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3051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单元总复习.docx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八单元     总复习 

复习内容: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教学措施及手段:

 

复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针对本册教材中概念比较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

在复习时,既要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使学生把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掌握住,在复习中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复习方式。

 

本单元可以用10课时进行教学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教材第116页1、2题,第页1---3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16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做教材116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交流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因数和倍

2.复习2、5、3的倍数

3.复习质数和合数

指名背左边的概念,不会时,其余学生和老师共同帮助。

三、巩固升华拓展提高

1.完成118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18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大家能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因数和倍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第五课时检测

《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是2的倍数的数叫(  )。

3、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

3.凡是个位上是(  )或(    )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

4.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  )的倍数。

5.一个数只有(  )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    )以外还有(    ),这个数叫做合数。

合数最少有( )个因数,质数只有(  )个因数。

6.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7.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

9.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

二、判断

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  )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  )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    )

6.8是因数,12是倍数。

 (   )

三、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2的倍数( )共5个。

3的倍数()共3个。

5的倍数()共5个。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

四、写出因数与倍数

1.写倍数

(1)写出100以内,所有9的倍数(      )。

(2)50以内,所有4的倍数(          )。

(3)写24的全部因数(          )。

(4)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

(5)既是24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            )。

2.写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

16(          )     87(         )23(   )     45(   )

81( )     62(   )  14(   )

五、分一分(把下列数填入合适的圆圈内)

 2、4、5、7、9、31、42、57、61、70、83、102、1317、9453、

奇数:

()偶数:

()

质数:

() 合数:

()

六、综合应用

1.食品店运来7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为什么?

2.早晨,五

(1)班同学们排队做操,7人一排,8人一排都没有剩余。

(1)班最少有多少人?

3.小红说:

“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它一定是9”,你认为她说得对吗?

还可能是几呢?

4.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0~50之间。

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

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体育场是1路和13路汽车的起点站。

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13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

过多少分钟后又同时发车?

第十七周

第二课时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8页3、4、5题,第141页3、4、5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点: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16页第3题指名说想法,反馈结果。

2.做教材116页第4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3.做教材116页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分数的意义

要求:

明确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反馈结果。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4.复习约分

5.复习通分

6.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三、练习提高

1.完成118页第3题独立解决,反馈结果。

2.完成第118页第4题

独立分析。

反馈结果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第118页第5题

四、总结全课: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数

假分数

分数

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总60(电54)  

教学目标:

1..熟悉分数的意义,正确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课型:

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1,复习分数的意义 提问:

A、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那么,什么叫做分数呢 这里的单位"1"表示什么  

B、真分数,假分数有什么区别 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真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整数 带分数—— 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2.复习整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1)提问:

怎样进行整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2)小结:

①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② 整数(零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户.把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③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讨论:

A、约分的意义和依据是什么  

B、约分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讨论:

A、通分的意义和依据各是什么 

 B、通分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3)提问:

刚才在练习约分和通分时,大家都说到了进行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4)从两种思路解答:

 

(1)根据分数的意义解:

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台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60台是250台的几分之几.把250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50份,每份1台,160台就是整体的

(2)根据除法的意义解:

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的几分之几,是以录音机的台数位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

(4)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结果写成分数形式.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分数的意义以及性质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惑之处吗 ?

 

第四、五单元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基本练习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1;分子比分母()或分子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由()部分和()合成的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2.所有的真分数都()假分数。

3.复习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互化的方法。

(1)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方法是用()除以()。

(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假分数的()除以(),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不变。

(3)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整数与指定分母的积作(),指定分母作()。

(4)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母()。

二、填空

(1)读作(),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2)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五十四分之三十九,写作:

(),表示()个

(4)表示的意义是()。

(5)把7米长的木棒平均分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的长度是()米。

(6)小明看一本共60页的书,已经看了39页,还剩全书的()没有看。

(7)里有()个,35个()是。

(8)一条公路已经修了,是把()看作单位“1”。

(9)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号相当于(),商相当于()。

(10)

=()÷()()÷27=

5÷()=

23÷49=

(11)

kg表示把()kg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每份是()千克。

(12)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13)小林看一本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48页,看了全书的

(14)桌子上有3杯牛奶,3个人分,平均每人分

杯,也就是()杯。

2个人分,平均每人分()杯。

(15)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直线下面的()当的带分数。

)(

)()(

0

(1)2(3)(4)

二、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的分数,再按要求填空。

9

23

4

真分数有:

();

假分数有:

();

带分数有:

()。

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

=

=3

=

=

=13

=

=

3.熊冬眠约5个月,睡鼠冬眠约7个月。

(1)睡鼠的冬眠时间是熊的几分之几?

 

(2)熊冬眠的时间是睡鼠的几分之几?

 

三、解决问题

1.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每段长多少米?

 

2.6千克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

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袋糖果?

3、百货商店今天卖出15台电视机,7台洗衣机。

卖出的电视机的台数是洗衣机的几分之几?

 

☆选做题

1、同学们收集废旧电池。

第一小组6人收集了7千克,第二小组5人收集了5千克,第三小组8人收集了7千克。

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得多?

 

2.如图,A、B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那么四边形ABCD占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DA

B

C

第十八周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重点: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用具:

长正方体的学具。

复习过程: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问:

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集合图)

2.表面积:

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出公式)

做一做:

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

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

(订正)小结:

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

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

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

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重点: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用具:

长正方体的学具。

复习过程: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问:

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集合图)

2.表面积:

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出公式)

3.体积和容积:

(1)、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

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

升、毫升。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说出公式)

二、练习:

1、填空:

(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大小。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或()。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或()。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场之和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

(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

3、选择正确答案:

(1)3.05立方米=()

A305立方分米B3050立方分米C30.5立方分米

(2)4560立方分米=()

A、4.56升B、4560升C、4.56立方米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巩固。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巩固。

复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1、准备:

1.揭示课题:

2.拿出火柴盒,汇报侧量长宽高的结果。

外套:

长4.5厘米、宽3.5厘米、高1.5厘米内盒:

长4.3厘米、宽3.4厘米、高1.4厘米

3.小组活动:

根据以上条件,想一想可以求什么?

(摆放的位置,求哪些面)只列算式。

商标面在上、磷面在上、非磷面在上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如:

求磷面的总面积,求外套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求内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求怎样设计内盒最合理(最省料),

4.求火柴盒的容二、研究:

(先摆,互相说,列式。

)把火柴盒最大的面相对,拼成一个长方体。

求新长方体的表面积。

(还可以怎样拼成一个长方体?

)如果10盒火柴包成一包,怎样码放最省包装纸?

(小组合作摆一摆)如果用长45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的硬纸盒装,能装火柴多少盒?

(讨论一下怎样求。

三、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四、巩固练习:

1.学校要靠墙修一个长4.5米,宽3.5米,高1.5米的长方体领操台,要在领操台的表面(四个面)抹一层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校有一个长43分米,宽34分米,深5分米的沙坑,沙坑内沙面离坑口1分米。

求沙坑内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若每立方分米沙子重1.4千克,长满这个沙坑需要沙子多少千克?

4.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25立方分米,把这一满水箱水全部注入到一长方体水箱内。

已知长方体水箱长10分米,宽5分米,这个水箱内的水深多少分米?

你想怎样解答?

独立完成,汇报。

5.一列火车有容积相同的车厢20节,每节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5米,装煤的高度是1.2米。

这列火车每次运煤多少立方米?

(独立完成:

先求体积,再求20个这样的体积。

)补充问题:

(1)、每立方米煤重1.4吨,这列火车共运煤多少吨?

(2)、这批煤由甲乙两个运输队全部运走,甲队运的吨数是乙队运的2.5倍。

两队各运多少吨?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复习重、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15页最后的思考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18第9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18页第10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四、全课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