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418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docx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特色

南京师大现代文学课程主要特色

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突出的教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项:

1、建立课程群教学体系,探索课程群分层次教学规律,从理清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系列选修课程,并将这三个层次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

2、建立教材体系,抓高质量的系列教材的建设,以教材的系统建设带动课程群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

自1999年起,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研究性系列"选修课程等三个层次都出版了相关教材,并产生了较好反响。

3、建立教研互补互促体系,注重教学规律的研究,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注重科研成果向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化,抓授课内容的不断调整和更新。

做到既"遵本循纲"又不"照本宣科",力保每一门传授给学生的课程都具有较高水准和相当深度。

4、建立教、学互动体系,抓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的锻炼,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一方面大力支持学生开展与专业课有关的课余实践,另一方面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写作"的常规性讲座,培养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力。

5、建立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体系,以教学名师为主导,树榜样,带群体,建立起一支具有高度团结协作精神,水平齐全,认真敬业的教学队伍,形成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南京师大现代文学历史沿革

本课程最初开设,是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春天,开设对象是文革后第一届(1977级)本科生,开设时间是一年,每周4节,共160课时。

当时,本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偏于老化,所采用教材也比较陈旧,但本课程教师还是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探索可行的新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

1985年前后,本课程开始了新发展,以老教师秦家祺为主导,以青年教师朱晓进为中坚,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创新。

首先,在教材上,经历了多次筛选和甄别的过程,先后采用过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张钟等《中国当代文学史》、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等多种教材,力求选择到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好教材;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开始尝试采用一些新方法,如初步利用多媒体(与教材配套放映电影、播放录音等)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1996年以后,朱晓进成为本课程的负责教师,他在自己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更注意加强对本课程教学人员的培养和辅导,为本课程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首先,他提出了将本课程人员“博士化”的口号,努力优化本课程人员的知识结构,鼓励本课程年轻教师外出深造,同时,大力引进杨洪承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壮大了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力量,也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教学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教学队伍;其次,他大力狠抓教材建设,使以往由选择别人的教材进入到编撰自己的教材的新阶段。

朱晓进自己承担了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的主编工作,还组织本课程其他教师参与这项工作,同时,还组织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鲁迅概论》等适应多个层次的多种教材,使教材建设真正成为了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第三,他对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他明确了本课程教学应将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的基本精神,改革了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教学传统,在教学理念上进行了创新,同时,本课程的课时也进行了改革,增大了教学时数,总课时由以往的160课时增加到200课时,并主持开设了“学术研究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新课程,增添了新的教学设备,为现代教学理念的实施创造了时间上和物质上的充足空间;第四,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开始进一步强调现代化的方向,特别强调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一传统课程现代化,在教学方法上,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与要求学生动手创作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论文,将成绩考核和动手能力挂上钩来。

而且,本课程开始全方位地尝试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大力拓展网络资源,将书本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幻灯等多种方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尤其是1996年以来第3个阶段的发展,本课程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也形成了一个以朱晓进为主要负责人的优秀高质的教学队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学生们普遍表示出对本课程的高度兴趣和喜爱,同事、同行专家也做出了高度评价,而且,学校、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对本课程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给予了本课程教学人员大量的荣誉,多次进行了表彰。

本课程现已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最有影响的课程之一,在江苏省内甚至国内同行中也卓有声誉。

杭州师范学院现代文学课程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杭州师范学院精品课程之一,由人文学院李标晶教授主讲。

该课程具有以下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有成熟的教材和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规范、练习册、自学提示、网络教程、题库。

有比较合理的、成熟的选修课系列,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和质量。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史论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审美与教育结合。

 

暨南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特色

    本课程是面向侨生的专业基础课,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它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上;以及解决复杂、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教学内容与特殊教学对象之间的矛盾上。

因此,本课程显示出以下两个特色:

    ☆本课程的特色之一是因材施教

    我们充分考虑侨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文学历史规律的揭示、经典作品的审美分析以及中国新文学传统的世界性影响与变异为重点,适当弱化中国现代文学史所固有的意识形态性,适应侨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程的特色之二是教学与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相结合

    通过“立体培养模式”的实施,努力克服学生基础薄弱与理想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这一教学模式对于高等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来说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

暨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

☆教学改革的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将本课程建设成适应侨生教育,具有暨大品牌特色的、名符其实的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的内容

暨南大学作为一所侨校,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生长于不同的文化语境,接受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圈层的基础教育所产生的文化差异。

我们的生源地主要是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由于几十年政治的阻隔,在这些区域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色彩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多元并存使得暨南大学的侨生的知识构成各不相同。

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表现出相当的隔膜。

而他们文化结构中的多元文化又将不同于中国内地的文化模式带到暨大。

各国各地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在侨校相互碰撞,导致侨校组织内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共存的现象,也为侨校带来跨文化教育的特色。

作为暨大专门从事侨生教育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教育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要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就必须在研究中建立方法体系。

《中国现代文学史》(面向侨生)不仅有自己本专业的复杂和深度,而且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都对本课程提出了改变一般高等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要求。

同时随着国家开放、发展的程度的加深,侨生人数会日益增加,在暨南大学中,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加强对高校侨生知识结构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跨文化教育方法体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

这也是我们进行《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设想,《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改的重点,应立足于它特殊的教育对象和特殊的教学内容上,以此为出发点建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方法体系上面。

从2005年起,本课程组开展以“立体培养模式”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

这一教学模式所谓的“立体”指的是:

通过教师与学生、课堂内外、学习与实践等多种方式的改革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

具体措施有:

设立“主讲教师与助讲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利用、发挥主讲教师、助讲教师各自的研究专长,最有效的传达文学史知识;设立“课程导师制度”,在课堂内外,通过现代通讯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辅导;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文学史学习与初步的文学史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现有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初步的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设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保持教师梯队的活力。

(一)主讲教师与助讲教师相结合的制度。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近年来的一门显学。

这不仅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庞大上(据保守估计全国从事本专业研究与教学的队伍在1,0000人),更重要的是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极大的拓展,这导致了本专业形成了深广的学术积累。

面对如此深广复杂的学术积累,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把握住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前沿,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国内高等院校中文系难以讲授的课程。

为了解决本课程深广复杂的教学内容与个人学术积累之间的矛盾,本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设立了“主讲教师与助讲教师相结合的制度”来解决之。

即发挥五位主讲教师各自的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最准确、最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学生。

同时选择本专业德才兼备的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作为助讲教师(其数量视学生的数量而定)为学生讲述重要的作品,以课程导师的身份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

(二)课程导师制度的建立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多是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侨生。

由于几十年来政治的阻隔,导致了他们的知识结构与内地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这主要表现在:

他们往往缺少学习本课程所应该必备的中国现代历史知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认;缺少学习本课程的必要的个人成长文化语境的准备;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也使得他们缺少对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学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侨生来源复杂,个体的知识结构差异性要远远大于内地学生。

这样就造成了本课程特有的矛盾:

本课程深广的学术积累与教育对象(侨生)特殊性的矛盾。

高等院校中文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形势,不能解决上述矛盾。

为了适应这样特殊的教学形势,解决这一矛盾,本课程组建立了课程导师制度。

即以助讲教师充任课程导师,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和研究工作。

每位助讲教师与固定的4-6位学生保持联系,经常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或者通过网络近距离的辅导学生进行读书,解答他们无法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的疑难,指导他们从事初步的研究性工作。

这种课程导师制度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和教学。

近来的教学效果显示,课程导师制度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的亲切感、认同感,引起了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

(具体效果请见网络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师生答疑与互动”)

本课程依托暨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网站和“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网站中的互动系统,构成学生与教师的网络交流平台。

附:

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导师与学生名单

(三)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文学史学习与初步的文学史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大多是来自台港澳,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缺少必要的认识和兴趣。

他们多元的文化背景也注定了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不会有很高的认同性。

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课程选择以经典作品赏析的审美教育与初步的文学史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使侨生们能够尽快地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定的语境中,感受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

所谓“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文学史学习”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以讲授现代文学史中“文学性”演变的轨迹为主,不去过多的纠缠意识形态的演变。

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常常受过去与政治

革命文学史观的影响,把本课程讲授成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注脚,而“文学”史的演进却讲的比较少。

本课程在面对侨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时,有意识地加强了文学本身演进史的讲授。

同时,“以审美教育为主”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还是通过大量的经典作品的研读来完成的。

在本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大体上是:

“文学思潮与运动”占

1/3、“文学体裁演进”占1/3、“经典作品解读”占1/3;这种学时安排突出了“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改革思路。

所谓“初步的文学史研究实践”指的是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解决他们感兴趣的文学史问题。

任何研究都是来源于好奇心,而对中国现代文化并不熟悉的侨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常常来源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感性认识上。

这是我们的“初步的文学史研究实践”为什么要建立在审美教育基础之上的原因。

在实际教学中,本课程组的教师已经通过与学生的多次交流,引导他们开始摸索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门径。

(具体成果见“学生实践论文”)在每轮讲授结束之后,我们将以出版学生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展示这些成果,同时激励学生的研究探索热情。

(本论文集的出版已经列入本课程的发展规划中)这样,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们通过自己兴趣与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个比较独特但清晰的认识。

(四)在保证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依托本科生教学,设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探索青年教师培养与博士生教育的新路。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学梯队成熟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立体教学模式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助讲教师、课程导师制度的设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成长的舞台。

同时本课程组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一对一的指导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三对这样的对子:

朱寿桐-徐仲佳、宋剑华-李亚萍、王列耀-赵静蓉。

老教师通过教案指导、课后教学评点等多种方式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同时,青年教师还作为课程导师与学生密切接触,这种接触不仅要求他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这种接触也提高了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这种教师与学生、学习和研究、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紧密结合,青年教师得到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也能够在教学中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博士生的参与,不仅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实际运用,而且这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也促使他们更快更好了理解本专业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培养起他们热爱本专业,献身本专业的热情。

这一立体教学模式,立足于本校特殊的教育情况(侨生),因应着目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大力加强文学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的学术研究的能力,摆脱了过去文学史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课程导师制与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设立则有利于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成长,保持本课程教学梯队的质量。

 

 暨南大学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一)名家云集,谱写中国现代文学史(1927-1949)

    暨南大学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解放前。

自1929年暨南大学中国语文系创立至1949年暨南大学停办,先后有夏丏尊、王统照、沈端先(夏衍)、沈从文、郑振铎、许杰、李健吾、钱钟书、洪深、曹聚仁、张天翼等一大批名彦学者在暨南大学任教。

当时的“新月派”作家梁实秋、叶公超、林语堂、梁遇春等齐聚暨南,鲁迅也曾三次应邀到暨大讲学。

这些教授大都既是学者又是作家,直接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

比如著名作家王统照、郑振铎在任教暨大期间都有文学作品问世;作家许杰为暨大学生开设了“新文学写作”以及文学评论的课程,李健吾开设有“戏剧选”课程。

夏丏尊、叶公超、梁实秋、徐志摩、汪静之、章衣萍等曾参与指导暨大学生创办的“秋野文学社”与《秋野》文学月刊,并在上面发表文章。

剧作家洪深为学生开设《学校戏剧论》的课程,还兼任学生社团“未名剧社”的社长,并聘请戏剧家田汉到暨大演讲传艺。

他们的文学活动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部分。

时人号称:

“东南文艺,集于暨南”。

    

(二)路蓝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初具雏形(1958-1970)

    1958年暨南大学恢复办学。

在著名批评家萧殷的主持与带领下,暨南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初具雏形。

这期间,著名作家秦牧、散文家丽尼、诗人芦荻以及何家槐、曾敏之、杨嘉等都曾任教于暨大。

此外还有艾芜、沙汀、张天翼、康濯、张光年、刘白羽、林默涵等客座教授。

这一时期的特色是非常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跟踪批评,设置了《当代文艺思潮》、《现当代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写作》等课程。

当时的中文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常参与作品讨论与批评活动,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反应及时、敏锐,如对《三家巷》、《金沙洲》等当时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都进行过批评与研讨。

当然,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较明显,偏重于跟踪式时评而忽视了沉潜性的教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上还不够规范。

 

    (三)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的新格局(1978至今)

    1978年,因“文革”而停办的暨南大学复办,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学科由此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开创出新局面。

在秦牧、饶芃子、曾敏之等的影响与主持下,暨南大学的现代文学学科开创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新方向。

开设了这方面的数门课程,对本科生与研究生开展了华文文学的教学培养工作。

饶芃子、潘亚暾、王列耀、费勇、钟晓毅等在这一领域里工作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加强。

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社团》、《茅盾研究》等课程。

殷国明、卢菁光、王列耀等先后在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方面做出过贡献,此外,黄卓才、翁光宇在秦牧研究,李运抟在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姚新勇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都有成绩,并开设过相应的课程。

   进入21世纪,暨南大学的现代文学学科实力大为增强,先后引进了朱寿桐、宋剑华、洪治纲等著名学者,大大增强了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力量。

郑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特色

一、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状况密切相关。

本课程以现代中国文学(也包括文化)为叙述对象,以文学、文化现代化进程及其各个阶段主要文学形态为框架,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建构和现代化转型为总体方式,总览晚清至当下百余年文学、文化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史。

因此,它与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状态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加深对中华民族百余年奋斗、解放的认识。

因此,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我们在讲课中也力图通过讲授达到这一目的。

二、承担本课程的教师们在讲课中已逐渐摸索出一套立体的讲授,即融思想启发、方法使用与人格教育于一体。

一方面,将现当代文学史讲授纳入到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广阔视野当中,启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思索与认识。

另一方面,在作家作品分析时,不断以伟大作家的人格影响学生,达到人格教育目的。

既教书又育人。

同时,尝试使用不同方法,使学生们举一反三,无师自通。

三、注重研究型教学,1、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

有师生共同研讨,组织文学社团、戏剧社,举办朗诵、表演、编辑等辅助活动,培养创造性。

2、提倡创新,注重知识的建构性、有话题教学法、小论文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考核方式改革等等。

※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地位。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受西方“汉学”整体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不是重要课程,表现为不系统、不规则。

港台地区,并没有统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课程受教师个人状况影响,体例不一。

上述情况皆不如国内。

我教研室承担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在国内同业中具有优势。

一是没有地域偏见,对各科研究成果都能吸纳,并融汇在讲授当中,逐渐形成注重对现当代文学思想阐释的特点,并较早以“现代性获得”作为文学史讲授线索,完全打通了现代、当代分期的人为障碍。

二是将讲授建立于“现代中国文学”的学科概念之下,引入学科意识而建立课程体系,获得了一种研究性。

三是梯队完整、有序,新人辈出。

此三者能完全结合者,在国内同业中不多见。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

虽早就有制作各种音像(包括幻灯、录像、图片)的计划,但由于经费问题不能完全实现。

郑州大学现代文学课程发展历史

一、本课程初创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在北京、上海等各著名大学,相继开设“新文学”、“中国新文学”等课程。

参与这门课程文学史写作的有当时新文化领袖人物与国学大师,计有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趋势》,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等,是为本课程的草创期。

讲授这门课程的大师名流有胡适、鲁迅、叶圣陶、朱自清、闻一多、徐志摩、周作人等。

30年代,由于文学史家将新文学作为独立的自足系统加以考察,课程设置逐步规范,特别是朱自清率先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是为这门课程的正式诞生,并编有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同时,在燕京大学、师范大学授课。

30年代,还有王哲甫在山西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著有《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讲义。

40年代,周扬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授此课,编有《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初步提出左翼文学历史观的课程线索。

二、本课程在解放后迅即获得巨大进展。

1949年10月,《中国新文学史》被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确定为高校中文系基础课程,《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于1951年由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等人草拟,从全新的政治角度对本课程讲授作了规定,基本上确定了本课程的框架、分期、性质与大体内容。

1951年,时在清华任教的王瑶撰写《中国新文学史稿》,由开明书店出版,后交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为这门课程在当时通用的教材。

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50年代至文革,各大学“现代文学史”课程都成为主干基础课程,其名称也由“新文学史”易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各地开始自行编写教材,计有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复旦大学师生集体编写《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刘绶松《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几十种。

课程显赫程度,已超过“中国古代文学”。

三、随着现代文学下限的逐渐延伸,新文学中跨入当代阶段的部分越来越显示出相对独立的轮廓,于是,“当代文学史”也随之从现代文学中独立出来,一些大学开始独立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史”。

最先进行的是华中师院中文系等院校,于1959年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于是“新文学”开始以新中国建立为界,分离为二门课程,即“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并延续至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以来,两门课程都获得长足发展,并产生了影响巨大的教材,如唐弢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观》,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

四、进入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学术界对现代、当代文学的分期进行重新研究,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现代、当代日益有打通的趋势,并在学术界达成共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至90年代中叶,已有一些大学尝试将现代、当代文学史融为一体。

由于“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深入人心,至9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在指导性意见中将此两门课合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科上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并产生大量的教材。

五、郑州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1958年由廖立、龚依群、卢菁光等先生开创;60年代以来,由田泽芝、郭兆儒、孙浩、刘济献先生继之努力;七八十年代以来,由罗炯光、刘凤艳、贾玉民、陈继会、杜显志、薛传芝等先生为之奋斗,从而为今天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传统。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