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952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与评价设计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与评价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逐个课题分析:

例题、练习题等;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起铺垫作用。

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贴近学生生活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参观“世博会”的情境,提出买车票的张数、比较各种车票的价格、“海宝”的销售量等实际问题;为估算教学设计了“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下”等实际问题。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独立思考,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呈现两位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可能还有其他算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也出现口算的方法。

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的策略 。

估算是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 估算能力是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本单元具体内容编排:

(1)口算 

1、主题图 

(1)主题图呈现了六个年级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

图中给出了每个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提供现实背景。

 

(2)主题图中蕴含着大量数据,不仅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还为巩固练习已学的口算提供了条件。

 

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通过小精灵的问话,明确要求用口算计算,并提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呈现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并增加了表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转化成已学过的口算:

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渗透转化思想。

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自己的算法。

 例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

只呈现了一种口算思路,再由小精灵的问题提示学生中可能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 

例2

(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突出了一种口算思路:

把减数看作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

 

例2

(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没有给出具体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时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反思自己的算法。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另一方面对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可及时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二)笔算 

1.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例3,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两个小题,都呈现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两个小题给出的口算方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做一做”,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安排了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解决问题 

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 

(1)未学习过“221+239”的精确计算,可适当避免先精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更好地体会什么情境下需要估算。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应用往小估的策略得出中间数,并不断调整估算方法,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安排先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相加的结果即是中间数。

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不能判断总人数与座位数的关系。

再进一步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相加得出中间数。

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那么总人数也一定大于座位数,坐不下。

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体会需要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2、实践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习题、考试、教学参考书、别人的教案、相关论文等网上材料,主要是列出每课的知识点及单元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主要包含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00以内)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编排了四个例题,例1:

口算100以内数的加法(拆分再加)例2:

口算100以内数的减法例3:

笔算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例4:

用估算解决问题

3、课标分析(学生能力水平的要求分析,本单元在学段中的纵向、横向联系)

《标准(2011)》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在学段目标中指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

《标准(2011)》在课程内容部分指出“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标准(2011)》指出: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标准(2011)》对“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3-4题/分”

4、学生学习困难与障碍分析

1、算法多样化难以呈现

2、口算的思维过程呈现,是否能够画出连线图

3、对进位、退位的理解(10个十是100)

4、对估算作用的体会,估算的策略(多估还是少估)

5、单元育人价值分析

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呈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

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总结规律,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学科:

数学

执教老师:

刘桃凤

班级:

日期:

课题: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例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转化的方法,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拆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鼓励学生学生进行多种拆分,形成口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难点:

多种拆分,口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常规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出10题,同桌交换完成,并交换批改

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的几种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不同类型。

为教学中拆分数做准备

开放式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类型?

预设:

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

整十数加减一位\两位数(口)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

PPT呈现

 

快速回顾,并同桌相互举例进行判断

 

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的几种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不同类型。

为教学中拆分数做准备

1、这些类型的加减法计算以前都是怎么算的呢?

(在PPT的类型后补充算的方式)

(口算、列竖式进行笔算)

2、有的小朋友发现,例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们只学过可以用笔算,那可以用口算吗?

3、请你尝试用口算的方法计算35+34=

65-54=

你能利用图示法清楚的表示出口算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对两位数进行拆分,并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出口算过程)

4、展示交流

请学生投影展示口算的结果,并完整的说说口算的过程

回顾每类型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尝试口算,并说出先算(),再算()

利用已有知识类型对两位数进行拆分,并连线表示出口算过程

 

展示交流,叙述口算过程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给提示,让学生自由尝试口算,保证了课堂资源的生成,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资源的多样性。

口算方法多样,只要结果正确,能叙述出口算过程即可,对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也有一定的帮助

小结:

在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两位数进行拆分,转化为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几种能快速口算类型

5、自主口算

76+23=56-24=

39+44=47+36=

65-14=86-37=

65-48=23+65=

(1、3、5组做第一组题目)

快速口算

同桌相互检查

挑两题,同桌间相互说说口算的过程

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一组练习,有助于巩固知识,且在练习中又有更高层次的提升,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6、这两组题目中有几道题目比较特殊,你觉得口算应怎么算,应注意什么?

自己在记录册上画一画

画出涉及进位、退位的几道题目的口算过程,并说一说先算(),再算()

教结构,用结构

板书设计

 

 

学科:

数学

执教老师:

刘桃凤

班级:

日期:

课题: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中进位、退位的算理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中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常规性学习活动

 口算。

 

53+6=     780-320=   67+9=      

72-6= 20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320+710=

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究算法

巩固旧知,为新知做准备

开放式导入

 

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这几题的

在计算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有几题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类型,请你来说一说在(PPT上标注)

观察这几道题目,它们是什么类型的?

 

同桌相互说一说

发现不同

 

观察思考

(几百几十)

在多个题目对比中发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不同,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1、那这类型的题目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1)问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

380+550 

2、你是怎么计算的,自己试一试

呈现资源(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

3、尝试笔算。

请你在记录册上试一试

4、展示交流,请学生投影展示并讲解笔算的过程

5、梳理笔算过程,并板书出竖式

6、同桌相互说一说,在用笔算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7、观察竖式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3   8   0           

    +  5 5 0                  9   3   0

共同讨论为什么百位上3+5=9?

读题思考,找出信息

解决问题

尝试计算,方法多样化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

38+55=93,所以

380+550=930。

 

算法2:

 

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

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探究笔算的写法,同桌相互讨论需注意什么

 

同桌交流,相互说一说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要注意什么,作出减短归纳

 

学生在进行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学习之前,已经充分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笔算的知识基础,同时充分理解了各数位数的含义,笔算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不局限思维。

让他们在多种计算方法的对比中自主优化,选择适宜自己的方法,同时也对以后的多种方法验算打下基础

二、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

550-380  

独立尝试计算

同桌间相互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要注意:

对位、进位、退位

 

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独立尝试计算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

 

归纳小结

 

教结构用结构,学生在100以内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的基础上独立尝试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有助于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对知识的内化有非常好的作用

板书设计

 

 

学科:

数学

执教老师:

刘桃凤

班级:

二(5)班

日期:

课题:

估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体会估算的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

2、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常规性学习活动

估一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估数,同桌相互判断

巩固旧知,为新知做准备

开放式导入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

(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

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

(板书:

估算)

 

根据事实需要准确估计生活中的数据

 

 

根据事实需要准确估计生活中的数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对估算的意义进行理解

1、出示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

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2、分析与解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先求: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21+239

怎么算?

多种方法试一试

3、资源呈现

笔算

口算

4、加紧追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观察这写数字的特征

5、自己尝试着估一估,算一算

展示

200+200=

220+230=

220+240=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征询其他同学的看法,你对他估的方法同意吗?

6、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不要把差距弄得太大,那样也没有办法确定结果

读题发现信息与问题

分析思考,得出:

 

 总人数与座位数比较

尝试计算,发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没学过,进而联想到估算

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

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

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在情境呈现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得出问题解决策略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感知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建立学生对估算的感知,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看见大约就估算”

 

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呈现的结果是多样性的,就涉及到估算的策略问题。

在对比中,学生更容易发现,估算差别不宜太大,要不然就没有意义,对结果没有帮助,其次在多种估算结果对比中,学生更易发现什么时候该多估,什么时候该少估

7、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独立尝试估一估

拓展延伸

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估算 

221+239=

200+200=

220+230=

220+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