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324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名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散文名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散文名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散文名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散文名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名篇阅读.docx

《散文名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名篇阅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文名篇阅读.docx

散文名篇阅读

2012年长沙市中考备考之记叙文和议论文阅读

1石榴(莫怀戚)

①12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②但这个阳台不理想:

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③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

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④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

它是惟一的元老。

⑤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

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⑥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

真还是果石榴。

⑦从此每年7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⑧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⑨然而今年情况不妙。

7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⑩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⑾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⑿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

“他连新鲜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新鲜肉菜汤不想吃。

”(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⒀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⒁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⒂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⒃但后来我变了主意。

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

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⒄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

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

⒅9月10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

⒆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

⒆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

⒇数一数,35朵,它从来没在9月开过花!

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

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

就是说,它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夏天后,它憋了整整一个酷暑的生命全部用来开花结果了。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2.第⒃段中“但后来我变了主意”。

“主意”具体指的是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石榴复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领会第⒀段句子“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在表达上的作用。

6.第⒃段中“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假定你是那株石榴,请用一句言简意深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愿。

(可以借用古诗句表达)

7.读完文章后,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煞有介事:

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原指故作姿态,让人感到一本正经、真有其事,有贬义。

文中是指石榴认认真真的开花的样子。

褒义。

2.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3.石榴易活;石榴晒死;经过我努力,石榴活了;

4.“我”的精心照料。

(凡答石榴生命力顽强的不给分。

5.反复,起强调作用。

表现了酷热的程度,更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痛惜之情。

6.略

2寻石记

迟子建

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

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

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

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

她呵斥我:

“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

”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

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

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

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

我朝山上走去。

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

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

她嗔怪我说:

“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⑩我真的是石头么?

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

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

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分)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

(4分)

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以抓白军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

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

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赏析一类的句子,是人的一种直觉,就如我们说某某某很优雅,某某某有阳刚之气一样。

我们只能对其相貌、姿势作总的感观描述。

音乐也一样,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喜欢的音乐的原因说出不少形容词。

语文,就是要去感受美,这一点与数理化不同。

一个均衡的人,应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3.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4.无知者无畏。

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3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

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

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

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

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

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

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

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

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

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

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

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

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

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

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

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

家真的不一样了。

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得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

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

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

我按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的一句话:

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

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

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

暖暖地母亲在问:

过年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

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口气。

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

猛然间明白,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他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⑾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1.第②自然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

(4分)

2.理解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3分)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答:

3.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变化。

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

(4分)

答:

4.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

为什么?

通读全文扼要作答。

(3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①突出了家的朴实和温馨(2分)②同后文形成对比(1分),为作者表达对故乡家的思念做好铺垫(1分)。

2.(3分)不管一个人身居何处(1分);充满温馨的家始终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1分),家人的关爱总是伴随着自己(1分)。

3.(4分)得意——不满足——悠然自得——向往——自由舒心——牵挂(或惦念)(“牵挂”或“惦念”1分,前五个词语任意答出四个得3分,答出三个得2分,答出两个得1分)4.(3分)作者认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1分),因为家能够给人温暖、关爱(1分),家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归处(或:

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处)(1分)。

4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

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

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

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

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

让我说什么好?

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

“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来年地瓜就没收成了。

”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

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

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

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

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

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

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

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

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他特有的眼神。

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

“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

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

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

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

“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选自《散文》2009年第4期,文段有删改)

1.填空。

(4分)

(1)文段是运用第人称来叙述的。

段③一段⑩是按照顺序来记叙的。

(2)段⑥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人物描写方法。

2.段⑩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2分)

3.简要概括:

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3分)

4.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

哪些内容则是详写?

(4分)

参考答案

1.

(1)一时间(事情发展的先后)

(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4分)

2.抒情议论描写(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3.记叙了“我”因学业不顺,辍学回家务农并屡屡受挫,经父亲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复学,直至走向成功这件事。

(3分)

4.“我”辍学回家的原因是略写,返校复学后的事是略写,怀念父亲的眼神也是略写,在家务农一段则是详写。

(4分)

5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

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的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

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啊,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读第三段,若将加点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舔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用选文原句回答)

答:

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是指后面一句的来源有不确定性;2.“天啊,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3.C4.赞颂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伟大

6约会荷花

①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

而我私底下却在想:

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

是身体上的不适?

是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

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

还是新的黑洞理论?

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

哪怕是装出来的。

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

风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

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它无关。

它只属于大地。

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

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

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

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谁都清醒着。

他在心中寻找美,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

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时,忍不住赞叹了:

多美啊!

美就是那么简单!

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荷花浮出水面,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⑧任何生命都有这个过程。

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

多美啊!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

他与荷花融为一体。

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

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

霍金也如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霍金: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

(2分)

(1)

(2)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用。

3.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

多美啊!

”请具体说说霍金究竟读懂了什么。

(3分)

4.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

(不少于80字)(6分)

参考答案:

1.

(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

(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

2.

(1)这个比喻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

(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

3.示例1:

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

示例2:

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4.示例1:

简单即美。

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

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2:

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

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7老  屋历年真题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

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

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

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

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

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

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

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

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

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

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

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

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

【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

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