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269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香坊区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6分)(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

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

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

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

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

“何需出处!

”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

还有个例子是《史记》。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

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

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

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

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

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

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

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

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

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

元明也是如此。

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

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

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

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B.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些典故,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

C.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

D.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

B.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两个角度论证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观点。

C.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

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

D.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D.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2.(11分)(2017高一下·雅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

“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

“汉武帝杀王恢?

,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

“蔡京何如人?

”对曰:

“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

“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

”曰:

“八千缗。

”蒙叱曰:

“安有更革而吾不知!

”明日,制下。

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

“侯蒙亦如是邪?

”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

“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

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子玉:

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

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②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3.(8分)(2017·上高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

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

地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

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

酒家。

(1)

下列各项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一,二两句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B.“知君惯度祁连城”一句说“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

C.“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是反写,明说李副使不会因见轮台月而想念“我”,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

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E.诗的七、八两句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

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2)

同是送别诗,试比较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达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5分)(2016高三上·汕头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君子想要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________。

②《氓》一诗中,弃妇自诉在夫家时辛苦劳作,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③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3分)

5.(13分)(2017·新邵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岁月在墙角剥落

杨崇德

父亲在过完他七十八岁的生日之后,记忆力一落千丈。

我的弟弟哲娃打电话对我说:

“如果你有时间,回来看看父亲,他已经不认识人了。

他时常把我当成是你,可一摸到我脖子时,他就说,你不是叫花子,叫花子这里有块疤!

我听了这话,眼泪都出来了。

我请了一个星期假。

我回到了我的山村老家。

那天太阳亮晃晃的,我满头大汗进了屋。

弟弟不在。

莲花和鼻涕虫也不在。

我问:

“爹呢?

”弟媳妇说:

“他要跟哲娃上山,哲娃不要他去。

他现在应该在仓屋场那边。

他认不到人了。

仓屋场是我们村生产队时期的仓屋,旁边有一大块水泥晒谷坪。

小时候,那里是我最快乐的地方,也是我最难忘的地方。

我们一帮子人爬的爬楼,翻的翻筋斗,跳的跳,唱的唱,打枪的打枪。

我的弟弟哲娃,那时还小,也跟在我屁股后面乱跳。

我喊了几句,把右手变成一把手枪,对准我弟弟,就是一枪。

我弟弟没有倒。

我一巴掌打过去,他倒了。

哇哇大叫。

不巧的是,父亲正好从山上下来,扛着一截树,从仓屋场路过。

我看到形势不妙,立刻爬到屋梁上。

父亲抽出背上撇的那把柴刀,对着仓屋柱子使劲地敲。

慌忙间,我从屋檐上掉了下来。

父亲还在发火,冲过来,举起手,准备打。

父亲发现我脖子上有血,一把掀开我的衣襟,我脖颈被地上的石头切去一大块肉。

我躲过一劫。

但是,我脖颈上却留下一块永远的伤疤。

我提着鸡蛋糕,向仓屋场走去。

远远的,我看到了父亲。

他坐在地上,手里扶着一根棍子。

我叫了一声“爹﹣﹣”

父亲的耳朵还算可以。

我喊到第三声时,他转过头来,看着我。

我走过去,掏出一个鸡蛋糕给他。

他没有接。

我蹲下去,翻开我的衣襟,然后抓着父亲的手,去摸我脖颈后面那块隆起的伤疤。

父亲眼睛眨了几下,说:

“是叫花子吗?

我说:

“爹,是我!

我是叫花子!

我把一个鸡蛋糕送进父亲嘴里。

他笑起来了。

他用他那两颗不规则的门牙,慢慢地啃嚼。

父亲在那个时候终于有了记忆。

他似乎沉浸在幸福之中,像个孩子。

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老到一定程度,就会可爱得像个孩子。

我给父亲一张面额很大的钞票,他接过去,放在眼前眯了眯,然后笑嘻嘻地放进他的棉衣口袋里。

最后还按了一按。

我拉着父亲的手,准备回家。

这时,旁边跳出来一只小青蛙。

父亲变得更加有趣了。

他挣开我的手,蹲下去,窝着手掌,去罩那只青蛙。

我说:

“爹,我们回去吧!

父亲昂起头,看着我。

很久,他说了一句:

“你是哪个?

我说:

“爹,我是叫花子。

父亲说:

“你是灰子?

我说:

“爹,我是叫花子!

父亲说:

“你是有贵?

我急忙蹲下去,翻开我的衣襟,抓起父亲的手,去摸我脖颈后面那个伤疤。

父亲认出我来了。

父亲说:

“你是叫花子吧,只有我们叫花子,这地方才有这么大一个疤。

我说:

“爹,我是叫花子。

我们回家去吧。

我扶着父亲,迎着亮晃晃的太阳回家。

父亲的记忆力真的不行了。

在我陪伴他的五天时间里,父亲对我忽然亲近,忽然冷落,忽然恐慌。

我只有通过不断地让他摸我脖颈后面那块伤疤,来唤醒他对我的记忆。

父亲真的像个孩子,他完全没有以前那种威严,那种不与人轻易闲聊的个性了。

我让父亲好好地摸了一阵我那块伤疤,然后,我和父亲就在屋当头的墙角边,玩起了“摆家家”、“打山棋”。

我们还做了两根钓竿,一起来到田埂上钓青蛙。

父亲变得很高兴,像个孩子,更像我儿时候的弟弟哲娃。

弟弟说:

“你请了几天假?

快到了吧?

我说:

“今天是第六天,我明天就走。

今天我和父亲再去钓一餐青蛙回来。

弟弟说:

“他过一会儿,又认不到你了。

我说:

“不会的,他只要摸一下我脖颈上的疤,他就知道我是叫花子了。

又到了月收残暑的时候。

昨天晚上,我弟弟打电话告诉我说,父亲几次不吃饭,他让他摸了一下他的脖颈,他以为是我,马上就吃饭了。

我问弟弟:

“他怎么知道是我呢。

弟弟说:

“这段时间,我一直给别人扛树,扛了一个多月,肩膀上有一层厚厚的茧。

爹以为是伤疤。

(选自2015年第11期《小说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得知父亲开始不认得人的时候,我从城里专程回到乡下,可以看出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忙于工作一直很少回到农村老家。

B.作品的这种复杂而典型的独特人生体验,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兴趣和耐人寻味的人生思考,整篇文章值得一读。

C.父亲接过我给他的大额钞票,放在眼前眯了眯,又笑嘻嘻地放进口袋里,最后还按了一按,此句用到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D.作者详细描写我的伤疤的由来,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和弟弟之间的兄弟情谊以及我对父亲的怨恨。

E.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同时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显得自然真实。

(2)

小说写到了小时候我和弟弟哲娃在仓屋场玩耍的情景,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来看,这属于哪一种?

请简要分析。

(3)

通读全文,我们该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我的伤疤”?

请结合文意来谈。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2分)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傅抱石

叶兆言

我不懂画,谈画家只是把画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欣赏。

傅抱石是首任江苏国画院的院长,在南京待了许多年。

傅抱石的故事中,屡屡要被南京老一辈文化人提起的,就是他爱喝酒。

他有一方印章上写着“往往醉后”,这真是非常有趣的酒徒表白。

我不知道傅抱石最后是不是死在酒上,我只知道他死于脑溢血,自然是十分意外的,在同一个月里,他还去了上海,拟为新的国际机场作画,可是在月底,便死于南京寓中,终年只有61岁。

傅抱石是苦孩子出身,他的父亲流落南昌以修伞为业。

他读小学的时候,发现同学们的书包里都带着一本小康熙字典,羡慕得眼睛发亮。

后来傅抱石生了一场不小的病,在病中最念念不忘的,仍然还是这本小字典。

一本小小的字典成了傅抱石童年的全部理想和寄托。

他的父母不忍心,咬牙买来了小字典,有了小字典,傅抱石的病也好了。

用天才来形容大艺术家,是一个最俗气最没见识的着眼点。

一个人所以成了应该成的样子,首先是因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对于行家来说,傅抱石被人津津称道的,是那种破笔尽情挥扫涂抹的“抱石皴”。

这是傅抱石能成为一代宗师最独到的地方。

傅抱石早年迷恋石涛,曾编过《苦瓜和尚年表》,以后又完成《石涛上人年谱》。

然而他仅仅“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很难说他的画哪一笔是石涛的。

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成不了大画家。

傅抱石17岁时自号抱石斋主人,从此“抱石”逐渐掩盖了他自己的本名。

他去日本留过学,学成归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以后名气越来越大,酒也越喝越多。

傅抱石的画现在已成收藏的大热门,往通俗里说,他的画如今很值钱。

1984年,他的《唐人诗意》以港币160万元卖出,到了1989年,《九张机图》又以310万元港币成交,这些数据都是包装傅抱石画的最好材料。

关于傅抱石,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他的画外功夫。

他除了把主要精力用在绘画上,竟然写了近二百万字的文章。

傅抱石的文章并不是什么应景之作,很多文章都有很强的学术性,像《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和《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一些即使丝毫不会绘画的人,凭这样的论文,也足以去混一个大教授的头衔。

1933年,年轻的傅抱石还在日本留学,日本的一位美术史专家伊势一郎写了一篇文章谈中国画史,这篇文章引起轰动,被誉为划时代的著作。

傅抱石细读了这篇文章,发现许多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当即写了批判文章,发表在《东方杂志》上面。

到了抗战期间,傅抱石又在那篇批判文章的基础上,写成《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发表在重庆《时事新报》副刊上。

文章发表后,对当时的抗日宣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被称为“在学术上也战胜敌国的重要发现”。

“文化大革命”以前,很多画家的名气,都是因为他们曾在一些重要的公开场合作画,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有机会在人民大会堂留下自己的一幅画。

我最早知道傅抱石,就是通过他和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代表作,事实上,这幅将近五十平方米的巨画,只是傅抱石完成的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

有趣的是,这幅画的整个创作过程,对傅抱石这样的大画家都是新尝试,因为新,所以趣味盎然,笔有一米多长,像一把大扫帚,调色用大号的搪瓷脸盆。

傅抱石的幸运是他躲过了“文化大革命”。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到来前,他已经离开人世。

对1949年以后出现的新中国,他始终充满激情,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情况的发展和自己预料的完全不一样。

他一直在努力地改造自己,然而,即使他已经死了,也逃脱不了他画过许多黑画的罪名。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第一师范期间傅抱石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方面的著作。

当他读到记述石涛《瞎尊者传》中的“我用我法”时,傅抱石茅塞顿开,并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欣赏不已。

为了表达自己对石涛的情有独钟,他不仅刻制了“我用我法”的印章,还开始用“抱石斋主人”作为自己的别号。

(《傅抱石先生与他的国画》)②近来,我常常喜欢把别人唾骂的“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

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

(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自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抱石的“往往醉后”的印章很有趣,它既是在调侃自己,自笑是酒徒,又暗示自己往往带着醉意从事艺术创作。

B.“抱石”是傅抱石17岁取的书斋名,表达其对一代宗师石涛的热爱和敬仰,后来“抱石”掩盖他的本名,因为他表现传主顽强奋斗的精神。

C.傅抱石的画作如今已成收藏的热门,材料列举其惊人的市场价格,突出其艺术价值,也顺带嘲讽世人用价格包装艺术的庸俗做法。

D.《傅抱石》以欣赏人物为视角,侧重的写传主的性格精神,也隐约可见传主一生行状,其间一些议论体现作者对时代影响艺术家的深沉思考。

(2)为画家作传,作者却侧重欣赏其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傅抱石有哪些可爱可敬的地方?

(3)叶兆言说“用天才来形容大艺术家,是一个最俗气最没见识的着眼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成就大艺术家的看法。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共14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墓。

恕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他的墓就在这里。

B.豆洪波本打算用自己的青春服务山村,但突然到来的疾病,使其许多美好的打算都成了镜花水月。

C.据清代方志记载,武汉莲溪寺后山曾古树林立,现在只有这棵古珊瑚朴树存活下来,可以说是硕果仅存了。

D.在今年的中超联赛中,力帆队虽然遭遇降级,但重庆球迷依然希望他们能够东山再起,梅开二度。

8.(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在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B.跟生命及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课题。

C.由退休教师组成的书画协会会员的年龄平均为75岁,连续三年被评为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9.(2分)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①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②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③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

④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⑤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④⑤②    

D.①③⑤④②    

10.(3分)(2016高三上·南阳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字。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________,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可不考虑。

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

然而,________,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

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________。

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

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

11.(5分)(2017·云南模拟)下面是关于某公司的组织框架结构图,请把这个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高三上·延边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猫因钓鱼时不专心而落得两手空空,后来改正了错误。

有一天它又在河边钓鱼,每当钓到一条大鱼时,它就把鱼扔回河里,钓到小鱼时就留下来。

一位过路人看到这个情况很奇怪,就问它:

“为什么不要大鱼,只要小鱼呢?

”不料小猫回答说:

“因为我家只有一口小锅,没有大锅呀!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3分)

5-1、

5-2、

5-3、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