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0811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docx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

《涟漪和波浪修改器》教案

科目

3DMAX

日期

2012/09/17

课名

涟漪和波浪改器

姓名

XXX

班级

XX班

课时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涟漪和波浪修改器的运用

2、强化学生对修改器的使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涟漪和波浪的各个参数的使用

2、涟漪和波浪的差别

难点:

涟漪的参数设置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涟漪Ripple】

教师走到教师机旁发口令上课。

首先打开电脑把要用到的材料考到教师机上。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挤出修改器和附加功能。

我们现在就来复习一下,首先是书本的制作,使用的是哪个修改器呢?

请xxx同学来回答一下,书本的制作使用的是哪个修改器。

)等同学回答后,再请一位同学回答门的制作使用了哪些修改器。

(好的,那么后来老师让你们画的门又是用了什么修改器呢?

请xxx来回答吧。

)等同学回答后,老师先做点评,然后再强调一遍。

(大家要记住,我们上次画的书本,用的是【挤出】修改器,而后来老师让你们画的门主要用的是【附加】和【挤出】,还有门把手用的是【车削】。

这些呢,大家下去要多练习。

(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用【涟漪】修改器做的图片。

(看看这张图片,一圈一圈地往外延伸,它像不像我们平时往平静的湖面扔小石头时水面荡起的涟漪呢?

)同学回答后老师继续接着讲(那么在3D中如何来实现这个效果呢?

这就是今天首先要学的这个修改器【涟漪】)。

老师开始讲解涟漪修改器。

(大家刚刚也看到了,涟漪修改器可以在几何体对象中产生波纹效果。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涟漪。

)老师做一个涟漪,然后讲解涟漪的各个参数。

(我们来操作一下吧,首先是设置系统单位,都为毫米。

然后我们在透视图中画出一个【平面】。

平面呢是在【标准基本体】中。

我们把它的长、宽分段,都为50.现在我们打开【修改器】中的【涟漪】,然后修改它的振幅1和2的数值。

先看一下振幅1的情况,我们把它设为2,再设为8,看一下平面有什么变化?

)待同学回答完后,老师对【振幅1】作解释。

(我们可以看到然后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区涟漪的效果是以y轴为对称轴并向x轴方向沿伸的。

下面我们把振幅1的数值改为0,再把振幅2的值改为2和8,再看看它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以x轴为对称轴,并向y轴沿伸。

我们再把振幅1的值改为8,看一下,是不是已经形成一个涟漪状的图形了?

好的现在我们就来给【振幅1、2】下一个定义。

大家记一下笔记。

振幅1、振幅2:

分别控制两个方向上的振幅大小。

振幅1:

涟漪效果是以y轴为对称轴并向x轴方向沿伸的。

振幅2:

涟漪效果是以x轴为对称轴并向y轴方向沿伸的。

)稍停一下让同学思考和记笔记。

(下面大家对我们刚刚学的涟漪的制作。

大家可以随便改它的振幅,看一看不同的参数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

)老师可以巡视辅导,3分钟后,老师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好的,刚刚我们对涟漪的振幅有了了解了,那么我们再来改改它其它的参数。

我们再看看【波长】,我们把它的波长改为10,看看有什么变化,再改为20试一试,我们可以看到涟漪效果是不是变得更平滑了。

那波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现在就给它下一个定义,大家开始记笔记了。

【波长】:

用于指定每个波峰之间的距离。

这里要注意的是波长越长涟漪越平缓。

)稍停让学生记笔记。

然后让学生操作。

(下面大家就练习一下这个【波长】参数,默认参数是50,下面大家把它设为10、18、35、50、90大家看一看它的具体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看一看是不是波长越大,效果越平滑。

好的,大家开始吧。

)1分钟后老师巡视查看并辅导。

5分钟后开始下一个内容。

(我看大家也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刚刚是改了波长,那我们来看看改变它的下一个参数【相位】。

)边演示边讲解(我们把它的相位增大缩小,可以看到有什么规律吗?

我们把它调大时可以看到波是向内移的,而调小时,是向外移的,对不对。

那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说一下【相位】的作用。

大家开始记笔记。

【相位】:

用于动画制作时使涟漪产生波动动画效果。

增加“相位”值会使波向内移动,减少“相位”值会使波向外移动。

这个可以用来做动画效果。

)稍停让学生记笔记。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动画,来看看改变相位的具体的效果。

首先单击【自动关键点】把时间滑块移到0处,设置关键帧,就是点一下像一把钥匙一样的那个,第一个关键帧就创建好了,把相位值调为0,拖动时间滑块到100处再创建一个关键帧,把相位值改为-3,然后点击播放,就可以看到动画的效果。

动画呢以后会有专门的课来上,所以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稍停让学生记笔记。

(好,下面大家自己试一试改变【相位】值,看看波的的变化是不是和我们笔记上的一样。

)给同学3分钟的时间训练后开始讲解下一个参数。

(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参数【衰退】。

我们也是先来看一看改变它的值,波会出现什么效果。

对于【衰退】的值,我们只能微调,我们把它设为1试试,可以看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波的效果了,一般是从小数点后第三位开始调。

慢慢调大我们可以看到波越来越平缓,调小的话,会越来越尖锐。

下面开始记笔记,我们来看一下对它的基本定义,大家把这个定义也抄下来。

【衰退】:

设置涟漪的从中心向外的衰减过程,使涟漪波动产生由剧烈到平缓的效果,不同的衰退值,效果不同。

值越大,衰退越明显,越平缓。

我们现在可以改变涟漪的范围,选择Ripple下的Gizmo,然后就可以定涟漪的范围,并可以移动它,把它放到平面中的任意位置。

而【中心】是移动它的中心。

我们还可以对涟漪进行复制,在Ripple上右键单击,选择【复制】,再右键单击,选择【粘贴】,然后打开第二个Ripple的加号,单击Gizmo,就可以拖动刚刚复制的第二个涟漪。

具体的步骤呢大家抄一下:

选中【涟漪】——右键单击Ripple——选择【复制】——再右键单击——选择【粘贴】——打开Ripple下的加号——选择Gizmo——拖动新复制的【涟漪】。

注意:

1、【衰退】值没有负数。

2、涟漪的位置可以移动也可以改变范围。

3、在两个振幅值相同时,移动它是没有效果的,如果振幅值不同,就可以旋转。

4、还可以对涟漪进行移动,复制以及缩放等。

稍停一下,让学生记笔记。

(下面同学们就开始先练习一下【衰退】的操作,再复习一下涟漪的其它参数。

我们先来抄一下【涟漪】的操作步骤。

开始记笔记了。

制作涟漪的步骤:

1、把【透视图】最大化,在【创建面板】中选中【平面】在透视图中画出一个平面,可以修改他的长宽,把【长度分段】和【宽度分段】均设为50。

2、到修改面板中选择【涟漪】修改器,在“参数”卷展栏中修改振幅1、2和波长以及相位和衰退。

3、通过更改各个参数,比较不同参数时的不同效果作完后把涟漪进行复制。

完成后要注意保存。

大家要注意各个参数的作用。

给同学10分钟的时间。

并进行巡视辅导。

再讲解下一个大内容【波浪】。

二、【波浪wave】

(我看大家也做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看另一张图片。

)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用波浪做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你们看一下这张和刚刚用涟漪做的那张有什么不同。

)老师请同学来回答。

(xxx同学,你来说一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差别)。

等同学回答完后,老师开始引入【波浪】。

(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有不同的,涟漪这张是一圈一圈同心圆向外沿伸,而第二张呢是像那个石棉瓦一样的平行线样式的波形效果。

这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大内容——【波浪】。

波浪的做法和涟漪的差不多,连参数的功能也相同。

它们的步骤也是一样的。

但是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

大家可以记一下它的操作步骤。

波浪的操作步骤:

1、绘制平面;

2、修改——波浪;

3、修改参数,对比效果

下面大家就试试看能不能把波浪的效果做出来10分钟之后我来检查。

我把具体的要求发给大家。

大家要注意它的步骤和【涟漪】的是差不多的,参数也是相同的。

)教师把内容发给学生。

1、在透视图中画出一个平面,修改它的长宽100、100,以及分段均为50;

2、到修改器中选择【波浪】,修改它的振幅、波长和相位以及衰退;

(1)我们把振幅1看效果;

(2)我们再把振幅2,把振幅1改为0,看效果;

(3)把振幅都设为一样的值,看效果;

(4)把它的相位增大或缩小,看效果;

(5)调节衰退值,(注意衰退值没有负数),看效果。

(好的,大家开始做吧。

做好后可以看看波浪和涟漪做出来的效果的区别。

)老师巡视并辅导,如问题还是很大的话要讲的详细一点。

(通过大家做出来的波浪,我们可以看出它与涟漪的效果是不同的。

我们看看具体的区别:

涟漪是就像往湖面扔石子是水波以同心圆的形式一圈一圈地向外沿伸;而波浪就像是在湖面上吹了一阵风,水波是一浪一浪的向外沿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波浪】和【涟漪】加在一起使用,而且其它几何体也可以使用这两个修改器,现在我们来对文本使用这两个修改器效果吧)教师演示,并讲解做法。

(先在透视图中写出文本,然后再对其使用【涟漪】和【波浪】,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各个参数。

看它们加在一起用会出来什么效果。

注意一下文本呢本身是没有厚度的,可以使用上次老师讲的【挤出】的操作。

大家开始试一试吧)让同学练习,老师做辅导。

三、总结

(我看大家都做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今天讲的内容。

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内容是【涟漪】修改器,我们要注意的是它的各个参数的作用和区分各参数值不同时产生的不同效果,1、比如说振幅1和振幅2的区别,是使波纹产生于两个不同的方向。

2、而波长呢要记住波长越长,波纹越平缓。

3、而相位呢是增加“相位”值会使波向内移动,减少“相位”值会使波向外移动。

这个可以用来做动画效果。

4、其次是衰退值越大,也是波纹越平缓且由外向内衰减。

第二个内容是【波浪】,波浪的操作步骤和【涟漪】的差不多,连参数也相同。

两者的区别就是做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涟漪】是产生同心圆式的波纹,而【波浪】是一浪一浪的波纹。

最后一个内容是把【涟漪】和【波纹】的对象改为其他的几何体,我们主要说的是文本。

今天的内容呢就是这些,大家再练习练习吧)学生自己练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