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362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篇 基础理论.docx

第二篇基础理论

第二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厂商理论

§1厂商性质

1.1理论界域

厂商是一个将投入(它购买的资源)转为产出(它销售有价值的产品)的组织。

其一般功能是:

为了进行生产,对购买的资源进行配置,然后把增值的产品销售出去,赚取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价。

通常情况下,厂商被假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但是这一假定因企业内部结构状态的特殊性而与现实中的企业行为不一致。

古典的厂商理论:

厂商是一个生产函数

古典的厂商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企业的,认为他是一个将各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

一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可以由生产函数表示:

它选择了各种投入要素分别为X1,X2…,Xn,最终的产出为Q。

假定企业对投入和产出水平的选择都是为了使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竞争市场上按照既定的价格W1,W2,…,Wn,购买n种投入,它的总成本是:

如果该企业的生产函数是:

在目标产出水平给定的前提下,通过求解下列问题使成本最小化:

对Q的每一个值求解,将产生一条总成本曲线,据此还可以推导出一条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其基本形状如下所示。

如果市场上的价格水平为Pm,按照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则厂商选择产量水平Qh,就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厂商的平均成本线呈U形,这是由于从短期来看,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成本,如工厂的机械设备、建筑设施等,另一部分为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在达到特定产量水平之前,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产品中分摊的固定成本有下降的趋势,由此导致平均成本的下降,在达到某一产量水平之后,如果产量水平继续增加,固定成本就必须增加,由于固定资本在投入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可分割性,所以会出现平均成本上升的过程。

从长期的角度考虑,有些投入也很难随着企业规模的改变而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经营能力。

随着产量的扩大,经营者最终会不堪重负,它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结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又开始上升。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厂商是一个“原子”式的“经济人”。

厂商的业主就是所有者资本家,同时也是拥有绝对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的企业家。

1939年,霍尔(R.L.Hall)等人对38家英国厂商进行访问调查,发表了《价格理论和价格行为》一文,它们的研究结论对新古典主义厂商理论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

即他们发现:

(1)寡头是市场结构中的主要形式;

(2)厂商并不企图获得最大利润;(3)厂商并不使用MC=MR的边际原理,而是使用完全成本原则(即平均成本原则)来确定价格。

经理中心理论认为,厂商是股东、经理和工人的结合体,各类人员之间的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最高管理层,而不是股东。

鲍莫尔(W.J.Baumol)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行为、价值和增长》一书中提出的“最大销售收入”模型;马里斯(R.Marris)在1963年发表的《经理型企业模型》一文中提出的“最大增长率”假说;威廉姆森(O.Williamson)在1963年发表的《经理决断和企业行为》一文中提出的“经理效用函数”理论,者一经理效用函数为:

U=f(S,M,I)

式中:

S是包括经理管理人员在内的薪金开支;M是经理津贴;I是可由经理自行决定的投资。

西蒙(H.A.Simon)于1955年发表的《合理选择的行为模型》一文与塞尔特(R.A.Cyert)和马奇(J.G.March)于1963年出版的《行为型厂商理论》一书,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厂商理论。

他们认为,厂商既是个体成员的结合体,又是组织(结合)的结合体。

厂商的每一个成员或群体都有自己的要求,这往往同其他成员或群体的要求以及作为一个组织的厂商的总目标相冲突。

解决的办法是群体通过相互间的不断谈判达成协议,来实现各自的要求。

厂商最高管理层的任务是:

确定厂商的目标,尽可能的协调厂商的目标和各群体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做出决策。

而决策过程遵循的是“令人满意”的原则。

厂商的这一行为特征又称为“有限理性”,同传统厂商理论的完全理性和“最大化”准则相对立。

企业的契约理论:

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

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关心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二是什么是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在企业内部,谁是委托人,谁是代理人;三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

现代企业理论从其所运用的方法上划分,可分为三大理论:

一是交易成本理论;二是委托代理理论;三是产权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产区理论则强调在企业内部产权界定与权利的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这三个理论分支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因此现代企业理论也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为,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通过市场,资源的配置过程都是存在成本的,但是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在其内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比较优势,科斯给出了这种比较优势产生的两个理由:

第一,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很高;第二,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在其内部允许某个权威来支配资源。

由此我们看到,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部,相同的工作是通过权威来完成的。

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权威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量,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因此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直接定价成本或者说市场交易费用。

代理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主要解释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在他们看来,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过程实质上是这样一种状态:

每一团队成员都对团队整体成果的创造产生直接影响,团队成果是团队所有成员努力程度的函数,但是无论是团队个体成员的努力程度还是其对团队整体成果的贡献程度,都没有办法准确计量。

如果对个体成员的收益分配是根据团队整体成果的某一比例而不是个体成员最终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客观上就存在对个体行为主体自利行为的激励。

因此直接的推论是,团队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监督,并且最适合最有效的监督者是最终剩余的索取者。

詹森和麦克林将代理成本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二是代理人的保证支出;三是剩余损失。

1.2厂商为什么存在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30年代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这一开创性论文,指出通用汽车公司自己生产车相比依靠市场供应费用更低,效率更高。

而后又经过众多经济学家的大量工作形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CostEconomics)。

他们认为,市场交易广泛存在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双方提出要求、讨价商谈、接受合同、交货检验等有关活动的成本。

按交易成本理论,在正常情况下,当企业内部进行交易的成本等于同样的交易在市场上完成的成本时,即是企业规模大小的临界点。

1.3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厂商之间进行业务活动所花的费用。

它包括从开始接触、签订协议,到执行协议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付出的所有代价。

§2厂商组织

2.1科层组织

科层(Hierarchy)就是一个组织中的控制链。

图1-2显示了一个典型的科层结构:

一个人总负责,下辖若干各个分管部门,下属部门将各自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做出协调决策。

 

总经理的角色是将各个来源的信息消化并做出最重要的、协调的决策——处理那些不能很快解决的问题。

2.2大厂商的内部结构

生产若干种关联产品的大型厂商可以多种方式进行的组织,这里主要讨论两种:

一种组织形式是职能分离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厂商对每一种行为设有独立的部门,比如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当许多责任由一个经济单位处理时,由于劳动专业化会带来更大的效率。

另外一种形式是多部门(M)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厂商以生产的产出为基础分成若干部门。

尽管在这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下,所有责任常常是相同的,但命令的等级秩序是不同的,从而组织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

2.3所有权形式

在西方国家中,有三种典型的厂商形式:

单一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公司。

单个业主和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个人责任,因此,所有人的全部财产都处于风险中。

合伙制还有第二个规定。

如果合伙企业中的一个成员脱离了企业,整个合伙企业自动解散。

为了继续存在,必须重新组建新的合伙企业。

股份公司是将资本分成由个人所有的等份额的公司,持股人对公司的债务权仅负有限责任。

股份公司的兴起符合扩大厂商规模的需要。

大企业融资可以通过股份公司在这一组织形式有效的加以实现。

否则,投资者是不愿接受潜在的、由他们既不认识也无法监督的经理们的行为带来的债务问题。

表1-1显示了债权所有人和股票持有者(股东)的要求权利之间的区别。

假设一个股份公司筹集了100万美元,50万美元是以20%的利息借来的,另50万美元是出售每张1美元的股票获得的。

股份公司拟投资于一个有一般机会成功的项目。

如果这一项目成功了,公司赚200万美元,其中10万美元付利息,50万美元还本。

剩下的140万美元作为红利归于股票持有者。

如果项目失败,公司破产,卖机器得到50万美元,给债权所有人。

表1-1债权所有人和股票权益所有人收益比较

项目结果

概率

债权所有人的收益

股票权益所有人的收益

成功

失败

预期收益

最初投资

预期收益减去最初投资

预期收益率

0.5

0.5

600000美元

500000美元

550000美元

500000美元

50000美元

10%

1400000美元

0美元

700000美元

500000美元

200000美元

40%

平均而言,债权所有人期望得到55万美元的收益(1/2×600000+1/2×500000),而股票持有人期望得到70万美元的收益(1/2×1400000+1/2×0),某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是超过最初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除以最初投资。

表1.1显示了债权所有人的预期收益率是10%,而股票权益所有人是40%。

这一例子表明股票所有人的预期收益高于债权所有人的预期收益,而债权所有人的收益变动没有股票权益所有人的收益变动大。

总的来说,因为债权所有人在股票权益所有人之前得到偿还,持有债权较安全。

但是,因为债权风险较小,预期收益低于股票权益所有人。

2.4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伯乐(Berle)和明斯(Means)在1932年的著作《现代股份公司和私人产权》中认为,股份公司形式应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开来。

股东通常不是经理,经理只是公司的雇员。

不能按照基于利润极大化的传统经济分析,对公司的行为做出预测。

除了股票权益所有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外,冲突还会发生在债权所有人和股票权益所有人之间。

大厂商并不因引起监督成本而无效率,这些成本可以用较大规模和筹资便宜的好处抵消。

§3厂商目标

3.1利润最大化

传统的厂商理论认为,厂商追求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其基本要点或假定主要有以下三条:

(1)目的单一性。

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小厂商,其所有者和雇员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最大利润。

(2)理性。

厂商由其所有者控制,所有者追求的是利润。

所有者愿冒风险将资金用于办企业,理所当然就是要获取最大利润。

(3)决策规则。

厂商的价格或产量决策的确定规则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MR=MC)。

这一决策规则源于总利润的标准定义,即总利润是指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即π=TR-TC。

长期以来,对利润最大化理论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

(1)厂商决策不一定总是遵循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规则;

(2)从管理角度分析认为,关键在于典型的厂商中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多数大厂商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经理人员在厂商决策中起重大的作用,他们追求的目标与股东不一定一致;

(3)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认为,企业追求的不一定是最大化目标,而是一种“满意”目标。

但总的说来,产业经济学的一般观点认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基本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公司制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但仍然受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的约束限制。

3.2效用最大化

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指出。

由于多种原因,经理人员除追求正常的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之外,可能还有雇员或职工规模、可随意支配的费用额(“交通费”或“招待费”等)、管理者个人“名声”以及其他好处。

经理的正常收入与公司的利润呈比例,因此可划为一类,并用图1-3中的纵轴表示。

雇员或职工规模、可随意支配费用额、个人名声等其他“效用”虽对经理人员可能非常重要,但一般与公司利润无直接联系。

可将其统称为“额外津贴”(PerksorPerquisites),并在图中用横轴表示。

在图1-3中,I1,I2和I3分别表示公司利润与经理个人“额外津贴”不同组合时三种不同“效用”满足程度。

I1的效用满足程度最低,I3的效用满足程度最高。

同一效用曲线上任意点所能提供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异的,比如同在I3上的A点和B点所能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因此,图1-3中的三条曲线被称作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s)。

 

 

H

 

对经理人员来说,当然是效用越大越好,但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中的P点表示公司可以获得的最大利润水平,但此时经理的“额外津贴”为0。

既然增加1美元的“额外津贴”,必然减少一美元的公司利润,即从P点沿PP‘线向下移动,那么从中可以知道该线的斜率为-1。

在PP‘线上的H点,“额外津贴”的数额为C,此时公司的利润额为P-C。

就是说,PP‘线实际上正是“额外津贴”与公司利润组合的可能性曲线(PossibilitiesCurve),即该线左下三角型的任何点都是可以达到的。

经理人员通过选择可以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的“额外津贴”与公司利润组合点,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

此例中,即为I2曲线上的H点。

显然在此模型中,管理者的最后选择并不是所有者通常期望的利润最大化。

但要实现这样的选择,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二是所有者或股东获得信息的代从颇高;三是该厂商由一定的市场支配力,三者缺一不可。

3.3收入最大化

图1-4展示的是鲍莫尔(W.J.Baumol)提出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

横轴代表产量的销售量,纵轴代表总成本、总收入和总利润。

假定该厂商是个垄断企业,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一斜率为负的直线。

这样,它的总收入曲线将如图1-4中的标准抛物线。

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等于总利润。

在总收入与总成本两线相交时,即A、B两点,利润为0,这时的销售量为Q0和Q4。

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为Q1,利润额为π1,此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总收入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

销售收入最大时的产量为Q3,此时边际收入等于0。

从图

1-4中可以看出,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为Q1小于销售收入最大时的产量Q3。

从图1-4中难以看出,但根据经济理论很容易验证的另外一点是,收入最大时的价格低于利润最大时的价格。

如果经理的决策受到限制,比如所有者有最低利润的要求,这样管理这就可能被迫提高价格,降低产量。

假定股东把最低利润定于图1-4中的π2,那么这时的产量将是Q2,而不再是Q3,这里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以上的分析结论是以垄断企业为前提的。

可以说明,在寡头垄断条件下,收入最大化决策的区别会大大减小。

 

 

关于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可以利用另一个图来加以说明。

其他假定不变,改变的只是边际成本为一常量MC(见图1-5)

 

 

在图1-5中,边际收入为0时总收入最大,此时的产量为Q‘,相应的价格为P‘,总收入为产量与价格的乘积(=Q‘P‘)。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产量为Q,价格为P。

如果再考虑到股东可能提出的最低利润要求,可知其产量将位于Q与Q‘之间,价格将位于P与P‘之间。

3.4增长最大化

厂商(企业)增长有两种主要途径:

一是内部扩张;二是企业兼并。

量度厂商增长的常用指标是销售额,增长率最大化通常也就是指销售额增长率最大化。

厂商增长率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二者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3.5长期利润最大化

股东或管理者有可能寻找长期利润最大化或净现值最大化。

所谓净现值是指各时期收入与成本之差(即利润)通过一定贴现率折算成基期的价值。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比股东更倾向于寻求长期利润最大化。

在图1-6中,假定有三条随时间变化的利润流量曲线:

A初期利润较高,然后下降;B虽然前期利润较低,但一直在增长;C介于二者之间。

哪一条利润流量曲线符合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选择呢?

答案是有条件的。

他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所涉及的实践长短;二是贴现率的高低,即决策者对于目前与未来时期同样数量利润的评价,具体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

(1-1)

  

B

式中:

PV表示利润流量净现值;n表示时期总数;r表示贴现率,通常为银行贷款利润,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TPi表示第i时期总收入;TCi表示第i期总成本。

 

图1-6长期利润最大化选择

当交易成本提高时,厂商就宁肯自己去做,而不是依靠市场。

使交易成本的提高可能在一下情况发生:

(1)难以签订一个能够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合同;

(2)涉及专门性产品;(3)市场条件的变化;(4)信息费用较高。

既然厂商内配置资源的交易成本比利用市场的费用低,那么为什么不取消市场,建立一个大企业呢?

原因是:

有时在厂商内配置资源比市场配置资源费用更高,因为厂商内配置资源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内部监督问题厂商必须检查自己的雇员,以确定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润,在这方面所花的费用称为监督费用(Monitoringcosts)。

厂商越大,监督费用越高。

当监督厂商内部效率的费用低于利用市场的交易成本时,厂商就会选择内部供应的方式,而不从市场上购买。

(2)动力问题厂商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方法,例如,采用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养老基金、津贴、鼓励竞争、职工持股等方法来鼓励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提高内部效率,较少内部监督成本。

§4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Merger)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基本形式。

4.1兼并的动机

企业兼并的动机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利益。

4.1.1被兼企业的动机

1.避免破产由于需求、成本或技术变化的原因,一个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的危险。

2.抽回资本当个人所有的企业主准备退休或想要从事其他活动时,通过被兼并,企业主就可顺利的抽回所投入的资本。

3.减少经营风险小的专业化企业在面临经济条件变化与大公司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

4.出价诱人假设某企业的普通股票当前的售价是每股50美元,这时,一家有意兼并的公司每股出价70美元,条件是到指定日期时它可以占有该企业全部上市股票的50%。

这样的出价可能对股东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诱使他们放弃控制权。

5.恶意(敌意)接管(HostileTakeovers)。

如果主兼企业控制了被兼企业的多数投票权,就有可能通过控制董事会投票而实现接管。

4.1.2主兼企业的动机

1.增强市场支配能力和竞争能力兼并的主要动因是为了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

2.实现规模经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所以谋求规模经济也是兼并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3.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兼并带来的企业发展会使经理人员得到更高的工薪和地位,更大的权利和职业保证。

4.降低收购价格有些时候,被兼企业的要价大大低于其对于主兼企业的潜在价值。

由于管理水平低下而经营亏损的企业很容易低估自身的价值;年老体衰的业主有时候将企业转让出去。

这些都可能给主兼企业带来低价购买的可乘之机。

即使不存在规模经济、市场支配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好处,低价收购本身就是一种诱惑。

5.发挥股价效应对于一些大的股份公司来说,兼并有时虽然不一定能提高管理效率,甚至从管理角度看兼并是不可取的,但如果兼并能够大大提高其在同行中的牌位,并由此引起股价大涨,这种兼并也会有吸引力。

本章小结:

厂商是一个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

从事工商活动的厂商有其多方面的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厂商概念。

厂商为什么会存在?

市场交易广泛存在交易成本,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有些条件下就需要将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来完成。

厂商的内部组织是一种科层结构,科层就是一个组织中的控制链。

大型厂商可以多种方式进行组织,本章主要讨论职能分离形式与多部门的M形式。

西方国家的三种典型的厂商形式是单一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公司。

单一业主制和合伙制厂商通常是小企业,并由所有人直接经营。

股份公司是将资本分成由个人所有的等份额公司,持股人对公司的债权仅负有限责任,其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分离的。

厂商目标是多元化的,包括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增长最大化以及长期利润最大化等。

企业兼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是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建立起一个新的企业或公司;也可以是吸收式兼并或吞并,通常是大企业吞并一个或多个小企业。

第二章垄断竞争理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2.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这样一个市场,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在这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都足够多,以至于没有任何单独一个买方或卖方能够影响该商品的价格,价格有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力量决定,单个厂商在决定生产和销售量时都将价格看作为给定的,或者说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在决定商品的购买量时也将价格当作给定的。

第二,在这个市场上,每个厂商的的产品是同质的,面对的是一条完全水平的需求曲线,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行业。

第三,不存在买方或卖方的合谋。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我们可以把这些规定归纳为完全竞争模型的五个中心假设:

第一个假设:

原子性假设,即市场上由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很小,以至于其行为对其他厂商没有明显影响。

第二个假设:

产品同质性假设,即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一样的。

第三个假设:

充分信息假设,即所有的参与者(厂商、消费者)知道所有厂商制定的价格。

第四个假设:

机会均等假设,即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取得所有生产技术。

第五个假设:

自由进出假设,即任何厂商都可依其意愿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如果每个企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那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将等于边际成本,即:

P=MC

如果一家厂商制定的价格高于其他厂商的价格,其销售量将为零;反之,如果厂商制定的价格低于其他厂商的价格,理论上他能获得市场所有的需求量,但是与其生产能力相比,这个需求量非常大。

换句话说,在其他厂商的价格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这个厂商所获得的市场需求量趋向于无限大。

市场需求相对于每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来说是无限大的。

由此可以假设,每一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并都是价格接受者,由此,价格由等于边际收益,即:

P=MR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条件就是:

P=MC=MR

我们可以用图2-1表示这种均衡。

图中的E点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正好满足均衡条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也等于边际收益。

短期来看,如果市场价格为P1,那么,厂商的产量水平从Qe,扩大到Q2之前,都会有超额利润,比如在Q1点,其超额利润为图中的阴影部分。

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久,因为市场的进入是无障碍的,大量新厂商进入以及现有厂商产量规模扩大的结果是市场价格的下跌,从而重新实现均衡(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的调整机理是相同的)。

一般认为,除了农业外,没有哪个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的市场形态。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之上的,并认为只有在这种市场状态下,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并由此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早期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和参照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