下滑距离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对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要求较高。

全国I卷第18题创新试题设问,要求学生分析不同速度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形,再从这些不同情形中分析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情况,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全国III卷第23题要测量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的关系,要求学生画出测量的电路图,理解利用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的实验原理,从而根据报警器的实验电路选择恰当的器材并完成相关电阻阻值的计算,该题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要求。

全国II卷第24题要求学生根据粒子射出位置,分析粒子的受力方向,从而说明磁场的方向,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主干内容,丰富信息呈现形式,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一是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试剂、各种治疗药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杀剂,均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

全国I卷第7题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提出的一些常用灭活病毒药品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知识。

全国II卷第26题和全国III卷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是呈现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高考化学试题高度重视美学素养的考查,通过精心选取素材,让学生在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化学的本质,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全国III卷第7题以《千里江山图》中典型绘画颜料化学知识为情境,在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同时,意在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全国I卷和全国III卷第8题分别以中药材中提取的前列胡醇和金丝桃苷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展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扬中医药文化。

  三是精选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国I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超强耐久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情境,考查核外电子结构、杂化轨道类型,微粒间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对物质熔点的影响,晶胞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密度计算等。

2

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一是丰富试题呈现方式,考查信息整理能力。

信息整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大量、看似无规律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转换、归纳并形成新的科学、准确和有序的信息。

全国I卷第13题以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二元酸的酸碱中和反应为背景,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变化、分布系数的变化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整合在一张数据图中,呈现了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因变量变化过程,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使用复杂数据信息的能力。

  二是选取学科前沿成果,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在某些放热反应中,一定温度下转化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小,因此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要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依据转化率、反应速率(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最合适的工业反应温度。

全国I卷第28题通过给予陌生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一定转化率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并正确分析速率温度曲线中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三是精心设计问题,考查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交流和展示理论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发表科研论文的基础。

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要求学生利用化学专业术语准确表达思考结果,引导学生培养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全国I卷第26题要求分析加过量氯化铵的原因,第27题要求阐释检验电极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

3

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注重主干知识,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纸笔考试的实际情况,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科主干内容,同时探索对知识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全国II卷第35题,不仅考查物质结构,还考查反应机理。

全国III卷第36题,虽然属于有机化学基础试题,但是试题给出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分析取代基大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二是注重学科特色,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特点,坚持素养导向,高考化学试题选取真实情境作为测试载体,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套全国卷的元素无机试题均取材于工业生产实际,考查学生阐释催化反应机理、分析物质转化流程、判断适宜操作方法的能力。

  三是注重难度调控,关心学生切身感受。

在保证试卷总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感受度,提高学生答题的积极性,从3个方面合理科学调控试题难度:

1)试题涉及的元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3套全国卷考查的大多数物质都是学生熟悉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改变有机化学试题的考查形式,如全国II卷第36题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往年要求写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今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3)改变计算题的考查方式,今年化学计算题或只要求学生给出计算式,或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生物命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注重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试题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充分体现学科特质,体现时代精神,凸显价值导向;情境设计贴近考生实际,注重体育、美育、劳动精神的考查和引导;聚焦学科关键能力考查,引导中学生物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1

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一是融入新冠疫情,体现社会责任。

结合学科特点,高考生物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素材,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体现时代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如全国II卷第1题,要求学生对能引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在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以生物学视角加深对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

  二是结合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

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素材,体现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意识。

如全国II卷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等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的实际案例,传达生态修复时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位,强调修复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凸显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的优势,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三是发挥育人功能,突出价值导向。

高考生物试题在评价学生学科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注重传递生物学科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

如全国III卷第5题,选取“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不当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学生能审慎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帮助他人科学解读问题的意识,激发乐于助人、不信谣不传谣的责任担当意识。

2

精心创设情境,助力全面发展

  一是结合农业生产,弘扬劳动精神。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硕的劳动实践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

全国I卷第30题选取中耕、施肥、间作等农作物栽培措施为素材,从植物生理调节的角度,考查对这些栽培措施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内在机制,以更好地领略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种子保藏是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先决条件,全国I卷第2题创设种子贮藏问题情境,考查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方式,渗透了控制细胞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可作为种子保藏方式的信息。

  二是展现生命之美,提升美育素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涵盖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级尺度,缤纷多彩的生命现象赋予生物学特殊的审美体验。

全国III卷第3题展示了携带氨基酸的三叶草型tRNA,mRNA所含密码子与tRNA所含反密码子的精准配对模式,以及稀有碱基次黄嘌呤的特殊配对方式,呈现了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

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既保证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丰富了配对方式的多样性,保持了蛋白质翻译在准确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

通过图形呈现试题信息,对tRN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考查,深化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有助于提升美育素养。

  三是思索体育运动,倡导强健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高考生物试题通过对体育运动生物学现象和原理的考查,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全国II卷第31题,以人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生理变化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变化,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维持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以及运动大量出汗后补充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3

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

  一是凸显学科特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所涵盖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实践操作能力群”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核心能力。

针对一线教学依然存在的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现状,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意在促进中学实验教学改革。

全国I卷第37题考查从淤泥中分离污染物降解菌,全国II卷第37题考查SDS这一核心组分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电泳实验中的作用,全国I卷第38题考查以小鼠脾脏为实验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二是注重语言表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3套全国卷的非选择题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注重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

全国II卷第37题要求解释相同pH条件下相对酶活性有差异的原因,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全国I卷第5题要求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在性状显隐性、亲代雌蝇是否纯合、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等维度的推测进行判断。

  三是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助力增长知识见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够从文本、图表等信息载体中获取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全国I卷第30题给出4种农作物的株高和光饱和点,要求学生根据对间作措施的介绍,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根据株高和光饱和点选择适宜间作的2种作物并说明理由。

全国III卷第2题给出蔗糖协同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生长作用机理的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流程的描述对蔗糖及IAA的作用方式进行判断。

这类试题提供的信息量相对丰富,不仅有学生作答所必须的全部信息,还有学生学习内容之外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开阔学科视野、增长知识见识非常有帮助。

4

丰富信息载体,保持稳中有进

  一是丰富信息载体,优化作答任务。

试题呈现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学生作答感受,激发学生思考。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以图表形式呈现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完成表格或画出示意图。

全国III卷第5题围绕真核细胞ATP的合成过程为主线设计表格,要求学生在反应部位、反应底物、能量来源、终产物等方面进行比较。

全国III卷第31题要求画出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相比于文字描述能够显著减少作答时间,提高作答效率,优化应答表现。

  二是关注学情变化,保持稳步前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复习备考较往年有较大变化,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生作答感受,在保持试题风格和难度稳定的基础上,注重搭桥铺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同时合理控制试题信息量,优化作答书写量。

理科复习建议

01

物理

从一轮复习开始,物理学习的目的就是应试,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梳理、二轮复习的解题能力提升、三轮复习的查漏补缺,三次“抄陈饭”都是为了你能在高考快速准确地完成试题。

1、摸索出题规律非常重要的。

在高一高二时我们追求用多种方法解题,但到了高三复习,我们追求的是对一类题目固定下来自己的方法。

可以说到了高三,学习和练习就是为了形成条件反射。

我认为这一学习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摸索高考是在考什么。

当你研究了近几年高考题后你就能把握命题规律了。

2、重视教材  

还有一件事特别重要——看物理教材。

看物理教材不必像看生物教材那样逐段逐句地背诵,主要是看教材中的那些“有趣的故事”。

看教材的意义不仅能让你信心满满地面对物理选择第一题和难以捉摸的实验题,还能让你在高三复习中,在书本中发现以前未曾留意的细节。

在繁重的重复训练中,一点点新的收获也足以让人愉悦。

3、专注是解题效率的保证。

影响物理成绩期望值的最主要因素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影响成绩方差的最主要因素应当就是应试心态了。

平静是指减少心理波动:

不要因题目的难易而感到沮丧或高兴,不要因为看到一道熟悉的题目就心中窃喜,心情的波动很容易让人分心。

4、自信的重要性

最后的自信我认为尤其重要。

但是怎么才能有自信呢?

我自己的方法是在平时每一次作业和单元考试中每道题都只计算一遍,完成后也不检查,看看自己的一次正确率有多高。

02

化学

1.动手画:

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

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

这也是有机推断题的基本功。

现在并不需要掌握机理,只要发现规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

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

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2.敢于假设:

假设法。

有时候我们会纠结于在一个体系中到底哪两种物质先反应,然后背酸碱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背什么“强酸优先与强碱反应”之类的话。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了。

比如盐酸滴入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先与谁反应,我们就假设与Na2CO3先反应了,并生成NaHCO3。

但是NaHCO3会被NaOH中和成Na2CO3,结果绕一弯子还是与NaOH反应了。

相似的,我们还可以判断Zn粒先与CuCl2还是FeCl3反应。

3.等效思想:

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

等效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很重要。

当然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

然后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组合。

这时把杂原子分为几类:

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

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

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

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

对付多价基,具体方法在例子中解释。

多价基其实是专门拿来对付连着三个取代基氮原子的。

4.找共性进行类比:

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第一道选择题除外),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

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递变性值得总结,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与还原性。

比如NaOH与Al的反应,同样可以推广到与硼元素,2NaOH+2B+2H2O=△=3H2↑+2“NaBO2”,所谓的“偏硼酸钠”。

与偏铝酸钠一样,实质上都是[M(OH)4]-的形式。

还有三对对角线规则Li~Mg,Be~Al,B~Si。

所以可以推测出Li在空气中燃烧不生成过氧化物,Be与Si同样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将氧化性与电负性顺序的相同与不同做一下比较。

强大的类比能力不仅有助于学习,还有助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反复品味一些道理、一些共性,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

毕竟,宇宙是有规律的。

03

生物

背是学好生物的一个基础,但生物绝对不是“背多分”。

以我的个人理解,生物的学习除了熟悉教材的各个角落以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比如下下面这些~

1.错题集:

错题是最适合你的复习资料,每一科都是如此。

有些同学不太重视生物的错题,因为感觉生物除了背还是背,没必要收集那么多题。

但我觉得,我们做错的每一道生物题,总能或多或少反映出自己在知识框架或细节上的理解漏洞。

而这种整理的过程本身,也会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宏观。

2.熟习教材:

生物相比于其他理科,有更多需要你在意的细节。

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拎起骨架,再去看细节。

另一方面,平时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一定要多翻教材。

翻教材相比只订正答案,印象会深刻很多。

而且,翻教材的时候,你还可以同时看看相关的知识点,这会让你对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3.关于做题:

生物要背要记,但也需要大量的练习。

因为现在的高考生物题总是很灵活,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大题里总有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信息,同时又会出现一些让你感到莫名其妙的填空题,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在练习中慢慢“找感觉”。

4.时间分配  

在理综考试里,我比较适应的生物答题时间是30分钟到35分钟。

理综的时间分配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分给生物的时间千万不能太少——因为审清并理解题干中的每一个细节很重要,而过于仓促的时间内很难你很难静下心来做到这一点。

理科答题规范

04

化学答题规范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

2.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写。

如“溶解度”单位是g,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1,物质的量浓度等,若不写单位就失分。

单位要用字母表示,不能用汉字表示。

3. 要求写“名称”一定要用汉字写,不能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等要看清,防止张冠李戴。

4.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氟化氢等物质的状态。

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等。

5.请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指向性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6.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要“陆、海、空”全方位进行。

避免简单化,一叶障目。

7.防止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混淆。

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①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

②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忽略了部分取用关系;

③讨论题,缺讨论过程;

④计算结果一定要准确;

⑤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9.对推断题,要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全面,综合考虑。

注意关键词和关键步骤。

10.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如果填的是物理量,还要看注意带单位。

11.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不搞假配平。

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号,反应热的单位注意是kJ·mol-1。

写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条件、符号。

12.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寻找突破口,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更要镇静。

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通过读题解题得到这些小分。

13.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

06

物理答题规范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2、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3、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4、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