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0357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

1.卫国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是商朝都城朝歌所在地;鲁国伯禽的封国,原来是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对象蒲姑所在地。

西周的这些分封

A.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

B.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

C.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D.谋求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于不同的分封对象都是为了稳定统治,显然材料中的西周分封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C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分封制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A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西周不同的分封对象,并不是说明分封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B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下并不能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2.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长期争霸。

两国皆筋疲力尽,诸侯间也实在受不了“牺牲玉帛,待于二境”(《左传·襄公八年》)的苦痛,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弭兵运动。

会上约定晋、楚共为盟主,中小诸侯国对晋、楚同时朝贡。

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的瓦解

B.中央集权的发展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的地位下降

『答案』C

『解析』A选项

宗法制度主要涉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解决贵族内部的继承问题,而材料中涉及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故不符合题意错误;B选项,小诸侯向大诸侯纳贡以及诸侯争霸破坏了周天子的权威,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错误;C选项诸侯争霸未经天子同意的战争是破坏了分封制,诸侯理应向天子纳贡而非诸侯也破坏了分封制度,故正确;材料的主旨针对的分封制度。

体现出来的问题是周天子实力下降而非地位下降,故D选项错误。

3.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

意识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答案』A

『解析』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4.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新太子。

太子太傅叔孙通不但称历史上晋献公因废太子导致晋国乱政数十年,而且以死相谏。

叔孙通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宗法继承制度B.坚守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

C.极力维护吕后尊严D.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叔孙通极力反对废太子立赵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强调的嫡长子继承制,A项符合题意;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不是维护太子之位,而是教谕、培养太子、辅佑太子,B项不符合题意;维护吕后尊严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稳定太子之位并不能“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D项错误。

5.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甘茂、范雎、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者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

若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

”钱穆意在说明

A.秦之人才资源远弱于东方六国

B.天下观念推动了统一国家形成

C.秦之富强得益于平民取代贵族

D.东方六国保留大量贵族制残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彼辈者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贵族机体的被推翻,推动平民学者的出头,具有天下观念的游仕阶层的活跃,推动了统一国家的形成,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秦国人才和东方六国人才的比较,无法得出秦之人才资是否弱于东方六国相关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富强得益于商鞅变法,而不是平民取代贵族,并且不符合史实,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具有天下观念的游仕阶层的活跃,推动了统一国家的形成,即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天下观念的推动作用,没有强调东方六国保留大量贵族制残余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

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

所以本题选D。

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从人治到法治化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此时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应该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选C项;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故排除A;秦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是人治社会,不是民主,BD项错误,排除。

8.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D

『解析』三则史料和出土的文物均提及黔中郡,其中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反映了湘西属于黔中郡,说明秦朝在此时设立过郡进行管辖,所以D项正确;前三则材料属于二手史料,说服力有限,因此无法判定数目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中有两则史料提及洞庭郡,因此洞庭郡有可能设立,故B错误;材料难以说明两个郡的范围大小,故C错误。

9.如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

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说明该制度

A.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B.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制度为行省制,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压制,致使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的推进,A正确;“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等信息可知,是地方行政机构,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辖区问题,C错误;据材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可知,该观点认为其不利于中央集权,D错误。

11.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

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

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

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12.《旧唐书•穆宗纪》载:

“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

“士泾父昌有边功,……朕欲加恩,制官放下'。

制命始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专制皇权的独断性

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门下省握有人事决定权

D.体现了唐代决策的民主性

『答案』B

『解析』“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说明给事中具有封驳皇帝的诏书的权力,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B正确,A错误;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门下省具有审核权,没有决策权,C错误;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民主性”表述错误,排除D。

13.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椽吏。

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

该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由地方政府举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任官是察举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的依据是军功,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由士家大族垄断选官,不利于人才选拔,故C项错误;科举制不是由地方举荐人才,故D项错误。

故选B。

14.《晋书·卫瓘传》记载: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

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曹魏时期战乱多,大量人才因为战争流离失所,不知所踪,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九品中正制,这说明九品中正制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同时依据材料可知,该制度“犹有乡论余风”,是传统的体现,因此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故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乡邑清议,不拘爵位”可知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并非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不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并未消除察举制的弊端。

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根据“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可知,宋朝科举考试程序趋向公正合理,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参考人员日趋多元”,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无法体现“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科举考试的具体程序,“流于形式”不符合材料,排除D。

16.《明史讲义》载:

“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

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

”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

C.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宦官专权的原因是明朝废宰相之后的皇权加强,故皇权旁落不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废宰相之后设置了顾问机构内阁也增设了司礼太监,这都是加强皇权的举措,为此宦官地位上升,士大夫与之结交,故B选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宦官而非内阁,且内阁只是顾问机构而非权力中枢,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主旨是宦官而非六部,且无法体现制约,故D选项错误。

17.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

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

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

A.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

B.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

C.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

D.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等信息可知,票拟对皇帝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即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故A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并非正式的中央机构,不可能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没有决策权,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而不是明太祖时期设立,故D选项错误。

18.《清史稿·职官志一》载:

“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

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

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

”由此可知

A.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

B.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

C.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

D.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改内阁,分其职设”“复分其职设”可知内阁职权的变化折射出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明朝开始设立内阁制,而不是清朝开始设立内阁,排除A项;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而翰林院来自于“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排除B项;取代内阁与材料中“至本章归内阁”不符,排除C项。

19.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从三公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逐渐加强,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三公属于秦朝、三省六部属于唐朝、内阁属于明朝、军机处属于清朝,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0.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

“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

B.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

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

D.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材料“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可见王夫之认为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要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故排除ABC;材料没有体现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故选D。

二、材料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

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故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李魔《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艳负难以充分施展。

至元丰亲政后,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

——摘编自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研究迷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的背景以及“理财以农事为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法轨迹发生逆转”的原因,并列举体现“富国”因子的变法措施。

(3)封建学者把王安石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认为王安石“是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

你认为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

(1)背景:

冗兵、冗官、冗费,导致“积贫”局面。

目的: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兼并。

(2)原因:

宋神宗借王安石变法聚敌财富,使“富民”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措施:

均愉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3)原则:

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用生产力的标准去评价。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结合所学从北宋三冗两积的局面进行分析;二问根据材料“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进行概括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进行阐述即可。

(3)结合所学可知,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立足于特定环境,以生产力作为评判标准进行阐述。

2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孤立分散的。

自发的“骚动”被轻而易举地镇压下去了。

实现废除农奴制的不是起义的人民,而是政府。

因为政府在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后,看到农奴制根本不可能再保存下去了。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材料二1854~1887年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

(单位:

卢布)

省名

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

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

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

1863~1873年

1882年

1887年

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41.07

53.87

82.41

库尔

斯克

30.14

40.91

75.55

40.42

81.78

112.22

——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民改革研究》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改革,是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

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分析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当代人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

『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原因:

地主和农奴矛盾激化,农奴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俄国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现象:

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1863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

影响:

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改革后地价的上涨使已经拥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3)理由:

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和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孤立的,分散的”“因为政府在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后,看到农奴制根本不可能再保存下去了”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等方面来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应当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1863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

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来回答。

(3)在当代人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并联系所学从农奴制改革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来回答。

23.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

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

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

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