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530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docx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

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

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

了解和把握小学生人际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指导,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对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年级小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Primarystageistheinitialandimportantstageintheformation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Understandingandgraspingtheprimaryrelationships,doingsometrainingandguidanceinatargetedmannerhasbecomeanimportantelementofthequalityeducation.Onthebasis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thepaperanalyzedthestatus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ndproblemsinthehighergradesofprimaryschool,and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othestudentsonhowtocultivaterelationships.

Keywords:

students;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developingrecommendations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

当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为了生存就要创造生存条件,求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人们通过交往求得共识,加深情感,加强联系,互相协调发展。

因此,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各种接触,这就需要交往。

一个脱离群体和社会,不与别人交往的人,不仅无法满足各种需求,也难以生存。

自有人类之日起,交往就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通过人际交往,脱离社会生活,必然造成身心缺陷。

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

因此,应该充分地进行人类交往,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交往来促进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人健康与否,除了生理肌体是健康的、没有疾病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

其中,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的心理健的核心内容。

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以及良好的人交往状况等。

可见,人际交往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人际交往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则可能导致人的畸形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的混乱与无序。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莱兹曼说:

“整个青少年期是完成心理和心理成熟的阶段,是形成个性的阶段。

”少年儿童具有可塑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人际交往对儿童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学阶段是儿童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师生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交往体系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际互动,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建立适当的自我概念。

学校是小学生一生中可塑性最强时期的主要生活环境。

在学校内的交往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与同伴交往;二是与教师的交往。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少年儿童的社会经验和他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概念与情感的重要基础。

小学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

当前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宠爱有加,很容易导致自私、嫉妒、自我中心、不合作、唯我独尊等特点。

其次,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加之父母的过度保护和管束等,造成儿童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已经明显地摆在了教育者面前。

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指导,已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相关概念说明

人际交往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对于人际交往学术界并无固定的定义,一般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

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通常愈义上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文问卷调查采用的是准随机抽样;访谈时则采用的是目的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可能提供研究信息的样本。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所实习的学校。

所以在对象的选择方面有所限制。

本文中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的,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年级主要是因为:

一是两个年级之间有一定的跨度,便于研究交往变化情况;二是对六年级的老师和学生较为熟悉,有利于访谈的深入进行和较长时间观察被试的交往情况。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首先是观察的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需要观察学生之间如何交往,教师如何看待学生人际交往现象,以及教师是如何辅导学生交往。

观察的对象是所实习的学校。

在记录方法上,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采用及时记录,如条件不允许,笔者会在事后的第一时间记下刚才的内容。

2.访谈法

访谈主要是以结构式访谈为主。

访谈的时间不定,访谈对象是老师和学生。

对老师的访谈主要是想了解教师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看法。

对老师的访谈时没有录音,但笔者的记录速度比较快,他们也是边说边思考,而且访谈结束后笔者也及时地整理了资料。

3.问卷法

本文采用的是结构式问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意识,行为能力等。

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笔者实习学校的三年级和六年级。

问卷发放共计98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100%;问卷都是在中午时间,没有任何其他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的。

(问卷附后)

本文采用观察、访谈、问卷三角互证的方法对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采用了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而调查老师处理方式的看法主要采用的访谈的方式。

(三)研究步骤

2007年11月:

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并制定调查表。

2008年3月:

实施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完成初稿。

2008年4月:

深入分析数据,完善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分析

(一)具有主动的人际交往意识

1.与同伴的交往

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均有较强烈的与同学交往的意识,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有很小部分学生的交往意识处于被动状态,不愿意交往的学生比例也没有明显差异。

在“为什么愿意与同学一起学习或玩”的问题中,三年级的学生的回答可归结为两点:

一是和同学在一起玩有乐趣;二是因为喜欢和同学玩;在六年级中,增加了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及和同学玩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

可见,到了六年级,交往已不仅是最基本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对朋友的认识不再是普通的玩伴,开始认识到友谊是一种持久和共享的关系,开始注意到朋友的交互性,即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由上图可以清楚看出,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欢乐和忧愁的学生占大部分,但选择“一定会”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呈现下降的趋势,选择“有时会”及“一般不说”则呈上升趋势。

男女生由于性别不同,男生比女生较为开朗,在交往行为方式上呈现显著性差异。

男生选择“一定会”普遍高于女生,在六年级,当伤心难过时选择“一定会和朋友倾诉的”,男生占到27%,而女生仅仅只有14%。

总体看来,小学生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与埃利斯等人(S,Ellis,etal.,1987)观察436名儿童的游戏活动发现结果相同。

2.与教师的交往

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与老师交往,而到六年级,随年龄的增长交往意识明显下降。

其中,只有少数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烦恼向老师倾诉的,三年级男女生分别占到21%和14%,到六年级男生下降到16%,女生仅有3%。

对于“为什么愿意和老师交往”问题,主要答案有:

一,我喜欢老师;二,可以让老师多了解我;三,和老师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老师可以帮助我。

而不愿意和老师交往的原因主要有:

一,老师很凶,不知道怎么与老师交往;二,对老师有畏惧感,和老师在一起很害怕;三,怕老师嫌我烦。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同于小学生与同伴的关系,埃利斯等人(S,Ellis,etal.,1987)观察436名儿童的游戏活动发现,儿童与儿童的交往稳步增加,而儿童与成人的接触则相对减少。

小学三年级的师生关系优于小学六年级,从三年级开始,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

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

中年级的小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从完全崇拜到已有自己的独立评价。

“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加强。

到高年级教师的威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已开始逐渐下降,学生对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崇拜,甚至有时会产生抵触情绪,跟教师疏远。

其次,现在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他们的家庭结构中,成人较多,同龄人较少,在学校他们更趋向于和同龄人交往。

再加上目前,学生青春期总体有提前的趋势,而青春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向往自我独立,到六年级后,学生期望摆脱成人的管束。

总体来讲小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呈下降趋势,而男生与教师的关系总体优于女生。

3.与同伴团体的交往

题目

选项

三年级

六年级

你喜欢参与团体的课本剧演出吗

很喜欢

56%

64%

比较喜欢

37%

36%

不喜欢

7%

0%

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中安排小组活动怎么样

很喜欢

75%

85%

比较喜欢

22%

15%

不喜欢

3%

0%

朱迪恩·哈里斯(JudithHarris,1998,2000)认为,儿童的社会化主要受同伴的影响,而参加团体活动是结交同伴的主要途径。

大量研究表明,在学前时期,儿童的同伴交往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集体的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大量的交往机会。

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与同学交往,逐步发现在兴趣、活动方式、态度等方面相互接近和相容的对象,形成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合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逐渐提高,便发展起小团体。

小团体的存在能满足儿童归属的需要。

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学生都热衷于参加团体活动,多数学生善于参加集体活动,都乐群、合作、能较好地与团体中的人相处。

小学中年级已逐步开始适应学校活动,到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里以学习活动为主的特点,集体生活范围逐步扩大,数据呈现上升趋势。

他们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能自觉服从集体。

这说明,在教育的影响下已形成较强的团体意识。

而在集体活动培养交往能力是最佳途径。

4.与异性的交往

题目

选项

三年级

六年级

你喜欢和异性同学交往吗

很喜欢

25%

19%

7%

5%

比较喜欢

22%

16%

3%

9%

不喜欢

7%

11%

43%

33%

小学阶段与异性的交往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中低年级随着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变化,乐于与异性交往,愿意与异性同伴接触,产生了交往的需求,三年级呈现“两小无猜”式的自然交往。

选择“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总共占到82%。

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进入青春前期,不仅由于行动上的差异减少了交往,而且又在心理上产生了羞涩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

六年级男生选择“不喜欢”的占到43%,女生占到33%,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有显著性变化。

在六年级,有的学生对异性交往过于敏感、好奇,见到有男女同学有一点儿交往,便风言风语地议论、说闲话,从而使这些同学感到委屈和羞愧,甚至对其他同学失去信任。

这是一段对六年级女生的访谈:

问:

你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吗

答:

不太喜欢

问:

为什么

答:

我和男生玩会有同学说我的。

问:

会说什么呢

答:

嗯(笑)……说谁谁谁要嫁给谁,或者是谁谁谁喜欢谁……

问:

那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答:

不知道。

问:

你怎么看别人这样的说法

答:

很讨厌!

但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一些女生也在访谈中谈到自己只是和某个男生讲了几句话,就被别人说成是与某某好,因此心里特别难受。

这样的情况到六年级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

(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能力

1.人际关系维持能力

 

题目

选项

三年级

六年级

当你的同学获得老师表扬时你会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吗

一定会

93%

84%

不会,不关我的事

0%

6%

我觉得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7%

10%

春游时,我带了许多零食,我会

很乐意与大家分享

93%

90%

怕别人说自己小气,拿出来与别人分享

7%

5%

我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的零食,用不着分享

0%

5%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情感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

选择第一选项的表示善于维持人际关系,尊重和理解别人,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愿意帮助别人,与同学融洽愉快相处,信赖别人。

该类型的学生占90%,说明大部分小学生能使人际关系得以巩固。

但还有约占10%的小学生难与同学维持人际关系,缺乏这样的能力,难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相信别人等。

整体上看大部分的小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倾向于积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人际冲突平息能力

题目

选项

三年级

六年级

当你老师误会你时,平时,你是怎么做的

主动跟老师解释

72%

85%

赌气、自认倒霉

13%

7%

不知怎么办

12%

3%

忍不住会发火

3%

5%

当你和朋友发生矛盾时你怎么做

心平气和解决

69%

78%

尽量躲避、赌气不说话或默默忍受

7%

15%

不确定

14%

3%

大声辩驳,偶尔有时忍不住会动手

10%

4%

  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是难免的,因为各自的生活环境、观点和看法等不同,出现矛盾是正常的。

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它、解决它,使人际关系得以巩固。

能力较强表现在能够理智地面对冲突,与别人沟通和解释,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使冲突得以平息、矛盾得以解决,具有这种能力的分别平均占87%和75%,他们能够在被人误会的时候主动解释清楚,以及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

反映出大部分小学生平息冲突的能力较强,而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这是小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朋友类型较为广泛

①你和朋友谈论的话题主要有:

(自由回答)

②你最愿意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这两题采用开放式问答,第一题答案可以归结为:

学习、游戏、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几个方面,三年级和六年级没有显著的差异;第二题答案从高到低依次为:

一,学习成绩好的、知识丰富的;二,能够互相帮助的;诚实守信、善良、不虚伪;三,情投意合,可以彼此分享喜怒哀乐的。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在低年级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所谓的“直接接触关系”,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一起玩”。

后来,进入中年级后,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

比如“接受关系”,接受别人对自己帮助的人作朋友;“敬慕关系”选择成绩好的人作为朋友,在小学儿童的择友标准中,学习好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准。

除此之外,良好的性格和道德品质,比如诚实守信、善良等也是选择的重点标准。

随年龄增长,小学生已能区分一般同学关系和感情更深的友谊关系,到了高年级,朋友关系越来越带有心理交往的性质,知心、信任成为朋友关系的基本特征,并且更趋于个性化。

第二部分小学中高年级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一)与朋友相处的机会有待增加

题目

选项

三年级

六年级

你觉得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很多

55%

34%

一般

38%

41%

少,几乎没有时间

7%

25%

如果你周末找朋友玩,家长的态度是

支持

57%

40%

偶尔同意

28%

33%

不支持

15%

27%

与朋友交往的时间随年龄的上升逐渐减少,三年级选择“很多”占55%,选择“少”的仅有7%。

到六年级选择“很多”下降到34%,选择“少”的则上升到25%。

而家长支持态度也由57%降到40%,不支持的比率则相对增加。

目前的小学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课余时间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文化辅导班、艺术班占用。

到了六年级处于小升初级阶段,学习更为紧张,相比之下多数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业水平。

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交往时间,会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的发展。

课业压力过重是影响他们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这是一段与六年级班主任的访谈:

问:

在日常教育中会注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吗

答:

一般不会特意的去培养,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作为班主任又要教学,又要管理班级,每天都很忙,不会有专门的计划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只是偶尔会注意一下。

问:

举个例子

答:

我是教语文的,有多余时间的话我会让学生来排一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的比赛。

主要是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记忆,重点不是交往能力的。

问:

那学生会是怎样的表现

答:

学生对课本剧倒是很有兴趣,他们每次都不等我安排自己就组织起来了,有的小组组织的很好,哪个人出演什么角色,需要什么道具,都安排得很好,有时候家长也会帮忙。

问: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

答:

比如在晨会或班会中进行道德教育顺带提一提朋友之间的相处等等,之前在中年级会比较多一点,高年级就少了,尤其是现在毕业班。

问:

有学生因为人际交往的问题找过您吗一般是什么问题

答:

很少,主要是﹡﹡不理﹡﹡了。

或是发生打闹的争执。

问:

那您一般如何处理

答:

这都是纪律问题,简单处理下。

说一说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之类的。

由此看出,在小学中,对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以至于根本没有精力来专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针对学生之间的问题也是简单的说教。

交往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其实当今社会既需要激烈的竞争又强调广泛合作,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更加广阔,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交往活动的次数更加频繁。

因此,改变学校中对人际交往态度,培养小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第三部分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建议

(一)重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

首先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文化课程的现象。

本次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学校不够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学生也没有充分的时间与朋友相处所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相互交往中的教育。

交往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自我需求。

在儿童时期的开端教育中,接受良好的交往启蒙和积累,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交往意识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将受益终身。

为人教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观、活泼、有集体意识及活动能力。

而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较强的交往能够能力就成为所有启蒙教育中至关重要的。

作为学校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教他与人交往,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待他人。

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师做出表率,改善师生交往

扬雄曾说:

“师者!

人之模范也!

”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豪爽豁达的胸襟、幽默乐观的性格、宽容坦诚的处事原则。

同事之间,不说三道四,不斤斤计较,相互尊重,共同学习,不在学生面前提高自己,贬低别人,形成和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待学生时,不能重视一部分学生,而歧视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挖苦讽刺成绩、纪律滞后的同学。

否则,就会在班上出现派别现象,一部分人居功自傲,另一部分则自卑畏缩,不利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

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同学:

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交往环境。

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集体中是平等的,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让他们敢于交往、乐于交往。

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内心中想和教师交往,但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感,不敢同教师交往。

而在目前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工作繁忙,常常会忽视学生的交往需求。

教师应该放下身架,给予学生积极回应。

如柔和、热情的目光会给学生以激励;频频的点头表达教师的理解与认同;一个亲切、满意的微笑更透露着欣赏之意,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

(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地人际交往态度和原则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

在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时,应首先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以诚相见,善于关心和体贴他人,这一点对于儿童尤为重要。

儿童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程度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即只按自己的意见、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变换认识的角度,加上目前社会上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他们在家中很容易成为人们的注意中心,而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1.以班级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

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调查中也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但是没有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交往。

班级里许多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班级的活动中学会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

班主任有目的地、有组织地进行班级活动,多提供给学生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剧表演,主题班会,外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会等等。

以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去体验交往的一些规则,去感悟交往的技巧、方法,在共同的活动中培养合群、自制、宽容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拥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伙伴群体,给他们交往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逐步学会友善地对待同伴,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性,促进其情感成熟。

2.悉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

(1)学会倾听、交谈。

越是小的孩子越不会倾听,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用眼神示意对方“我在专心听你讲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话,适当时抱以肯定的回答。

(2)学会赞美、感谢。

引导学生认识“真诚、适时适当地赞美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

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学会感恩,并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即使是一个微笑一句真诚的感谢,你都会令别人愉快令自己也感到幸福。

(3)学会拒绝、解释。

引导学生与人相处中,学会说“不”,坦陈自己的困难,学会委婉地拒绝别人,既使自己不为难又使别人心无芥蒂地接受你的拒绝,这就是拒绝的艺术了。

(4)学会宽容、尊重。

引导学生宽容别人的缺点,缺点是每个人都有的;宽容别人无心的过失,那常常是他们也不能去主宰的。

同时,引导学生尊重别人,不嘲笑、不挖苦别人。

(5)学会分享、合作。

引导学生体会与他人分享的意义,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