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重大转折及其对浙江的积极影响.docx
《中国经济重大转折及其对浙江的积极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重大转折及其对浙江的积极影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重大转折及其对浙江的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重大转折及其对浙江的积极影响
编者按:
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诸多重大转折现象,经济格局将出现根本性转变。
这对浙江的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日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
2008年将是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条件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而目前,支撑浙江经济长期粗放增长的廉价劳动和低层次需求终于出现根本性变化的重要迹象,这就将有力促使浙江经济形成一个全新的增长格局。
一、劳动供给出现短缺的重大转折
劳动供需状况是决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基础性变量。
劳动供需决定工资和利润的比例关系,由此进一步决定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而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则进一步影响发展型式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
所以我们从劳动供需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国内经济环境。
1、就业增长开始快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就业数据,中国的就业增长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在2008年达到相等之后,将出现年度新增就业人数高于年度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格局。
2008至2015年,根据趋势外推法,预期全国就业总量年均增长8%。
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按此期间16-60周岁人口合计、且不考虑死亡因素,则年均增长率为零,就业增长开始大大高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
显然在2008年以后,中国的剩余劳动将出现净减少,这种净减少持续一段时期后,必然出现劳动力的总量短缺。
图表1 年度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人口比较
劳动年龄人口
(万人)
就业人口及预测
(万人)
就业率(%)
2000
76432
72085
2001
77480
73025
2002
78874
73740
2003
80582
74432
2004
82124
75200
2005
83640
75825
2006
85226
76400
2007
86152
76990
89.4
2008
86850
77606
89.4
2009
87433
78227
89.5
2010
87656
78853
90.0
2011
87868
79483
90.5
2012
87919
80119
91.1
2013
87624
80760
92.2
2014
87336
81406
93.2
2015
86638
82058
94.7
数据来源:
年度劳动年龄人口,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一年度的16-60周岁人口计算。
年度就业人口,2006年以前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系当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08年及以后按历史年份增长速度估算。
图表2 1998-2007工业、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名义指数比较
人均GDP
(元)
规模以上工业利(亿元)
财政收入
(亿元)
城镇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农村人均
纯收入(元)
1998
6796
1458
9876
5425
2162
1999
7159
2288
11444
5854
2210
2000
7858
4393
13395
6280
2253
2001
8622
4733
16386
6860
2366
2002
9398
5784
18904
7703
2476
2003
10542
8337
21715
8472
2622
2004
12336
11929
26396
9422
2936
2005
14103
14803
31649
10493
3255
2006
16084
19504
38760
11760
3587
2007
18665
25270
51000
13786
4140
以1998年为100(当年价,名义增长指数)
1998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99
105.3
156.9
115.9
107.9
102.2
2000
115.6
301.3
135.6
115.8
104.2
2001
126.9
324.6
165.9
126.4
109.5
2002
138.3
396.7
191.4
142.0
114.5
2003
155.1
571.8
219.9
156.2
121.3
2004
181.5
818.1
267.3
173.7
135.8
2005
207.5
1015.2
320.5
193.4
150.6
2006
236.7
1337.7
392.5
216.8
165.9
2007
274.6
1733.1
516.4
254.1
191.5
名义增长率
11.9
37.3
20.0
10.9
7.5
注: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系按1-11月份数据估算。
当然,或许全国全社会就业增长率不一定如预测的那么高,但这并不影响前述判断。
因为在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为零的情况下,只要就业增长率大于零,则肯定会很快出现剩余劳动的净减少,所以劳动供给总量短缺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图表3
事实上在往后岁月中,存在着劳动就业增长的加速因素。
由于人均工资及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有可能加快。
2003年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已逐渐有所提高,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差距大大缩小。
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容纳的劳动力大致是第二产业的1.6倍,所以即使GDP增长速度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减少,在第三产业加速状况下,全社会就业增长仍有可能保持一定的水平。
2、青壮年劳动力出现短缺
由于存在着统计遗漏,以及农业就业的不充分,全社会就业人口数据可能并不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新增劳动需求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关系,以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结论。
我们预计全国全社会每年净增劳动需求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均衡点,将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
或者说,过了2008年下半年这个点,全国就将出现当年新增劳动力难以满足当年净增劳动需求的状况,当然由于仍存在着就业不充分,劳动供需的总量短缺将迟于这一均衡点的出现。
以下是关于这一判断的分析。
全国全社会净增就业人口需求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补充每年退出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如200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城镇就业有164万人退出就业。
而在我们所做的预测中,每年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是按“五普”载明的每年60岁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折以0.9的系数计算的;二是每年新增的劳动就业需求,如2007年城镇就业新增1204万人,而在我们所做的预测中,根据趋势外推法,按年均增长0.8‰计算。
这样到2009年,全国就业需求净增2002万人,而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只有1765万人,仅为就业需求净增数的88.2%,不足部分只能从历年劳动剩余人口中补充。
由于新增劳动需求往往以青壮年为主,这样加上结构性失业等因素,因此从2009年开始,中国将出现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短缺。
图表4 全国全社会新增就业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比较(万人)
就业人口
及预测
新增
就业人口
退出劳动
年龄人口
净增
就业需求
新增劳动
年龄人口
2000
72085
691
895
2001
73025
940
881
2002
73740
715
871
2003
74432
692
868
2004
75200
768
956
2005
75825
625
984
2006
76400
575
1065
2007
76990
611
1153
1764
1991
2008
77606
616
1183
1799
1852
2009
78227
621
1381
2002
1765
2010
78853
626
1427
2053
1604
2011
79483
631
1416
2047
1638
2012
80119
636
1689
2325
1468
2013
80760
641
1644
2285
1393
2014
81406
646
1811
2457
1356
2015
82058
651
1820
2471
1113
说明:
1、退出劳动年龄人口,按“五普”每年60岁人口的90%作保守计算;
2、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为“五普”每年16岁人口。
图表5 2003年1-2月至2008年同期,江苏等四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位次的变化
江苏
浙江
山东
广东
2003
9
3
14
18
2004
7
15
2
17
2005
2
16
3
22
2006
4
16
2
21
2007
18
21
11
23
2008
22
25
14
24
3、“刘易斯拐点”正在形成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劳动无限供给理论。
这一理论揭示,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为工业化提供源源不竭的劳动力供给,但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劳动力将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这一转变也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关于我国当前的劳动供需,我们从表1看到,即使不考虑死亡、结构性失业、就学、就业不充分等因素,从2008年开始,就将出现就业需求与劳动年龄人口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也就是剩余劳动将逐渐减少。
以纯账面数据计算的就业率,根据表1,将在2015年达到94.7%,这样再考虑死亡、就学、结构性失业、性别差异等因素,则实际的劳动供给总量短缺将在2015年以前出现。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昉教授对此曾乐观估计,“预期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1]
浙江各地对于劳动力短缺早有深刻感受。
湖州织里的缝纫工,早在三五年前,每逢春节后,就会出现一工难求局面。
前些天我们去一家房地产公司调研,老总说现在最头疼的是找不到民工,再如杭州城里保姆长期难找,这些都是劳动力总量短缺的重要征兆。
近年来,浙江工业企业应对劳动力短缺的一个基本反应,就是减少从业人员增长,2004年一季度以来,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5.6%,此后逐年减少,而2008年一季度则仅为3.6%。
图表6
二、宏观经济结构出现优化的重大转折
在劳动力短缺情况下,劳动收入将较快增长,这就将逐步改变劳动所得占GDP比重较低、资本所得占GDP比重较高的局面,由此进一步导致消费和投资结构逐步优化。
1、劳动收入增长加快
劳动短缺已直接反映为劳动收入增长加快。
2003年以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增长速度缓慢上升。
2003年比上年增长12.9%,2004年增长14.0%,2005年增长14.3%,2006年增长14.6%,2007年前三个季度则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2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
另据国家统计局材料,在农民工输出大省安徽,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24.1%。
图表7
进一步从城乡家庭人均收入指数中,也可以观察到劳动收入增长速度的提高。
我们从下表看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从1997年开始,开始曲折上升;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开始,增长速度平稳上升。
更重要的是,城乡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提高幅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图表8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过程。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后发国家由于劳动无限供给,劳动工资增长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处于不利境地,这也就决定性地导致了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推动不足、投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主导作用的格局,这时如果再加上出口迅猛增长,则消费对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然而一旦出现劳动力短缺,那么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以及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国民经济的重要结构性变量,都会随之出现积极的转折性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型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然,随着剩余劳动被吸纳,全社会终于出现劳动短缺的时候,劳动成本开始较快提高,这也将对国民经济产生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上的阻尼作用,影响经济增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韩国、台湾等难以维持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的主要原因。
然而就中国而言,大国优势的巨大规模经济将导致长期收益递增、巨大的区域差距也会形成明显的区域互补格局,加之企业的适应性调整,国民经济完全可以较之日本等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经济体,具有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2、劳动和资本分配关系开始逆转
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是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关系的主要变量。
当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时,国民经济初次分配有利于资本而不利于劳动,当劳动出现短缺,这种局面即发生逆转性变化,我们现在已经能实证地观察到这一状况。
2007年,劳动收入占GDP比重终于停止了2003年以来的持续下降。
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所作的初步估算表明,中国城乡2007年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为37.7%,与上年持平,这是劳动收入占GDP比重自2003年持续4年下降以来的首次持平,联系前文关于劳动供给将出现短缺的分析,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趋势性变化的重要前兆。
图表9
促使劳动收入占GDP比重停止下降的有两个直接原因。
一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开始快于人均GDP增长,200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高于人均GDP增长速度0.9个百分点,不仅是2002年以来最快,也是2002年以后首次快于人均GDP增长。
同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加快,比上年增长9.5%,高于上年2.1个百分点。
二是低收入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下降,收入相对较高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使得农村收入提高较慢对于总体收入提高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少,所以当前只要城市化保持现有趋势,且城镇人均收入持续高于人均GDP增长,即使农村收入难以较快提高,国民经济初次分配格局也会不断趋于优化。
图表10
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渐下降。
虽然这几年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居高不下,但从下图可以看出,总的是一个往下走的趋势。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003年比上年增长44.1%,2005年出现了一个凹陷,只有24.1%。
2008年一、二月份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只比上年增长16.5%,是这几年的最低点。
从国民经济分配角度观察,如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不再下跌,财政收入比重保持稳定,这就意味着资本所得占GDP比重开始下降,分配开始向着有利于劳动,而不是有利于资本的方向发生变化。
3、消费和积累比例将出现转折性变化
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主要是由劳动和资本分配关系所决定的,这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量。
劳动大量剩余,劳动分配比重必然较低,消费比重必然较低,投资比重必然较高,由此就导致了国民经济以投资推动为主的增长型式。
图表11
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长期是我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995-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却只有11.7%(均未消除价格因素),比投资增长低6.7个百分点。
因此长期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除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若干年外,资本形成贡献率长期较高,消费贡献率则长期较低。
特别是2003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到40%以下,而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高达40-60%。
图表12
然而随着劳动出现短缺,我国长期存在着的消费比重较低、投资比重较高的不合理结构,也将发生转折性变化。
随着人均工资因劳动短缺而提高,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亦将随之而提高,由于劳动收入相对于财产收入具有更大的消费倾向,因此消费比重必将随之而较快提高。
同时由于资本利润占GDP比重减少,如果储蓄率不变,则投资比重亦将随之下降。
显然,中国经济长期来未能解决的投资过快增长、以及积累比重过高的顽症,将在“刘易斯拐点”到来后,发生积极的逆转。
三、商品出口的重大转折
外贸出口的转折性变化,将有利于优化中国今后的长期经济增长格局。
影响中国今后出口增长的因素较多,但其中商品出口空间缩小和出口成本上升,显然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1、商品出口增长空间缩小
2007年,根据WTO公布的数据,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为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同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已占世界的9.0%,已超过美国,以低于德国109亿美元,列世界第二。
所以从这一状况看,不管今后世界商品贸易形势如何变化,对于中国来说,都存在着商品出口空间有限的问题。
在这一状况下,中国如再持续保持高达2位数的出口增长,就会大大挤压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严重的双边和多边贸易磨擦。
图表13 2007年世界商品贸易列前位的10个国家
总额
(亿美元)
占世界比重(%)
增长速度(%)
05-07
2005
2006
2007
世界
13570
51.6
12
14
16
15
德国
1327
9.8
13
7
14
20
中国
1218
9.0
25
28
27
26
美国
1163
8.6
6
10
15
12
日本
713
5.3
6
5
9
10
法国
552
4.1
8
3
7
11
荷兰
551
4.1
13
14
14
19
英国
436
3.2
6
11
17
-3
加拿大
418
3.1
6
14
8
8
俄罗斯
355
2.6
19
33
25
17
墨西哥
272
2.0
7
13
17
9
资料来源:
WTO网站
而从中国对主要国家和主要商品的出口看,更可以看到出口空间缩小的问题。
2006年,中国对美国、欧盟25国(EU25)、日本和加拿大的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71.7%。
而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来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已占其进口商品相当高的份额。
中国对美国,工业品占其进口总额的21.7%,纺织品占23.9%,服装占19.6%,电气机械占25.5%。
中国对日本,工业品占其进口总额的34.5%,纺织品占50.0%,服装占66.0%,电气机械占43.7%。
目前中国对欧盟25国的出口,占其进口份额相对较低,但欧盟内部贸易发达,会影响中国对其出口的持续较快增长。
图表14 2006中国商品出口占主要国家和地区同类产品进口比重
中国商品
出口金额
(亿美元)
占当地同类商品进口比重(%)
全部商品
工业品
纺织品
服装
电气机械
美国
3057.8
15.9
21.7
23.9
19.6
25.5
欧盟(EU25)
2405.1
5.1
6.8
8.0
11.9
10.7
日本
1185.3
20.5
34.5
50.0
66.0
43.7
加拿大
304.2
8.7
10.6
15.3
50.3
13.5
巴西
79.9
8.7
12.0
25.8
44.6
23.1
资料来源:
WTO网站
2、中国商品出口价格将加快上升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总的将是一个较快上涨的趋势。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工资上涨、国内其它要素价格全面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
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根据WTO公布的数据,德国、日本和美国在经历了1996年以来的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后,大致从2002年前后开始,出现了工业品进口价格上升势头。
德国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2002年为98,2006年则已为130,而与中国商品出口密切相关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价格指数,2002年以来也出现了缓慢上升。
日本和美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凸现了中国商品的较强竞争力。
图表15 德国、日本和美国的进口价格指数(2000=1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工业品
德国
137
120
118
111
100
98
102
118
129
128
130
日本
110
103
97
100
100
88
84
86
90
89
89
美国
108
105
102
100
100
99
97
97
98
100
100
其中:
纺织品
德国
137
121
119
114
100
99
104
125
135
136
138
美国
106
105
102
100
100
98
98
101
104
104
...
其中:
服装
德国
130
116
117
112
100
98
104
120
130
129
131
日本
101
97
96
102
100
92
89
92
96
96
94
美国
100
101
102
101
100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然而,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也已经开始较快上涨。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第一季度主要出口商品数据,在具有完整数据的28种商品中,出口金额增长快于出口数量增长的商品有18种,也可以说,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而在当前劳动力价格开始较快上涨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从而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
如据商务部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单价数据,棉纱线比去年同期提高7.7%,棉机织物提高2.5%,鞋提高15.6%、塑料制品提高0.8%。
3、中国商品出口将出现重大变局
因此,中国商品出口在持续了多年快速增长之后,一是出口增长将放慢,二是势将出现出口商品高级化趋势。
中国商品出口增长放慢已初露端倪。
今年1-4月累计,全国出口总额4245.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1.5%。
这一数字较之去年同期的27.5%,下降了6个百分点。
但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9.2%,国内全社会物价指数约7%,实际出口增长仅为5%左右,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事实上近几年一直在缓慢推进。
根据WTO统计资料,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比重由91.9%上升为92.4%,服装出口比重虽然大致持平,但纺织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5.4%下降为5.0%。
另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虽然棉机织物出口数量增长仍较高(26.7%),但棉纱线、塑料制品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