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2872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复习.docx

医学微生物复习

医学微生物复习

1.微生物的分类

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2.形态基本有三种:

球状,杆状,螺形状

3.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质内的内容物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比较:

阳多层,阴一层,阳肽聚糖层厚,阴薄,肽聚糖是阳的主要成分,是阴的次要成分,阴有类脂质阳没有,阳有磷壁酸,阴没有。

5.特殊结构的功能:

1.荚膜:

抗吞噬,粘附,抗有害物质损伤2.芽孢:

对热力,辐射,干燥,化学消毒剂有有强大抵抗力,当其成为繁殖体后能大量繁殖而致病3.鞭毛:

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快,常朝营养物质处前进,避开有害物质,某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4.菌毛:

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性菌毛有传递遗传物质有关

6.细菌生长繁殖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气体环境。

繁殖:

无性二分裂

7.生长曲线:

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对数期繁殖最快,研究细菌最佳,稳定期代谢产物最多

8.防腐:

采用理化因素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9.结核分枝杆菌用罗氏培养基

10.脑膜炎奈瑟菌用巧克力培养基

11.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

12.细菌的感染:

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性物质,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正常菌群:

当人类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无害,有些甚至有利的菌群。

13.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可以引起疾病。

致病条件:

正常菌群的寄生部位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14.菌群失调: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宿主某部分正常菌群各菌种发生较大比例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常引起二次感染和重叠感染,即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染上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15.二次感染:

用抗生素的量或时间过度,导致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一些平时存在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致病菌,从而引起感染的现象。

16.细菌的致病性:

毒力(侵袭力,毒素:

内毒素,外毒素),病原菌侵入数量,侵入途径。

17.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功能(皮肤,粘膜)进入机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18.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19.感染的类型:

隐形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

20.潜伏感染:

当机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现为潜伏感染。

21.显性感染:

即感染疾病,按病情轻重缓急不同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按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未在血液中繁殖产生毒素,无明显中毒现象时细菌一过性入血所致。

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机体出现全身严重中毒现象。

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液,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脓毒血症:

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的其他组织及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22.特殊致病菌:

鼠疫耶氏菌——鼠疫

炭疽杆菌——炭疽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支杆菌,猪链球菌,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立克次体(恙虫病),衣原体(沙眼),螺旋体(构体病),梅毒螺旋体(梅毒)布鲁氏菌(波浪热)

23.大肠杆菌的分类:

致病型大肠杆菌,肠侵袭型大肠杆菌,肠产毒型大肠杆菌(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肠出血型大肠杆菌,肠集聚型大肠杆菌(引起婴儿持续腹泻)

24.免疫:

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5.免疫系统:

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3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26.免疫的类型:

固有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27.抗原:

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异性结合的,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28.抗原分类(按抗原性能):

完全抗原:

既有免疫原型又有反应原型的抗原

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

38: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

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状

二: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异物性,机体因素,免疫方式

29.抗体的结构:

四肽链结构链间二硫键连接,两条重链,两条轻链

42.IgG:

血清和细胞外液主要抗体成分。

一些自身抗体能引起二三型超敏反应的也属于igg,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具有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作用

Igm:

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参与2和3超敏反应。

脐带血内的igm可提示胎内感染,天然血型抗体是它,抗原初次刺激最先产生的ig

Iga: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存在于唾液,泪腺,乳汁等

Igd:

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Ige:

亲细胞抗体,参与1型超敏反应,血清中含量最低

49.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感应阶段:

APC摄取,加工,处理,呈递抗原,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

增值分化:

T/B增殖分化为T效应细胞和浆细胞,并分泌免疫效应分子,部分转变为长寿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免疫效应细胞和疫分子共同发挥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阶段。

50.体液免疫:

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效应:

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补体发挥作用,引起免疫损伤。

51.超敏反应: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52.2型超敏反应:

由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新生儿溶血,血细胞减少,肺肾综合征)

3型:

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及在血小板,肥大细胞,(口老日)碱性粒细胞的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颗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复合物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

4型:

由效应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性病理损伤。

(超敏反应病)

53.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30.论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及超级细菌的防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