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56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99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docx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可研报告v10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二ОО八年四月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简称“数字城管”。

1.2项目建设单位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适应的相关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年)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T214-2007)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年1月18日)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2.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6年7月印发。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海宁市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投资估算;

◆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

◆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风险分析。

第2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现状及差距

2.1.1海宁市概况

图21海宁市行政区划图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千米,其中平原占87.94%,山岳占1.81%,水域占10.25%。

地形狭长,地势平坦,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05年末,全市有许村镇、长安镇、周五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黄湾镇、袁花镇8个镇和马桥街道、海昌街道、海洲街道、硖石街道4个街道。

有村委会161个、社区居委会59个。

海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07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4.5%左右;实现财政总收入36.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0亿元,分别增长27.9%和32.9%。

2007年12月29日,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正式揭牌成立,切实解决目前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等问题,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主要承担以下八项职责:

一是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依法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二是行使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三是行使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四是行使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城市饮食服务业排污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五是行使市政公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六是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室外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七是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八是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省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2.1.2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

随着“十一五”期间海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海宁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的要求,城市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

现阶段常见问题主要有:

一、多头管理的局面依然存在

管理事权条块分割,以市政设施管理事权为例,城区的市政设施养护管理由市政处和城管执法局分别负责。

二、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

当城市管理方面发生问题后,除了城管执法大队在执勤巡逻中发现以外,大多数情况是群众打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行曝光后,专业管理部门才知道,使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城市管理被动后置。

三、信息共享和传递不畅

城市管理涉及领域宽、内容广,更因审批许可和处罚的分离,执法人员经常要为调查取证到各有关部门查阅、调阅、复制相关档案材料。

由于这些公共信息分散在多个部门,部门信息共享的不畅,使得执法人员不能及时获取相关资料,使城管执法人员难以与相对人及其他部门进行准确、及时、有效的沟通,执法效率难以提高。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在行政项目信息传输、违法认定等方面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无形中出现“想管的不管了,该管的管不到位”。

2.2“数字城管”发展趋势

“数字城管”模式代表了当今城市管理的一种趋势。

“数字城管”是指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它将对城市管理在管理方法、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上进行改造和完善。

通过“数字城管”,使城市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实现手段创新,运用空间技术、网络技术等10余种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目标;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监管分离和部门协同,实现城市管理协同化目标;在管理机制上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改革城市管理评价机制,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目标。

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试点城市(区)的运行情况看,“数字城管”新模式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得到了建设部、省建设厅的大力推广。

建设部于2007年1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截至到2007年12月:

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的29个市、区建设完成了”数字城管”系统;另有23个城市的”数字城管”系统正在实施建设中。

浙江省建设厅也于2006年6月发文,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2006-2015年)》已通过专家论证。

根据规划,到2010年前,浙江省11个设区市将全部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县(市、区)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初步形成全省一体、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全局互动,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城管”体系。

目前,浙江省已在杭州、嘉兴、台州、诸暨等18个市县开展“数字城管”试点工作,其中,杭州、嘉兴、绍兴县、诸暨市和龙泉市5个市县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海宁市于07年3月被省建设厅列入浙江省第二批试点城市(区)。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个城市管理的优劣,从市容环境这块“镜子”上就可映射出管理者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形象,更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过多年的努力,为海宁赢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建立了功勋。

但是,随着海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所承载的各种矛盾、困难和压力也与日俱增。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寻求管理的新对策、新方法,向管理要效益、要速度。

2.3.1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从研究表明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在城市管理中,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软件”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

二是在城市管理中,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

三是在城市管理中,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

在这“三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3.2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2.3.3实施“数字城管”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宁必须站在当代技术的前沿来改变我们的管理手段。

借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推动力,从管理工具的变革来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以此为催化剂,进而建立起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运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建成城市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执行支持、监控支持新模式。

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并结合海宁市实际情况,海宁市“数字城管”建设的总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业务需求

3.1.1实施范围分析

3.1.1.1地域范围需求分析

覆盖范围包括海宁全市(一期范围为城区约27平方公里)。

3.1.1.2对象范围分析

城市管理涉及的所有对象、功能等。

主要是:

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中和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与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及其他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另可根据海宁市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新的部件和事件,系统在设计上预留今后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空间。

3.1.1.3涉及单位分析

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现阶段主要涉及: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处、园林处、环卫处。

3.1.2管理模式需求分析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的要求,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

从发展的角度,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是海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整合政府职能,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中心。

监督中心是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信息采集员上报、视频监控、公众举报等方式,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全市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派遣中心,根据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传送的信息,统筹协调调度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图31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模式图

3.1.3组织机构需求分析

根据监管分离的原则以及建设部的要求,海宁市“数字城管”在管理机构上设置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下设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综合办。

3.1.4信息采集员需求分析

作为信息平台主要的信息源、整个流程的问题发现者,信息采集员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根据海宁市城市管理特色,将会组建专业信息采集员队伍,同时由街道的相关人员加以补充。

根据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整个流程的通畅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信息采集员的执行力,因此高水平的培训和严格的管理必不可少,主要的培训内容需要涉及法律法规、对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的认知能力,手持移动终端的操作等。

3.1.5工作流程需求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的确定,首先要以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模式为基础,涵盖问题上报、核实、立案、任务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监督协调、综合评价等方面。

3.2功能需求

3.2.1数据普查

3.2.1.1基础数据普查需求分析

开展网格划分和城市管理设施普查,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单元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和编码、对部件进行普查,建立覆盖全市的全面、准确、完整的城市管理部件基础数据库。

同时,为了区分各个区的部件,在编码方式上采用行政区划代码进行区别。

具体见“3.3.2编码标准化需求”。

3.2.2配套设施

3.2.2.1机房现状分析

在海宁市”数字城管”中,机房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综合考虑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功率、机柜结构及机房设备布局的基础上,核心数据机房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定了不同等级机房的电源系统安全运行要求、配置原则以及空调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制冷量和送风量的配置原则、气流组织的布局原则。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现阶段暂无机房。

3.2.2.2网络现状分析

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市直属单位、市属相关单位以及各下属乡镇单位等。

主要用于实现政府内部办公人员Internet接入需求,提供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等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加政府业务的透明度和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政府工作。

海宁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的主要特点:

一、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是以《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为标准建设的,具有开放性、标准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服务,增强政府部门工作透明度。

二、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支持MPLSVPN,实现与海宁市、浙江省MPLSVPN的连接和业务互通。

利用多VPN业务的能力,灵活调整不同网络之间的访问关系。

三、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出口相连,市内各单位使用统一的Internet出口,实现政务外网与Internet之间在逻辑上通过防火墙安全隔离。

四、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三网合一,保证在未来开展视讯会议等业务时,无需追加更多的预算,充分保护已有投资。

五、电子政务外网的硬件平台、IP地址规划以及路由规划充分考虑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避免因网络扩容带来。

图表32海宁市电子政务外网拓扑图

海宁电子政务外网核心由3台支持MPLSVPN的核心交换机S9508构成,采用千兆环网的连接方式。

一台部署在市行政中心,另外两台部署在电信运营商的两个汇聚节点。

3台核心设备均启用MPLSVPN,做PE设备。

主楼和辅楼楼道交换机通过光纤直连核心设备,实现局域网的高速交换访问。

“数字城管”将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建立连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和所有相关政府部门、专业部门的网络平台,为相关部门提供安全、快捷、稳定的网络资源保障。

3.2.2.3呼叫中心现状分析

呼叫中心是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是收集城管问题和建议的重要渠道,承担了”数字城管”受理热线的服务功能;呼叫中心系统也是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的重要指挥调度平台,承载了”数字城管”平台、信息采集员、相关业务单位之间联络和工作调度的功能。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目前未建设呼叫中心系统。

3.2.2.4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图像、语音传输等先进技术,实现快速获取辖区内多种报警信息,准确、直观、快捷,反映和记录现场的动态情况。

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目前未建设视频监控系统。

3.2.2.5移动终端的需求分析

信息采集员配备具有通话、短信、拍照、录音、手写、GPS、GIS等多功能的PDA移动终端。

3.2.2.6车载终端的需求分析

车辆GPS定位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贴合与这一需求,为科学、快速、高效的车辆管理要求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调用GPS/GPRS定位接口可以实现对城管执法车辆、扫水车等车辆现有位置及历史位置的追踪,显示车辆的移动轨迹。

实现对城市管理车辆的科学调度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可提高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车载GPS定位的技术,可以实时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

可以通过查询车牌、驾驶员或从地图上直接监视车辆的位置来获得目标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包括实时位置及行驶轨迹等;同时仅需要设置目标车辆需要回放的轨迹的时间,就可以清楚看到该车辆在该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并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载GPS的移动设置的位置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存储,并将基础信息通过GPRS网络平台导入到”数字城管”协同系统和GIS系统中,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控以及智能化调度。

在监督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文字或利用车载终端的电话功能实现对城管车辆的文字调度或语音调度,城管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对调度指令进行回复,实现监督指挥中心与城管车辆间的信息交互,保证了调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2.3其它功能需求

3.2.3.1建设内容及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海宁市”数字城管”的建设内容以建设部标准为基础,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现有海宁市信息化资源,如电子政务外网、中国海宁、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另一方面,要预留与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的接口。

3.3非功能性需求

3.3.1数据要求的需求

◆完整性要求

部件、事件的相关属性(时间、空间、位置、权属、对应信息采集员等),要完整无缺地反映在待建系统中。

◆一致性要求

系统的数据来自多个部门和业务系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地下管线附属设施的一致性,必须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并能够满足各专业管理单位的要求。

◆准确性要求

地理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2米;权属信息不能有误;完好情况不能有误。

◆实时性要求

事件数据非空间数据在平台更新的时间不应该超过5秒;空间以及视频数据的传输和转换视数据量和网络负载情况不同,1M数据量在网络带宽不低于1M的情况下,更新(提取、传输、转换、入库)周期不超过5秒。

◆安全性要求

部件的具体位置信息属于保密信息,如要对社会公众开放,需要经过管理员授权,要防止非法使用。

整个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的信息中枢,需要具备较高的灾备、恢复措施。

3.3.2编码标准化需求

海宁市”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处理、编码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4月29日发布的行业标准,结合海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

涉及的内容包括:

行政区划编码、单元网格的编码、责任网格的编码、部件编码、事件编码、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限等。

3.3.3系统性能需求

◆基础设施平台性能需求

网络与通信系统,要求数据传输网络畅通、快捷、安全,应具有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管理的能力;主机与存储系统,要求采用通用性好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保证系统良好的性能。

◆应用支撑平台性能

要求应用支撑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的定制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并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和高度的可配置管理性。

◆应用系统性能

应用系统应满足用户的要求,稳定、可靠、实用。

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系统便于维护、扩充;采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技术,使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升级性,可支持市区两级平台拓展。

◆安全系统性能

应按照国家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划分网络安全域,根据信息密级,在不同的信息安全域实施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授权访问;同时整个系统具备健全的备份机制,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性能

系统数据应完整、准确和及时。

3.3.4系统安全需求

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为二级,即: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数字城管”信息系统需部署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

防火墙、VPN、网闸、认证网关、代理服务器、网络防病毒、PKI等。

”数字城管”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

◆身份认证

系统对不同岗位人员实行分级授权,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实行有效的管理。

◆访问控制

通过设置防火墙和网段划分,实现有效的安全隔离和访问控制。

◆入侵检测

在系统的关键环节设置入侵监测系统,以便有效防止非法入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漏洞扫描

采用专业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加以防范处理。

◆病毒防范

在服务器端安装防病毒系统,以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在网络内安装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客户端可以在内网升级病毒库,做到整体防御。

◆数据安全交换

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网和外网、内网和专网间的数据安全交换。

◆安全防护体系

海宁市”数字城管”系统仅有安全技术防护,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相配合,是难以保障网络系统运行安全的。

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从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管理手段建设等方面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3.5应用安全需求

应用安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集中用户管理

系统用户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对应不同的功能权限,因此需要针对用户特点,构建相应的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用户统一身份和标识管理、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

◆无线网信息传输

在城市管理平台中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搭建的,用户的相关信息都通过无线网传输,因此更需要解决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等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用户命名统一

随着海宁市各类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实现用户的集中管理及信息共享成为必然需求,其中统一命名规范是前提条件。

第4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4.1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

一是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建的政府公共资源(包括政务外网、视频监控等),构建基于“3S”技术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准确采集、网络传输和实时管理。

二是实行指挥、监督、管理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