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52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docx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

大学语文第5讲

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

早年在由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建立的金国(统治区)度过,22岁时率两千人在家乡起义并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大军,为掌书记。

曾有亲入敌营侦查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大军的金军大营并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

23岁南渡归宋,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

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

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

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

忧愤而死。

辛弃疾是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

其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

有《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

当代学者、北大邓广铭教授著有《稼轩词编年笺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他的两首代表作。

破阵子①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③。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

五十弦翻塞外声⑤。

沙场秋点兵⑥。

[][]马作的卢飞快⑦,

弓似霹雳弦惊⑧。

了却君王天下事⑨,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破阵子》:

唐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②陈同甫,即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辛弃疾的挚友之一。

陈、辛二人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甲集序》),都是主张抗金并收复故土的爱国志士和词人。

据《古今词话》记载:

淳熙十五年(1188年,也即辛弃疾48岁那年)的一天,陈亮至上饶访辛,与辛“纵谈天下事”,陈亮走后,辛弃疾就写了这首词并寄给了他。

该词名为写陈亮,实为辛弃疾自抒壮怀而与友人陈亮共勉。

③“梦回”句:

意谓梦里回到了军营并梦见号角声响彻军营。

④“八百里”句:

八百里,指健壮的牛。

西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駮(bo2驳,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王济赌射获胜,杀之作炙(zhi会意。

从肉从火,肉在火上烤)。

见《世说新语》。

麾下,即部下。

全句谓部下将士都分到了作为战争期间的干粮的优质烤牛肉。

如按双关义理解,那么,这里的“八百里”除了指牛外,也可以兼指军队营地的广阔。

⑤五十弦:

指各种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边塞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⑥秋:

古代用兵多在秋天。

点兵:

检阅部队。

⑦作:

如。

的卢:

一种烈性马。

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其所骑的卢马“一跃三丈”,遂脱离险境。

见《三国志》本传引《世语》。

⑧霹雳:

喻指强力作用下的惊人的弓弦声。

⑨天下事:

指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大业。

【讲解】

这首词表现的是辛弃疾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无奈之情。

但辛弃疾表现这样的情感主要不是从正面来直接抒写,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醉态和梦境来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

词的第一句——

醉里挑灯看剑,

写辛弃疾夜晚喝醉酒后在灯下看剑的情景。

词中主人公为什么要在灯下看剑?

知道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平生抱负的人自然明白:

不是因为急欲杀敌却又没有杀敌的机会,又何必在寂静的夜晚睁着朦胧的醉眼在灯光之下细看这杀敌的武器?

正因为杀敌心切却又报国无门,辛弃疾的思绪才无法平静,并夜难成眠、梦境不断。

接下来的八句写的就是辛弃疾当夜的梦境: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牛]分麾下炙[烤(肉)],

五十弦翻[奏]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秋天的沙场上驻扎着一个大军营,号角声声响彻军营。

军士们在操场上集合,将军开始检阅部队;他让军乐队奏起具有塞外风格的雄壮悲凉的军歌,并给战士们分发(用健壮的牛肉制成的)优质烤牛肉。

阅兵仪式后,梦境转向了我军直接在战场上杀敌的情景:

马作[如]的卢[烈马]飞快,

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统一)天下(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军将士们骑着当年刘备所骑的“的卢”那样的烈性马跑得飞快,他们拉起大弓上的弦放箭的声音响得像晴天霹雳,让[敌]人听了胆战心惊。

最后,战争胜利了,将士们了却了君王一统天下的心愿,也因此赢得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雄、功臣等的美好名声。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作者终于实现了雄心壮志而高兴。

但正在这时,词突然来了一个转折——

可怜白发生!

从梦中醒来后,作者发现刚才所经历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而真实的现实是:

已经等到白发丛生、老年将至的时候了,却还是没有杀敌报国的机会!

至此,作者急欲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无奈之情都已溢于言表!

看完整首词并联系辛弃疾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遭遇,我们就可明白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主要特色:

全词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写为主、实写为辅),用虚写的梦境来表现作者抗敌复国的雄心壮志,用实写的现实来表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这种表现手法使作者虚写与实写的两种思想感情之间构成一种对比和反衬,从而使这两种思想感情都得到了更加强烈和充分的表现。

与分别单独描写作者的上述两种思想感情的写法及其表现效果相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作者在词中所采用的虚实结合、正反相衬的表现手法是十分巧妙而有力的,也是很有特色的。

该词在结构上也有创新。

在唐宋词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首分为几片。

最常见的是一首分为上下两片。

上下两片之间的关系一般是上片末句要似合而又似起,下片起句则要似承而又似转。

在通常情况下,一首词往往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是上下两片文义并列或相反。

辛弃疾的这首词则突破了通常的分片格式。

按词谱规定,本词前五句为上片,后五句为下片。

辛弃疾只是在文字排列上保留了这种形式,于“沙场秋点兵”处分了片(教材上干脆按文意的连续性取消了分片)。

但从内容上看,前九句一气呵成(不过,第一句除与中间八句语义连贯外又与最后一句的内容相关并呼应),密不可分,因而应/可归为同一段;只有最后一句意义突然转折,因而可自成一段。

这种形断意连、意转形连的结构形式是符合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的:

在本来应断之意思不断,是

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至此还没有到一个可以相对独立的地方,因而思想感情的洪流还需要继续向前奔流;在本来不该断之处却又在意思上发生了突然转折,是由于作者至此已借梦写足了豪情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由于作者并未忘记现实,所以,最后一句突然转而描写作者梦醒之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以及他对这种现实的强烈感慨!

这使得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性质(豪壮与悲壮)的感情在词的末尾处陡然形成巨大的对比并由此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从而促使读者去反省词中主人公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如此不幸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们的软弱和对于爱国志士的不信任。

总之,该词之所以能在中间部分给人以尽情宣泄的畅快感而在结尾处又给人以巨大的震惊与冲突感是与作者运用了这种独创性的结构方式有关的。

这种形断意连、意转形连的结构方式及由此而造成的接受心理上的冲击效果也是这首词所具有的一个相当显著的艺术特色。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另一首更能显示其豪放风格的词。

水龙吟①

登建康赏心亭②

楚天千里清秋③,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小而高的山峰]远目④,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⑤。

[写景寓情;兴]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⑥,

江南游子⑦,[写景兼象征并寓情]

把吴钩看了⑧,

栏干拍遍⑨,[以典型动作呈现情感]

无人会,登临意。

[直抒胸臆;赋]

[goto14]

休说鲈鱼堪鲙(kuai)[精烹而美味],

尽西风,

季鹰归未⑩?

[用典明志]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11。

[用典明志][goto18]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12!

[用典抒情][goto18]

倩[请]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

搵[擦]英雄泪(13)?

[以典型动作呈现情感][goto19]

 

【注释】

①《水龙吟》:

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等。

②建康:

今南京。

赏心亭:

在建康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一个名胜,今废。

③楚天:

长江中下游一带,春秋时属楚国,故称楚天。

④遥岑远目:

极目眺望远山。

岑,小而高的山岭。

⑤献愁供恨:

指祖国的山川使人产生愁恨。

玉簪螺髻:

形容那些山的形状有的像玉簪,有的像螺髻。

⑥落日:

象征国势衰颓。

断鸿:

失群离散的雁。

兼比身世漂泊。

⑦江南游子:

作者自称。

⑧吴钩:

古代吴地所产的形如弯月的佩刀。

⑨栏杆拍遍:

表示心中慷懑(men闷)之情。

⑩“休说鲈鱼”三句:

晋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

见秋风起,思故乡吴中莼菜羹、鲈鱼脍之美味,遂弃官回家(《世说新语·识鉴篇》)。

(11)“求田问舍”三句:

三国时人许氾(fan泛)有一次对刘备说,陈元龙很无礼貌,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对许氾说:

现在天下大乱,你本该忧国忘家,但你却求田问舍,胸无大志,元龙实在不屑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地上,岂只上下床之别而已(《三国志·陈登传》)。

刘郎,即刘备。

(12)树犹如此:

东晋时桓(huan)温北征,路过金城,见前种柳树皆已十围,“慨叹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折条,泫(xuan绚)然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篇》)。

意谓光阴易过,人生易老。

(13)倩:

请,求。

搵(wen问):

擦,揩拭。

【讲解】

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

但抱着一颗热切爱国之心的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

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及民心向背,指出了金统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而且有隙可乘。

他不仅痛斥了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谬论,而且还详细论述了南宋应采取的自强之策和收复中原的具体部署。

他怀着满腔的热切希望上奏朝廷,结果,南宋政府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而不予理睬。

辛弃疾回顾自己渡江南来以后,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忠心爱国的肺腑之言都陈奏给皇帝了。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好比是一个患了恐敌病的病人,任凭你怎样想用议论去鼓舞他们,把他们拔出于消沉、畏缩的气氛之中,都是徒劳无功。

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心中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切,就是他登建康赏心亭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词的背景。

这首《水龙吟》词,上片大段是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写得很有层次。

作者是这样写的: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这首词的上篇,译成现代白话,即:

清秋时分,楚国(建康一带)的天空晴朗而辽阔;长江水奔腾东去,流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登高远望,看到远远近近的山头,有的像玉簪、有的似螺髻,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特意来引起我的忧愁悲愤之情似的。

夕阳西下,天空中有掉队的孤雁飞过,它的哀鸣声不时地传到赏心亭上,引起了孤独漂泊在外的我对已沦陷于敌人之手的故乡的思念之情。

看着腰间佩戴的不能用来杀敌卫国的宝刀,我只有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

可是,有谁能够领会我此时在此登高望远的用心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同时也是喻情。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皇朝日薄西山、国势危殆之意。

原来宋孝宗继位后,一度起用主战派的张浚主持军政。

张浚在隆兴元年(1163年)对金国发动了军事攻势,不幸在符离(今属安徽)被金军打败。

于是主和派的人以及他们的主和议论又在南宋政府中占了优势。

辛弃疾这时登上建康赏心亭,面对着衔山的落日,想起南宋君臣在符离战败后又陷入了一片消沉的气氛之中,这同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所描写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一样的。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

辛弃疾用以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游子”,是辛弃疾直指自己。

一般地说,凡是远游的人都可称游子,辛弃疾是从北方的黄河下游来到江南的,当然是游子了。

但辛弃疾渡江归南宋,原是以南宋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却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如果说上面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寓情的话,那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三句就是直抒胸臆了。

但这里,作者又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抒情,而是用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即典型细节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作者写的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

吴钩,是吴地产的(一说吴王阖闾用的)宝刀,本是战场杀敌的锐利兵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了。

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无限的感慨呀!

“把吴钩看了”,这一个动作却把作者此时此地的感情全部表现出来了。

然而作者还嫌不足,接着又写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

在此,栏杆拍遍这个动作表示:

作者胸中那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无处可以发泄,只好借助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种典型细节把作者徒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又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辛弃疾一腔热忱,满腹悲愤,但是不被南宋当权者理解,所以他接着写道: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被南宋统治集团所理解,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到这里,词的上片结束了。

如果说上片是写景抒情的话,那么,下片就是直接言志也即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了。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见注释)。

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的意思是说:

现在,尽吹西风的深秋时节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

然而自已的家乡如今还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之下,想回去也回不了呀!

第二层意思是对张季鹰有所批评,这从“休说鲈鱼堪鲙”的“休说”两字中体现出来。

“休说”是否定的语气,意思是说:

我辛弃疾岂肯学那张季鹰,为了吃鲈鱼鲙就忘记了国家大事而回到故乡去享福呢?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里也用了一个典故(见注释)。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

像许氾那样只关心自己怎么买地置屋的人,面对刘备这样胸怀大志的英雄,怕应该感到羞愧吧?

下片前六句的意思,直白一点说:

就是辛弃疾表白在国难当头之时自己会怎么做:

我辛弃疾是不会学那为了吃鲈鱼鲙而弃官还乡的张季鹰,也不会学那求田问舍、只顾谋一己之私利的许氾的。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里也有一个典故(见注释)。

“流年”,即年华如流水;“风雨”,指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是说:

连树都长得这么高大了,人哪能不长大并老去呢?

辛弃疾在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势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如此而已。

在此,辛弃疾对统治者不能任用能人、志士而让他们虚掷年华、无奈老去的残酷现实发出了血泪控诉!

我们仿佛又一次看到了作者“栏杆拍遍”、悲愤欲绝的情状。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可以说是全词的主题思想——“志士虚捐少壮年”(陆游诗句)——的直接表露。

到此,作者的感情发展到了顶点。

下面就自然地过渡到词的结尾了: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在宋代,游宴娱乐场合一般都有歌妓在旁唱歌劝酒。

所以,“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可理解为是当时一般生活现象在这首词中留下的痕迹。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呼应。

俗话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英雄而至于流泪,而且流泪时还无人来安慰,这说明辛弃疾当时心中的感受是多么地苦闷、伤心和凄凉!

全词就在英雄的饱含多种复杂感情的泪水中结束了。

读罢全词,掩卷沉思,我们也不禁为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只能在平庸的生活中无奈老去的遭遇而悲愤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