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313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docx

土地利用规划模板

 

土地利用规划

实验指导书

 

汤青慧编

 

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实验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实验目的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区域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分析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提出对策和途径。

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coreldraw、MapGis等GIS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并能够熟练进行数字化;

(2)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3)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方法,能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述评。

二、实验原理

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

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包括:

(1)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2)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3)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全规划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①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计算指标:

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农林牧渔业用地)/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积)*100%

人均城镇用地=城镇用地/城镇人口(平方米/人)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平方米/人)

路网密度=公路里程/土地总面积(公里/百平方公里)

②土地生产率分析

单位土地经济密度=国民生产总值/土地总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某作物产量(产值)/某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农业用地总产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

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作物产量(产值)/耕地面积;

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产量(产值)/水面面积;

(5)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建议分析

1.人均耕地拥有量、耕地增减状况、原因,如何保护耕地;

2.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生产率与利用率与同类地区比较处何种水平,原因何在?

比较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与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判断利用自然条件的程度。

如何发挥潜力?

3.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利用率、生产率状况,原因何在?

如何改进?

4.农业土地利用与自然适宜性是否相匹配?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以及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是否加剧,原因、措施

5.土壤、水体是否受到工业污染,程度、来源、措施;

6.交通用地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1)以所提供的**市**区现状图为底图进行数字化,制作**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底图;

(2)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根据2007年9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规定的分类体系(12个一级类),进行变更调查,并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类代码

地类名称

地类代码

地类名称

01

耕地

07

住宅用地

02

园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3

林地

09

特殊用地

04

草地

10

交通运输用地

05

商服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06

工矿仓储用地

12

其他土地

(3)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概况》文件,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收集规划县相关经济、社会等统计基础数据,开展定性与定量评价,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2.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数据在GIS软件中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的制作。

 

实验二耕地及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规划期人口预测和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必要性和意义;

2.掌握不同的人口预测方法和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3.能够熟练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和协调时期和区域土地利用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土地需求量和供给量受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等的影响。

人口预测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规划预测中最基本的内容。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1.确定预测目的

2.制定预测计划

主要包括确定预测期限、收集资料的途径等。

3.收集基础资料,并进行检验

根据不同的预测目的,收集所需要的资料,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城乡比例、人口迁入迁出情况等。

耕地需求量预测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均食物消费水平,预测区域粮食生产情况,人口数量等等。

4.实施预测过程

4.1人口预测方法

4.1.1总人口预测

4.1.1.1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规划期总人口(人);

-规划基期年人口(人);

-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

-规划年限

-规划期间人口机械增长数(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分析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予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入(出)量计算平均值,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4.1.1.2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应分析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采用不同方法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较大的,应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趋势,按上述公式分段或逐年确定

值计算。

(2)建设重大项目引起人口变动的,可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机械增长,此法是根据平均每个职工所带眷属规划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推算新建小城镇的人口规模。

它根据规划期内所确定的厂矿企业、对外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及其预定规模,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人数,再从整个城镇着眼,根据生产与生活配套的要求与规定,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职工的比例,推算规划期末职工总数,然后再根据单身职工,带眷职工与带眷系数,推算出城市总人口。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新建项目人口机械增长数;

-新建项目迁入职工总数;

-带眷职工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双职工占带眷职工的比例(%);

-带眷系数;

-单身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3)受资源、生态条件严重制约的,应按环境容量法确定适宜的人口规模。

4.1.2城镇人口与村镇人口预测

城镇人口应为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村镇人口应为村庄和集镇常住人口的总和;城镇人口与村镇人口之和应等于总人口。

城镇常住人口是指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不包括劳动、学习在城镇内耳居住在城镇外的“通勤人口”。

城镇非农业人口是城镇人口的主体,预测时如果缺乏城镇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统计,可以城镇非农业人口数作为城镇人口数。

规划期城镇人口的预测方法与总人口预测方法相同

4.2耕地需求量预测

4.2.1确定农产品需求量

各类农产品需求量根据计划指标确定,或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第i种农产品需求量;

—第i种农产品当地需求量;

—第i种农产品国家定购量;

—第i种农产品净调出(入)量

其中:

式中:

—规划期第

种农产品人均占有量

—规划期总人口

4.2.2预测农作物播面单产(

规划期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产

,可以采用增产因素法,或平均增长法计算。

4.2.3预测耕地复种指数

规划期耕地复种指数(

),应分析水利条件和耕作制度,结合历年实际变动情况确定。

4.2.4预测耕地需求量

规划期耕地需求量(C)按下式计算:

C=

(i=1,2…n)

为简化运算,可先计算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耕地需求量,再按一定比例确定其他农作物的耕地需求量。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收集一定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人口预测和耕地需求量预测的数据;

2.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方法,分别预测未来目标年人口总数和耕地面积需求量,并详细写明所选择的方法、运算过程和结果。

实验三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实验目的

以耕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掌握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方法,为土地规划服务。

要求熟悉并掌握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流程,重点掌握利用ArcGis叠置分析完成加权指数和法的运算。

二、实验原理

评价因素的选择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键性步骤。

参评因子的选择的科学和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评价工作量的大小。

因此应对地形、地质、气候、土壤及社会经济条件等评价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合适的参评因子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常用方法有经验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

可用于参评因子选择的数学方法有通径分析法、灰度分析法、岭回分析法、稳健回归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等。

在诸多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某些评价因子存在着极限指标。

当这些因子的变化超过极限指标,土地就会失去某种土地利用的价值或根本无法实现持续高效土地利用。

主要包括海拔、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质地、PH值、含盐量和土壤侵蚀强度等。

参评因子等级划分的方法通常有经验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

各参评因子等级划分的数量无统一规定,主要受评价目的和方法的制约。

一般而言,参评因子的等级划分以4-5个为宜。

土地适宜等的评定方法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该法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因素对土地质量的作用或限制强度的不同,给定与该因素作用相对应的权重和评级指数,然后利用各评价单元的各个评价因素资料确定该单元各评价因素的评价指数,以加权指数和求得各评价单元的总分值,根据总分值来确定评价单元的土地适宜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1)数据准备

Dem:

高程

Dimao:

地貌类型

Aspect:

坡向

Slope:

坡度

Xiangzhen:

乡镇边界

(2)划分评价单元;

采用网格法作为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把各参评因子图层划分为一定尺寸的网格,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

考虑到现有数据的精度,选择50m×50m的网格作为评价精度。

各参评因子层为GRID格式,格网大小统一为50m×50m。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表1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

因子分级

因子量化

地貌类型

低河漫滩、湖积平原等

100

高河漫滩、洪积平原

80

河流高阶地

40

坡度(°)

小于3

100

3~5

80

5~8

60

8~15

40

15~25

20

大于25

0

高程(m)

小于100

100

100~200

80

200~300

65

300~400

50

400~500

35

大于500

20

坡向

平台

100

南坡

80

东南坡、西南坡

70

东坡、西坡

60

东北坡、北坡

40

西北坡

20

采用经验法、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

表2评价因子权重系数

评价因子

权重系数

地貌类型

0.3

坡度

0.3

高程

0.2

坡向

0.2

(4)参评因子量化处理

以slope图层为例,评价指标体系表中已经对坡度因子进行了量化,例如坡度小于3度的量化值为100,在ArcGis中需采用表面分析工具reclassify实现指标的量化。

具体方法如下:

加载slope图层到ArcMap中,此时,slope图层的value值表示实际坡度值,其中0表示坡度为0-3度,3表示坡度3-5度,以此类推。

第一步,调用reclassify工具,选择inputraster和reclassfield。

第二步:

将新值(即因子量化值)输入Newvalue栏中。

例如旧值0对应的新值为100。

建立新图层reclass_slope。

(5)空间叠加分析

采用加权指数和法作为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S为评价单元耕地适宜性综合总分值;n为评价因子数;Wk为第k个评价因子的权重;Vk为第k个评价因子的量化值。

在ArcGIS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4个评价因子图层加入ArcMap,调用rastercalculator工具(工具路径:

spatialanalyst/rastercalculator)

在计算器空白栏中输入:

[dimao]*0.3+[reclass_slope]*0.3+[dem]*0.2+[aspect]*0.2

点击evaluate完成栅格计算,获得初步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图层(calculation)

(6)制作耕地适宜性评价专题图

得出每一个评价单元(50*50m)的S值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据S值的大小判断每一个评价单元是否适合于耕地。

如表3所示,将耕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

适宜

不适宜

高度

中度

勉强

S值范围

88-100

70-88

60-70

<60

调用reclassify工具,旧值<60对应新值1(不适宜)、旧值60-70对应新值2,旧值70-88对应新值4,旧值88-100对应新值4(高度适宜)。

四、实验报告要求

1.以耕地用地类型为例,选取评价指标,设定评价标准,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得分;

2.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将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得出每个图斑的耕地适宜等级。

实验四县级土地利用分区

一、实验目的

理解并掌握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其成果。

二、实验原理

土地利用规划本质上是空间规划,它的核心是各类用途土地的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分区方案中要对分区依据、类型、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土地利用分区类型和方式,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用二级分区,其中一级用地区依据土地的基本用途划分,二级用地区则依据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划分。

从全国范围看,一、二级用地区的类型一般有:

1.农业用地区

即为保护和发展种植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

其中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用地区、农业开发区、菜田保护区等二级用地区。

2.园地区

即为保护和发展果树、桑树、茶树及其它多年生作物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

3.林业用地区

即为保护和发展林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

其中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划分林业保护区、一般林地区、林业开发区等二级用地区。

4.牧业用地区

为保护草场和发展畜牧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

可划分牧业保护区、牧业开发区等。

5.城乡建设用地区

即城乡已建设和计划建设的用地区。

可进一步划分城镇建成区、城镇规划区、乡村建成区、乡村规划区、独立工矿建成区、独立工矿规划区等。

6.特殊用地区

即为特殊需要划分的用地区。

可进一步划分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物保护区、军事用地区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1.分区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一定程度上是对规划方案和结果的体现。

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区是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在进行土地利用分区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质量的相对一致性;

②土地利用方式、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相对一致性;

③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和整治、保护措施的相对一致性;

④与上一级分区界线相协调,并尽量保持下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2.分区方法

常用的分区方法:

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和聚类法。

(1)综合法:

又称经验法,是一种定性分区法,主要适用于土地利用方式区域差异显著,分区界限明显易定的情况,要求具体操作人员非常熟悉当地的实际情况。

(2)因素法:

因素法在基层乡镇土地利用方式划分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归并,逐步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区,再将地域相连的类型区合并成为土地利用用地区域,以主导土地用途作为用地区域名称。

(3)叠置法:

又称套图法,适用于规划图和区划图见齐全的情况。

具体操作时将有关相同比例尺图件上规划界线重叠在一起,以确定共同的区界。

对于不重叠的部分要具体分析其将来的主导土地用途并据以舍取。

(4)聚类法:

是一种定量的分区方法,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分区步骤

土地利用分区一般按准备工作、拟定分区指标、分区划线、整理分区成果几个步骤进行。

(1)准备工作

包括拟定分区方案,收集、整理分区所需资料和图件。

具体分区时,应依据下列资料:

①作为编制规划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程、规章和计划、技术等资料。

②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现状不合理需作调整的和待开发土地的评价资料)。

③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用地计划和初步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指标。

④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以及其他专项用地规划资料。

⑤具体划分哪些用地区以及分区名称的确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总的要求是一个地域内的用地区类型不宜过多。

(2)拟定分区技术指标 

分区技术指标应反映各类用地区对土地数量、质量和区位条件等的要求。

土地数量要求是对土地面积、集中程度的要求。

用地区的类型不同,对土地数量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划分用地区要求的土地面积较大,土地集中连片程度较高,而建设用地要求的土地面积较小,土地集中连片程度较低。

一个用地区的最小面积要求多大,用地区内主导用途的土地比重要求多高,要根据当地实际和实施管理的可能性及便利与否来确定。

土地质量要求是对土地适宜性、限制性的要求。

农业用地对地形、温度、水份、土壤等有严格的要求。

建设用地则对土地地基承载力、地下水理深、洪水危害、坡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划分用地区必须考虑这些要求。

土地区位条件要求是对土地与居民点、交通线距离等的要求。

建设用地对土地区位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在拟定分区指标时要予以考虑。

(3)分区划线 

这一步是具体划定各用地区的界线,一般采用图纸叠加与分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即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将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地形图、城镇规划图、村镇规划图、各种保护区规划或其它专项用地规划图等叠置在其上面,根据重叠的情况划定部分用地区的界线,再利用分区技术指标划定其它用地的界线。

分区划线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城镇、村镇、工矿区及各种保护区规划,业经批准且用地界线明确的,在用地论证认为合理后,按批准界线划分;如果用地论证认为不合理,要同有关规划的编制部门进行协商,经协商修改并报规划部门批准后按修正界线划分;虽经批准但用地界线不明确的,在协商后按协商界线划分。

采用主导因子法,利用分区指标进行分区划线。

主导因子是以土地方向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对具体分区对象来说,如果某一主导因子超过某类用地区的临界值或标准值,即可以将其划入该类用地区。

例如,若把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达到80%作为划分农业用地区的临界值,则当分区对象的耕地面积比重为80%以上时就可以将其划为农业用地区。

分区对象的主导因子如不明显,则在综合分析后划分用地区。

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按照农用地优先的原则,一般要把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入农业用地区,依次是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等。

各类建设用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质量较差而又能满足建设要求的地段,以保护农用地。

特殊用地可以划分单一的用地区,也可以按“复区”处理。

复区,即复合用地区,以重叠或复合形式出现,例如,自然保护区可以与林业用地区重叠,划为复区。

用地区是按土地基本用途划分的,区内允许少量非基本用途的用地存在。

分区划线要便于管理。

例如,不要把一个完整地块分割划入两个用地区,分区要尽可能利用明显线状地物等。

(4)整理分区成果

土地利用区初步划定后,以土地详查资料为基础统计各用地区的面积,其中重叠区应单独统计,各区统计面积要同初步拟定的用地指标结果进行对照检查,如二者不相协调,应分析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正用地区界线或用地指标,调整土地利用分区。

各类用地区划后,相应确定各区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等。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所给图件和资料,选择分区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完成土地利用分区报告。

2.分区报告中要明确分区原则、方法和结果,要说明分区的理由。

 

实验五农田田块规划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农田田块规划设计的原理和依据,了解灌溉,排水,防风,水土保持,机械作业以及作物生长生产管理等要求。

2.学生应具备设计一定区域内农田田块的方向、大小、形状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农田田块规划设计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

农田田块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方便农村生活。

农田田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田块规模

一般在平原机械化旱作地区,为发挥机械效率,要求地块具有较大的规模,而在丘陵水田地区,规模就不可能太大,在水稻田内还要进一步划分格田,以便精细整地,更好的控制稻田的灌排水和田间作业,格田的规模一般为0.3-0.4公顷。

2.田块方向

田块方向设计应注意的内容:

(1)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

田块的方向应保证作物从早到晚能吸收尽可能多的光能。

一般认为,田块以南北方向布置较好,因为南北向时,既可以充分利用上下午的东西侧阳光,又避免中午阳光太强,温度太高而造成的作物“午休”现象。

(2)有利于机械作业和保持水土的要求。

在坡地上,地块的方向影响到地表径流的大小和冲刷量,为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在坡地上应横坡种植和进行横坡作业,因此田块方向应沿等高线方向配置,而在土壤粘重和过湿的情况下,地块的边长应沿等高线呈一定角度布置。

(3)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在盐渍土地区,降低地下水位,排碱洗盐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所以末级排水沟,应垂直地下水的流向布置,其截排地下水的效果最好。

所以应使耕作田块的长边垂直于地下水流向。

(4)有利于防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