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9051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docx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艺术设计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之一,距今(9000)年前,已制作出质地较为疏松的灰陶。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淘气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陶器遗存。

2.就具体器型而言,不同功能的器物在造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最为典型的炊煮器就是鼎)。

3.原始社会建筑形式主要有:

穴居建筑穴居建筑大致呈现出从地穴——半穴居——地面建筑——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的发展历程。

干阑建筑新石器时代的橄榄建筑遗址及相关文物多发现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结语:

新石器时代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

2.因材施教。

3.功能至上。

4.以人为本。

5.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设

1.自(夏代)起青铜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物质材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艺术面貌的形成与其所采用的(陶范法)(或泥摸法)的铸造工艺不可分割。

3.西周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礼制,大约在周穆王时期,一系列的祭祀,军事,飨宴、相见等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以维护其统治,并对不同身份等级者所拥有的物品材质、形状、尺度、数量以及色彩等均加以限定起到明贵贱、别尊卑的目的,成为后世多遵循追慕的“周礼”。

4.因为青铜器在西周礼仪中具有严格的标示作用,周人也由此形成(“藏礼于器”)的制度,组合有序的青铜容器又称之为(“礼器”)。

青铜器的占有状况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5.除陶文外,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汉子为(甲骨文)。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

1.商人重酒,(商代)的酒器十分发达。

(周代)禁酒,酒器的制作开始衰落。

2.(龙凤题材)是这一时期璧、璜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3.(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礼记》)提出了(“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将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接近中心点的最重要的位置,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建筑群的中轴对称布局对于(烘托尊贵)的作用。

4.此外,最终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不仅全面的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归纳,力图探索规律,并加以科学的总结。

第四章秦汉时期艺术设计

1.(纸的发明),(丝绸之路的畅通),(东汉晚期)佛教的传入等重大事件,都对于艺术设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秦汉时期还流行(茧形壶)(蒜头壶)(扁壶)等盛酒器。

3.简答:

秦汉时期灯具的特点:

1.造型的多样化是这时期灯具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

2进一步完善实用功能是秦汉灯具设计的另一个特点,以虹管灯设计最为巧妙。

3巧为装饰时秦汉灯具设计的第三个特点。

3.(汉代)熏香的风气极盛,由南至北逐步推广。

用以熏香的熏炉样式繁多,最为普遍的当为豆形、鼎形熏炉以及(博山炉),

4.博山炉的流行反应了两汉时期神仙思想的盛行。

(道教)

5.期中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的四神,也称(四灵),是汉代最具时代特征的动物图形。

6.(秦半两)造型为(圆形方孔),这种造型也被认为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反应,(样式简洁,铸造方便,易于串结携带),明显优越于战国刀、布之类的货币,是中国货币形态上的重大变革在设计上成功的解决了功能与形态两方面的问题。

7.汉代服饰:

(玉衣)是上层统治者专用的葬服,他们认为用玉将尸骨完整的包裹起来,能保护尸骨不朽,是当时(道家)的“长生不老”“神仙”思想在(丧葬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8.汉代艺术设计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敦厚、朴实、饱满、雄强的作风,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清新、浪漫、灵动、柔和的特征。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设计

1.(敦煌)(云冈)(麦积山)等石窟寺多开凿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莲花)(忍冬装饰)的流行,即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

(佛教)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家具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玄学的兴起),(佛教文化的东传)及(少数民族带来的“胡风”)对传统礼制产生一定影响,生活起居方式趋于多样化。

4.(书籍卷轴装)的产生,并逐步发展,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装帧样式开始形成,为以后多种装帧形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以(佛寺)(佛塔)(石窟)等成就最为突出。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艺术设计

1.隋唐五代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机构,如(少府监)掌理百工技巧,总管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治五署。

(将作监)掌土木建筑;(都是政府机关)

2.(唐朝)是中国金银器制作最为发达的阶段。

3.隋唐时期位于(浙江的越窑)与位于(河北的邢窑),是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窑厂。

4简答:

试论述隋唐时期艺术设计总体风格:

比较而言,隋、唐两代的器具设计各具特色,前者造型较多的继承了南北朝的作风,(体清瘦、颀长秀丽)二后者则趋向(满圆浑顿号丰硕雄健)一派大唐盛世的气象。

同时,地域特征也在饮食器设计上有所体现,即(北雄南秀)。

5.隋唐五代砚有(瓷砚)、(陶砚)、(石砚)、(澄泥砚)等多种类别。

6.(唐代)最为华美的(漆器)当为(金银平脱制品),将金银片裁切成所设计的图形样式,贴于漆层,涂漆后再研磨,使表面平滑并显示出金银的质地与色泽之美。

7.唐三彩的特点:

1.低温烧制2.颜色,以“三彩”名之,并非指三种颜色,“三”为虚词,表示颜色多。

3.用途。

在盛唐时期最为盛行,并以之作为帝王权贵殉葬的明器。

4.题材。

三彩主要制作各类人物、动物俑以及形形色色的器皿。

7.宝相花:

是指牡丹或莲花为母体的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花纹,它吸取众花的特点,简化提炼,使之程式化,样式化,因而富于装饰美。

它又与佛教相联系寓指佛的尊严。

8.书籍装帧:

隋唐五代的书籍装帧形式主要有(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无论是写书还是印本运用最为普遍的还是汉代以来流行的(卷轴装)。

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艺术设计

1.宋代官方设立了一整套手工业生产机构,如(少府监)——(政府部门)

2.宋代统治者尊崇(道教),(道家,道教)思想对宋人审美观念观念长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一时期的艺术设计上也有所反应。

宋人对朴素自认、空灵简淡意蕴的最求在艺术形式上具体表现为:

宁简勿繁,不尚铅华、以少胜多、计白当黑。

3.宋代始创的(梅瓶)(玉壶春瓶)是中国传统器物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器型,体现了宋代(简约清秀)的审美风尚。

4.(倒流壶)是宋代产生的新器型。

5.(辽代)具有代表性的壶类器具当数颇具游牧民族特色的(马镫壶)。

6.西夏壶类器物中以两侧有耳的(瓷扁壶)最具特色。

7.宋代建阳窑的黑釉茶碗作为贡品供奉内廷。

建阳窑茶盏最为独特之处是黑釉呈现出显浅色结晶斑,因形状不同而有兔毫、滴珠、曜变之称。

8.(端砚)在(宋代)作为贡品。

其中(徽州制墨)。

9.宋代,佛经以(卷轴装)(经折装)为主,其他装帧形式为辅。

10.以(《营造法式》为代表的建筑理论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建筑艺术走向成熟,并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1.宋代艺术设计风格由北宋初期的(清新,敦厚)逐步向(温婉,灵秀)转变,至北宋后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并为南宋所传承。

第八章元代艺术设计

1.(纳石矢)采用丝绸与黄金两种材料织造、衣物上缀以宝石珍珠装饰,这在上层社会使用的产品及装饰艺术品设计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2.(高足杯、高足碗)是元代较为流行的器型,高足杯碗虽早在唐代已被采用忙这应与游牧名族席地而作的生活习俗有关。

3.元代文具的特点:

其一,器型质朴无华,注重实用。

其二,造型追求变化,注重雕饰。

4.元代(石砚)(体型硕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如:

鬼谷下山)

5.元代陈设品以(礼器)(供器)为主。

6.(张成,杨茂)元代雕漆大师。

张成作品(栀子花纹圆盘)杨茂(剔红观瀑布图八方盘)代表元代雕漆的最高水平。

7.受藏传佛教的影响,由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组成的(八吉祥)是元代富有时代特征的装饰图形。

(七珍)也称(七宝)。

8.(卵白釉,青花,釉里红,蓝釉,红釉)等新品种的出现及烧制成熟则是元代瓷器技艺提高及创新的具体表现。

9.元代艺术设计存在的两种不同倾向:

一,已大为美,雄健华缛。

二,清逸为本,优雅灵巧。

10.(金银蓝白红色)是这个时代色彩谱系里的主色调。

第九章明代艺术设计

1.(压手杯)也是(永乐时期)出现的新造型。

2.(供春)与(时大彬)为明代后期江苏宜兴(制壶高手)。

3.明代家具采用(紫檀)(黄花梨)等硬木著作的高档家具代表了明代家具的最高水平。

4.(宣德炉)也是反映明代统治者意愿的重要设计。

为满足宫廷、寺庙祭祀和薰衣的需要,工部利用从南洋所得的风磨铜铸造了一批小型铜器,其中以香炉最多且最具特色,故有宣德炉之称。

5.明初雕漆直接承传了元末浙江嘉兴雕漆名工张成杨茂的技艺,(官方)设立了专门的漆器生产机构——(果园厂)。

6.简答:

什么是景泰蓝?

景泰蓝是北京古玩行业对明代传世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称呼。

自清末民国初期,因为珐琅器本为宫廷及少数达官显贵所拥有,不为民间所知。

当时古董商人所见掐丝珐琅器有“大明景泰年造”的款识,切以蓝色调为主,因此称之为景泰蓝。

造型一部分仿自商周青铜器及宋代瓷器,一部分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与同时期金银器、铜器、瓷器形态相近。

7.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除承传明代中期的图形外,其题材与样式上出现了新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嘉靖朝由帝王对道教的尊崇,促使(道教)题材如(八仙、八卦、暗八仙)以及带有升仙寓意的鹤、云气、灵芝等纹饰流行一时。

8.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名中国园林式中国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体现,其因地制宜,掘池垒山,布置亭台楼阁、花木湖石,追求自然之趣。

9.(江苏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扬州个园等都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之作,反应了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灵秀,雅致的风格。

10.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

11.明代室内设计的特点概括为:

1.针对性强2.布局疏朗,风格雅洁。

12.明早期(永乐、宣德时期)是明王朝最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的阶段,敦厚饱满、清新雄健之作多产生于这一时期;明代中期逐步由豪放向婉约过渡;明晚期,更趋于向繁缛、华丽,雕琢之风渐兴。

第十章清代艺术设计

1.清代实用器具设计中的(藏传佛教艺术因素)较之明代更为显著,(僧帽壶)(多穆壶)的流行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2.康熙朝书画家(刘源)曾为皇家设计墨、砚台、瓷器等御用品。

3.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称为墨业(“四大家”)。

5.清后期,高档家具主要产自广州,苏州,北京,形成了(广作、苏作、京作)三种类型。

6.清代陈设品,新出现的有瓷器中的粉彩、珐琅彩及郎窑红、豇豆红、胭脂红、茶叶末釉等形形色色的高低温颜色釉。

7.清代陈设品的特征:

1.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材料。

2.器型结构上标新立异。

3.推陈出新4.穷工极巧。

8.藏传佛教陈设品:

(金累丝嵌宝石八吉祥)图

9.清代刺绣中,最著名的有(“四大名绣”)之称的(苏绣、粤绣、蜀绣、湘绣,)此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等品种。

四大名绣中以(苏绣)最负盛名。

10.清代书籍装帧样式以线装为主,卷轴、经折、梵夹、蝴蝶、包背各种形式也同时并存,但所占分量相对较少。

11.清代建筑特色:

1.北方皇家园林的兴建。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3.多种住宅样式的形成和完善。

4.建筑设计更为专业化。

12.中国园林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的民族特色:

1.追求自然美。

2.追求景致的层次感。

3.崇尚意境。

13.清代宫殿室内设计的特点:

1.沿中轴线严格对称的布局。

2.超大尺度的空间。

3.隐性分割的空间,形成独立于大空间之中的小空间。

4.通过特殊的色彩和装饰的象征作用,渲染统治者的神圣。

5.室内装置材质高档,突出皇家的富贵。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艺术设计

1.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服饰等设计门类孕育而生,钢筋混凝土﹑合成金属﹑玻璃、哔叽、呢绒等现代新材料开始应用,现代生产加工手段不断推广,在纺织、陶瓷、印刷、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器生产。

2.除各阶层均普遍使用的陶瓷制品外,(铝制品、搪瓷制品)等便于携带、不易破损的新型才是的饮食器也为社会各阶层所接纳。

3.西式餐具中的刀叉一类工具,在(清末民国)时期也被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的人们多使用,但是并未像钢笔取代毛笔那样,使筷子的地位受到动摇。

4.在都市上层社会所使用的家具更多地采用欧洲以及(日本样式),(欧洲哥特,巴洛克,罗可可,新古典主义)及现代之一等不同风格的家具都曾为达官显贵所接纳,甚至乡绅富豪及市民阶层也追逐这种时尚。

5.袁世凯称帝时曾在景德镇定烧优质瓷器,被后世古董家称为(“洪宪瓷”),这类瓷器更多承传了清代御窑厂瓷器的作风。

6.著名的作家(鲁迅)为中国现代美术及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他除将大量国外优秀版画家及其作品介绍到中国,推动了国内现代版画的发展外,还亲自为文学书刊设计封面。

7.(“月份牌”)早在清光绪末年就已经出现,是将中国传统农历本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年画形式向结合产生的新型印刷品,兼具年历与广告两种功能,由当时中外商人聘请画家绘制,印成色彩画片,随商品赠送,作为商品促销手段。

8.具体考察,民国建筑类型主要有:

“洋风”建筑,中西融合性建筑,

9.(蓝印花布)是各地特别是江南乡镇妇女服饰中最具民间艺术特色的面料。

10.民国时期艺术设计并未形成相对一致的风格,主要存在(保守、前卫、折衷)三种基本类型,保守型的艺术设计主要为中国传统形态。

 

1.概而言之,中国艺术设计具备如下特征:

1.因地制宜。

在顺其自然的条件下,设计制作满足特定地域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作品,就地取材,巧于因借。

早在原始时期南方的干阑式建筑与北方的地穴式建筑已体现出这一特征,历代建筑及园林设计均遵循这一原则,江南的私家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则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典范。

2.因材施艺。

历代工匠善于根据材料自身的质地、形态、色泽纹理巧为设计,既彰显材料自身的韵味,又蕴含了艺术的形式美感,如玉器中的“巧色”,瓷器中的窑变、开片、绞胎,漆器中的剔犀、剔彩,明式家具等均是因材施艺设计的结晶3、实用唯美。

中国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各阶层所用的实用器具、陈设品乃至建筑、服饰等,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追求审美价值。

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相对而言,下层民众更加关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上层社会则更为注重产品的审美趣味。

但无身份地位高低贵贱,各阶层均努力通过产品的物质形态传达其审美诉求。

宋代官窑青瓷与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即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4、多样统一。

各个时期中国设计在材料选择、加工手段、造型样式、装饰题材、色彩取向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雕馈满眼与惜墨如金共生,巧夺天工与大巧若拙互补,充实之美与空灵之美兼备。

唐代陶瓷中绚烂华贵的唐三彩与类冰类玉的越窑青瓷、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同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推崇。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部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使中国艺术设计既体现出多样性、包容性,又呈现出统一的风格。

在整体与局部、繁与简、曲与直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追求“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审美境界。

这些既在建筑的营造法式、服饰等级制度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又在多子盒、攒盘这类器皿的形态结构、装饰等方面得到印证。

5、象征寓意。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大多通过外在的形式表达丰富的精神内涵,器以载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大到城市的布局、建筑的开间,小到器物的材质、造型、色彩以及吉祥图案的立意,无不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设计机巧。

6、等级差异。

中国古代统治阶层通过法律从材质、形态、尺度、纹饰、色彩等多方面对器具、服饰、建筑等设计加以严格限定,使古代艺术设计受到种种制约,服务于不同阶层的设计作品面貌有别,形象而直观地反映了古代等级制度。

这在器用、服饰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如商周时期的礼器、明清两代的补服,皆为不同阶层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

7、交流与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民族融合与文化交往从未中断,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强,多民族艺术融合及中外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中国艺术设计面貌的重要因素。

本书秦汉至清代各章均设“中外文化交流与艺术设计”一节,对各个时期中国艺术设计作品的对外输出及其影响、外来文明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分别加以论述,强调中外文化的互动与互补,全方位分析了影响中国艺术设计的多种因素,对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艺术方面做出的可贵探索予以肯定。

二、.论述题:

清代家具的特点:

1.清代艺术设计的整体风格相一致,清代初期家具基本沿袭了明代的样式,简洁朴素、典雅凝重。

自清雍正朝,逐渐形成自身的风格特点,趋于繁缛。

乾隆时期,清式家具风格发展成熟,并为以后各朝家具的设计与产生起到示范作用。

2.相比较而言,明式家具更注重造型的简练大方、比例的协调匀称,而清式家具则更加注重雕磨工艺和形体结构的起伏变化,装饰材料和装饰手法都更加多样。

3.装饰趋于繁缛,加工更加精巧,并追求华丽的色彩,雕镂、彩绘、镶嵌等手法无所不施。

以紫檀木雕顿号髹漆和百宝嵌家具最具特色。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1.实用器具方面:

.清代实用器具设计中的藏传佛教艺术因素较之明代更为显著,僧帽壶、多穆壶的流行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2.陈设品方面:

藏传佛教陈设品:

(金累丝嵌宝石八吉祥)图

3.平面设计方面:

1.晚唐时期的宝相花是指牡丹或莲花为母体的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花纹,它吸取众花的特点,简化提炼,使之程式化,样式化,因而富于装饰美。

它又与佛教相联系寓指佛的尊严。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忍冬的流行,即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

3.宋代,佛经以卷轴装、经折装为主,其他装帧形式为辅。

4.明代部分佛经采用方册装与梵夹装。

5.元代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如八吉祥、七珍、金刚杵等纹样内地广泛流传并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4.建筑与室内设计方面: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以佛寺、佛塔、石窟等成就最为突出。

2.由于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对元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当时的大都圣寿万安寺白塔至今犹存。

四.道教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1.实用器具方面:

博山炉的流行反映了两汉时期神仙思想的盛行。

2.陈设品方面:

宋代的青瓷和白瓷。

3.图形方面:

1.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除承传明代中期的图形外,其题材与样式上出现了新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嘉靖朝由帝王对道教的尊崇,促使道教题材如八仙、八卦、暗八仙以及带有升仙寓意的鹤、云气、灵芝等纹饰流行一时。

2.明代的书籍装帧,佛教道教经典多采用经折装。

4.服饰方面:

玉衣是上层统治者专用的葬服,他们认为用玉将尸骨完整的包裹起来,能保护尸骨不朽,是当时道家的“长生不老”“神仙”思想在丧葬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