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968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毕业设计论文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鹤壁市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1年我市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有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确定为494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中小企业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期起到重要作用,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生长点,是发展经济的生力军,是解决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

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增加经济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科学水平,规范经营,强化社会责任,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然而我市中小企业无论与国内大型企业还是与跨国公司的管理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战略发展薄弱、融资难、人力资源管理不足、生产经营粗放、市场营销模式有待拓展、信息化及法律意识还较差等问题。

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就成为我市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章就是在充分调查了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后,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及信息研究方法,对我市中小企业管理提出了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市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有1000余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

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

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中小企业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成为经济的重要生长点,是发展经济的生力军;二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三是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在技术进步中发挥重大作用;五是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六是企业家成长的摇篮。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改善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增加经济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科学水平,规范经营,强化社会责任,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而中小企业无论与国内大型企业还是与跨国公司的管理相比,其创新能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就成为我市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1、关注企业融资的研究比较多

2、关注企业创新的角度比较多

3、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较多

4、关注信息化的较多

5、综合研究的较少

(三)、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信息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框架结构和主要观点

二、中小企业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范畴

1、什么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2、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美国国会2001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其中根据行业、雇员人数、企业资产规模、销售额划分,基本确定企业员工人数少于500人并且年销售额少于2000万为中小企业标准。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1、“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2、“小而专”和“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

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

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三)、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1、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

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更要作用。

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

中小企业一大特点就是面广量大,开业快,投资少,竞争激烈,经营灵活,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局介绍,在美国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美国1993年以来新增的就业机会中的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就业人口的52%在中小企业。

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上早自我雇佣,降低了政府安置的压力,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3、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因其改革成本较低,可以起到改革“试验田”和“前驱”的角色,率先进行各种改革尝试,为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

中小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在改革过程中从国有大企业中精简出的人员,从而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压力。

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并培养企业家精神。

这种宝贵的企业家资源和精神,对中国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重大历史作用。

而国有大企业,因其与传统体制、政府机构的关系,很难从中培育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企业家,更难以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氛围。

4、中小企业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场所。

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当部分是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三、鹤壁市中小企业现状

我市《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其中根据行业、销售额及雇员人数来确认中小企业,一般雇员人数在三百千人以下,营业额少于二千万元,即被认定为中小企业,按此标准2011年鹤壁市企业状况来看,除年鹤煤集团、天海集团、大用集团、永达公司、朝歌纺织集团5家企业为大型企业外,其余全部为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运营机制灵活,这是其优点,但受限制于规模、地域及企业主的个人经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均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下面浅析我市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点,并给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企业发展带来助力。

(一)、企业战略发展薄弱

1战略管理意识薄弱

在鹤壁市许多中小企业中,企业主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这些企业的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即时利用或短期市场需求的满足,缺乏长远的目标。

即使有的企业自认为有战略,事实上是一种形式战略,停留在毫无意义的空洞的目标和口号上。

由于鹤壁市中小企业创立背景的特殊性,对多数中小企业家而言,能在战术层面维持着企业的生存与盈利就是成功者;对于战略层面的问题,他们很少思考甚至缺乏战略思考能力。

2、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由于我市很多中小企业的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即时利用,即使没有足够的资金、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它们也可以很快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从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在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在管理中的作用很小,而短期计划的作用很大,其结果造成了企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从而难以及时准确制定出企业的应对措施。

3、战略管理过程不完整

我市中小企业管理多为家长式,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决策的科学性不够强,缺乏监督和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和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家长模式在某个的阶段能起到不错的效果,但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家长模式始终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在家长式管理模式中,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4、企业战略规划和实际脱轨

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并没有真正了解市场环境、目标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实力,仅从的良好意愿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具体怎么实现目标,在管理者和员工心中都没有—个准确的概念。

另外许多企业存在着一种跟风现象,盲目模仿成功企业的战略模式,而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最后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模糊不清。

(二)、融资困难

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导致融资困难

(1)、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

我市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乡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向其发放贷款。

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大,信用观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增加了放贷风险。

(2)、缺乏担保物

无论是什么企业要求贷款或者担保,都需要有担保物来提供保证。

中小企业仅有的抵押品就是其有限并且价值低廉的土地、房产和机器设备,其规模也就制约了这些抵押品的价值。

(3)、融资人才匮乏

我市大部分中小企业为私营企业,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和领导力,而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能表现出一定的远见卓识,具有先进的融资理念,为企业规划出合理的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来筹集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留住人才的能力弱,使得企业新鲜血液注入少,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运用于企业,制约企业的发展。

2、我国融资环境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已两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收紧态势渐趋明显。

一季度全市信贷投放总量比年初减少9.8亿元,其中鹤壁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年初减少7.2亿元,降幅为3.2%;河南省直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年初下降2.6亿元,降幅为4.5%。

从资金需求看,今年仅市级续建、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就达26个,概算总投资46亿元,资金缺口达到11.7亿元。

从融资能力看,7个产业集聚区中还有3个尚未建立投融资平台。

(三)、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强

1、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对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例如很多企业由经理办公室代管实行人事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少,一般不会超过2个;这种力量配备能够完成常规的人事管理职能就不错了,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基本没有可能。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一般不具备本专业必备的管理知识,经验上也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事务性工作比如档案管理、入职离职手续等开展尚可,管理层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管理是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家族管理的典型现象是亲属员工比非亲属员工获得更多的信任,这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分配上的不公平;亲属员工占据了大部分或者全部的中高层职位,形成人才进入壁垒,影响了企业在人才上正常的新陈代谢;刚性的管理手段对亲属员工不能发挥作用,动辄以家族的利益为借口,对侵犯其利益者进行清洗,企业管理混乱;亲属员工在管理中产生越位,非亲属员工的职责则有意无意的收缩,在中小企业岗位职责不清的状况下,逃避和推卸责任成了非亲属员工的最佳选择。

3、缺乏科学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1)缺乏规范的招聘流程

企业需要人时就到人才市场去招聘,结果往往是招聘企业多次重复性地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所需的人才。

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造成了招聘成本过高,而且企业又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2)绩效评估随意性强缺乏客观标准。

绩效评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其它各项工作关系联系密切,实际中民营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缺乏相应的标准,随意性强。

(3)绩效评估目的单一

中小企业实施员工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均基于加薪、发放年终奖金等人事决策的需要。

绩效评估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企业短期业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因此评估的结果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目标关联,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大大下降。

(4)过分强调制度管理,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可以利用薪资福利作为一个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有力手段。

有的中小企业制定不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薪资系统。

企业不会按照科学的理论分析工具来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员工的不同激励措施,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市中小企业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

这对我市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良胜互动机制的形成,均日益显示其负面的影响。

4、人才培训有待加强

人力资源管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出现技能上的差距是发展的表现,是正常现象,因而客观上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新的技能、观念及素质教育上的再培训。

而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忽视了培训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

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往往把培训资金仅仅作为企业的成本而非长远投资。

有的企业根本就不搞培训。

(2)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

首先是没有一个培训规划人员;其次就是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培训规划。

(四)、生产经营粗放

1、技术开发能力低,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市中小企业产品主要为初级加工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很少或几乎没有独立的开发能力,这造成的结果产品在市场上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利润微薄进一步消弱了企业投入开发的能力,所以,企业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年份,会获得一些利润,一旦经济形势转差,企业只能依靠降低产品价格获得生存机会,亏损成了必然的事情。

2、制造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不稳定

我市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老化陈旧、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为资金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会更多倾向选择大企业淘汰的二手设备,这些设备本身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年限,故障率较高,稳定性也较差,这也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因为企业规模及资金实力有限,大部分企业又无力购入性能精良的新设备。

3、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产品质量的好坏,关键因素之一即为企业员工质量意思的好坏,中小企业的市场环境之前是成本导向的环境,大家比较的是价格的高低,质量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随着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暴露出了目前企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包括企业主的意识也往往是这样。

(五)、市场营销模式单一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无法自建销售渠道,大都通过总代理(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中间商(直接向小型零售商供货的批发商)----零售商,层层向下将产品(或服务)最终送到目标顾客,以及更多的目标消费者手里.这种销售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基本上都停留在批发或经销商包销,依靠销售业务人员这一销售平台上.依靠经销商的力量占据市场,把做市场的责任完全交给经销商,企业销售业绩的好坏取决于经销商能力的高低和推广意愿的强弱.同时,又缺乏对经销商、批发商的管理、沟通和指导,以及由于企业实力原因对具体业务人员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和管理,使企业销售业绩的好坏完全建立在营销人员的经验上.这就使企业业务人员、经销商、批发商对经营企业产品的热情不高,效率低下,使企业的销售规模徘徊不前,难以进一步发展,或出现销售额上升、利润率下降这一反常现象。

2、传统渠道模式制约

我市中小企业的销售更多地依赖于经销商,但现在市场的情况是,销售渠道的演变是开始从重视厂家、经销商阶段进入到重视消费者阶段.企业意识到,应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顾客满意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顾客导向"乃是企业身为"机构"最强有力的法源.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让消费者方便购买自己的产品,更要以快捷的速度对消费的购买需求和评价做出反应.在松散、间接的传统渠道模式下,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3、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高、风险大

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时,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最终消费者对商品的排斥,而是由市场领先者和经销商结成的利益同盟者对新进入者的排斥.对经销商而言,承接新产品必须承担经营失败的风险.所以,经销商会抬高市场进入门槛,提出"市场准入"的条件,如赊销、货款铺垫、宣传促销、降价、退货和不得供应给其他经销商等条件.答应这些条件,企业像"戴着脚镣跳舞",不答应这些条件又难以获得经销商,特别是经营规模大的经销商的支持,很多中小企业的失败就在于此。

(六)、信息化发展落后

1、信息化认识不足

中小企业往往在成长初期依赖于中小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决策,如果他们不认同和支持信息化建设,那么这项工作将很难进行下去。

另外,即使中小企业领导人认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益处,但由于他们有时对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战略位置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使得企业没有引入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2、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

要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每个企业要有专门的人才。

这些人才既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生产经营,并要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企业服务。

而在我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具有这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匮乏,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硬件、网络环境、系统应用等软硬设备的配备。

如果没有人才的管理和使用,这些设备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阻碍了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另外,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使用相关软件和模块的系统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员工培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特别是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之前的员工培训,但是企业往往对此缺乏重视。

3、缺乏长远和合理的信息化规划

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灵活多变,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周期又比较长,一般的企业很难自行开发。

而且我市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不规范等缺点,这些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不相符,甚至相冲突。

还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设立专职领导进行统一规划和成立专门的机构,各个部门自行其事,仅从本部门出发而不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已建立起了与本部门相当的技术和能力。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合理

我市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资金拖欠、自有资金周转较慢、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实施周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在融资方面会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

因为信息化的建设既要购买硬件和软件、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搞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又要在信息系统建立完毕后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

对我市中小企业而言,主要还是以少花钱多办事、开支第一、需求其次为行动准则。

这样,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坚持不了太长时间的实施过程。

此外,不少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的绝大部分,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

这样的做法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收益。

更有许多企业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没有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造成原有投资没有合理应用最终导致浪费。

(七)、法律意识较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鹤壁市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企业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和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相比,我市的企业法制建设还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每年都要颁布大量的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具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合同法、担保法、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税法、会计法等等。

这些法律贯穿企业组织、生产经营、融资、用工、营销、财务、税收等方方面面。

可以说,企业每一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可是,由于员工不懂法,以至于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违反了法律,遭受了重大损失。

1、企业负责人缺乏依法治企的基本理念

企业的法律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法人和法人所领导的团队是否有法治理念。

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是有效管理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

相当部分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在决策时往往忽视或轻视法律风险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结果是不但达不到决策的预期目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危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从现阶段来看,鹤壁市的大多数企业管理还比较粗放,这种管理模式在最初的创业阶段,无疑是可行的也是适合的。

但企业要做大做强,持续健康的发展,则需要向现代化的公司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权责分明、层次分明、主次分明、责利分明。

2、大多数中小企业中缺少法律咨询意识

观念的影响及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