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744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复习.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

外国文学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全名《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由狄德罗和达朗贝任主编。

狄德罗把编辑工作变成一场反封建的战斗,组织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

他的编辑出版,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而狄德罗称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2.哲理小说

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体裁。

它既具有一般小说的虚构性,但又缺乏其生动的情节和性格丰富的人物,而是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致的分析,体现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已达到启蒙的社会公用,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成为作者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言人,缺乏艺术感染力。

但是,这里小说的手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精辟警策,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战斗作用。

这里小说的代表作为《老实人》、《拉摩的侄儿》等。

3.市民剧

又称严肃喜剧、正剧,是启蒙文学的一种形式。

狄德罗德《论戏剧艺术》系统地论述了启蒙戏剧的理论主张,其要点是,戏剧要有教育作用,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要描写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要塑造新的人物,以第三等级的普遍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打破古典主义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的清规戒律,用散文取代传统的韵文。

代表作《私生子》、《费加罗的婚礼》等。

4.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兴起的一场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它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战斗口号和理性原则。

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作舆论准备。

5.书信体小说

18世纪在欧洲常见的一种小说形式,以书信的形式展开情节并表达主题,这种小说情节进展一般比较缓慢,启蒙思想家常利用这种形式表达对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议论和见解。

书信体的形式,便于让小说中的主人公直接倾诉自己在逆境中受压抑、苦闷、矛盾、失望的感情,卢索《新爱洛伊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这类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6.湖畔派

湖畔派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诗歌流派。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是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都经历过从拥护法国大革命到对革命失望的过程,又因为憎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而远离城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描写湖光山色,缅怀、美化中古宗法制的农村生活,诅咒城市文明,因而被人们称作“湖畔派”。

他们的诗歌一扫英国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新题材、新韵律、新语言,具有清新、明朗、恬静、深邃的风格。

他们浪漫主义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对当时及后世作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

中世纪文学经历了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崩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学形式多样,但作为

特定时期的文学仍有其共同特点:

鲜明的宗教烙印。

基督教在中世纪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使

文学深受其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教会文学中,就连人民群众创作的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也有

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

此外,在艺术手法上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

间接地表现社会生活,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2.《欧也尼·葛朗苔》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答案:

《欧也尼·葛朗台》成功地塑造了狡诈、贪婪、冷酷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他一生经历的描写,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葛朗台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投机钻营发家致富。

王朝复辟时期,他囤积居奇,伺机高价出售,并搞公债投资,很快变成了当地的首富。

作者还突出描写了他和妻子、女儿的关系,进一步揭露了他的吝啬和冷酷。

他的刻薄,形象地暴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丑恶的金钱关系。

小说真实的展现了19世纪初法国外省生活的历史画卷。

3.狄更斯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案:

狄更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盲目乐观的思想,作品主题开掘的欠深刻,并且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进行创作,塑造一系列“善良的”“好心肠的”资产者形象,小说总是以喜剧圆满结局,作品的基调是乐观的。

中期创作正处于英国宪章运动的高潮,他对社会现实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期的作品加大了批判力量,宣扬了小人物的温情和感化力量;在艺术上广泛的使用了讽刺手法。

晚期是狄更斯创作思想成熟和创作丰收的年代,他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提出许多社会问题,作品是严肃的、深沉的和忧愤的。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试述索福克勒斯对悲剧艺术的贡献。

答案:

索福克勒斯是希腊悲剧第二阶段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由盛而衰时期的生

活的反映。

希腊悲剧艺术形式在他手中臻于完美,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的成熟。

(2分)

索福克勒斯的贡献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剧中很少出现神,

他也不再借有神力,而是依靠人物性格本身的发展构成戏剧发展的动力。

他把人物放入复杂

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去塑造,而且用对比加强效果,从而使人物表现出较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

(5分)他的人物性格不是简单一律的,而是多姿多彩的。

著名的形象是俄狄普斯王这样质

朴庄严的英雄想象。

他反抗命运的顽强态度,为正义和幸福而斗争的遗志,以及自我牺牲精

神,都是感人至深的。

(3分)

其次,索福克勒斯在悲剧艺术形式上做出巨大贡献。

他改三联剧格式维系三个独立

的悲剧,增大了剧本的容量。

(5分)他在两个演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人,加强了人物

的动作和对话,使对话在戏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他减弱歌队的作用,使合唱化为剧情的

有机组成部分。

尤其在戏剧结构布局方面,他讲求情节的整一,重视戏剧内部有机联合。

的悲剧结构复杂,去不给人以杂乱之感。

布局严整而和谐。

情节发展越来越趋紧张,但内容

却能自然发展。

(5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文人史诗”

“文人史诗”相对于荷马史诗而言,即它不是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而是有专事艺术生产的文人精心创作而成。

他有鲜明的创作目的和深刻的思考,有自觉的艺术构思、艺术方法和独特的个性。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史诗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用来表达文艺复兴时期新型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即以人性反对神性,以追求理性和世俗幸福反对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一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称人文主义,以说明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初级阶段和发展基础。

3.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针对拉萨尔“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而提出的创作原则,要求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语言,使作品的思想倾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特意把他点出来,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悲剧和戏剧的有机结合。

4.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的一种文学体裁。

他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主人公的浪迹为线索描写城市生活。

流浪汉小说都多自传体形式,语言生动俏皮,具有较强的讽刺性。

流浪汉小说虽能较广地反映社会,但结构单纯,情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代表作是《小癞子》。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1)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史诗取材有据,反映时代风云,又穿插神话故事,神人合一,写实之中又富有浪漫色彩。

2)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它不仅用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其性格,还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3)剪裁得当,线索分明。

4)富于民间文学特色,因为是人民口头创作,语言质朴、清新;表现手法多为:

重复、夸张、比喻等。

2.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世纪文学经历了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崩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学形式多样,但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学仍有其共同特点:

鲜明的宗教烙印。

基督教在中世纪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使文学深受其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教会文学中,就连人民群众创作的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也有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

此外,在艺术手法上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间接地表现社会生活,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3.如何评价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个家产万贯的高利贷者,他性格的突出特征是赤裸裸的贪婪和嗜财如命。

他虽有万贯家财,却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苛刻地对待仆人、严厉的管教女儿,他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之一。

但同时夏洛克是个犹太人,由于那个时代的民族和宗教偏见,他又有受歧视的一面。

莎士比亚通过这个形象表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者的残忍和狡猾,谴责他对钱的无限贪婪,同时又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借夏洛克之口,表示对种族歧视的反感,同情被迫害的犹太民族。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索福克勒斯是希腊悲剧第二阶段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由盛而衰时期的生活的反映。

希腊悲剧艺术形式在他手中臻于完美,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的成熟。

索福克勒斯的贡献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剧中很少出现神,他也不再借有神力,而是依靠人物性格本身的发展构成戏剧发展的动力。

他把人物放入复杂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去塑造,而且用对比加强效果,从而使人物表现出较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

他的人物性格不是简单一律的,而是多姿多彩的。

著名的形象是俄狄普斯王这样质朴庄严的英雄想象。

他反抗命运的顽强态度,为正义和幸福而斗争的遗志,以及自我牺牲精神,都是感人至深的。

其次,索福克勒斯在悲剧艺术形式上做出巨大贡献。

他改三联剧格式维系三个独立的悲剧,增大了剧本的容量。

他在两个演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人,加强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使对话在戏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他减弱歌队的作用,使合唱化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

尤其在戏剧结构布局方面,他讲求情节的整一,重视戏剧内部有机联合。

他的悲剧结构复杂,去不给人以杂乱之感。

布局严整而和谐。

情节发展越来越趋紧张,但内容却能自然发展。

2.试述《神曲》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二重性。

在艺术表现上有新旧交替的特点:

首先他具有明显的新文学特点。

1)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以幻想的三界旅行为框架,却鲜明的反映了现实生活。

2)勾画了多姿多彩的具有现实性的人物现象。

无论是真人,还是历史人物、虚构人物,都能赋予他们外形、动作或表情上的某一特征,让他们成为具有概括意义的典型。

3)采用了丰富生动的民族化语言,从而打破了当时写作用拉丁语的戒律。

同时还用意大利民族中的一种格律为基础,构成了每段三行的连锁韵律。

《神曲》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旧时代的印痕:

1)采用了中古梦幻文学的流行方法,充满了象征、寓意。

2)严密而完整的结构也带有中世纪意识的特点,以3、9、10这些在中世纪人们心中具有神秘意义的数字来结构全篇,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全名《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由狄德罗和达朗贝任主编。

狄德罗把编辑工作变成一场反封建的战斗,组织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

他的编辑出版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而狄德罗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2.哲理小说

是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体裁。

它既具有一般小说的虚构性,但又缺乏其生动的情节和性格丰富的人物,而是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致的分析,体现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以达到启蒙的社会功用,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成为作者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言人,缺乏艺术感染力。

但是,哲理小说的手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精辟警策,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战斗作用。

哲理小说的代表作为《老实人》、《拉摩的侄儿》等。

3.市民剧

又称严肃喜剧、正剧,是启蒙文学的一种形式。

狄德罗《论戏剧艺术》系统地论述了启蒙戏剧的理论主张,其要点是:

戏剧要有教育作用,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要描写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要塑造新的人物,以第三等级的普遍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打破古典主义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的清规戒律,用散文取代传统的韵文。

代表作有《私生子》、《费加罗的婚礼》等。

4.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德国的异常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反封建和强调民族性方面比启蒙时期更向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狂飙突进运动作家崇尚感情,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叛逆精神。

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这场运动只局限于文学领域,没能发展为政治运动,因此到八十年代就低落下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唐璜》是如何讽刺贵族阶级的?

《唐璜》是根据西班牙传说写成的。

此剧是莫里哀打破古典主义法规的剧本之一,剧中主人公性格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唐璜是个贵族恶少,他仪表文雅,但品行恶劣,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他到处勾引良家妇女,但“爱”一个丢一个,被他的仆人称为“结婚专家”。

最后恶贯满盈,在仇人石像前遭到惩罚,陷进崩裂的大地。

这预示着贵族阶级的不妙下场。

唐璜的形象表现了17世纪,法国贵族在生活和道德上的腐败和堕落。

《唐璜》是一本战斗性很强的作品,由于对贵族的尖锐讽刺和揭露,演出15场后被停演。

2.维特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维特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男主人公,是代表当时德国社会里觉醒了的青年一代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

他有理想、才能,渴望自由,又力图有所作为。

但周围的现实是沉闷和鄙陋的。

贵族的傲慢和偏见,官府的腐败,市民的平庸等。

这一切都与他格格不入。

他愁闷、孤独、却无能为力,只得从大自然、儿童和农民那里寻找慰藉。

绿蒂的质朴纯真使他倾倒,然而,她甘愿在平庸的圈子里生活,维特只好在绝望中自杀。

他的死,是社会不容的结果。

是他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必然归宿,也是他对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的孤独而消极的抗议。

维特那浓重的感伤情绪,正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找不到一条真正摆脱封建束缚的道路的社会现实。

3.萨特的“境遇剧”的特色和意义是什么?

萨特的“境遇剧”是指在舞台上展现人的境遇,并将这种境遇推向极致,人们在其中做出的选择既是无奈的,又是自由的。

《禁闭》中提到的“他人就是地狱”的名言,实际上说出了人与人之间难于沟通的事实。

《恭顺的妓女》同样涉及了沟通困难的问题。

《死无葬身之地》将一群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志士的境遇推向极端,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自由选择。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堂·吉诃德》是一部反对封建的杰作。

他以深刻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和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生动地表现出骑士的长矛、甲胄已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小说问世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就销声匿迹了。

小说为后人提供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广阔图画,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

小说在典型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全书中的人物只有两个:

堂·吉诃德与桑丘,可说是一个“疯子”和一个“傻子”,但反映的生活却非常广阔、深刻。

虽然主人公盲目蛮干,但同时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为实现正义理想勇往直前的性格,又使他成为可爱的人,尤其值得肯定的可贵品质。

他和桑丘都不是类型化的人物。

2.简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长篇政治抒情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代表作,是他讽刺诗的顶峰。

诗人1831年迁居巴黎,1843年10月回国探亲,长诗便是这次“旅行”的成果。

长诗用光怪陆离的梦境、幻想、童话和传说等方式,抨击了德国封建割据政权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反动性;批判了反动阶级庸俗猥琐的市俗习气,揭露了所谓“反政府”的自由主义派别的反动实质;表达出诗人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长诗将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和生活的真实画面结成一体。

使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浪漫主义因素相结合,强烈的抒情性以及精美、生动、韵律铿锵、节奏感强的语言,构成了长诗艺术方面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文学产生于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由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后流传到法、德、俄等国,为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作了准备。

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

在创作上强调感情,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但不少作品充满悲观情调。

常见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

2.“世纪病”形象

“世纪病”是指十九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对社会、人生的悲观忧郁症,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和社会剧变在中小资产阶级中的反响,它是一种消极的倾向。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在中篇小说《勒内》中塑造了欧洲文学中的第一个“世纪病”形象,主人公勒内是一个在大革命的冲击后无所依托的贵族青年,他的思想特征是苦闷、彷徨、迷惘和悲观。

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阿克达夫是继勒内后最著名的“世纪病”形象,他的忧郁和绝望是他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想破灭和对复辟王朝的不满所引起的,进而比勒内有更多的进步因素。

3.《克伦威尔》序言

《克伦威尔》序言是雨果阐述其浪漫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文献,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

论文的中心是反对古典主义桎梏,主张文学自由主义。

雨果对伪古典主义悲剧不可逾越、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截然分开以及“三一律”、语言规定等进行了批判,提出新的浪漫主义艺术观,特别在美丑对照原则、浪漫主义真实等方面从美学角度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雨果把文学上的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相提并论,体现了序言反封建的阶级性。

4.“多余人”形象

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俄国文学作品中主要的正面人物系列形象,主要的有奥涅金、罗亭、别里托夫等。

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其共性是,个人禀赋较高,受过资产阶级教育,不满贵族上流社会庸碌生活,自认为高于周围的人,与之格格不入;但是,他们都过着寄生的生活,远离人民,普遍缺乏意志力,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往往一事无成,被当作自己社会的“多余人”。

他们是贵族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三十、四十年代在宣扬民主思想时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然而由于这些弱点,他们的事业注定要失败,他们的历史人物只能由新一代的平民知识分子来接着。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人间喜剧》的现实艺术成就是什么?

《人间喜剧》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典型形象塑造。

2400多个人物活跃在“巴尔扎克社会”里,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就不下60个。

为此,他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段。

首先是善于按照典型化的原则塑造人物。

其次是喜欢夸张地描写人的情欲,把某种情欲强化,凝聚在一个人身上。

《人间喜剧》重视环境描写,其环境描写准确、细致、生动,具有典型化的特征;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2.《欧也妮?

葛朗台》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欧也妮?

葛朗台》成功地塑造了狡诈、贪婪、冷酷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他一生经历的描写,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葛朗台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投机钻营发家致富。

王朝复辟时期,他囤积居奇,伺机高价出售,并搞公债投资,很快变成了当地的首富。

作者还突出描写了他和妻子、女儿的关系,进一步揭露了他的吝啬和冷酷。

他的刻薄,形象地暴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丑恶的金钱关系。

小说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初法国外省生活的历史画卷。

3.狄更斯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狄更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盲目乐观的思想,作品主题的开掘欠深刻,并且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进行创作,塑造一系列“善良的”“好心肠的”资产者形象,小说总是以喜剧圆满结局,作品的基调是乐观的。

中期创作正处于英国宪章运动的高潮,他对社会现实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期的作品加大了批判力量,宣扬了小人物的温情和感化力量;在艺术上广泛的使用了讽刺手法。

晚期是狄更斯创作思想成熟和创作丰收的年代,他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提出许多社会问题,作品是严肃的、深沉的和忧愤的。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是如何表现的?

首先,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表现为它在某些人生行为的违情逆理性质时,故意夸大它的荒谬怪诞。

比如小说中的佩克姆将军命令地中海战区内的帐篷统统并排搭起,帐篷们朝着华盛顿大门的方向,要有气派。

谢司科普少校一星期夺得了三面红三角旗,因为他揣摸出一种新的队列方式:

不会动手臂,由此避免了队列中歪歪扭扭的行进现象。

这一切直观的描述让人直观上边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理偏斜与精神的残缺,从而在瞬间确证了自我心理上的健全,精神上的优越,于是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豪感、喜悦感,归根结底也就是喜剧感。

其次,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感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表现为他在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恐惧与残忍时,总是通过常识中公然的悖离逆情予以显现。

比如小说中对一个“全身雪白的士兵”的毫无逻辑、肆意夸张的描述,一下子将世界公然置放于荒诞的背景上。

同时,我们也就从心灵里轻轻地勾销了对这个公然不合理世界的基本认可,从而获得了强烈无比的喜剧性领悟。

2.简述《高老头》的艺术特点?

a)注重典型环境描写,重视描写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关系,小说中著名环境描写有三处:

破败的公寓、精雅的子爵府和奢华的内室。

2)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十分精彩。

3)综合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使得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成为著名的典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构精致。

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线,又穿插了其他情节,几条线索看似纷繁,实际主次分明,环环相扣,互为补充,深化了主题。

5)对比手法运用的广泛、自然。

如高老头的窘困和女儿的奢侈相比,使作品思想性更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颓废主义

十九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资产阶级没落文学流派。

他是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面前,感到恐惧不安,陷入精神迷惘的产物。

颓废主义流派众多,名称不一,而且相互之间还有矛盾,但其共同的特征是:

接受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创作纲领,否定理性认识对文学的作用,散布消极厌世、悲观失望的思想情绪。

2.社会问题剧

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在十九世纪70年代所创作的目的在于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

他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表,揭示其中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抨击资产阶级的市侩意识,争取民主独立,主张妇女解放,等等。

其目的是在呼吁进行社会革命,带有改良主义色彩。

3.托尔斯泰主义

指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其主要内容包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人类之爱”等三个方面,而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

长篇小说《复活》形象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

4.“解冻”文学

指前苏联50年代后出现的以暴露社会阴暗面为主旨的文学作品,因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而被西方评论界命名,以映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春天就在眼前”,因而这个名词带有政治色彩。

苏联评论界认为这些作品是“丑化现实”,予以否定。

代表作《日瓦戈医生》《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等。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卡拉玛佐夫性格”是什么?

“卡拉玛佐夫性格”是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的主人公卡拉玛佐夫家族的共同精神气质。

在这个地主家庭中,父子兄弟之间充满仇恨和斗争,最后演出一幕杀父丑剧而结束死亡。

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虽然身份不同,性格迥异,但都具有:

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残暴、放肆淫逸,腐化堕落的“卡拉玛佐夫性格”。

“卡拉玛佐夫性格”是19世纪后期俄国病态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