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0257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docx

泉州市届高三质检化学试题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

2019年泉州市高中毕业班5月份质检化学试卷

命题意图与评讲建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14O16P31Cl35.5Fe56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米酒保存不当会变酸,变酸的过程没有涉及氧化反应

C.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D.《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文中的“气”是指氧气

【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凸显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特点,以中国天眼FAST、生活常识、传统文化等为素材,重在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

【讲评建议】

A.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米酒变酸的过程是乙醇被氧化成乙酸,有涉及氧化反应。

C.油脂能溶解脂溶性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助于人体吸收。

D.文中的“气”是指乙烯,乙烯能催熟果实。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学进展、传统文化,并结合生活常识复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8.以工业级氧化锌(含Fe2+、Mn2+、Cu2+、Ni2+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流程如下:

其中“氧化”加入KMnO4是为了除去浸出液中的Fe2+和Mn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浸出时通过粉碎氧化锌提高了浸出率

B.“氧化”生成的固体是MnO2和Fe(OH)3

C.“置换”加入锌粉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u2+、Ni2+等

D.“煅烧”操作用到的仪器:

玻璃棒、蒸发皿、泥三角

【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以制备氧化锌的流程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应用的再现与辨认能力,同时考查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讲评建议】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流程的原理、目的,分析流程中各部分的作用。

A.粉碎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浸出率。

B.根据题目给的信息:

“氧化”加入KMnO4是为了除去浸出液中的Fe2+和Mn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氧化”生成的固体是MnO2和Fe(OH)3。

C.根据金属活动性利用锌置换出Cu和Ni,从而除去溶液中的Cu2+、Ni2+。

D.“煅烧”是用坩埚而不是用蒸发皿。

【教学建议】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要结合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应用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常见金属、非金属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0O5

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C.可以发生加成、氧化、酯化和水解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可以消耗含2molNaOH溶质的溶液

【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以陌生的有机物为题材,检测学生能否从题给的信息中认识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结构,能否联系已有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同分异构体和官能团性质的判断,着重考查学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辨识和迁移能力。

【讲评建议】

A.分子式为C14H10O5,直接数H原子个数,或者用不饱和度计算H原子个数。

B.苯环上只有4个H可以被取代,而且不是对称结构,所以一氯取代物有4种,注意其它的环不是苯环。

C.有苯环、碳碳双键、羰基、羟基、酯基,故能发生加成、氧化、酯化和水解反应。

D.1mol酯基水解只能消耗1molNaOH,醇羟基不能消耗NaOH。

【教学建议】

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同分异构体及官能团的性质,对照考纲的说明,适当拓展有机化学知识,如键线式等。

10.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易被O2氧化,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其制备装置如下,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发生的反应:

Zn+2Cr3+=Zn2++2Cr2+、Zn+2H+=Zn2++H2↑

B.实验操作:

先关闭K1打开K2,再关闭K2打开K1

C.乙中产品需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洗涤时可用无水乙醇除去水分

D.该实验缺乏防止O2进入乙的装置

【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如仪器、操作、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等,考查学生对所提供的实验信息的解读能力,检测学生对常用实验仪器主要用途的认识,重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实验设计的能力。

【讲评建议】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及题目所给的信息得出该实验的原理:

Zn+2CrCl3=ZnCl2+2CrCl2、2CrCl2+4CH3COONa+2H2O=[Cr(CH3COO)2]2·2H2O↓+4NaCl,而利用Zn+2HCl=ZnCl2+H2↑产生的H2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而后再利用H2把甲中的溶液压入乙中反应。

A.根据实验原理可知甲中发生的反应:

Zn+2Cr3+=Zn2++2Cr2+、Zn+2H+=Zn2++H2↑

B.实验开始时要先关闭K2打开K1,利用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再关闭K1打开K2,利用H2把甲中的溶液压入乙中反应。

C.醋酸亚铬水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过滤后的沉淀可以先用水洗涤再用乙醇除去水分。

D.醋酸亚铬水合物易被O2氧化,所以乙装置后面的导管还要通入水中防止空气进入。

【教学建议】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完成福建省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必做实验,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实验的过程,加深对化学实验的感知,对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等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11.A、B是短周期元素m、n组成的常见二元化合物(原子序数m

X是一种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单质,C、D、E为化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m

B.常温下,C的浓溶液能溶解X

C.B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A

D.D→E的离子方程式为:

2X3++X=3X2+

【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采用元素周期律与无机框图推断相结合的方式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的记忆,涉及内容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评建议】

首先应对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得出相关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物。

m、n分别为N、O,A、B、C、D、E、X分别NO2、NO、HNO3、Fe(NO3)3、Fe(NO3)2、Fe,X是一种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单质为本题的突破口。

A.元素的非金属性:

N

B.常温下铁会被浓硝酸钝化

C.2NO+O2=2NO2

D.Fe(NO3)3→Fe(NO3)2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教学建议】

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关系与运用,总结周期律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比较,复习元素化合物的特征性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合。

12.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II、III表示元素化合价)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由M极经导线流向N极

B.光照的作用是使RuII转化为RuII*(激发态)

C.M极的电极反应式:

RuII*_e-=RuIII

D.N极消耗1molI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以新型太阳能电池装置为题材,展示了化学对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试题检测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并融合对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的书写。

题目信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考查学生利用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该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电极反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考生获取新信息并与已有知识融合重组在陌生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评建议】

A.由示意图中M极的RuII*→RuIII化合价高失电子可升判断出M极为负极,则N极为正极,可以得出电子的流向为M→用电器→N。

B.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光照的作用是使RuII转化为RuII*(激发态)。

C.M极为负极失电子,故电极反应式:

RuII*_e-=RuIII。

D.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I3-+2e-=3I-,所以N极消耗1molI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教学建议】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图像等获取信息、整合、应用信息的能力。

扎实掌握有关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13.用NaOH溶液滴定0.1mol·L-1H3AsO4溶液,含砷的各粒子的分布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酚酞为指示剂,颜色突变时的主要反应是:

OH-+H2AsO4-=HAsO42-+H2O

B.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7mol·L-1

C.Na2HAsO4溶液中:

c(Na+)>c(HAsO42-)>c(H+)>c(AsO43-)>c(OH-)>c(H2AsO4-)

D.滴定到pH=7时,c(H3AsO4)+c(H2AsO4-)+c(HAsO42-)+c(AsO43-)=0.1mol·L-1

【答案】A

【命题意图】

本题以含砷的各粒子的分布曲线为载体,考查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离子浓度大小、守恒关系等知识。

能力层面上要求考生将实际问题进行分解综合,结合化学的基本理论、平衡思想、守恒思想和转化观念,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讲评建议】

A.以酚酞为指示剂,当颜色发生突变时pH为8.2,从图像中的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H2AsO4-减少,HAsO42-增多,故发生主要反应是:

OH-+H2AsO4-=HAsO42-+H2O。

B.H3AsO4

H++H2AsO4-,由曲线H3AsO4、H2AsO4-交点得出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2mol·L-1。

C.由图像可知HAsO4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11.5,水解平衡常数为Kw/Ka2(H3AsO4)=10-14/10-7=10-7,因此HAsO4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Na2HAsO4溶液中:

c(Na+)>c(HAsO42-)>c(OH-)>c(H2AsO4-)>c(H+)>c(AsO43-)。

D.滴定到pH=7时,根据物料守恒定律,在0.1mol·L-1H3AsO4溶液中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溶液体积增大,故c(H3AsO4)+c(H2AsO4-)+c(HAsO42-)+c(AsO43-)<0.1mol·L-1。

【教学建议】

通过精练精讲,扎实做好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复习,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三大守恒关系。

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6.(15分)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反应PCl3+SO2+Cl2

POCl3+SOCl2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POCl3。

已知:

PCl3熔点-93.6℃,沸点76.1℃,遇水极易水解,易与O2反应;

POCl3熔点1.25℃,沸点105.8℃,遇水强烈水解,能溶于PCl3。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以上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cd←g←h←b,装置E、F中所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制备POCl3。

①仪器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SOCl2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