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狼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719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斑性狼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红斑性狼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红斑性狼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红斑性狼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红斑性狼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斑性狼疮.docx

《红斑性狼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斑性狼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斑性狼疮.docx

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lupuserythematosu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重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

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消失。

近年来中西结合的治疗,皮质类固醇的合理应用,使本病的预后有较大改善。

   [病因和发病机理]本病病因不明,近研究证实本病是以各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至于其造成免疫障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遗传背景文献报告家族发病率高达3~12%,一家内可有数个成员发病,多者一家中有七个成员发生LE,有连续三代患盘状LE,四代连续高r球蛋白血症,也有发生于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达62.9%,HLA分型证明33%患者为HLA-B8,40%为HLA—W15(正常分别为16%和10%),有人发现HLA—B7的出现率亦增高,近观察到SLE中DNA抗体高效价者与A11、BW35、B40相关。

有人报告LE与HLA—A1,-DRW2,DRW3有关。

DLE转为SLE的妇女有HLA—B8者为多。

有报告对患者健康亲属中测定血清抗核抗体的阳性率达13.8%,比对照组4%为高和血清高r球蛋白值者亦较多。

有些患者可合并某些补体成分如C1r、Cls、C2和C4的缺陷,根据对SLE患者100例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同时环境因素亦占重要因素。

   二、药物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

药物致病可分成二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使潜在的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它们的致病机理不太清楚,如氯丙嗪有人认为与双链DNA缓慢结合,而在UVA照射下与变性DNA迅速结合,临床上皮肤曝晒日光后能使双链DNA变性,容易与氯丙嗪结合产生抗原性物质;又如肼苯哒嗪与可溶性核蛋白结合,在体内能增强自身组织成份的免疫原性。

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药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

HLA分型示DR4阳性率显著增高,被认作为药源性SLE遗传素质。

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性狼疮的区别为:

①临床表现少,累及肾、皮肤和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三、感染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慢病毒)感染有关。

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I、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前者通常只有在具有病毒感染的组织中才能找到,电镜下观察这些包涵体样物质呈小管网状结构,20—25um直径,成簇分布,但在皮肌炎、硬皮病、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中亦可见到,曾企图从有包涵体样物质的组织分离病毒未获成功。

故这些物质的病毒有待证实。

近有人提出SLE的发病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

作者对47例SLE测定血清干扰素结果72.3%增高,属a型,含酸稳定和酸不稳定两种,干扰素的浓度与病情活动相平行。

已知a型干扰素是白细胞受病毒,多核苷酸或细菌脂多醣等刺激后产生的,此是否间接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亦有人认为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四、物理因素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1/3SLE患者对日光过敏,Epstein用紫外线照射皮肤型LE患者,约半数病例出现临床和组织学上典型皮损。

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如先前服阿的平能预防发生皮损。

正常人皮肤的双链DNA不具有免疫原性,经紫外线照射发生二聚化后,即DNA解聚的胸腺嘧啶二聚体转变成较强的免疫原性分子,LE患者证实有修复二聚化DNA的缺陷。

亦有人认为紫外线先使皮肤细胞受伤害,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产生皮肤损害。

寒冷,强烈电光照

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

   五、内分泌因素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通过给动物做阉割,雌NZB小鼠的病情缓解,雄鼠则加剧,这些亦支持雌激素在本病发生中起作用,于无性腺活动期间即15岁以下及50岁以后发生本病的显著减少,此外口服避孕药可诱发狼疮样综合征亦都支持上述观点,有作者对20例男性SLE测定性激素水平发现50%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增高(对照组5%增高,65%患者睾酮降低(对照组10%降低),雌二醇/睾酮比值较健康对照组高,亦支持以上论点。

   六、其他精神紧张和创伤等临床上都可诱发或加剧本病。

   总之,一个具有LE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机体的免疫稳定机能紊乱,当遗传因素强时,弱的外界刺激即可引起发病。

反之,在遗传因素弱时,其发病需要强烈的外界刺激。

机体的免疫稳定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调节缺馅,发生抑制性T细胞丧失,不仅在数量上,且功能亦减低,使其不能调节有潜能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从而使大量自身抗体形成,释放并致病。

   有人在狼疮鼠中发现早期有B细胞的过度活跃,但没有见到调节T细胞的缺陷,提出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株,逃脱了T细胞的控制调节,即在T淋巴细胞调节功能正常时,亦能产生自身抗体,亦即所谓SLE的B细胞逃脱理论。

有人认为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过强,引起免疫调节障碍产生大量自身抗体。

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力过度,通过产生某种因子刺激辅助性T细胞,或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自身免疫。

提出“禁株学说”的人认为机体免疫稳定的紊乱,导致T、B细胞比例失调或B辅助/诱导细胞与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比例失调,结果禁株淋巴细胞失去控制,过度增殖引起自身免疫病变。

   关于自身抗原形成的机理可由于①组织经药物、病毒或细菌、紫外线等作用后,其成分经修饰发生改变,获得抗原性;②隐蔽抗原的释放,如甲状腺球蛋白、晶体、精子等原与血流和淋巴系统相隔离、经外伤或感染后使这隔离屏障破坏,这些组织成份进入血流,与免疫活动细胞接触成为具有抗原性物质;③交叉过敏的结果。

   亦有人提出其发病机理与免疫缺陷有关。

患者可有补体成份的缺陷如C1r、C1s、C2和C4的缺乏等。

临床上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生自身免疫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提示两者间有密切关联。

   [病理]LE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

粘液样水肿见于疾病早期,发生在基质;纤维蛋白样变性是自身免疫球蛋白、补体和DNA等抗原以及纤维蛋白混合构成的嗜酸性无结构物质,沉积于结缔组织而成,象结缔组织变性;中、小血管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甚至坏死,血栓形成,出血和局部缺血等病变,构成坏死性血管炎。

在内脏器官可见苏木素小体,是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胞核受相应的自身抗体作用后变性所形成的嗜酸性均匀团块。

   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

   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

   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局灶性坏死,内有透明血栓以及苏木素小体,或毛细血管袢基底膜呈灶性增厚,严重时弥漫性增厚,形成所谓“铁丝圈”损害,为DNA、抗DNA抗体,补体和纤维蛋白物等沉积。

肾小球除毛细血管病变外,细胞数目亦可增多,主要为系膜细胞增生,往往呈灶性。

肾小球囊壁上皮细胞可增生形成新月体。

晚期病例肾小球纤维组织增多,血管闭塞,甚或与囊壁粘连而纤维化。

   心脏在心包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浸润,心肌炎变化与横纹肌相似。

心内膜炎为心内膜的结缔组织发生局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继之出现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形成,如此反复发生,形成疣状心内膜炎,累及瓣膜结缔与乳头肌等粘连可影响瓣膜功能,以二尖瓣的损害率最高,曾称Libman—Sach

氏综合征。

   肺病变初起为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后波及间质和实质,为间质组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和透明性变,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神经系统可见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等浸润,有广泛的微血栓和局限性软化灶等。

近发现脉络膜丛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复合物,脑脊液中可发现DNA和抗DNA复合物。

   脾有包膜纤维增厚,滤泡增生,红髓中浆细胞增多,中心动脉出现特殊纤维化,周围出现又厚又密的同心状胶原纤维硬化环,称为“洋葱脾”。

   [分类]50年代采用的Bundick和Ellis分类法为:

①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②播散性红斑狼疮,其下又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播散性红斑狼疮(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

随着对本病的研究日趋广泛和深入,其后出现了不少分类方法。

北村根据皮损性质不同将本病分成:

①不全型(顿挫型);②慢性盘状干燥型;③慢性盘状渗出液;④色素增生型;⑤慢性播散型;⑥急性播散型。

Martin将本病分成:

①隐性红斑狼疮;②有特异性皮损而无系统性症状者;③有特异性皮损亦有系统性症状者;④有系统性症状而无特异性皮损者。

Gilliam将患者皮损不论其有否皮损外病变分成:

①慢性皮肤红斑狼疮(CCLE),又可分为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泛发性盘状红斑狼疮,肥厚性盘状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②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②急性红斑狼疮,可分为面(颧)部红斑,面、头皮、颈、上胸、肩臂伸面和手背红斑,大疱性或中毒性表皮松解样损害。

有人倾向只分盘状和系统型两型;前者又再分成:

①局限性盘状型和②泛发性盘状型。

又有人主张将盘状型改为皮肤型红斑狼疮。

现认为红斑狼疮系一病谱性疾病,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其二极端类型,中间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深部红斑狼疮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尤其在疾病早期,症状不多,且不典型,常仅表现一个或二个器官的症状,往往会导致误诊,一般起病缓慢,隐袭发展,盘状和系统型为病谱的两端极型,可以互相演变。

   一、盘状红斑狼疮(DLE)男女比为1:

2,起病年龄以30余岁为多。

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发生在面部、耳、头皮等部位,绿豆至黄豆大,上覆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向外围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色素增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有毛细血管扩张,鳞屑下有角质栓和扩大毛孔,伴不同程度瘙痒和烧灼感。

新损害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增加,疏散分布或融合成片,二侧颧颊和鼻梁间的损害连接成蝶翼形。

3%病例有粘膜损害,主要在唇,其次为颊,舌、腭部,呈灰白色小片糜烂、结痂、绕以紫红色晕。

病程慢性,陈旧损害中央萎缩,有时伴着色斑点,较四周低洼。

头皮上的萎缩常更显著,失去头发,称假性斑秃。

盘状损害有时可在曝晒太阳或劳累后加剧。

约5%可转变成系统型,偶见发展成鳞状细胞癌。

倘皮肤损害局限在颈部以上称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此外尚可累及上胸、臂、手足背和足跟等部位称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其中约1/5病例为系统型,损害肥厚或疣状的称肥厚性或疣状盘状红斑狼疮。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由Sontheimer(1979)等首先提出和命名的一个特殊中间类型。

男与女之比约为1:

2.5。

以30余岁发病为多,损害分布在颊、鼻、耳轮、上胸、肩、背、上臂外侧、前臂伸面。

手和指背,腰以下罕见。

偶或唇和颊粘膜累及,基本损害呈水肿性红斑,以后有两种表现,一种向周围扩大,呈环状,弧状,邻近的融合成多环状或脑回状,鲜红色,边缘水肿隆起,内侧缘复细小鳞屑,外绕红晕,中央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或呈离心性环,环中央消退后又起新环,这类称环形红斑型;另一种扩大成形状不规则斑片、上覆鳞屑似银屑病样或糠疹样,这类称红斑、丘疹鳞屑型,未见有毛囊性栓塞和粘着性鳞屑,大部份患者呈现一种类型,但亦有两型同时存在;损害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消退,不遗留疤痕,以后可在原位或他处复发;此外尚可有光敏感(27%)、雷诺氏现象(20%)和狼疮发(3%)。

系统性症状可有关节痛或关节炎(67%),发热(17%)、肌痛(20%)、浆膜炎(7%)、肾病变少且轻,心和神经系统累及罕见。

约20%病例伴有DLE损害和40%符合ARA(1982)SLE的诊断标准。

   三、深部红斑狼疮(LEP)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属中间类型,以累及女性为主,男与女之比为1:

3—13,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

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在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组织,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颊,臀和臂部常见,小腿和胸部其次,曾见发生于乳房,一侧发生或两侧分布,数目不定,大小不等,小者如蚕豆,大者直径可达10馀cm,边缘清楚,呈皮色或淡红色,质坚实,无移动性,少数有疼痛、呈针刺样或钻痛和触痛,可有短期不规则发热和关节疼痛。

经过缓慢,有的结节持续不变,而在其他部位发生新损害,有的结节逐渐扩大,或与邻近结节融合形成斑块。

有的结节可吸收而其上表面塌陷,或坏死而后成萎缩性瘢痕,有的萎缩边缘呈堤状隆起,或坏死结痂演变成DLE损害。

本症既见于SLE,又可见于DLE,亦可以结节形式独立存在而无典型LE皮损,可先或后于LE损害发出或与之同时出现。

结节可发生于LE损害的深层或单独发生。

本型不稳定,可向DLE或SLE转变,亦可初为DLE或SLE者,以后发展成LEP。

   四、系统型红斑狼疮(SLE)本病累及男女之比为1:

7—9,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幼儿或老人亦可发病。

临床表现多样和错综复杂,有:

   

(一)皮疹约80—85%患者有皮疹,其中具有典型皮疹者占43%,亦有报告60—72%病例有皮疹。

损害多形性,以水肿性红斑最常见,绿豆至黄豆大,发生在颧颊经鼻梁可融合成蝶翼状。

前额、耳垂亦可累及,此外肩胛、上臂、四肢大关节伸面、手背、指(趾)节伸面、甲周、指(趾)端和屈面,掌踮部也可发生。

颜面蝶形红斑,甲周红斑和指(趾)甲远端下红斑具有特征性,常出现较早,前者是诊断本病的一“大症状”。

   另一种损害为斑丘疹,有痒与痛感,可局限性或泛发性,有时呈丘疹或毛囊性丘疹,有时于颜面和其他暴露部位出现水疱、大疱和血疱,大都发生在原有红斑或正常皮肤上,疱液初起清澈,以后变混浊,亦可血性,疱壁紧张,日光曝晒常是促发因素,疱破后形成糜烂、溃疡、结痂以及疤痕形成。

上述红斑等损害消退后,由于基底膜的变化,发生表皮营养障碍,可出现表皮萎缩、色素沉着和角化过度。

有时可见瘀点和瘀斑,是由于长时期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出现紫癜或血小板减少或皮肤细小的坏死性血管炎引起。

   有时有结节(约10%),是由于血栓性血管炎造成,可发生指(趾)坏疽,重者手、足背亦累及,但罕见,可由于末梢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或冷球蛋白血症等引起,常与网状青斑并发。

有时呈多形红斑,特别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

有时出现荨麻疹样损害,带水肿性,红斑上有点状出血或血性水疱混合存在,损害持续不瘙痒,为真皮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产生的。

尚可见红斑肢痛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后者由于大量血小板和红细胞受免疫作用损伤释放出凝血物质所致,在终末期多见。

其他有杵状指、雷诺氏现象和脱发,脱发呈弥漫性或前额部头发失去光泽和油赋,呈枯黄状,易折断脱落,长短参差;在缓解期毛发可再生。

约1/3患者有光敏现象和皮下钙质沉积。

粘膜损害累及唇、颊、硬腭、齿龈、舌和鼻腔,约占20%,呈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或弥漫性潮红,其上可见点状出血、糜烂、少数尚有水疱和溃疡等。

   

(二)发热约占92%以上,各种热型都可见及,长期低热较多见。

   (三)骨关节90%以上病例有关节疼痛,有时周围软组织肿胀,有时象风湿性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且可呈现红肿热痛;或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常累及指趾关节似类风湿性关节炎。

5~10%病例髋、肩和膝等关节可发生无菌性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最常累及,其次肱骨头、胫骨头等,单侧或两侧受累。

(四)肾约75%病例受累,经肾穿刺活检有肾损害者占80—90%,尸检发现率几乎达100%,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肾炎时尿内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蛋白质。

肾功能测定早期正常,逐渐进展,后者可出现尿毒症。

肾穿刺活检所见病理变化可分为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和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前者较轻,后者较剧,且进展较快,预后差。

肾病综合征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所谓真性者指具有典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即全身浮肿,伴不等程度腹水、胸腔和心包积液,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胆固醇增高,高血压不多见,丙种球蛋白多数正常或偏高。

与所谓假性狼疮性肾病综合征不同者,为后者血胆固醇正常或低下,病情较重且预后差。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为膜性肾小球肾炎,或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后者除大量蛋白尿外,尿中可有较多红细胞和管型,肾功能受损和高血压。

亦有部分病例仅有轻度蛋白尿而无任何肾脏损害的临床征象,病理变化常为系膜型。

   (五)心血管约有2/3病人有心脏病变。

心包炎最多见,以干性为多,为纤维素性心包炎,也可能积液,积液多时可见心包填塞症状。

如二层心包粘连,可使心包腔闭塞,造成缩窄性心包炎。

患者除心前区不适及气急外,最主要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或心影增大、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串高,心包积液中可查见LE细胞。

   心肌炎常见,一般可有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心音减弱、奔马律、脉压小,继之出现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

心电图可出现相应改变如低电压、ST段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PR间隔延长。

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而在某种诱因下突然发生;有些病变轻微,生前难于诊断。

   心内膜炎典型疣状心内膜炎(Libman—Sachs心内膜炎)在生前较难作出诊断,常与心包炎并存,主要是壁层心内膜受损,症状不明显。

当病变累及瓣膜时,常见的为二尖瓣、偶尔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同时亦被累及,引起瓣尖乳头肌粘连变形,造成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

心内膜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心内膜炎还可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

   可出现心律失常,呈房性、室性早搏和快速心率以及各级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由于全心炎症扩展侵犯房室束或左右束支,加以冠状动脉炎使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速附近动脉管腔变窄,使传导系统产生局限性退行性变所致。

   50%病例可有动脉炎和静脉炎,比较常见的为锁骨下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

少数可出现冠状动脉炎,临床上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心绞痛,甚至由于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肌梗死。

   此外部分病例可有周围血管病变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游走性静脉炎等。

   (六)呼吸系统可发生胸膜炎,多为干性,也可为湿性,积液少量或中等量。

也可发生间质性肺炎,X线特征为肺部片状浸润斑,多见于肺基底段,往往持续存在多日,可引起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亦可见条索状、网状或斑点状阴影。

肺动脉受侵犯(肺动脉炎)可发生咯血、空洞,常合并尤其终末期小叶性肺炎。

   (七)神经系统往往在急性期或终末期出现症状,少数作为首发症状表现。

可呈现为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

也可以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见的有颅压增高、脑膜炎、脑炎、脑血管意外、脊髓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昏迷、偏瘫、截瘫,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颅神经亦可受累,常见的为Ⅲ、Ⅴ、Ⅵ、Ⅶ对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少见。

   (八)消化系统约40%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常见有食欲减退、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便血等。

腹痛可能与腹膜炎、肠炎、肠系膜炎或腹膜后结缔组织病变有关。

多为脐周隐痛,严重时类似外科急腹症。

胃肠道病变主要是血管壁病变的结果。

   (九)淋巴网状系统约半数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腋下肿大为多见。

肿大淋巴结一般无压痛,质软,有时肿大很明显,以致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瘤。

病理检查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约1/3病人有肝肿大,极少引起黄疸和肝硬化。

1/5病例有脾肿大。

   (十)造血系统贫血常见,大多数为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表面可有IgG抗体或补体;抗人球蛋白试验1/3—1/5病例阳性,可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贫血,抗体属温型抗体,主要为IgG、偶或IgM,罕见IgA。

   白细胞减少,一般为粒细胞和/或淋巴细胞减少,活动期T、B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相对数均下降而非活动期则下降不显著,T淋巴细胞下降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平行。

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和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有关。

B淋巴细胞数虽亦下降,但其功能检测反而显示增强。

   血小板减少,存活时间缩短,血小板表面存有抗血小板因子(是一种IgG抗体),结合补体时可损伤血小板。

   (十一)眼约20—25%病人有眼底变化,包括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有卵圆形的白色混浊物,是继发于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变性灶,一般可逆。

其他有玻璃体内出血、巩膜炎等。

   SLE可以和其他典型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叠,或先后发病。

有报告与结缔组织近缘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重叠,还可以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症、桥本氏甲状腺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如上述。

   二、血沉增快。

   三、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a2和r球蛋白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冷球蛋白和冷凝集素均可增高。

   四、免疫球蛋白活动期血IgG、IgA和IgM均增高,尤以IgG为著,非活动期病例增高不明显或不增强,有大量蛋白尿且病期长的患者,血Ig可降低,尿中可阳性。

   五、类风湿因子约20—40%病例阳性。

   六、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反应2—15%阳性。

   七、抗心磷脂抗体约50%阳性,与患者血栓形成,皮肤血管炎及血小板减少和习惯性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八、LE细胞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血中找到LE细胞。

Miecher(1954)证明红斑狼疮细胞因子为一种抗核因子,是一种r球蛋白,现已明确形成LE细胞需要4个因素:

①LE细胞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抗体,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疱液和脑脊液中,其相应抗原为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复合物,此抗原存在于细胞核内;②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无种类和器官特异性,即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的细胞核均可与LE细胞因子起作用;③活跃的吞噬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④补体;在吞噬时需要补体的参与。

LE细胞形成的过程首先为LE细胞因子与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起作用,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其染色质结构,核膜溶解,变成均匀无结构物质,所谓“匀圆体”,细胞膜破裂,匀圆体堕入血液,许多吞噬细胞聚合来吞噬此变性的核,形成花瓣形细胞簇,随后此变性核被一个吞噬细胞所吞噬,就形成所谓LE细胞,补体参与起促进吞噬作用。

   约4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

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因酰胺及肼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九、抗核抗体试验(ANA)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常作为筛选性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