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950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学案集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知识要点: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宏观: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1)一定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

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知识运用,题型解析

考点一: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1、在反应A+B=C+D中,5g的A和10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C,则生成D为()

A.10gB.9gC.8gD.7g

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3、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A.(n-m)gB.(m+2)gC.(m-2)gD.(n+2-m)g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X=13g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68

16

4.4

3.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4

未测

48.4

39.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

9

考点二: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和元素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1、“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

“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

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

X的化学式为()

A.C4H4O8B.C2H4O4C.C2H2O2D.C2H2O4

2、

(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2)若燃烧上述物质3g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的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g元素和g元素,最终能否确定上述物质中可能含有的那种元素到底有还是没有(填“能”或“不能”)。

3、3.5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的水,则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含有哪些元素

考点三:

化学变化实质微观图解和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1、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1)上述变化中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①(填化学式)。

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②

(2)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3、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课前复习、激活旧知识】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2.常见纯净物的化学式你会写了吗?

单质氧气氢气氮气铁铜镁铝碳硅硫磷

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水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锰

其它化合物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钾硫酸钠

碳酸钙氢氧化铜氢氧化钠

【自主预习、初探新知识】

活动一、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1.根据你对化学方程式已有的了解,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错在哪里。

4Fe+3O2

2Fe2O3KClO3

KCl+O2↑Mg+O2

MgO2

2.认真阅读课本第99页,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

⑴;⑵。

3.认真阅读课本第100页,通过自学你觉得书写化学方程式要经过哪些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课堂探究、充实新知识】

活动二、尝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试着写一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试着写一写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交流一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自己最喜欢和最困惑环节。

活动三、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1.阅读课本P100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学案上的学法指导

2.尝试配平下面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学法指导】

第一步:

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

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

推求化学式的计量数。

Al+O2点燃Al2O3

Fe+HClFeCl2+H2

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配平快:

⑴ Mg+O2

 MgO

⑵ KClO3

KCl+O2

⑶Fe+O2

Fe3O4

(组内的优胜者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学法指导】

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关注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

活动四、体验如何标注“↑”、“↓”

1.如何标注“↑”

S+O2

SO22H2O

2H2↑+O2↑

2KClO3

2KCl+3O2↑CH4+2O2

2H2O+CO2

归纳:

2.如何标注“↓”

归纳:

3.给“活动三”中的化学方程式标注“↑”、“↓

【课堂小结】你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有了那些认识,快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反馈矫正】

1.你能将“活动一”中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改正确吗?

试一试吧。

(小组内讨论)

4Fe+3O2

2Fe2O3

KClO3

KCl+O2↑

Mg+O2

MgO2

2.我会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HgOΔHg+O2↑

(2)Al+Fe3O4Fe+Al2O3

(3)H2O2

H2O+O2↑

3.我想挑战下列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1)甲烷(CH4)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C3H8+O2

CO2+H2O

(3)NaOH+CuSO4Cu(OH)2+Na2SO4

(沉淀)

【课后作业】

我能独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9)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0)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3、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三、我看我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2、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

(2)已知生成物的量求反应物的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

3、步骤:

(1)设:

设_______。

(2)写:

写出有关反应的_______。

(3)关:

写出相关物质的_______和已知量、未知量。

(4)比:

列出_______,求解。

(5)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四、我练我强

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3、[想一想]:

(1)12g碳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g二氧化碳;

(2)6g碳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g二氧化碳。

由此可见: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的关系,即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或总和)之比。

(填=、>或<)

4、把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的长征三号火箭中,至少要装入4吨左右的液态氢气,如果你是长征三号的工程设计师,那么应该在长征三号火箭中储存多少吨液态氧气?

5、把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的长征三号火箭中,至少要装入4吨左右的液态氢气。

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吨水?

同时能生成多少吨氧气?

6、[想一想]:

同学们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时需要3.2克氧气,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时,为了不浪费药品,制得我们所需的量,同学们有方法吗?

五、我思我行

1、[试试你的眼力]:

下列练习对吗?

如果不对,将其改正。

31克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解:

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克

P+O2=====PO2

3132

31Xg

==

X==32

答:

需要32g氧气。

2、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

MgCl2===Mg+Cl2↑。

现电解950k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少千克单质镁?

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3、已知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4g,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4、1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1g)?

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1.43g/L)(精确到0.01L)

5、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4Al+3O2=====2Al2O3)

A、27:

32:

102B、27:

24:

43C、4:

3:

2D、108:

96:

204

6、4g氧气可跟()g氢气完全反应。

A、1B、0.5C、2D、4

7、在实验室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若制取3.0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H2+CuO===Cu+H2O)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2284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9、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共10g,用足量的H2还原后共得到8.4g铜。

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

10、一定量的某化合物充分燃烧,需要9.6g氧气,同时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碳、氧元素D、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10、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放出氧气。

生成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分解的质量最少的是()

A、KMnO4B、KClO3C、H2OD、H2O2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梳理

【知识网络】

【知识归纳】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

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1)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

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

所有的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6、验证实验:

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

答:

为了吸收红磷燃燃烧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

2红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

答:

因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最,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

3红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

答:

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

课题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概念: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含义:

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③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O2

CO2为例)

(1)质: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粒子:

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书写步骤:

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配——配平为关键;等——短线改等号;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标——标出气体与沉淀(生成气体“↑”标出,但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用标;生成沉淀“↓”标出,但反应物中有难容物,生成的难容物不用标。

);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的是否恰当。

5、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设“1”法。

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

化学方程式意义——能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步骤:

①解:

设未知量(设xx的质量为X,不含单位!

②写出题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必须是题目涉及到,且正确的)

③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不相关不用计算)

对应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须对应标出),列出关系式

4列比例式求解(比例式要列对)

5正确计算出结果

6简明写出答案(答一定不能忘)

3、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ρv

⑵单位换算:

1L=1000mL,1mL=1cm3

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变形: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2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第一章至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

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3O2

2Al2O3(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O2

2CuO(固体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5.氢气燃烧:

2H2+O2

2H2O(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6.硫粉燃烧:

S+O2

SO2(火焰在空气中呈淡蓝色,在氧气中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红磷燃烧:

4P+5O2

2P2O5(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8.碳充分燃烧:

C+O2

CO2(在空气中呈红热状态,在氧气中发出炽热的白光)

9.碳不充分燃烧:

2C+O2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O2点燃2CO2(火焰呈蓝色)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点燃CO2+2H2O(火焰呈蓝色)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3O2点燃2CO2+3H2O(火焰呈蓝色)

二.有氧气生成的反应:

 (分解反应)

13. 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2H2O2

2H2O+O2↑

14.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KClO3

2KCl+3O2↑

1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2H2↑+O2↑17.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2Hg+O2↑(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液体)

三、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18.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

1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气泡剧烈,固体逐渐消失)

20.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CO2↑

2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Cu2(OH)2CO3

2CuO+H2O+CO2↑(蓝色固体逐渐变黑)

五、几个置换反应:

2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渐变成淡绿色)

23. 锌和稀盐酸:

Zn+2HCl===ZnCl2+H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

24. 锌和稀硫酸:

Zn+H2SO4=ZnSO4+H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

25.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加热Cu+H2O(置换反应)(黑色粉末变红,有水珠产生)

六.其它反应:

26.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OH+CuSO4==Cu(OH)2↓+Na2SO4(生成蓝色沉淀)

28.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酸雨:

SO2+H2O==H2SO3(亚硫酸)

29.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

CuSO4+5H2O(蓝色固体变白)

30.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5H2O==CuSO4·5H2O(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习题集

(1)

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3.图是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时,参与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和产物氧化铜的质量的关系图形。

氧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值约为()

A.8B.4C.2D.1

4.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A.(a+b)gB.(a-b)gC.(b-a)gD.无法判断

5.在A+2B

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______g。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7.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料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

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___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可用________法来收集氧气。

(6)用(4)(5)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

a.试管b.漏斗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