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360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1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

(1)

(教师版)

试卷题量:

70题试卷总分:

120分试卷限时:

100分钟测评/引用码:

ydo9dpo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的测验。

A、能力水平

B、成就水平

C、智力水平

D、知识水平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内涵。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年龄特征

C、课程性质和特点

D、学校的要求

【答案】D

【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答案】B

【解析】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4、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班、团、队活动

【答案】A

【解析】略。

5、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3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答案】C

【解析】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则C说法不恰当。

所以答案为C项。

6、Altheemployeesexceptthemanager()toworkonlineathome.

A、encourages

B、encourage

C、isencouraged

D、areencouraged

【答案】D

【解析】句子主语是altheemployees,所以谓语用复数形式,且用被动语态。

7、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8、老师在批评调皮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时,常说:

“你又不是为你父母学习的。

”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A、自我意识

B、学习目的

C、学习需要

D、学习动机

【答案】D

【解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9、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

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醒

【答案】B

【解析】替代经验是指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

10、下列关于信度与效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B、效度考虑的问题是:

测验测量什么?

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

C、信度的重要性大于效度

D、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答案】C

【解析】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例如,用磅秤称量体重,连续多次都会得到相同的值,而且准确地反映了个体的重量,那么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但是如果使用它来测量身高,虽然测量值之间总是保持一致的,即信度很好,但是并没有说明个体的高度,因而不是适宜的测量身高的工具。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1、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的是()

A、华生

B、加涅

C、罗杰斯

D、奥苏伯尔

【答案】B

【解析】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表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答案】A

【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1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情绪

B、兴趣

C、气质

D、思维

【答案】D

【解析】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14、()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从技术上、伦理道德上进行回顾、重视、质疑、分析,自己考查自己,自愿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

A、教学评价

B、教学反思

C、教学总结

D、教学过程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反思的内涵。

15、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

“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

”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A、自制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

【答案】A

【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题干中的“节之”“纵之”说的是一个人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约束自己。

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教师职业特点是()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B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

17、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

A、优秀班干部

B、负责的班主任

C、班级成员融洽

D、良好的班风

【答案】D

【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18、“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是学校管理的哪一种方法(

A、行政指令管理方法

B、法律约束管理方法

C、思想教育管理方法

D、经济手段管理方法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管理中行政管理法的内涵。

19、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

A、从细节到整体

B、从一般到个别,逐渐分化

C、从个别到一般

D、没关系

【答案】B

【解析】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逐渐分化。

20、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

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的理念。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B

【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由一系列活动组成,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如实验、参观、表演、绘画、游戏、手工制作等。

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以获得直接经验。

21、学校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

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要求。

A、导向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答案】D

【解析】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学校领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客观性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管理的准则。

2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3、“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4、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绪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

从形式上看,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5、“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

”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原始社会的教育还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

26、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

A、规则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答案】B

【解析】符号学习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

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27、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最本质的争论点就在于()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分科与综合

C、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D、知识与能力

【答案】D

【解析】略。

28、在教育研究文献中,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教育参考书、各级各类学校教科书、教学大纲等属于()

A、工具性文献

B、政策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经验性文献

【答案】D

【解析】经验性文献是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感性认识的文献,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教育参考书、各级各类学校教科书、教学大纲等。

理论性文献是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性认识的文献,包括教育专著、论文、文集、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等。

29、老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这种方式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为生成性学习的概念,生成性学习属于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30、有的学生在初学英语单词时,常常在单词旁边标注汉字,如把“best”标注成“百斯特”来记忆。

这样的记忆方法属于(

A、形象联想法

B、谐音联想法

C、首字连词法

D、位置记忆法

【答案】B

【解析】谐音联想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31、建立学生档案的基本步骤是()

A、保管—收集—鉴定—整理

B、收集—鉴定—整理—保管

C、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D、整理—收集—鉴定—保管

【答案】C

【解析】略。

32、()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教书育人

B、以人为本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性质。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长年累月

B、自力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

C、甘败下风无用置疑针贬时弊相辅相成

D、肺腹之言川流不息英雄倍出再接再厉

【答案】D

【解析】B.“遗笑大方”应为“贻笑大方”,“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气势凶凶”应为“气势汹汹”。

C.“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无用置疑”应为“无庸质疑”,“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

D.“肺腹之言”应为“肺腑之言”,“英雄倍出”应为“英雄辈出”。

34、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A、公务员每天看新闻

B、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

C、近墨者黑

D、幼儿与生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不怕生了

【答案】B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5、Theexaminationwilbeginat10:

30.Thosewhocomelate()totheexaminationroom.

A、havenotbeenadmitted

B、don'tadmit

C、wilnotbeadmitted

D、didn'tadmit

【答案】C

【解析】考查时态和语态。

admit和those是动宾关系,所以用被动语态;根据第一句的时态可知第二句也用一般将来时,选C项。

36、校长的职权包括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下面哪项不是校长的职权()

A、学校教师的任免

B、学校制度的制定

C、校务用品的购买

D、学校教材的选择

【答案】D

【解析】略。

37、程序教学,即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人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提出程序教学的是()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B

【解析】略。

38、根据学习的形式,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

A、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B、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C、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D、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答案】C

【解析】按学习的形式,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9、形式训练说以()为心理学基础。

A、应用心理学

B、基础心理学

C、官能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答案】C

【解析】略。

40、“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答案】A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是指教师首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4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

【解析】A.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B.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C电光石火:

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D.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占一半。

42、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D

【解析】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

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题干所述符合正强化的概念,所以答案为D项。

4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答案】D

【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44、开展微格教学,进行小型的、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分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哪项途径()

A、学习借鉴教育教学经验

B、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C、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D、坚持实践终身学习理念

【答案】B

【解析】微格教学是培养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45、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答案】A

【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46、下列每组数据表示3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4cm,7cm

B、3cm,4cm,6cm

C、5cm,4cm,10cm

D、5cm,3cm,8cm

【答案】B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4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材料

【答案】C

【解析】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因此更具有迁移价值。

48、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可理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C、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息息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研究者们固执己见,众说纷纭

【答案】A

【解析】A.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B.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应为“不言而

喻”。

C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此处感情强调“母子的忧喜、福祸相关联”,应为“休戚相关”。

D.固执已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各执己见”。

49、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怎样培养人

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50、()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课程

B、教学

C、课程计划

D、教材

【答案】A

【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二、简答题

51、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案】

【解析】

(1)根据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根据学习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5)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伯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案】

【解析】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53、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该原则需要做到哪些?

【答案】

【解析】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该原则要做到: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54、简述课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1)自愿性;

(2)自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广泛性。

55、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材观。

【答案】

【解析】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

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材料,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

教师将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跳板”,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56、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JLA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57、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

【解析】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沦阶段);(3)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4)公正阶段。

58、简述思维的一般过程。

【答案】

【解析】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等不同的环节,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59、简述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1)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

(2)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4)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问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60、何谓榜样示范法?

运用该方法要遵循哪些要求?

【答案】

【解析】

(1)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2)运用榜样示范法要注意: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61、一个好的教育研究课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选题必须明确具体;(4)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5)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6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案】

【解析】

(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系统性原则。

6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64、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

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65、简述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答案】

【解析】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他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面的学习中。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三、材料分析题

66、陈斌是某小学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努力,每次考试他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陈斌的这种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