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697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5年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5年高考(358)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饶水知音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2)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3)

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5)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6)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胡世宁,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

除德安推官。

岐王初就籓,从官骄,世宁裁之。

他日复请湖田,持不可。

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再迁郎中。

迁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再知宝庆府,岷王及镇守中官王润皆严惮之。

迁江西副使。

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

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

“江西之盗,剿抚二说相持,臣愚以为无难决也。

已抚者不诛,再叛者毋赦,初起者亟剿,如是而已。

顾江西患非盗贼。

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

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

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

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

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章下兵部,尚书陆完议:

“令谏往,计贼情抚剿之宜,至所言违制扰民,疑出伪托,宜令王约束之。

”得旨报可。

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

章下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士实,宸濠党也,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言,世宁狂率当治。

命未下,宸濠奏复至,指世宁为妖言。

乃命锦衣官校逮捕世宁。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

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

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杨一清复以危言动钱宁,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

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

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甫两月,召为吏部右侍郎。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

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胡世宁传》)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攻七日夜,不能拔

拔:

攻取,攻占。

B.

宁府威日张

日:

每日,每天。

C.

以靖乱源

靖:

安定,平定。

D.

居四年,宸濠果反

居:

停留,止息。

3.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胡世宁“性刚直”的一组是(3分)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陈边备十策

顾江西患非盗贼

世宁狂率当治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

而荐达贤士如不及

A.

B.

C.D.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宁性格刚直,不畏强暴。

在德安任职期间,抑制了岐王骄横的随从官员,并拒绝了他们索要湖田的请求。

B.世宁还通晓军事。

他任职沧州期间,流寇猛烈攻打州城,世宁急忙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结果,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还没打下城来,最后还被抓走了。

C.

宁王朱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意图。

宁王府的势力不断在扩大,而上下各级官府对宁王的奉迎又太过分,一般大臣害怕祸及自己,于是当地的一些政策法令等就渐渐地变成了不是来自朝廷而是来自宁王府了。

D.

在没人敢说起宁王之事时,世宁却上书直说宁王是江西的祸患。

后来被诬陷入狱后,世宁在狱中还三次上书揭发宁王朱宸濠谋反的情状,可惜皇帝却始终不相信。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江西之盗,剿抚二说相持,臣愚以为无难决也。

(3分)

(2)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

陵谷变:

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

(1)

这首诗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请结合原诗内容作简要赏析。

(3分)

(2)

有人说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请作简要解析。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

祢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成了一段佳话。

后来,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

(《三国演义》)

B.觉民和觉慧参加了剧本《宝岛》的表演,他们扮演的角色都比较符合他们的性格,觉民扮演带有英雄气概的“黑狗”,觉慧扮演温和的绅士“李医生”,觉民练习时表现得比觉慧好。

(《家》)

C.吴荪甫对屠维岳将镇压工潮中扣押的几个女工放走很不满,屠维岳听出了吴荪甫对自己的挖苦,借吴荪甫前天亲口说的“捉是捉不完的”来回敬他,指出,这几个人不过是盲从的人,捉在这里没有用处。

并且摆出“士可杀而不可辱”的神气来。

他知道用这办法可以折服那刚愎狠辣的吴荪甫。

(《子夜》)

D.一次经过钟楼时,弗罗洛发现卡西莫多专心致志地望着广场上的爱斯梅拉达,他妒火中烧,逼问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关系。

(《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吝啬持家,每年到十一月一日才允许在正厅生火,而来年的三月三十一日必须灭火,不管那时是春寒料峭或是初秋凉意袭人。

在四月和十月最冷的日子里,拿侬便想法从厨房里腾出些柴炭,安排一只脚炉,给太太和小姐挡挡早晚的寒气。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

(1)“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太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红楼梦》)

林黛玉素来是心高气傲之人,却道出这段剖心之语。

请简述这个故事情节。

(2)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

“你不会懂,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

瞧,这是你出的价钱……”(《复活》)

他们所争论的这件使聂赫留朵夫有犯罪感的事情是什么?

请简要叙述。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1)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论语·里仁》)

(2)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注】耻恶衣恶食:

以穿不好的衣服吃不好的东西为耻。

议:

谈论道。

饭疏食饮水:

吃粗粮,喝冷水。

曲肱:

弯着胳膊。

(1)结合第

(2)段文字,说说孔子为什么那么看不起“耻恶衣恶食者”?

3分)

(2)综合两段文字的意思,请你说说“乐”的要义。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9分)

阅读即享受

岳洪治

国人自古就有尊重知识、鼓励耕读的传统。

读书人每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勉励自己。

然而,如果认真想一想,这个话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勤学苦读,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一个“苦”字,势必会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尚未接触便远远地避开了。

这些年来,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而认为读书辛苦,不如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来得痛快,也是使一些人疏远书本的一个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国人向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想人生的目标。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都应该是毕生躬行的事业。

如果说,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那么,愉快的阅读,也应该成为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

除去年少时做功课,年长后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因为不得不读而难免枯燥乏味之外,我们的阅读,都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是一种享受。

具体而言,愉快的阅读,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那种读书。

假如是汲汲于职称、汲汲于做官、汲汲于炒股盈利而读书,纵然你读得很努力、很见成效,但是,这阅读的过程也是很难愉快的。

然而,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所读的书,必须是你真正喜欢的书,是可以使你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

因为只有阅读这样的书,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你才会因为阅读的愉快而进入“欣然忘食”的高境界。

在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人,一个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好书。

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好书呢?

我想,好书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

第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是曾经接触过的、思考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再现。

整体上,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自然完美的表现形式。

第二,作品语言要清新质朴、生动形象,既优美流畅,又富含感情与哲理。

第三,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从心田里生长的美丽花朵和智慧果实,能够让读者在愉快地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作品中的世界。

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

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只是不要放弃了享受阅读的权利。

(选自《中华文摘》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读书”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读书辛苦,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所以造成了阅读率的下降。

B.

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愉快的阅读,是读书最主要的目的。

C.

假如为了职称、做官和炒股盈利这些功利而读书,其过程都是难以愉快的。

D.

不管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要放弃享受阅读的权利。

11.请说说为什么说“

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

(3分)

12.从全文看,要达到阅读即享受,需要注意些什么?

请简述。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小城脸王

王斌

近些年,陕西陇县流传一种习俗,但凡结婚大喜,都要给男方父母画脸。

两人均画成搞笑逗乐扮相,把喜庆的婚礼推向高潮。

从画脸到卸妆,前后也就半个小时,却酬金不低,因而小城就冒出好些个专门画脸的人。

下岗职工王四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四平本是四川成都人,年轻时随父亲到陇县。

因唱得一腔好川剧,被小城剧团领导慧眼相中,遂学习秦腔演唱。

王四平十分聪明,基础好,几年后就成了名角,唱红了陇县及周边地区。

十多年前,王四平的妻子去世,县剧团解散。

为生活所迫,王四平不得不想尽办法挣钱贴补家用。

画脸,就是主要的营生之一。

王四平画脸与众不同。

别人轻描淡写,大多讲究搞笑成分,能应付事主就成。

他则精画细描,脸是专业戏曲脸谱,衣是鲜亮正统的演员戏服。

每一次画脸是一出戏,也是王四平的大事,他能说得头头是道,把主家的事办得尽善尽美,妥妥帖帖。

那年国庆,小城剧团老团长李长发儿子新婚大喜。

这李长发对王四平有知遇之恩,也是王四平多年的挚友加同事,画脸,王四平当仁不让。

婚礼仪式进行得喜庆而顺利。

主持人喊一声“请新郎父母上台”,门口就走进两人:

女的头戴凤冠,身着红袍,粉脸桃腮,秀眉入鬓,羞羞答答。

男的黄袍加身,头戴九龙冠,脚蹬薄底靴,帽翅晃晃。

双手提着一副对联:

馋涎儿媳貂蝉貌,谨防老贼董卓心。

一张白脸是扫帚眉,两腮淡红,眼角纹似蝎子腿,眼神凶恶逼人。

两张脸采用秦腔脸谱画技,笔法粗犷,繁简得当,色彩多异。

人们正看得入神,却见李长发那张脸突然笑如弥勒佛,色眼眯眯,吹胡瞪眼耍帽翅好不滑稽。

这是一出董卓设计骗吕布、巧娶貂蝉入洞房的老戏。

在婚礼司仪的安排下,从儿女的跪拜大礼,到亲家的西式搂抱,再到新人的交杯美酒、互赠定情物、温馨点烛,亲情无限又幽默搞笑。

大厅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李长发非常兴奋,一张贼脸在嘉宾中嬉笑,轻盈的脚步在婚宴大厅穿梭。

酒过三巡,举手投足已是戏中人做派,禁不住上台唱道:

“谁家双亲不疼儿,谁家儿女不孝爹。

父母之恩深似海……”那是秦腔《哪吒闹海》中的唱词,台上贼脸不知何时已变成哪吒之母的一张戏脸。

柔和清甜、优美细腻的女音唱腔,黯然神伤、催人泪下的演技很快把人们的情绪带进哪吒母子悠悠亲情之中。

李长发手在脸上一抹,那脸竟然变成一张滑稽的丑旦脸,在台上又说又逗又唱,趴地缩头进肩。

众人只知道李长发戏演得好,零距离听戏却是第一次。

大厅嘉宾哪里见过这等绝技,疯了一般鼓掌。

让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突然传来李长发脑溢血去世的消息。

刚出喜宴又入丧棚,亲朋友人瞠目结舌,大呼世事无常,长吁短叹。

李长发老伴悲痛异常,哭着哭着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王四平脚下。

众人大惊,却听老伴对众人哭道:

“他叔是个大好人!

你们不知道,今天上午画脸那会儿老李突然晕倒。

我和四平把人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

四平说,今天是孩子们的大喜日子,这件事千万要保密,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结婚,让客人开开心心喝完新婚酒。

四平就画了脸,和我前前后后演了一场戏……”

众人听完欷歔不已。

王四平变脸绝技的消息不胫而走,王四平的义举和机敏过人更让陇县人敬重。

不过,让行内人迷惑的是,李长发脑溢血是突发事件,那川剧变脸脸谱准备工作也颇为复杂,王四平又为何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表演得如此成功?

这成了小城一谜。

(2011年09月03日《南方农村报》,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交代王四平年轻时“唱得一腔好川剧”,为后文叙述他在婚礼时能够把川剧的变脸艺术融进秦腔的演唱埋下伏笔。

B.因为王四平十分聪明,基础好,所以王四平画脸与别人应付事主不同:

脸是专业戏曲脸谱,衣是鲜亮正统的演员戏服。

C.小说对婚礼中“李长发”的表达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王四平高水平的画脸和表演艺术,也表现了他借婚礼展示自己本事的心理。

D.李长发老伴在丧棚里跪倒在王四平脚下,陈述事情的原委,既表现了她对王四平的感激,又从侧面表现了王四平“义举”。

E.小说结尾“这成了小城一谜”一句,说明人们对王四平的身世了解不多,又留下了一个悬念,引发了读者对他在“极短的时间里表演得如此成功”的思索。

14.

婚礼仪式进行时,李长发已死,出场的应是王四平,而却依然用“李长发”来指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5.

王四平的“义举和机敏过人”为什么能获得陇县人敬重?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焦菊隐与《茶馆》

宋玉珍

说到中国话剧,特别是1949年以后,人们错不开的话题是北京人艺;说到北京人艺,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是焦菊隐。

1949年以后,焦菊隐的艺术生命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导演的第一个戏是老舍的剧本《龙须沟》。

为了统一这个杂牌军的创作方法,焦菊隐决定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方法,从体验生活、培养“心象”、进入角色、化为形象的途径,建立起他们和谐、一致的新的演剧观念。

焦菊隐一面花大力气修改老舍的剧本,一面动员演员们进入龙须沟去体验生活。

在龙须沟,演员们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他们观察、体验、熟悉人物,并根据焦菊隐的要求,写出了很多观察日记和角色小传,每周向导演汇报一次。

对于演员们交上来的文字材料,焦菊隐都做了认真、仔细的批示。

在排戏时,焦菊隐有意识地要消灭演员演戏的感觉,要求他们从人物出发,进入规定情景,实现舞台的“一片生活”。

最能体现焦菊隐导演功力的,应当是话剧《茶馆》。

提起焦菊隐与老舍的再度合作,还有一段剧坛佳话呢。

原来,在排演《龙须沟》时,焦菊隐就亲自动手删改老舍的剧本,舒乙回忆说:

“原剧中75%的台词都被焦菊隐给改动过了,剧院里还印了一个白皮的演出本,署上了焦菊隐的名字。

这让老舍不高兴了,他坚持要出文学本。

老舍说,人家是专家,他把我的戏剧结构给拆了。

后来老舍写的《方珍珠》就拿给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去演。

但是,他们最终发现,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合作才是最合适的。

《茶馆》让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

”其实,焦菊隐对老舍是很尊重的,他逢人便说:

“老舍先生的剧本是一座金山,越往里挖金子越多。

”那么对于《茶馆》这座金山,他是怎么挖掘的呢?

从二度创作出发,焦菊隐仍旧帮助老舍整理剧本,他根据舞台的动作节奏要求,对台词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认真挖掘台词背后的动作性和人物的心理特征,力求使每个人物都形象鲜明,气韵生动。

在第一幕的开场,焦菊隐增加了20多个茶客,着意渲染大茶馆在繁盛期纷繁、缭乱、熙熙攘攘的场面。

第一幕里出现了个吃洋教的小恶霸马五爷,本来不过短短的几句台词,一个明显的过场人物,但焦菊隐却让这个形象在舞台上变得丰富起来:

马五爷傲慢地坐在雅座里,他只一句话就让两个泼皮服了软,他目中无人地走过一排茶桌,听见教堂钟声,他立即收住脚步,煞有介事地在胸前画起了十字。

就是这么几个焦菊隐加进去的舞台动作,一下子把吃洋教的人的威风尽显无遗。

第一幕结尾时,太监娶老婆的丑剧已经演完,这时两位下棋的茶客,突然来了一句“将!

你完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幕就此关闭,这同样表现了焦菊隐对艺术韵味的追求。

据郑榕回忆,《茶馆》第一幕,焦先生让演员以茶客的身份去体验生活,在写出了观察笔记和人物小传之后,反复做小品,设计彼此间聊天的话题。

有一天排开场的戏,焦先生让大家尽情发挥,后台的音响效果也配合着轰鸣起来。

焦先生听着,看着,然后发出指令,让这一桌的声音再大一点,让那一桌的声音弱一点。

他像个交响乐的指挥大师一样,让舞台上形成了多个声部,各个声部此起彼伏,在他的调理下,非常富有层次。

如果《茶馆》是一部交响乐,那么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声部都和谐地建构着一个整体。

从1958年首演至今,《茶馆》已经演出500多场了,不仅在法、德、美、日、新加坡等国获得了国际声誉,被誉为“东方舞台艺术的奇葩”,而且创造了一台戏剧经久不衰的艺术魔力。

(节选自《传记文学》,2011年第1期)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说到北京人艺”,绕不开的是焦菊隐,是因为他成功地导演了很多话剧,特别是被誉为“东方舞台艺术的奇葩”的《茶馆》,为中国当代话剧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

B.

因为焦菊隐是专家,所以他在导演《龙须沟》时,花大力气亲自动手删改老舍的剧本,把原剧中75%的台词都给改动过,还在《龙须沟》署上了焦菊隐的名字。

C.

焦菊隐导演为“马五爷”加上“画起了十字”的舞台动作,使得“马五爷”

这个形象在舞台上变得丰富起来,尽显了吃洋教人的威风,体现了焦菊隐高超的导演艺术。

D.

《茶馆》的成功在于作家老舍很好地利用了丰富的生活资源,进行了独到的艺术创作,而导演焦菊隐对于这座金山的挖掘,也显示其二度创作的胆识与功力。

E.

如果说《茶馆》是一部交响乐,那么焦菊隐就是交响乐的指挥大师。

文中记述他指导排演《茶馆》第一幕开场戏的情景,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其深厚的导演功底。

14.

焦菊隐一直把导演看作是一种二度创造的艺术,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突出表现这一点的。

(4分)

15.

从本文看,《茶馆》的演出如此成功,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简要说明分析。

(6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目前,我国收藏者人数已递增至7

000万以上,全国的收藏媒体已经有50多家,古玩市场也达到了60多个。

其实,爱好收藏,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明。

对个人来说,收藏能y

情养性,满足人的求知和审美等精神需求。

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如果收藏热过了头,就会走入误区,与收藏的初衷

(1)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在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3)文段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

(2分)

17.根据下面这则材料,以立志、惜时为内容,在横线上补全一副对联。

(2分)

沈钧儒老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学者。

他很珍惜时间,反对无谓的闲谈,客人如无事,接待不超过五分钟。

沈老如此珍惜时间,与他既要立大志又崇尚实干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请你帮他补全下面一副用来自励自警的对联。

千载想,

五分钟。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

在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近日,郑州市五六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冒雨走上街头,手拿纸牌呼吁:

给年轻人让座。

据81岁的梁永祥老人介绍,他们是国棉三厂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7年前就开始这一倡议活动。

都市生活节奏快,80后、90后生活不易,作为一名老者,平日坐公交出行时,也应当多关爱这些孩子。

(《大河报》)

老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70分)

作家顾晓军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

漫画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阅读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2月漳州八校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亦足以畅叙幽情不以物喜地崩山摧壮士死夕阳西下我寄愁心与明月

2.B

(日:

一天天地)

3.A

(表现胡世宁的军事才能;表现左都御史石玠对胡世宁的陷害;表现胡世宁热心于举荐贤才)

4.B

(世宁路过而非任职沧州;寇贼攻城不破,是率军退去而非被抓走)

5.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胡世宁,他性格刚直,不畏强暴,并且知晓军事。

授职为德安推官。

岐王刚到藩国,随从官员骄横,胡世宁抑制了他们。

后来又要求给他湖田,胡世宁坚持不同意。

迁任南京刑部主事。

按照皇上诏书吩咐献上了边防守备的十条策略,又上书极力陈述当时政治过失。

当时孝宗已患病,仍对此点头同意。

后来他又升任郎中。

迁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多次杀戮掳掠官吏百姓,胡世宁秘密发文书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路过沧州,流窜寇贼攻城很急,胡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