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660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讲学稿(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熟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模块一:

温故知新

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

(3)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                              。

模块二:

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学习内容

摘记

【阅读】书本P48–P50总结分子和原子的相关内容

1.物质是由   、    、离子这些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①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有质量约为3×10-26kg。

这些事实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②物质热胀冷缩及三态变化,则说明分子之间有      ;③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说明分子       。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运动速率。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首先分子分解成     ,然后这些

    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其他物质。

因此,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所谓“最小粒子”是从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说的,而不是说这种粒子最小。

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还可以分解为原子。

模块三:

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研讨内容

摘记

组长组织讨论下面的【小组研讨内容】后再抽签展示

【小组研讨内容】

内容一:

【探究活动】书本49页“分子运动现象”,将答案写在书本上。

内容二:

分子的性质

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2)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3)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4)6000L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40L的钢瓶中。

内容三:

分子和原子有何不同?

1.

观看下图: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总结下列问题:

 

物理变化的实质:

                      ;

化学变化的实质:

                      。

2.观看下图: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总结下列问题: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模块四:

教师精讲(认真听讲并记录要点)

精讲内容

摘记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微观

分子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模块五:

当堂训练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应等于40mL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很小

C、“蔗糖能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粒子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分子受热体积会变大,遇冷体积会缩小。

B、气体可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的缘故。

C、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的分子。

D、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会发生变化。

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D.水汽化

6.下列物质含氧分子的是()

A.水B.过氧化氢C.液态空气D.高锰酸钾

7.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8.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A.B.C.C.D.

9.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

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去

11.右图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

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

同质子数的原子。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2.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

有挥发性。

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

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分子的特点。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本P48-49页“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有关内容,划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课前预习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

(1)如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A层全做,★C层选做。

  

3.完成预习所需时间:

15分钟

一、【预习自学】

填写以下空白

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物质是由和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常分子的和都很小。

3.根据图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可以知道分子总是在不断的。

4.根据图3-2、3-3可以知道笨是由构成;硅是由构成。

5.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__,液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

6.收集P48-49页中的生活实例或者你知道的生活实例并试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例如:

闻到花香解释: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编号

生活中的现象或例子

微观解释

二、【预习自测】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或水结成冰块的实质是()

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减小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屋里喷了香水B.化学实验室内充满药品味

C.汽车疾驶而过,车后卷起烟尘D.用食盐将青菜腌成咸菜

3.“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 4.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面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能说明粒子运动的是____,能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填序号)

①美酒飘香②盐咸糖甜③干冰升华④轮胎爆胎⑤热胀冷缩

3、【我的疑问和收获】

1.在预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预习完本节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探究案

探究:

分子的特点

【活动一】观看视频材料,谈谈感受。

解释:

分子的特点1分子很:

分子的质量,体积。

【活动二】浓氨水:

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酚酞:

遇到氨水能变红色

1.将酚酞溶液滴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将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3.棉花团上滴上酚酞,向瓶中倒入少量浓氨水,观察现象。

解释:

分子的特点2分子。

拓展实验:

品红扩散

现象:

解释: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活动三】提出问题:

50加50一定等于100吗?

分组实验: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

结论: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特点3分子

拓展实验:

你认为空气和水哪个更易被压缩?

请同学们亲自体验:

用注射器分别压缩一定体积的空气和水。

解释:

气体间的分子间隔较(填“大”或“小”),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填“大”或“小”)。

 

【课堂小测】:

1.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

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C.花香四溢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4.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和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5.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这说明()

A.分子的间隔变大B.分子可再分

C.分子质量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

6.如图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7.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8.请用上述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相同条件下,气体、液体比固体的体积大。

(2)热胀冷缩。

(3)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4)香水、汽油、酒精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5)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0.024m3的钢瓶中。

 

课后训练案

【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2.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

【能力题目训练】

4.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

现象

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拓展题目探究】

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

探究分子有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

在盛有少量蒸

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答一条即可)。

⑵实验Ⅱ(如图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⑶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