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637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docx

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燃料及其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下列叙述、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A1(OH)3+3HCl=AlCl3+3H20中和反应

B.用天然气做饭:

CH4+202

C02+2H20氧化反应

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

Cu+2HCl=CuC12+H2↑置换反应

D.溶洞的形成:

CaC03+H20+C02=Ca(HC03)2化合反应

2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附能除去水中溶解的钙、镁离子化合物,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

B.糖是人类主要的供能物质,多喝含糖饮料有利健康

C.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通电分解水

D.与使用煤相比,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

3.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4.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将100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所示.该材料具有高弹性、强吸附,应用前景广阔.

(1)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物质,这里的“最轻”指的不是质量,而是指_____.

(2)全碳气凝胶是用碳的两种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据此可以判断全碳气凝胶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石油主要含_____、_____元素.石油中各组份由于_____不同,所以可以用_____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6.赤峰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即将开工建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车厢质轻、强度大,是利用_____制成(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铝热剂是修筑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高铁是以电能为动力来源的电动列车,它与以燃煤为动力来源的蒸汽列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_(要求只答一条)。

7.三明市资源丰富,享有福建矿产“聚宝盆”之美称。

现已探的矿种有:

煤矿、铁矿、萤石矿、石灰石、金矿……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它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

CaF2中氟元素显________价。

(3)炼铁的原理之一是:

高温下焦炭把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石灰石通过以下转化可得烧碱。

写出指定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

(5)市面上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仿金制品,与黄金饰品的外观极为相似。

写出一种区别黄金、仿金饰品的化学方法:

______________

8.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

9.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D为红色粉末。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CO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2)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F→G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0.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①.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请指出不相符的地方是_____。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是_____(填“a”、“b”或“c”)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11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求算:

(1)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

(2)32克的甲烷完全燃烧的话,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_?

12.近五年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创新发展。

I.大国重器航天、航空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返回大气层。

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1)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

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硅还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但其导热性不好,而金刚石在导热性方面远超过硅,于是它成了芯片基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①从原子结构上分析,金刚石(C)和硅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都是固态非金属单质

②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要求。

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

现有两种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二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CH4)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写字母序号)。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考点二:

燃烧和灭火

1.对碳与氢气性质进行比较,错误的结论是(  )

A.都具有可燃性B.都难溶于水

C.都不能发生分解反应D.都具有吸附性

2.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然后向燃气公司报修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D.对于不明原因的失火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4.推广防灾减灾知识。

下列标志在加油站不适合粘贴的是(  )

5.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6.下列物质性质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B.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武德合金可以作保险丝,是因为熔点低D.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距增大

8.

(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碳酸氢钠的性质有______.

②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若家中煤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9.“多变的蜡烛”趣味实验。

①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_____(填烧杯序号)。

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灭火的原理分析: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

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考点一: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下列叙述、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A1(OH)3+3HCl=AlCl3+3H20中和反应

B.用天然气做饭:

CH4+202

C02+2H20氧化反应

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

Cu+2HCl=CuC12+H2↑置换反应

D.溶洞的形成:

CaC03+H20+C02=Ca(HC03)2化合反应

【答案】D

2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附能除去水中溶解的钙、镁离子化合物,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

B.糖是人类主要的供能物质,多喝含糖饮料有利健康

C.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通电分解水

D.与使用煤相比,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D

3.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D

4.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将100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所示.该材料具有高弹性、强吸附,应用前景广阔.

(1)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物质,这里的“最轻”指的不是质量,而是指_____.

(2)全碳气凝胶是用碳的两种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据此可以判断全碳气凝胶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密度纯净物

5.石油主要含_____、_____元素.石油中各组份由于_____不同,所以可以用_____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答案】碳、氢沸点分馏

6.赤峰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即将开工建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车厢质轻、强度大,是利用_____制成(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铝热剂是修筑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高铁是以电能为动力来源的电动列车,它与以燃煤为动力来源的蒸汽列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_(要求只答一条)。

【答案】复合材料置换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电动列车对空气没有污染,而蒸汽列车会产生空气污染

7.三明市资源丰富,享有福建矿产“聚宝盆”之美称。

现已探的矿种有:

煤矿、铁矿、萤石矿、石灰石、金矿……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它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

CaF2中氟元素显________价。

(3)炼铁的原理之一是:

高温下焦炭把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石灰石通过以下转化可得烧碱。

写出指定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

(5)市面上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仿金制品,与黄金饰品的外观极为相似。

写出一种区别黄金、仿金饰品的化学方法:

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可再生 

(2)-1

(3)3C+2Fe2O3

4Fe+3CO2↑

(4)CaCO3

Ca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5)将饰品加入稀硫酸中,看饰品是否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8.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

【答案】催化作用H2O2

H2O+O2C+O2

CO2

9.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D为红色粉末。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CO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2)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F→G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O+H2O═Ca(OH)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Fe2O3+6HCl═2FeCl3+3H2O2H2O

2H2↑+O2↑

10.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①.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请指出不相符的地方是_____。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是_____(填“a”、“b”或“c”)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

两试管液面下降的高度不相符a

11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求算:

(1)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

(2)32克的甲烷完全燃烧的话,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_?

【答案】3:

188g

12.近五年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创新发展。

I.大国重器航天、航空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返回大气层。

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1)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

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硅还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但其导热性不好,而金刚石在导热性方面远超过硅,于是它成了芯片基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①从原子结构上分析,金刚石(C)和硅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都是固态非金属单质

②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要求。

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

现有两种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二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CH4)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写字母序号)。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答案】SiO2+2C

Si+2CO↑AB

考点二:

燃烧和灭火

1.对碳与氢气性质进行比较,错误的结论是(  )

A.都具有可燃性B.都难溶于水

C.都不能发生分解反应D.都具有吸附性

【答案】D

2.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然后向燃气公司报修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D.对于不明原因的失火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答案】D

4.推广防灾减灾知识。

下列标志在加油站不适合粘贴的是(  )

【答案】B

5.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答案】D

6.下列物质性质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A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B.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武德合金可以作保险丝,是因为熔点低D.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距增大

【答案】D

8.

(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碳酸氢钠的性质有______.

②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若家中煤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答案】①白色固体(或白色粉末或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关闭煤气阀门(或关闭煤气开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等

9.“多变的蜡烛”趣味实验。

①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_____(填烧杯序号)。

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灭火的原理分析: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

其原因是_____。

【答案】①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隔绝了空气使蜡烛熄灭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气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