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488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docx

哈尔滨师大附中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

哈尔滨师大附中2014级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

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

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

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

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

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

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

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曰: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

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             诚:

倘若

B.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谢:

感谢

C.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孰与:

与……相比,谁更……

D.以其党为假守                           假:

代理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燕策三》: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9.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5分) 

10.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庄周用水与舟的关系来形容大鹏飞翔必须依赖天空的广阔的句子是:

                        ,                     。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

(4)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  ____,____    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

“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黄凯钧《友渔斋医话》 

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5O周年,亦是罗征祥教授从事心血管病研究56周年。

 

祥和的面容,儒雅的风度,神情中透着成熟与稳重,眉宇间充满平和与慈祥——这就是罗教授给大家的印象。

罗教授1952年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地选择了当时在医学领域里最难最复杂的专业——心脏外科学。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禁区:

除了专业技术的难度外,还有众多的不解和怀疑。

罗教授经过与广大患者的接触后,深信心血管疾病并不是少见病、富人病,他就是要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闯一闯,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闯出一条新路来!

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从摸清心脏基本结构开始,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在心脏外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心脏手术要求极高,罗教授从最基本的止血练起。

大血管不慎破了,满视野都是涌出的鲜血,触目惊心,罗教授眼睛看着无影灯,一按、一压、一捏,大弯针缝合创面,气定神闲的几下子:

好了!

瓣膜要一针针依次缝合,重复的动作简单却枯燥,1小时,2小时……有些医生已经站酸了腿,看花了眼;罗征祥依然目不转睛,一双手不紧不慢,对生命精雕细琢。

经过多年的探索,禁区的大门终于向这个不服输的突破者缓缓打开。

 

1974年,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周总理推荐阿根廷专家到广州、北京、上海选定交流医院及团队。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罗教授现场演示心脏手术准确无误,动作干净利落,旁观者叹为观止。

考察结束后,阿根廷决定邀请以罗教授为团长的7名心血管病专家赴阿学习考察。

在国内,手术间是他人生拼搏的战场,他努力地做好每一台手术;在国外,他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争分夺秒地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常常带着面包等简单方便的食品,泡在手术间和病房。

 

“坚持就是胜利!

”这是罗教授的座右铭,经年累月的探索与辛劳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1977年,罗教授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创的广东I、Ⅱ型生物心脏瓣膜和左心室辅助循环器“罗叶泵”,罗叶泵被认为是中国医学的一项重要突破。

罗教授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没有一点大牌专家的架子。

他的手术做得漂亮是远近闻名的,因此,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程前来观摩。

每当这时,罗教授总是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有时还一边手术一边讲解操作要领,使观摩的同行受益匪浅。

这种毫无保留的大医风范赢得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

 

在这些年中,盘桓在罗教授脑海中的一直是一个未能达成的愿望:

建立一个集预防、临床诊治、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心血管病研究中心。

1984年,罗教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霍英东先生,在霍英东先生的帮助下,罗教授从零做起,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研究中心规划、建筑专家聘请、施工现场勘察……每一项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罗教授亲力亲为,同专家们一起克服一个个困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霍英东心脏中心(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终于建成了。

该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我国首批仅有的3个心血管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之一,并连续多次任命至今。

 

罗教授在治病医人的同时,不忘进行医学科普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也不忘培养更多的学生,让医学事业这朵火花不断放大。

罗教授对年轻医生的要求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先学好做人,再好好做事;要树立目标,不怕困难,干好自己的临床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罗教授把培养年轻医生比作链式反应。

也正是有了罗教授这些老一辈省医人对年轻医生的辛勤培养,省医的精神才得以在新省医人的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今,心研所已经建立了一支立体的人才队伍,科研与临床互相支持,前沿和基础相互渗透,有力地推动着心研所的可持续发展。

罗教授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成功的,他所创立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研究与治疗中心。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探索,从不停止。

现在已经81岁高龄的罗老,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继续为繁荣我国的心脏外科事业奉献着心血。

                                              

                                                               (摘编自“中国人物传记网”)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时的人们认为心血管疾病是少见病、富人病,对心脏外科学专业感到不解和怀疑,但罗教授用几十年的医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正确选择。

B.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在周总理的推荐下,罗教授作为团长带领专家赴阿根廷考察,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

C.在罗教授主持心研所工作期间,心研所科研与临床并重,前沿与基础渗透,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立体人才队伍。

D.文章按照时间线索叙述了罗教授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和治疗上的业绩,选例典型,叙评结合,并采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凸显了罗教授的医术和医德。

E.罗教授毕业后就从事心血管病研究和治疗工作,通过经年累月的探索与辛劳,在该领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绩,为我国心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⑵文章开篇引用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中的一段话,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⑶罗征祥教授在心血管病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⑷“妙手仁心”一词常用来赞美医生,作者用它来形容罗征祥教授可谓恰如其分。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语言运用(15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②据韩联社报道,27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称,朝鲜否认22日晚向韩国巡逻舰附近发射炮弹的说法荒诞无稽。

③“一把手综合症”的最基本症状是飞扬跋扈,大体可以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来概括。

④位于台北市的101大厦堪称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101层的大楼器宇轩昂,曾被台湾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楼。

⑤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熟视无睹,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⑥不顾人民死活只顾发财享乐的贪官都罪不容诛,人们对他们深恶痛绝,这很自然。

A.②⑤⑥B.①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④

14.下列各句,全都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①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20万桶,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增加3.7万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③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绘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

④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不但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的勇气,而且还要从被击败的那一刻起深入反思,着手准备下一次的奋战。

⑤不仅艺术展示中心展示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成果,还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传承人顾志军,成为推动创新型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坚实载体。

⑥芭蕾舞演员尼金斯基在南美巡演途中与匈牙利女演员普尔斯基相恋,并迅速结婚,经纪人闻讯暴跳如雷,一气之下将尼金斯基从巡演团中除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壮其节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③雄州雾列    

④臣请完璧归赵   ⑤良庖岁更刀           ⑥直夜溃围南出        

⑦得夜见汉使     ⑧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⑨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⑩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⑩/③⑤⑥⑦/④⑨/⑧

C.①②⑨/③⑤⑥⑦/⑧/④⑩

D.①②⑩/③⑤⑥/④⑨/⑦⑧

16.对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⑥乐夫天命复奚疑

⑦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⑧皆为陛下所成就

⑨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⑩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A.①⑨/②/③⑧/④⑤⑥/⑦⑩

B.①⑨⑩/②/③⑧⑥/④⑤/⑦

C.①⑨/②/③⑧/④⑤⑩/⑥⑦

D.①⑨⑩/②⑥/③⑧/④⑤/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①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决负约不偿城⑤见犯乃死,重负国

B.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空自苦亡人之地③溺死,宦骑亡④武父子亡功德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C.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虞常果引张胜④引壶觞以自酌⑤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D.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导大窾,因其固然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④欲因此时降武⑤因厚赂单于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

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

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

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

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D。

“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无中生有。

2 C。

A、是“相通”,而不是影响。

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心态”。

D、强加因果。

3 C。

A、原文是:

“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不是“创新”。

 B、没有弃形式。

D、时态错误,是“时期”,不是“以后”。

 

4.B道歉

5.C

6.A“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7.B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B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

8.

(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采分点:

弃反、捐、以、且各1分,句意1分)

(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采分点:

中国、王、使、遽各1分,句意1分)

 

9.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10.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

这首诗考核的是写梅花的手法,所以和抒情方式基本无关,也就是表现手法和修辞,从诗句看,全诗写梅花主要集中在二、三联,内容为“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这两联主要梅花生存的环境,和盛开状况写出梅花凌寒开放的高洁品质,主要是烘托和渲染。

答题时先答手法,然后解释,最后答出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本诗可从诗中的词语“惆怅”“沉吟”“独自回”等词语看出,作者的惆怅、寂寞、孤独的情感,答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具体解释。

11.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管弦呕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