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647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包头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杨年喜审题人:

董翠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B.汉代C.宋代D.清朝

2.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

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

”这表明当时

A.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B.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打破

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5.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

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C.强化了海禁政策

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7.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

8.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B.汉朝和宋明时期C.隋唐和宋明时期D.隋唐和晚清时期

9.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10.何谓美女?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

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1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12.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

“……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颁布“解负令”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鼓励发展工商业

13.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1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格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16.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17.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

18.“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

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

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

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

它的思想在驰骋。

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致良知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19.有学者指出:

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提倡以人为本B.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挑战权威,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D.提倡理性,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20.卢梭说: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表明他主张

A.制定契约防止官吏滥用职权B.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意志之上

21.“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2.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2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24.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D.将军享有最高政治权利

25.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6.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27.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正好相反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D.三者同步

28.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

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

“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

”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

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战争的性质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D.民族立场

29.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

“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

“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

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31.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32.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

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

A.全球史观B.文明史观C.现代化史观D.民族史观

33.“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保护劳工权利D.推行以工代赈

34.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A.质量不变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量子理论

35.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

36.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

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哪一外交方针

A.“反对霸权主义”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别起炉灶”D.“一边倒”

37.《管子•君臣》中说:

“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

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

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

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

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3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39.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40.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

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

图中空格处依次是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二.非选择题(41题18分,42题22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要从实际出发制止对小房产和农场取消偿还抵押所造成的悲剧和日益严重的损失。

要坚持由联邦和各州以及各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支持大量削减抵押的要求。

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亚当•斯密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6分)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提出了什么经济政策?

他提出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根据材料三,撒切尔夫人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42.(22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

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

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

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

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

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

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

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8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的理解,并指出这一“不正常状态”结束的直接原因。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仍在曲折发展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启示。

(2分)

历史参考答案

BABCD;BDBCD;BCCAC;ADDDB;

BBCAC;DADBC;DDDBD;BBDAA;

41.【答案】

(1)自由竞争。

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

(6分)

(2)国家干预经济;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6分)

(3)紧缩货币,削减开支;企业民营化;减少对福利的投入。

撒切尔夫人所采取的措施抑制了通货膨胀,英国经济开始复苏。

(6分)

42.【答案】

(1)对中国而言: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分)

对日本而言:

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3分)

(2)中国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日本失去国际政治大国地位,沦为美国的附庸;

西欧殖民体系在亚洲解体;

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8分)

(3)理解:

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4分)

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

(2分)

(4)启示: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理性互信、和则双赢;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