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66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专题知识突破精英拔高版专题六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

第六讲 新中国时期——中华文明的新生与腾飞

总述

改革开放前的30年(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改革开放后的40年(1978年至今)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三大政治制度;在“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

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

之后的20多年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失误,社会主义经济在曲折中前进。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不断发展,2001年成功入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工业、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1.(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与所学知识,显然报告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一致,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活市场经济,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B项;“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但不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排除D项;这份提交中央的报告显然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相关联,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7·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解析: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事实不符,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77—2001年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7·全国卷Ⅲ)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析: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上图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上图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上图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上图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6·全国乙卷)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

新中国1972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全国甲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

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这一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大跃进”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6·全国丙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

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完成,排除C项;B、D两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

7.(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根据该题图表可知我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也说明了1953年之前我国工业较为落后,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美国和英国都是发达国家,工业基础扎实,因而工业指标增长的空间有限,故A项正确,B项、D项错误;我国经济发展开始冒进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

答案:

A

8.(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

材料中的时间是关键信息。

1952年底,正是中苏关系的密切期,外交政策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B、C两项是次要原因;俄语热的产生是为了向苏联进行更好的学习,这就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做出的调整,因此D项正确。

答案:

D

9.(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

1953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供给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我国实行了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这种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实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10.(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3年后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恢复经济,而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故A项不正确;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与农村的政权建设无关,也没涉及农民的进城问题,故B、D项不正确;由题干中“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信息,结合“过渡时期”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可知当时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

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同样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B项正确。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错误;我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3·全国卷Ⅱ)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解析:

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

A

【反思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通过做高考真题,你发现还有哪些基础知识不牢固?

请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加强一下吧…………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

一、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标志: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标志: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地位: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法律依据:

《共同纲领》和1954宪法。

(2)作用:

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法制走向健全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修订宪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建立起来。

2.民主制度的完善

(1)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

三、“一国两制”理论

1.理论:

1984年正式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成果:

(1)香港、澳门的回归;

(2)海峡两岸关系日益缓和。

四、建国以来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背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2)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政策调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奉行不结盟政策。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展开反恐外交。

(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国营经济建立。

(2)措施: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

经济恢复,为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援助。

(2)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3)意义: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内容: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中共八大

(1)内容: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运动:

大炼钢铁。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即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2)调整: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文化大革命”中的调整与整顿:

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1)习俗: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生活水平:

物资匮乏,许多生活用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2)公路: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

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

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3.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三、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特点:

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六、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事业: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2.邓小平理论

(1)酝酿: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

在邓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提出: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发展: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完善: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

(1)原子弹、导弹技术:

1964年。

(2)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载人航天:

2003年,我国“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

3.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人类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3.动乱中的教育:

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4.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预测考向一:

新中国初期在经济、政治的创造性举措及其依据

1.经济方面

(1)举措: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2)依据: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难以快速发展;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自发组织互助组或建立初级合作社,中央顺势而为;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国家合作。

2.政治方面

(1)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依据: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1.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要通过互助合作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化,这样做的背景是(  )

A.工业化发展急需粮食和原料

B.要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模式

C.逐步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引导农村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3年推行农业互助组,其主要原因是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料,故A项正确;我国实行的互助组是资源结合,集体程度远不及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故B项错误;我国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故C项错误;当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并不是走向共产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

2.“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