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438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docx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表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期教学计划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四册

备课时间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4、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5、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6、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7、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8、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9、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10、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1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1)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

“表内除法

(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乘法

(二)”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3)集中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2)许多内容的教学都注意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

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课题或内容

课时

1

2

3

4

5

6

7

2.21-2.25

2.28-3.4

3.7-3.11

3.14-3.18

3.21-3.25

3.28-4.1

4.4-4.8

解决问题

平均分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

整理和复习

图形与变换

剪一剪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3

2

3

5

4

1

4

1

5

4

1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日期

课题或内容

课时

8

9

10

12

13

14

15

4.11-4.15

4.18-4.22

4.25-4.29

5.9-5.13

5.16-5.20

5.23-5.27

5.30-6.3

千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期中检测

整十、整千的加减法

整十、整千的加减法

克与千克的认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

整理和复习

有多重

3

2

5

5

5

5

5

3

1

1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课题或内容

课时

16

17

18

19

6.6-6.10

6.13-6.17

6.20-6.24

6.27-

统计

找规律

总复习

总复习

期末检测

3

2

5

5

5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三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一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

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单元教学重点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式解答应用题。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2、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或

章节课时划分

解决问题共四课时。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三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二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或

章节课时划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三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三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

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在编排上,不管是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还是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重点

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

2、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单元或

章节课时划分

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四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四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

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

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单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

一、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4、加强用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单元或

章节课时划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四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五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

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

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4.突出教学的重点,切实解决难点。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单元或章节课时划分

约8教时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四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六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

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

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

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质量单位:

克、千克。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

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单元或

章节课时划分

2课时

 

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单元备课表

学科与册别

数学第四册

备课时间

单元序列与主题

第七单元

备课

形式

个人备课(姓名)

集体备课(备课组与参加人员)

单元

目标

课标

依据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