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781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秀林论文修改.docx

李秀林论文修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李秀林

 

   专业:

教育管理(本科)

主考学校:

西北师范大学__

准考证号:

230104200408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朱雪峰副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2年4月10日

XX专业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ThecausesofprimaryschoolStudentswithlearningdifficultiesandtransformationstrategies

 

李秀林

Lixiulin

 

目录

内容摘要……………………………………………………(4)

正文目录……………………………………………………(4)

一、学困生的问题表现……………………………………(4)

(一)、学困生的意志薄弱………………………………(5)

(二)学困生不会学习…………………………………(5)

(三)学困生缺乏学习的激情…………………………(5)

(四)学困生的矛盾心理突出……………………………(5)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5)

(一)学困生自身的因素…………………………………(5)

(二)家庭的因素…………………………………………(6)

(三)学校的因素…………………………………………(6)

(四)社会的因素……………………………………………(7)

三、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7)

(一)及时表扬、鼓励,用真诚的爱唤醒学困生的上进心(7)

(二)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8)

(三)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8)

(四)要与学困生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9)

(五)帮助学困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10)

(六)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10)

(七)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关注学困生的成长………(10)

(八)要尊重学困生,平等相处……………………………(11)

注释…………………………………………………………(12)

参考文献……………………………………………………(12)

后记(致谢)……………………………………………(13)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凉州区高坝镇台庄小学李秀林邮编:

733000

摘要:

在当今小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

而老师和家长往往过多的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对学困生的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学生,关系着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现。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如果小学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定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狠抓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不能忽视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

文章针对学困生这一广泛存在的特定群体,从不同方面分析了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教育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

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是出不了成绩的,也不叫素质教育。

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化学困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中生优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做到学困生彻底的教育和转化,就必然要分析学困生的表现,导致学困生的成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那么学困生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学困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表现

(一)学困生的意志薄弱

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或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有的同学学会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常出没于网吧。

怕吃苦,他们对在课堂上听到的或在书本中看到的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不是去刻苦钻研而是撒谎逃避。

做作业时遇到一点较难的题目就立即放弃,不去独立思考,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

他们也时常立志,但是遇到情趣不好或者遇到挫折时,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不能为之而刻苦努力。

(二)学困生不会学习

学困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

表现为: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听课无目的,无准备;自己的行为和课堂活动不合拍,老师在讲授新知识时他们在做作业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大家在讨论研究重点问题时,他们却不参加;对教学内容不加思索,不善于综合,搞不清主次,死记硬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会也不愿意跟别人合作,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放学回家后,总是要等到玩够了,或一边看电视一边才能完成作业。

(三)学困生缺乏学习的激情

表现为:

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或是睡大觉,没精打采,对自己缺乏信心。

认为自己不是读书这块料,一拿起书本就头疼,消极对待,凑合应付。

(四)学困生的矛盾心理突出

主要表现为:

强烈的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

学困生对自己的品行和学业表现感到不满而又缺乏改善的信心,加上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疏远、排斥甚至鄙视,使他们感到强烈的自卑。

逞能好胜与受挫的矛盾心理。

逞能好胜是青少年的共同心理,学困生也同样希望自己各方面超过别人,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

但由于其身上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言行举止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同,使他们的逞能好胜之心受到压抑,心理上出现难以名状的痛苦,产生受挫感。

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学困生大都有上进心,真正破罐子破摔的只是极少数。

但上进毕竟是一个艰苦的思想斗争和行为锻炼过程,它需要坚强的意志作基础,而学困生恰恰缺乏这种坚强的意志,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薄弱的意志又容易使他们心灰意冷,前功尽弃。

二、“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困生自身的因素

1.学习态度

学困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受家长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文化照样可以赚钱,从而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或者有的学生跟本不想写作业,也有的学困生经常为了玩或参与家长的一些活动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

3.学习方法

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

(二)家庭的因素

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孩子一生下来首先接受的就是父母的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从家庭着手。

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

我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

有的学生的双亲在外地,有的父母白天出去打工,晚上累了根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

3.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

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孩子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

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

 

 4.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欠佳。

  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包庇纵容,放任不管,甚至考好考坏都不管。

要么漫骂痛打,时间久了学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

  

(三)学校的因素

1.学校环境的因素

受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一些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如果一旦出现成绩不好或学习成绩滑坡就横加指责,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耻笑,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出现偏差,自信心等良好品质就会丧失殆尽,以致逐渐发展沦为学困生。

2.教师的因素

不可否认,在现行教育大环境下,大部分教师是好的,但也不排除这样一些教师,他们缺乏教育学生的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又不及时更新和学习,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因受胁迫、恐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学困生。

(四)社会的因素

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影视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主客观原因,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特征的学困生,从而使整个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那么有没有具体的措施来转化呢?

三、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对品学兼优学生的治理比较轻松,甚至不用怎么费心就见成效,而对学困生的教育,总是感到很棘手。

曾几何时,做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经常抱怨这些学生如何如何地不听话,如何如何地没有感情,甚至责骂学生孺子不可教也……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教法。

因此,如何教育学困生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的确,学困生的存在给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时也确实存在收效甚微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等的情况,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绝大多数智力属于正常状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掉队,甚至成为优等生。

我在“学困生”工作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怎样关注弱势群体,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及时表扬、鼓励,用真诚的爱唤醒学困生的上进心

每个学生都盼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实践表明:

教师的表扬和对学生真诚的欣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地说教和批评要好得多。

因为教师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暗示,会尽量按老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克服缺点,努力向上,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教师的赞扬声中慢慢形成。

尽管有时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但被肯定和得到表扬的学生大都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学困生则不同,他们的自卑和对立心理容易使其对教师存有戒心,对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理解和体谅,不要轻易在人前提及他们的过失,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表扬,用真诚、善意的爱唤醒他们的上进心,只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他们必将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

我班有个叫张杰的学生,是全校出了名的“三差”生,向我告状的学生家长纷至踏来。

起初,我对他态度粗暴、责难喝斥有之,但这一切对他都无济于事。

问他,他旁若无人,一言不发,还向我投来敌视的目光。

后来,经过反思,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和方法,我经常抽空主动接近他,和他谈心,做他的知心朋友,对他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用真情去感化他,同时,我还把平时责难他的做法向他道了歉。

当时,他心悦诚服地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他劳动表现突出,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并且迎来了全班学生,特别是其他学困生雷鸣般的掌声。

后来,我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了他更多的鼓励与关心。

奇迹出现了,期中考试,他的成绩由倒数第几名跑到前20名。

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学困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性,放下架子,多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用真诚、善意的爱去唤醒他们的上进心,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困生才能学得更主动,学得更扎实。

(二)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

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

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后及时进行复习,遇到做不出的习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或向老师请教;作为教师也要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另外,开些“小灶”,多花些时间在课外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

(四)要与学困生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

必须经常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到学困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困生广泛地接触,给予百倍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同他们进行情感性交谈。

这样他们才会信任老师,才会向老师倾吐内心的苦衷。

这种谈话方式往往话题自由,态度随和,可以讲一些名人小时候的励志故事或者是几条有价值的格言,可以是上课时一两句充满爱心的善意的提示等等,只要在学生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波澜,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消除了畏惧心理,撤掉了心理防线,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那么学生也就会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甚至会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现象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遇到学困生临时答不上或答错时,教师应耐心启迪、诱导,并鼓励学生答对为止。

不辱骂,不训斥,不冷落,不嘲笑他们,即使错了,也要留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赏他们合理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和进步。

这样每个学困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自己会学、能学,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去年,我班里有一名叫李平的同学上课经常发呆走神,本来成绩较好的他有下降的趋势。

我暗中细心地观察了解,发现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

我立即找机会同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因为父母的离异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使他一下子变得忧郁、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说话。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从此我就特意走近他和他推心置腹地交流谈心,给他讲一些中外成功人士发愤图强的故事,不断地诱导和鼓励他走出生活的阴影。

经过一段时间,我细心观察,他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和同学们一起开始玩耍了……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再一次挤进班级前十名。

(五)帮助学困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需要老师深入了解,通过观察学困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等找准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做好转化工作打下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上课不专心听讲、每天让我催讨作业的都是学困生。

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我班典型“学困生”王涛,课堂上东张西望,巴不得有个岔子来乐一乐,作业要么应付要么不交。

于是我对他降低要求,让他在课堂上抓不专心听讲的同学。

其实,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王涛无非是偶尔的个别不认真者,我发现课堂不再因他而受影响。

当他兴高采烈向我递作业时,从他脸上我读懂了成功的喜悦。

后来才知,他发现课堂上除自己外没有不专心听讲的。

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既要治表,也要治本。

转化学困生最主要的是研究学困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我常与各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引导。

采取以同桌形式结对帮扶互相促学,按学生程度编排座位,优势互补搭配小组并展开竞争,鼓励小组及时交作业,班干部为小组打分,并记入个人日常考核。

(六)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定要摸清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等情况,把他们的学习分为一定的层次。

备课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应有一定的梯度性,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存在。

上课时,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把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去,以优带差,以优助差。

同时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他们思考。

为了达到整个小组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

这样既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责任和义务,并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

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达到了分层教学帮助他们的目的。

(七)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的责任。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仅仅靠老师和学校的能力根本无法保证对学困生的良好教育。

要转化一个学困生,必须把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因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

[1]在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我班学困生李刚,他父母都是个体户,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只有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做大量的作业才能拿到好成绩,所以这个同学每天放学一回家放下书包,马上写家庭作业,接着就背课文、听写生字,一直到吃晚饭,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稍微开一点小差就会遭到父母的打骂、批评。

由于父母对他的自由限制过多,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学生身心疲惫,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回答问题,连课后都不走出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玩耍,性格变得很孤僻。

我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谈,向他们说明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态度,使家长明白要教育好孩子,必须根据他们年龄发展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循循善诱,采取过份的压制,只会适得其反,只有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为他们创建一个轻松、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经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后半学期,这个同学进步很快,在学期结束时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因此,转化学困生,必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八)要尊重学困生,平等相处

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

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学困生的自尊心时强时弱,教师应根据这一点,保护他们极其脆弱的自尊心。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该给予肯定。

[2]教师不但自己要尊重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还要教育其他同学也要尊重学困生,平等对待学困生,切不可挖苦、讽刺、打击他们,要与学困生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假如发现学生做错了事,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引导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所以在与学生交谈时要注意引导。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才算是找到了错误的克星。

[3]其实许多学困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内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安慰、保护、理解和尊重。

尽快地加倍努力、迎头敢上,甩掉学困生的帽子。

然而,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屡犯错误,往往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讥讽、挖苦、训斥、打骂、体罚,时常受到冷遇,使他们人格、自尊受到极大损害,与学校、家庭、教师、家长间滋生对立情绪,认为反正被人瞧不起,破罐子破摔拉倒。

由此他们失去前进动力,形成自卑心态.。

从某种意义说,学困生的自卑心态是希望改变现状,求得尊重。

要上进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痛苦的抉择,而他们长期形成的松散、懒惰的坏习惯,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上进心与惰性一对矛盾交织存在。

一旦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就会退缩不前,打退堂鼓,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往往容易复发旧病。

表现不良行为习性的反复。

班主任一定要耐心把握时机,耐心进行思想教育,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不断给学生充气。

 

总之,关注和辅导学困生是检查我们是否真正切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粒试金石。

它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及命运。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我们相信;对于学困生,我们只要给他们多一点关怀,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多一些时间,多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情境,我们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注释:

[1]中国成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教育理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330页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二卷778页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185页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3]朱仁宝.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4]杨玲王爱兰.教育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5]金东海蒋明之.教育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后记

这篇论文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酝酿后,几易其稿,今天终于完成了,很感谢朱教授热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当然,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这个选题来说,我认为理论虽然成立,但实际操作起来未必就见成效,有些可能一开始有一些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