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0346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体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体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主体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主体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性.docx

《主体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性.docx

主体性

主体性:

现代性的哲学奠基

(1)

2007-06-1501:

11:

33  作者:

沈语冰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458  文字大小:

【大】【中】【小】

简介: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从哲学上对现代性进行的奠基。

首先指出现代性哲学的基石是主体性(subjectivity)

(一)。

对主体性内涵的界定虽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下列观念之争中得到勾勒:

1)个体性(indi...

关键字:

主体性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从哲学上对现代性进行的奠基。

首先指出现代性哲学的基石是主体性(subjectivity)

(一)。

对主体性内涵的界定虽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下列观念之争中得到勾勒:

1)个体性(individuality)或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与各种版本的集体主义之争;2)理性(reason)的不同界定;3)对自主性(autonomy)的不同理解;4)反思性(reflexivity)或唯心哲学(idealisticphilosophy)及其争论

(二)。

一主体性:

现代性哲学的基石

从一开始,现代性就包含着双重性格:

既在不断地否定自身,又在不断地确证自己。

现代性的时间意识表明,现代人感到自己脚下是虚空的深渊,是过渡、暂时与偶然,虽则现代人期望这种过渡、暂时和偶然能结合永恒、本质与必然,但这一期望本身恰恰表明了现代性的脆弱。

现代性本质上的这种流动性和敞开性,使得为其自身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的要求变得益发尖锐。

波德莱尔首先在美术批评中论述了这一主题,本雅明则将这个源于美学经验的命题译解为一种历史哲学。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

一旦现代性脱离了传统的轨道,不再从外部(比如传统中)借用准则,那它为自身确立标准的要求就成为一种必须。

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在从波德莱尔到本雅明的艺术哲学和历史哲学那里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概念化,但第一次将现代性脱离过去的准则,从而自己为自己确立标准的问题上升为一种哲学问题的人却是黑格尔。

当然,对传统的批判早就已经开始了,这个批判的过程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经验,并对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作出了反应。

但是,只有到了十八世纪末,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问题才成为如此紧要的问题,以致于黑格尔能够把它当作一个哲学问题来加以把握,事实上黑格尔把它当作他自己哲学的根本问题加以处理。

一种没有先例的(withoutmodels)现代性必须将其自身建立在业已形成的分裂(diremptionsordivisions)之上,这一事实所导致的焦虑,在黑格尔看来乃“哲学需要的渊源”。

黑格尔最早发表的作品《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就是关于哲学的需要、前提和原则的一般性思考。

黑格尔在此书导论性的“回顾”中说:

“当一些现象,例如有关宗教的演讲,与思辨的需要不直接相关,那么它们和它们的被接受,尤其是诗歌和一般艺术开始在它的真正的范围内所得到的荣誉,都以较朦胧或较清醒的感觉,预示了哲学的需要。

”1

黑格尔充分意识到了当时德国的整个精神氛围,即除了从康德、费希特到谢林的思辨哲学外,还存在着关于宗教(后期费希特和谢林、施莱尔马赫)的思想、诗歌与艺术中的浪漫主义(赫尔德、歌德、席勒)。

康德通过思辨哲学所得到的分裂的知识图景,为费希特和谢林所不满。

费希特认为“存在是由道德目的所指引的动态的演化过程,这同他所解释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同德国文学界的伟大首领莱辛、赫尔德和歌德的意见相吻合。

……浪漫派诗人,如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对费希特的严格的逻辑性兼有反唯理主义和神秘因素深感兴趣。

”与此相应,谢林“以自然为可见的精神,精神为不可见的自然,这种思想促进了浪漫派的想象,鼓舞新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用爱慕的同情心来看待世界,这是他们在呆滞的机器面前所不能感受到的。

”2

黑格尔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承担起协调分裂的重任。

对他来说,协调随着启示宗教的式微而来的文化分裂为各种不同的、各自自主的领域的任务,恰恰就是哲学的使命。

他说:

如果进一步地观察哲学具有的特殊形式,那么我们就看到:

它一方面出自精神的生动的创造力,精神在这形式中由自己恢复破碎了的和谐,主动地进行塑造;它另一方面出自分裂具有的特殊形式,从这种特殊形式产生出体系。

分裂是哲学需要的源泉。

3

因为现代性唤醒了自觉意识,自我确认的需要也由此产生了,这一需要被黑格尔理解为对哲学的需求。

他认为哲学面临着把握“它自己的”时代的任务——在他看来,这一时代即现代。

黑格尔相信,他不可能把握独立于现代性的哲学概念的“哲学本身”的概念,换言之,哲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达到最后阶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关于现代(及其问题)的哲学。

黑格尔发现,现代的原则乃是主体性(subjectivity)。

主体性原则既说明了现代世界的优越性,也说明了现代世界的危机。

它揭示了现代乃是进步与异化同在的世界。

因此,黑格尔认为,有关现代的最初探讨即已包含着对现代的批判。

在他看来,现代以他称之为主体性的自相关结构(astructureofself-relation)为普遍标志:

“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自由,也就是说,存在于精神整体之中的一切本质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它们的权利。

”4当黑格尔勾勒现代世界的观相术时,他用“自由”和“反思”来解释“主体性”:

“我们时代的伟大在于承认了自由、精神财富、精神本身是自由的,并且承认精神本身便具有这种自由的意识。

”5

也就是说,直到黑格尔,现代性才作问题性被提到了哲学思考的前台,而我们已经说过,现代性的自我奠基过程其实早在黑格尔之前的两个世纪便已经开始了。

多尔迈在其《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中说,自文艺复兴以来,主体性就一直是现代哲学的奠基石。

6一般认为,笛卡尔开始了现代性哲学的奠基,他的《沉思录》是现代哲学中“基础”隐喻的最著名表述。

在第二个“沉思”里,笛卡尔说:

 

阿几米德只要求一个固定的靠得住的点,好把地球从它原来的位置挪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同样,如果我有幸找到哪管是一件确切无疑的事,那么我就有权抱远大的希望了。

7

 

笛卡尔不满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想,他发展出了一种“普遍怀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怀疑置于信仰的对立面,而其基础,即无可置疑的“阿几米德点”则是“我思”。

伯恩斯坦把这种寻找基础(确定无疑的事物)的冲动称做“笛卡尔式焦虑”,并认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为要世界寻找一个固定的支点这种形而上学的冲动,还不如说是出于对人生有限性、易错性、偶然性的思考。

笛卡尔将这种思考刻划为“灵魂的旅程”,这个旅程的恐怖性是间接提到的疯狂、黑暗、“从自我欺骗的梦幻世界里走出来”的恐惧感、“突然掉进深水中”的畏惧感上反映出来,在深水中,“我既不能肯定我的脚踏在底上,也不会游泳以便把自己托出水面。

”这个旅程的恐怖性还反映在想象中的焦虑不安上,即想像我只不过是万能恶魔的一个玩物而已。

伯恩斯坦得出结论说:

“将《沉思录》作为灵魂的旅程来阅读有助于我们理解笛卡尔对基础或阿几米德点的寻求并不只是解决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的一种手段。

它是对某种固定支点的探求,对某种稳固的岩石的探求,在那块岩石上我们能够在时时威胁我们的自然变迁面前确保生命无虞。

”显然,这种笛卡尔式焦虑既不单单是宗教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或是道德上的,而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本体论上的”。

8

笛卡尔式焦虑表明,在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伴随着神义论的式微,人类为自身寻找基础的焦虑有着深层的缘由。

这一点,如果我们将笛卡尔放回到“他的时代”中去看,就清楚无疑了。

一般教科书将笛卡尔宣布为革命精神的祖先,是“戴着假面的哲学家”,就是说,笛卡尔的哲学话语,是在论证“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死”(经院哲学的两个最大主题)9的伪装下,确立了怀疑一切的现代哲学原则,这一原则所蕴含着的宗教神学方面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的巴黎主教博絮埃就敏感地觉出这一点:

“我预见到:

从中得出的反对我们祖祖辈辈坚持的教条的结论,即将使得笛卡尔哲学面目可憎,也将使得教会丧失为了在哲学家们心灵中确立神、确立灵魂不朽而可能指望从笛卡尔哲学中获得的一切成果。

”10

怀疑一切之后,什么是怀疑一切的剩余,即不可怀疑的东西呢?

笛卡尔回答说:

 

当我愿意像这样想着一切都是假的时候,这个在想着这件事的“我”必然应当是某种东西,并且觉察到“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11

 

笛卡尔以下,欧洲哲学开始了漫长的、围绕着“基础”而进行的替代工作。

但是,不管这个现代哲学的基础是何种名称和何种面目出现(如主体、主体性、自我、意识、先验意识、绝对),经院式的、追求自恰的、枯燥乏味的哲学论证或形而上学思辨的背后,事实上保留着为脆弱的现代性奠基的不变本质。

为了反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过份强烈的建构色彩,英国哲人强调经验的基础地位。

洛克并没有泛泛地把相当于笛卡尔“我思”的自我(人格)定义为思的主体,他更注重自我意识在人格中的地位:

“意识永远是和当下的感觉和知觉相伴随,而且,只能凭借意识,人人才对自己是他所谓的自我……因为意识既然常常伴随着思想,而且只有意识能使人成为他所谓的‘自我’……因此人格同一性只在于意识。

”12洛克的这一思想启发了休谟。

休谟指出笛卡尔所说的“灵魂的实体”是不可能被感知到的,因此自我不可能是灵魂的实体,而是一连串意识状态的总和。

“任何时代,我总不能抓住一个没有知觉的我自己。

”13灵魂是没有任何能力保持同一性的,我们所知觉的无非是一连串的意识状态,我们根据这些意识状态通过联想才产生出自我的观念。

自我不过是“知觉束”,在经验中找不到恒定不变的自我。

主体性原则被公认为在康德哲学中得到基本型式。

康德的“哥白尼式倒转”使主体的地位定于一尊。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区分了“经验的自我”和“先验的自我”。

识,并认为休谟是正确的,不论是外知觉还内知觉,人们都观察不到灵魂的实体。

不过,康德不像休谟那样完全否认自我的存在。

他主张,必须承认先验的自我的存在。

尽管先验的自我不是经验认识的对象,却是经验认识的可能性条件。

经验认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意识的统一性,先验的自我确保了认识的统一性,它具有意识活动统调者的功能。

经验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意识的结构或基本形式。

先验的自我为经验认识提供结构,因而感性认识的对象处于时空的形式之中,知性认识的对象处于先验范畴的认识形式之中。

14

Indentstyle="MARGIN:

0cm0cm0pt">虽然哲学史与思想史学界对现代性哲学奠基于主体性原则这一点几乎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主体性内涵的界定,却常常莫衷一是。

不同的流派与作家经常对主体性作出不同的、有时是截然相反的理解。

据哈贝马斯的分析,黑格尔所说“主体性”这一术语主要有四个含义:

1)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

在现代社会,每个独特不群的个体都自命不凡;2)批判的权利(therighttocriticism):

现代世界的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要认可的东西应表明它自身是合理的;3)行动的自主(autonomyofaction):

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点是现代的特征;最后,4)“唯心哲学”(idealisticphilosophy)本身:

黑格尔将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或自我认识的)理念当做现代的工作,干脆地说,当作他自己的任务。

15我们不妨以此作为入口,来检视主体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也就是说,通过勾勒围绕着主体性概念展开的种种争论,可以明了主体性论域的大致范围。

 

二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1个体主义抑或集体主义

 

黑格尔认为,主体性的第一个内涵则是个体性或个体主义。

所谓个体性或个体主义,其首要意思是指,在现代社会,个体成为一切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般认为,尽管个人地位的确立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从哲学上论证个体性或个体主义的重要性,则始于英哲霍布斯。

莱恩(AlanRyan)说:

“霍布斯被广泛称为现代个体主义的创始人,个体主义之父。

”列奥·斯特劳斯敏锐地洞察到霍布斯在从传统思想向现代思想过渡中所扮演的角色:

“传统自然法所关心的主要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与尺度’,它是一种先于人类意志并独立于人类意志的、具有约束力的秩序。

……而现代自然法则主要是或倾向于是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是主观上声称的,其来源是人类的意志。

”16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麦克弗森(C.B.Macpherson)也认为,个体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英国。

在那里个体主义表现为两个形态。

一是以霍布斯为代表的抛弃传统的社会、正义和自然法思想观念,而从个人的利益和意志中推导出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思想;二是强调所有个人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与尊严的清教徒思想,并存在于像洛克那样的哲学家的思想中。

两种形态不约而同地展示了现代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即“所有权”的概念,这种所有权的概念首先表现在个人的概念上——个人是其自身的所有者。

自由是所有权的一个功能,社会则是由许多自由、平等的个人构成的,这些个人以自身能力所有者的身份而互相联系,社会由于各个所有者之间的交换而得以形成。

多尔迈援引爱利·哈勒维的话说:

“在整个现代欧洲,有一种事实是个体具备对他们自律的意识,每一个人都要求得到所有其他人的尊重,他将别人视为他的同类,或者看作是相互平等的;于是,社会便出现了,而且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由创造社会的个体意志的汇合之中。

这种出现和个体主义学说的成功就足以证明:

在西方社会里,个体主义是一种真正的哲学。

”17哲学上或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往往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上个体主义的先声。

林赛就认为:

“一切现代政治理论,除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外,都是个体主义的,在个体主义中,政治理论为个人道德判断寻求余地并予以鼓励,而且它是建立在宽容和维持权利制度的基础之的的。

绝大部分现代个体主义(严格地如此称谓)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都是这些共同假设之间的差异。

”18

斯特文·卢克斯在《个体主义》一书中,用四个基本概念或原则来确定个体主义这一概念的本质。

这四个基本原则是:

1)对人的尊严的尊重;2)自律(或自我指导);3)私人性;以及4)自我发展。

卢克斯认为这些原则乃是“个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此意义上,“人的尊严或对个人的尊重观念便处于平等观念的心脏,而自律、私有性和自我发展则代表着解放或自由的三个方面。

”19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一书的主题是后个体主义政治哲学的到来,但是他对个体主义曾经在西方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所作的勾勒仍然可资参考。

他说:

 

西方文明被深深地烙上了个体主义的印记,或许可以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西方历史的各个阶段及其发展冲动都证实了这种紧密联系的稳定加强。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是一些富有个性并且对传统宇宙观不满的思想家努力的结果。

在罗马帝国严密的社会结构中,基督教鼓吹人类灵魂的价值,坚持要拯救个人。

在近代史刚刚破晓之时,宗教改革就将个人良心从牧师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正如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文艺复兴将个体理性或“我思主体”从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一样。

20

 

function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防止撑破表格{varw=$(Id).width;varm=550;if(w

mesNewRoman'">我们知道,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一开始就不止有一种声音,它们不仅包括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方面对现代性作出的奠基与建构,而且自始就还包括从集体主义和激进主义方面对现代性所作的调校与批判。

21卢梭和黑格尔的取向就代表了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言说迥然异趣的另一端。

《社会契约论》称,自由意味着“一个人一理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成为自己的主人。

”22这种自由概念与霍布斯的消极自由概念形成鲜明对比。

在霍布斯那里,自由就是不受权力控制,因此人们在社会中必须作出基本选择:

自由或被统治。

卢梭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不仅否认自由与被统治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而且断言人们只有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才能过一种最完美的自由生活。

这就是埃赛亚·伯林所说的典型的“积极的自由”观。

由于这种自由观的自由本质上是自治(即自我控制、自为主宰),它在逻辑上预设了“有一个高级的、理想的自我向低劣的、经验的自我下律令”,因此自我一分为二。

接着,又由于真实的自我不一定存在个人心中,而可能体现在比个人更广泛的集体(如国家、民族或阶级),因此这种外在于个人的存在乃得以名正言顺地要求经验上的自我向它臣服。

23在卢梭看来,人们可以同时既是自由的,又是被统治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神奇方案是采纳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

“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

”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种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其天然自由,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24

波普尔认为,跟柏拉图一样,集体主义者黑格尔把国家看做是有机体,继卢梭以“普遍意志”装备它之后,黑格尔以一种自觉的和思维的本质、以及它的“理性”或“精神”来装备它。

这个精神,它的“本质就是活动性”,同时又是构成国家的集体的民族精神。

认识像国家这样的社会机构的方法是去研究它的历史,或者研究它的“精神”史。

民族的精神决定着它的潜在的历史命运;每一个“希望成为存在”的民族必须通过进入“历史舞台”,即通过打败其他民族,来肯定其个性或灵魂;斗争的目的是支配世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像赫拉克利特一样,黑格尔相信:

战争是一切事物之王、之父。

黑格尔写道:

“历史是世界的正义法庭。

”25

可以认为当下社群主义者的诸多努力仍然是对现代性本质作出一种调校。

26其主要旨趣乃是对卢梭与黑格尔的遗产的强调,27此外,部分被归入社群主义名下的学者,则保持了与古典思想的关联。

在此值得一提的麦金太尔就曾指出,当代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不过是18世纪启蒙运动道德哲学家们的现代性伦理谋划意图的继续,因而也必定与它们的先驱理论一样难逃失败的命运。

28

 

2理性或批判的权利

 

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主体性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理性,或批判的权利。

这种权利,即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对事物或状态作出判断的能力,乃是现代性的基本标志。

这一权利的确立则是始于笛卡尔,直至康德与黑格尔的现代哲学基本主题。

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认为,笛卡尔(还有培根)代表了十七世纪初的思想断裂,是笛卡尔对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在思考的那种一种思考发动了攻击:

 

不连续性——在若干年的空间里一种文化有时不再像它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在思考的那样思考并且以另一种方式思考另一些事的事实——可能开始于来自外部的耗损,来自那样一种空间,这种空间(对思想来说)另一方面只存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思考的空间。

29

 

福柯坚持,十七世纪初,在那个不管正确与否被称作巴罗克的时期,思想停止了在相似性要素中的运动,这种相似性正是构筑“文艺复兴知识型”的要素;相似不再是知识的形式,而是错误和危险的场所,正是在人们不去检验混乱那模糊的边界时,人们把自己暴露给了这一危险。

“这是经常的习惯,”笛卡尔说,“当我们在两件事物当中发现一些相似性时,将这些相似性平等地赋予这两件事物,甚至在那些事实上它们根本不同的地方,甚至在那些我们已经发现两者之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地方。

”30对笛卡尔来说,相似性仅仅是那些必须依据同一与差异加以分析的不同范畴的大杂烩。

他坚信相似性观念不能作为规序知识的一种方法,并用比较观念替代了相似性观念。

由此,相似性(resemblance)文化与表象(representation

le="FONT-FAMILY:

宋体;mso-hans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mso-asci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文化的根本断裂出现了。

31谢里登(AlanSheridan)认为,正当17世纪时,西方人已经意识到,相似性只能成为一个错误的诱因,一个尚未达到理性时代的知识的迷人的幻像。

于是,相似概念由比较概念取而代之,比较概念可分为两类:

度量概念和秩序概念。

前者为了构成同一性和差异的关系而分解为诸多的单元;后者依据最小的可能程度建构最简单的可能元素和配置不同的元素。

于是西方文化的知识型在其最根本的配置中发生了转换。

32

笛卡尔方法的关键之处是“秩序”概念。

他在“原则五”中写道:

“整个方法只在于,为那些我们的心灵目光所集中关注的事物安排秩序;我们首先把混乱暧昧的命题还原为简单的命题,然后从对所有最简单命题的直观出发,尝试以同样的步骤升至关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知识”。

其次才是数学。

“这些长长的链条是由非常简单容易的推理构成的,几何学家通常用它们达到极为困难的证明。

这些链条使我想到,人类认识范围中的一切东西,都是以同样的方式相互联系着的,而且我认为,一旦我们不再把非真的东西看作是真的,一旦我们总能遵循从某物演绎他物所必需的规则,就没有什么得不到或者无法发现的东西。

”33把数学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范围中的一切东西,就可以形成一种“普遍的科学”(mathesisuniversalis):

“它的根部是形而上学,主干是物理学,则由主干生长出来的支干则是各门其他科学”。

然而,数学的还原方法怎么能够用于解决上帝存在或灵魂存在的问题呢?

笛卡尔认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与几何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同样明显甚至更为明显”,为此(为建立他的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他提出了著名的沉思技术,后来被人们称为“怀疑方法”。

笛卡尔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完善的知识”,他把这种知识定义为“从第一因中推演出来的”知识:

“一旦我们要着手探究完善的知识(这正是‘哲学探究’一词严格所指的活动),我们就必须从寻求第一因或第一原则开始。

”笛卡尔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揭示这种原则的内在能力,并表明是受到我们自身理性的自然之光的正确指导。

他说:

“我用‘方法’是指容易使用的可靠规则,这样,只要人们严格地遵循它们,就绝不会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是正确的……,随着人们的知识持续不断地增加,总有一天,人们会以自身的能力达到对万物的真正理解。

”34

从笛卡尔开创的大陆理性主义,在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奠定第一块基石的同时,也为现代性的批判埋下了种子。

尽管有洛克和休谟等英国思想家的存在,法国启蒙思想还是高举起理性万能的大旗,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理性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它与另一原则,即进步原则一道,担当起了启蒙的重任。

但是,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的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并不主张理性的万能,而是倾向于划定理性的效力范围。

特别突出的是休谟,休谟以洛克的经验论为出发点,认为从经验中找不到普遍性和必然性。

洛克曾指出:

“所谓理性……我并不认为它在此处的含义是指那种构成了思想之链以及推论证据的领悟能力,而是指一些明确的行动原则,正是从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产生了所有的德性以及对于确当养育道德所必要的一切东西。

理性与其说是确立并宣告这种自然法,倒不如说是在探寻并发现自然法。

理性与其说是自然法的制定者,倒不如说是自然法的解释者。

”35休谟进一步认为,我们是借助于习惯来实现由个体观念到普遍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既不可能说明心灵活动的最终根源,也不可能以有限的心灵去获致“无限”的概念。

36

在休谟对理性能力的局限的洞见中,最著名的莫不过他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的否定。

他认为,理性不能帮助人们发现原因和结果的最终关系,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