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157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8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docx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

 

知识产权战略

(讲义)

 

主讲:

杨爱葵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4年春)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2004-12-13,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

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知识,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64)明确指出:

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制定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计划,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二、学习内容及学时安排(24学时)

章节

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导论

2

走进知识产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4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及其思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第二章知识产权战略概述

2

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特点、类型、构成要素;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第三章商标战略

8

商标概述;商标设计战略;商标申请战略;商标保护战略;商标实施战略;国际商标战略

第四章专利战略

8

专利导论;专利申请战略;专利保护战略;专利实施战略

实践课

0

企业或行业商标、专利战略设计

三、参考教材及课外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冯晓青/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第三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王冰/著,《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战术执行》,2007年10月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课外阅读书目:

[1]张民元、卢晓春、徐昭/编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黄迪南/主编,《企业专利战略实务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3]王黎萤/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方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4]李玉香/著,《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陈昌柏/著,《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7]郭修申/著,《企业商标战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杨林村、邓益志、赵立新/著,《国家专利战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9]LicensingofIntellectualProperty,[美]JayDratler.Jr.著,王春燕/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0]韦斯顿·安森/编著,《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1]苏珊·K·塞尔/著,《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国内主要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1994年9月)(郑成思、李顺德、唐广良)

[2]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1993年9月)(2008年12月17日成立北大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2010年11月19日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郑胜利、陈美章、韦之、张平、曲三强、朱启超)

[3]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1986年)(刘春田、郭禾、王春燕)

[4]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1994年秋)(陶鑫良、袁真富)

[5]华中科技大学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1995年)(戚昌文、郑友德、余翔、杨为国、袁晓东)

[6]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3年3月)(2011年11月29日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单晓光、朱雪忠、张伟君)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5年4月2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2010年11月1日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吴汉东、曹新明、胡开忠)

[8]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9月11日)(徐瑄)

[9]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3年12月)(高富平、王莲峰)

[10]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11月17日)(徐松林)

[11]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5年7月11日)

[12]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黄勤南、冯晓青、张楚、薛虹、张今、李玉香)

[13]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寿步)

[14]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张乃根、陆飞)

[15]重庆知识产权学院(2007年12月26日)

五、主要学习网站

[1]国家知识产权局

[2]国家版权局

[3]国家商标局/中国商标网

[4]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5]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6]中国知识产权网

[7]中国知识产权教育网

[8]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网

[9]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

[10]中国商标在线

[11]冯晓青知识产权网

[12]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ips.org

[13]北大知识产权学院

[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http:

//www.wipo.int

[15]世界贸易组织http:

//www.wto.org

 

导论——走进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1)知识产权是资本

技术入股所占股份可达70%,跨国公司主要靠研发和品牌生存。

(2)知识产权是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争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日本政府和企业界更把知识产权看成是人、财、物三大资源之后的“第四种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源争夺集中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争夺上。

(3)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

2008年11月温家宝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

新时期,世界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2008年温家宝在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考察时指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来源在于头脑,有了人才就有了知识产权,有了知识产权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2.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课堂讨论)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创新型国家建设

(3)文化体制改革

(4)农业现代化

3.知识产权与我们息息相关——2003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

(1)假冒伪劣之害——维护消费者权益

(2)学术打假——诚信建设

(3)信息网络传播要依法(课件上传、图片上传、打包下载)

(4)自主创业应有知识产权风险意识

4.各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1)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确立知识产权战略,全球挥舞知识产权大棒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从此,知识产权战略成为美国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战略。

(2)日本

2002年3月20日,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主持召开了日本知识产权战略会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首次将知识产权视为基本国策。

(3)韩国

2009年制定了《知识产权强国实现战略》,立志成为21世纪的知识产权强国。

2011年4月29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知识产权基本法》。

(4)中国

2005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以副总理吴仪为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0多个部门参加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

6月30日,吴仪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

2008年4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本章阐述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帮助大家对知识产权有初步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及知识产权概述;

★本章的重点是知识产权概念、范围及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

一、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及其思考

1.起因(301条款)

2.谈判过程

(1)1991年4月——1992年1月17日

(2)1994年6月——1995年2月26日

(3)1996年4月——1996年6月17日

3.对谈判的思考(课堂讨论)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所取得的成绩

(1)国民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出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第三十五届成员大会上通过决议,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6日是《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日期)

(2)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

①国内专利

2010年专利和商标申请双双破百万件;2011年国内专利申请数为163.3万件;2012年为205万件。

截至到2012年底,我国专利申请量达1071多万件。

201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来自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52.6412万件,超过美国的50.3582万件,日本34万件。

中国继2010年超过日本后,2011年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②国际专利

2010年,中国PCT国际申请量首次突破一万件,达12337件,世界排名第四,但仅占世界总申请量的7.6%,为美国的27.5%。

中国2012年PCT国际申请量为18627件,占全球PCT总申请量的9.6%,排在美、日、德国之后,世界第四。

美国与日本两国PCT国际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近半数。

③商标

截至2012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1136万件,商标注册量累计765.6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约640万件,连续多年商标申请世界第一。

2012年中国共提交2179件国际商标注册申请(马德里体系),占总量的5.1%,排名世界第7位。

④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累计达6555件,已结案3407件,授予品种权2595件。

受理公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244件,颁发了185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截至2009年底,林业局共受理国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76件,已授权90件,授权率达到51%。

⑤著作权

截止2012年底,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68.8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13.9万件。

(3)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基本可以与国际接轨

我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三四百年的立法历程。

①国内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分别于1993年2月22日、2001年10月27日、2013年8月30日进行修改。

★1984年3月12日第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分别于1992年9月4日、2000年8月25日和2008年12月27日进行修改。

★1990年9月7日第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分别于2001年10月27日、2010年2月26日进行修改。

另外制定、修改了《商标法实施条例》(2002年9月15日起实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年1月9日起实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1991年4月1日起实施《专利代理条例》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6年7月13日国务院发布《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1997年3月20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1997年刑法修正案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1年3月28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通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通过《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2004年10月13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

★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国防专利条例》

★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②我国参加的重要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891年《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952年《世界版权公约》

★1961年《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

★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PCT)

★1989年《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

★1989年《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4)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初步建成

①执法主体多元化

②日常管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

近年来中央开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2006年文化部开展了音像市场“阳光行动”、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行动“和“反盗版百日行动”,

◎2007年国家版权局开展了“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行动”

◎2007年、2008年国家版权局两次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2008年文化部开展了“奥运保障行动”

◎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雷雨行动”和打击涉及专利诈骗行为的“天网行动”

◎2010~2011年国务院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2010年11月,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专项行动,代号“亮剑”行动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

(5)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显著

①法院审结率大幅提高

②刑事司法门槛大大降低

侵犯著作权罪:

违法所得数额3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500张(份)以上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复制品数量合计500张(份)以上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违法所得数额10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数额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尚未销售的侵权复制品货值金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

假冒专利罪:

涉嫌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等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

涉嫌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等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假冒注册商标罪:

涉嫌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其他情节严重的。

③审级制度改革(部分基层法院一审)

④审判方式改革(三审合一)

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知识产权观念依然淡薄

①不尊重别人知识产权

②不依法保护智力成果

(2)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高(核心技术较少、驰名商标较少)

①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偏低,专利质量不高

②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多数为国外所有

③注册商标数量虽多,但价值普遍不高

(3)知识产权实施状况不如人意

据了解,我国专利的实施率约为30%左右,大多数专利获得授权后,处于无人问津的“休眠”状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转化和利用。

民间发明人生存困难。

(4)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①西方国家对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指责明显增多

②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问题越来越严重(如美国337调查)

③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陷于了外国企业知识产权诉讼的泥沼

④外国企业在我国设下了诸多知识产权方面的地雷阵

近年来部分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2002年初中国DVD产品在欧洲遭遇海关扣押

2002年本田与重庆力帆案(Honda——Hongda轰达)

温州打火机(2欧元以下)面临专利收费

新东方案(赔偿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370多万)

2003年初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软件和专利侵权(路由器)

达能与娃哈哈案

朗科与索尼案

丰田与吉利案

通用大宇与奇瑞之争

⑩番茄花园与微软纠纷

3.制约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原因(课堂讨论)

三、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知识及其重要性

2.知识产权的含义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对智力劳动成果或工商业标记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统称。

3.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1)保护创新成果,调动发明创造积极性,促进科技进步;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带来反竞争的后果,促进公平竞争;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4)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

4.知识产权的范围(客体)

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1)著作权或版权。

即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

(2)邻接权。

即与表演者、广播、录音制作者有关的权利。

(3)专利权。

即与发明创造有关的权利。

(4)发现权。

即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外观设计权。

即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商业标志权。

即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识别性标志有关的权利。

(7)反不正当竞争权。

即与防止不正当经营竞争有关的权利。

(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成果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根据《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1)版权和领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记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拓朴图权);

(7)未披露过的信息所有权(商业秘密);

根据国际条约、民法通则以及我国现行立法及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成果。

广义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在我国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著作权(含邻接权)

(2)专利权

(3)商标权

(4)商业秘密权

(5)科技奖励权:

发明权、发现权等

(6)其他商业标志权:

企业名称权、原产地名称权、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特殊标志权等

(7)植物新品种权

(8)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拓朴图权 )

5.知识产权的法律特点

(1)无形性(通过有形载体体现)

(2)专有性

(3)地域性

(4)时间性

(5)法定性

(6)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

 

第二章知识产权战略概述

一、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去寻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战略。

(吴汉东)

知识产权战略是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为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文希凯)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护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冯晓青)

知识产权战略是战略主体为实现自身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作为战略资源,谋求或保持竞争优势的总体谋划。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

知识产权战略除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保密性(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

2.风险性(内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

3.法律性(以一国专利法律制度为基础,并且各国知识产权规则略有不同)

4.特殊性(知识产权战略没有一个固定不变、通用的模式,不同主体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战略)

5.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仅是经营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战略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

(一)根据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体不同划分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业(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是指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造就庞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总体谋划。

2.地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

是指地方政府通过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完善地区创新体系,发挥知识产权的积极功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总体性谋划。

3.行业(产业)知识产权战略:

是指针对特定行业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内外产业政策、行业科技发展状况、行业产业规模、行业国际技术贸易状况、行业技术领域的专利竞争与发展态势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而确立的全局性、长远性的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实施方案。

4.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是指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在正确利用各种市场信息及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整体性谋略。

(二)根据战略客体的不同划分

1.专利战略

2.商标战略

3.商业秘密战略

4.版权战略

(三)根据战略内容的不同划分

1.知识产权普及战略

2.知识产权创新战略

3.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4.知识产权实施战略

5.知识产权人才战略

四、知识产权战略的构成要素(体系结构)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知识产权战略思想

是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方针和理念,关系到战略的全局。

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是知识产权战略需要实现的目的。

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是知识产权战略选取的具体模式,如追随型与创新型专利战略、单一品牌与多品牌战略等。

知识产权战略重点

是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中具有关键性意义方面、环节,采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环境与支撑条件

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

知识产权战略原则

是为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而应当遵守的若干准则,法律原则、获取竞争优势原则、利益原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

是知识产权战略在不同阶段和时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技巧、方法、步骤,它是保障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战术。

五、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第三章商标战略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商标基础知识、商标申请战略、商标保护战略和商标实施战略。

第一节商标概述

一、商标基本知识

1.商标含义(Trademark)

商标俗称商品的“牌子”,是区别不同企业商品或服务的一种专用标记。

2.商标特征

(1)表现性(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商标法》第8条: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