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88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类案_精品文档.doc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类案)

武警信阳市消防支队新县大队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

(类案)

为有效扑救县内发生的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特制定本预案。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要在县政府统一指挥下进行,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应根据《本县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听从火场总指挥调度。

做好火场所需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的调用工作,与县消防大队紧密合作,统一行动,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科学处理灾害事故。

当灾害事故继续扩大,大队灭火力量无法控制灾害事故时,现场指挥员应迅速上报市消防支队要求调集增援力量。

消防支队应迅速按照《支队跨区域灭火作战预案》

的要求,出动相关指挥人员和就近调集救援力量赶赴火场进行灭火救援。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

1.建筑结构复杂。

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周围有裙房,

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形式与结构多

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形、阶梯形、凹形、人形等;结构

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

电缆井、楼梯井、管道井等,有些竖井,特别设有共享空

间的高层建筑,使楼层互相连通;用电设备多。

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

高层建筑分为:

住宅楼、宾

馆、办公楼、商贸楼、金融楼、科研楼、通信楼、邮电楼、

图书馆、百货楼等)有些高层建筑,同一栋大楼有多种功

能,有办公甲、会议室、宴会厅、歌舞厅、咖啡厅、洒吧

间、展览厅等、高层建筑内聚集人员多。

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4.消防设施完善。

高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较完善的消

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

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施等,为扑救

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火灾特点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1)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

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快速。

(2)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扩散。

(3)火势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跳跃”

式向上层蔓延。

(4)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热辐射和热对流的

作用,会引起临近建筑物燃烧。

(5)易发生爆燃。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

(1)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

造成踩伤踩死,共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

(2)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

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

(3)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死亡。

3.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

玻璃幕墙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响战斗行动,

破坏水带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三、灭火基本要求

立足自救,适应立体作战,加强第一出动,坚持“以固

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

原则,积极抢救疏散人员,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四、灭火战术要点

1.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

救人与具他灭火救援行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火火应同步实施,即采用水枪射流扑灭被困人员周围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势,驱敞烟雾,打通疏散救人通道。

2.确定进攻起点层。

进攻起点层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

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挥

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

3.内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

首先

是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内攻;其次用水炮消防车、举高

消防车等出水,堵截控制从外部窗口、阳台窜出的火焰以

及飞火。

力量部署的顺序是先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上层,

后是着火层下层。

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

层.着火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

烟分区,且靠近火点或各种竖向管井开口部位。

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

挥”。

大队指挥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由中队执班队长担任指

挥员,进行现场指挥。

待大队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汇报火场情况,由大队进行火场指挥。

中队所做的前期工作是:

(1)了解、掌握灾害事故性质和受灾人员情况,初步

拟定灭火救援方案。

(2)调集、调整本中队消防人员、车辆、装备和灭火

剂等,制定灭火救人措施。

(3)关于灭火救援其它事宜的请示、汇报等。

作战指挥组:

组长由中队值班队长担任,成员由一班、组成,其任务是:

(1)组织进行侦察,救人,扑灭火灾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拟定抢险救援实施措施,研究解决抢险过程中的

技术难题;

(3)发布作战命令。

具体分工:

队长、一班长负责侦察、作战指挥,

1、2号员负责灭火,3、4号员负责破拆,5、6号员负责营救被困人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副值班队长担任,成员由二班组成。

其任

务是:

火场供水、灭火剂、器材装备供应、警戒等。

具体分工:

队长、二班长负责后勤保障工作,1、2号员负责火场供水,3、4号员运送器材装备,其他战斗员负责现场警戒。

六、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一〕火情侦察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

迅速了解起火楼层、被困

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职工初战情况。

2.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况。

消防控制中心一般设在高层建筑与外界直通的地面层。

主要应了解以下情况:

(1)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

(2)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动作情况。

(3)自动灭火系统电猎否切断及消防电源的使用和消防电梯运行情况。

(4)燃气管迫阀门是否关闭。

(5)消防控制中心对各类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的情况。

(6)通过各种各种情况显示,进一步明确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势发展蔓延的趋势、人员受烟和火威胁程度、并根据救人、灭火需要,指导消防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

3.深入大楼内部侦察

(1)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及疏散抢救路线和方式。

(2)燃烧物质、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及进攻路线和堵截阵地设置位置。

(3)消防给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二)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登高进攻

1.内部进攻利用楼梯(防烟、封闭)进攻;利用电梯(消防电梯)进攻。

2.外部进攻利用登高装备进攻(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塔吊、升降机、擦窗机、举高消防车、消防梯、直升飞机等)。

3.内外结合进攻

(三)疏散和抢救人员

1.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2.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

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的上层,尔后是着火层的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

从疏散通道〔走廊〕、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进入避难层(间)或起火楼层的下一层。

同时,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网、袋、气垫、绳索)等救人。

(四)利用高层建筑固定给水系统进行火场供水

消防部队到场后,主要是利用室内消火栓灭火、室内消火栓一般设在走廊、楼梯、消防电梯前室部位。

1.利用消防水箱供水。

2.利用建筑物内部消防水泵向竖管供水消防水泵既可手动,也可与火灾自动报系统联动,还可在室内消火栓处远距离启动。

3.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水泵接合器分为墙壁式、地上式和地下式三种。

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15L/S,其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为15一40m,一辆消队车通过水泵结合器向竖管供水高度可达50一8Om使用时,应注意供水系统标志。

4利用登高装置供水。

5.消防车直接供水。

当利用室内固定给水设施以及水泵接合器不能满足火场供水需求时,可通过消防车或消防水泵直接耦合串联,经沿楼层垂直铺设的水带供水。

(五)火场排烟

机械排烟系统(均为固定防、排烟系统)排烟,排烟塔、排烟竖井、排烟窗排烟、自然排烟口排烟:

以及喷雾水、高倍数泡沫、移动排烟设备和破拆排烟等。

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人战斗。

2.进人消防控制室时,应问值班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并由它们操竹汁器。

3登高和疏散、抢救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消防楼梯。

组织疏撒和抢救人员应注意,选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员分流。

4.开通广播系统时,先通知着火楼层和受烟、火威胁的上层人员,以免整个大楼人员惊慌,造成拥挤,影响疏散。

5.使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一定要搞清该水泵接合器的供给范围,防止误接。

并使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与固定消防泵出口压力基本匹配、在水泵接合器发生故障时,可用底层室内消火栓向竖管供水。

6.在进行排烟前,要关闭通风、空调系统:

在烟雾流经部位和出口,要相应地设防(做好射水准备);对密闭房间排烟时,应逐渐开启排烟口,并用喷雾或开花水枪掩护,防止发生爆燃。

7.防止玻璃幕墙在火焰、高温和水冲击作用下爆裂,溅落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