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984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docx

广东惠来隆江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

隆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试毕只交答题卡)

2.考生只能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必须写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要求

3.考生必须保证试卷的整洁,书写的端正。

一、本大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虐待(nüè)恐吓(hè)给(ɡěi)予凝眸(móu)

B.田塍(chénɡ)溯(sù)源脚镣(liào)粳(ɡěnɡ)稻

C.东菑(zī)罟(ɡǔ)师商贾(jiǎ)红萼(è)

D.烟渚(zhǔ)霁(jì)色膏腴(yú)畋(tián)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近一周来,罕见特大暴雨频袭广州。

暴雨过后,路面很滑。

今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就差点儿没摔倒。

(差点儿)

B.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医护人员4月中旬赴玉树地震灾区,医护人员视灾区儿女为自己的亲人,对前来就诊的藏族儿童给予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

(无所不为)

C.2010年5月18日,希腊政府收到来自欧洲联盟的第一批援助贷款,近百亿欧元偿债这一燃眉之急得以解除。

(迫在眉睫)

D.2010年3月12日晚上,一男子潜入工地盗窃建筑材料。

警察赶到时,窃贼还在为满载而归“进行不懈努力”,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瓮中捉鳖)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日上午,军方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进入示威者大本营,向示威者发射催泪瓦斯及开枪,还出动至少2架直升机协助驱散行动。

B.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医院以213元售给患者,利润接近1300%左右。

央视最近报道的新闻引来众多关注。

而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在医药界很正常。

C.5月9日,赵作海在蹲了11年大狱后,法院宣布他无罪释放。

这一人间悲喜剧被称作“迟到的公正”,这“迟到的公正”拷问着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D.18日上午,素有“月光宝盒”之称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张营业。

其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馆藏,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冒着烈日来尝“头啖汤”。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________,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_________,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___________,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__________,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②③④①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唐代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有格律限制的旧体诗称为古体诗。

所以,唐以后出现的诗均为近体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作为盛唐大诗人,其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因此其诗有“诗圣”之誉。

C.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惜别伤离的老套,借留别写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极富现实主义色彩。

D.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6.对上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又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B.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C.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

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D.尾联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

作者通过反用“争席”和正用“海鸥相疑”这两个充满了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淡泊宁静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日本国的晁衡大夫辞别了长安返国,这是用赋的手法点明人和事。

B.“征帆一片”形象传神,行船在茫茫大海之上恰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之上。

C.“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的壮丽景象。

D.末句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之愁,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8.对上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其中“云外惊飞”写大雁为躲避射击不得不极力高飞,而一“哀”字则写出了大雁群飞时的无序之状和凄惨叫声。

B.颔联想象早雁南飞途中情形。

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耸立,长门冷宫里灯光黯淡,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景象凄凉,令人心碎。

C.颈联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

这是劝早雁到南方后,即使是春天了也不要忙于回去。

D.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边地人民形象,诗中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南逃的难民,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难民的深切的同情。

二、本大题9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

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

年十三,通《五经》。

十五,冠而见其父,曰:

“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

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

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

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

“亲而不党,何坐之及?

”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

“其室虽迩,其人甚远。

”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

母曰:

“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

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

母得服之,遂愈。

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

或以问孝绪,孝绪曰:

“青溪皇家旧宅。

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

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而其见父冠:

戴帽子B.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颠覆:

倾败

C.以免尘累累:

劳累D.欲造而不敢造:

拜访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云是王家所得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C.追许由于穹谷后于钟山听讲

D.其亲戚咸为之惧亲友因呼为“居士”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3分)

①幼至孝,性沉静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百万,但孝绪一点没留。

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不喜欢表哥的为人。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D.阮孝绪不贪财的特点,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来表现的。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其室虽迩,其人甚远。

”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②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15.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3分)

16.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苏洵《六国论》)

(3)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浅议经典文化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有文化教养的人。

亚理士多德认为,教育不仅仅在于完成一种职业训练,更在于使人摆脱“卑陋”的习性,提升德行和操修,追求善的生活。

现代文学先驱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

现代教育越来越专业化,知识体系的划分日益复杂纷繁,许多学校开始变成技术人才的短期培训基地,受教育者的知、情、意或德、智、体往往很难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心性和德行培养往往被忽略。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剑桥大学斯诺爵士撰写的《两种文化》一书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导致人文教育的危机。

于是,学者们纷纷倡导“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以补充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美德。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潜心古典学问是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的唯一途经。

”经典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经典确立的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告诉我们生活的基本意义和人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

今天,我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远离了基本的常道、常理、常法,比如诚信、公正、善良、宽容、无私、勇敢等。

从鲁迅那代人开始就把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奋斗的基本目标,到今天,必须承认我们还需要继续他们的工作。

提升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文学经典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传统。

现在的学生容易盲目地追求工具理性,把一技之长和社会实用性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全部,忽视内心情感和德行的培育,无法调整心灵的失衡、焦虑和痛苦,难以应对社会和人生中的各种困境。

在许多学生看来,只要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学好了,似乎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连中文系的大学生也会经常问老师:

学习《诗经》、《楚辞》有什么用?

背那么多唐诗宋词干什么?

或许,它们对于我们当下找工作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可是,当我们在人生中碰到不幸、挫折时,面临公与私、义与利、荣与辱、生与死的取舍时,电脑会提供答案吗?

机器能解决问题吗?

但文化经典却会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

作家白先勇说得好:

“要说文学经典有用,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投射、一个根源。

如果中华民族没有屈原、杜甫、曹雪芹,我们这个民族将多么苍白;如果没有福克纳的小说,美国的精神文化就缺了一个大角;英国若少了莎士比亚,简直不可思议。

……文学经典的功用,主要是情感教育,有了文学的教育,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感情要成熟得多,看过、看通、看透《红楼梦》的人,的确要比没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高出一截。

……文学教人懂得欣赏美。

如何看夕阳,如何看月亮,如何看花开花落,潮来潮往?

什么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什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教人如何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大千世界。

”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真”的问题,“美”和“善”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和伦理、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和修养。

托尔斯泰早就讲过:

科学是另一回事,它不能给我们人生中的大问题提供答案,这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

科学只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手段,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就如金钱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桥梁一样,人不能栖息在桥上。

忘却了经典的人往往南辕北辙,在流行歌曲、肥皂剧和各种流行文化中去寻找精神慰藉,除了得到暂时的发泄外,极易成为商业文化的俘虏。

虽然文学有制造快乐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通过快乐要教会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文学有宣泄人情感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净化我们的情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

18~21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8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按照亚理士多德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B.按照洪堡的观点,真正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或德、智、体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C.按照斯诺爵士的观点,现代教育过于突出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因此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按照某些大学生的观点,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不必再为之花费时间和精力。

E.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科学技术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

19.关于文学经典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经典是民族心灵的直接反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学经典可以使人的情感更加健康,能正确应对各种挫折和困境。

C.文学经典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能使普通人具备诗人的眼光。

D.文学经典能解答人生的重大问题,让人懂得真善美到底是什么。

20.第二段引用了列奥·施特劳斯的话和《文心雕龙》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经典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4分)

21.根据文意,造成经典文化教育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阅读《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的文段,回答22~23题。

(10分)

①夜晚,他还要踏着月色,去他的杂交稻试验田。

②每当走进月光下的稻田,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

此时此刻,什么荣誉地位,什么灯红酒绿,被他统统抛在身后了。

那悬挂中天的皓月,使得那一块又一块绿毯般的稻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亦虚亦幻,朦朦胧胧,平添了几分神韵。

③他披着月光,走在月光下的小路上,犹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袅袅清风,不时为他送来缕缕稻香,月光似乎把他引入了一种仙境。

④这天夜间,他重温了他非常喜欢的辛弃疾的一首词《生查子》: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

⑤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期间写下的,词的大意是:

大禹治水的功绩留传万古,

当年他奔波劳碌多么辛苦!

他使得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

人们安安稳稳地定居在平土。

一轮红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坠,

江中的白浪却永远向东流去。

我并非眺望金山,

而是在缅怀大禹。

⑥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满腔热情地颂扬了夏禹治水的历史功绩,抒发了自己拯救祖国的伟大抱负。

⑦通过这首词,袁隆平深刻地体味到了当年的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

他对辛弃疾的这首词情有独钟。

⑧我们说,这首800多年以前的古诗词也正是今日袁隆平爱国主义热忱的真实写照。

22.考察野生水稻非常艰苦,也相对单调枯燥,但文段中②③两处所描写的月下稻田却如仙境般优美神奇。

结合《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的内容谈谈作者为何将农田景致描写得如此美丽。

(4分)

23.文段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生查子》,请从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两方面简单分析引用这一材料的作用。

(6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6分。

24.仿照下面对《中国历史》课本的述说,请对本学期我们所学的《传记选读》课本加以述说。

要求:

句式相仿。

要反映出《传记选读》课本的特征。

(6分)

《中国历史》课本:

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

《传记选读》课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在学校的一次集会上,提前赶到集会地点排队等候集会开始的同学得到了表扬。

对此,同学们反应不一。

受表扬的同学中有的满心欢喜,有的却也只是活动一下因长久站立而麻痹的双脚苦笑一下了之……;按时赶到集会地点准时参加集会的同学中有的满心委屈:

准时不就很好了吗?

何必一定要提前?

提前真有那么重要吗?

有同学甚至戏言:

“如果真要想得到这个‘提前表扬’,我们下次提前一天就来这里排队好了”。

对于“提前”,你有什么看法呢?

请以“提前很重要”或“提前真有那么重要吗?

”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20x21=420

隆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本大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2.3.4.5.6.7.8.

二、本大题9小题,共36分。

9.10.11.12.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其室虽迩,其人甚远。

”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②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15.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3分)

16.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苏洵《六国论》)

(3)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8.

19.

20.第二段引用了列奥·施特劳斯的话和《文心雕龙》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经典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4分)

21.根据文意,造成经典文化教育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2.考察野生水稻非常艰苦,也相对单调枯燥,但文段中②③两处所描写的月下稻田却如仙境般优美神奇。

结合《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的内容谈谈作者为何将农田景致描写得如此美丽。

(4分)

23.文段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生查子》,请从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两方面简单分析引用这一材料的作用。

(6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6分。

24.仿照下面对《中国历史》课本的述说,请对本学期我们所学的《传记选读》课本加以述说。

要求:

句式相仿。

要反映出《传记选读》课本的特征。

(6分)

《中国历史》课本:

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

《传记选读》课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在学校的一次集会上,提前赶到集会地点排队等候集会开始的同学得到了表扬。

对此,同学们反应不一。

受表扬的同学中有的满心欢喜,有的却也只是活动一下因长久站立而麻痹的双脚苦笑一下了之……;按时赶到集会地点准时参加集会的同学中有的满心委屈:

准时不就很好了吗?

何必一定要提前?

提前真有那么重要吗?

有同学甚至戏言:

“如果真要想得到这个‘提前表扬’,我们下次提前一天就来这里排队好了”。

对于“提前”,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