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645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docx

中药治疗学培训讲义

中药治疗学

展照双

第一章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治法

一、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标本先后

1、急则治标

2、缓则治本

3、标本兼治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

2、补气不足

(四)正治反治

1、正治

2、反治

(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1、因人制宜

2、因时制宜

3、因地制宜

二、常用中药治法

(一)汗法

汗法即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汗法主要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

表证一般有表寒、表热二大类型,汗法有辛温、辛凉之别。

其中辛温用于风寒表证、凉燥等,辛凉用于风热表证、温燥等。

此外,汗法尚有透邪、祛湿、消肿之功。

某些虽非表邪所致,但邪有外出趋向的病证,可用汗法因势利导以治之。

如麻疹初起,疹未透发,应用汗法可使疹毒随汗透而发于外,诸证自解。

又如疮疡、痢疾、疟疾初起,多见有表证,此时也可通过发汗,以透达邪毒。

汗法具有的发散透邪达毒作用,还可用于如风疹、湿疹、癣类的一些皮肤疾患。

汗法具有的祛风散湿和宣肺利水等作用,可用于风湿在表和水肿实证兼有表证者。

(二)吐法

吐法即通过宣壅开郁和涌吐的作用,以祛除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的一种治疗方法。

吐法最适用于有形病邪停滞、发病部位较高,邪气有上越趋势的病证。

本法因势利导,具有引导、促使呕吐,以使有形实邪从口迅速排除,以达愈病之目的。

由于吐法能宣壅塞,开郁结,引邪上越,调畅气机,所以在施用吐法中,随着有形之邪的吐出,阳气随之外达,往往并见汗出,且使肌表的外感病邪得解,所谓“吐法之中,汗法存焉”。

本法适用于实邪壅塞,病势急剧而体质壮实的病人。

吐法虽为祛邪捷径,但究系劫邪外出之法,易损胃气,禁忌较多,且涌吐中多有不适反应,患者不易接受,现今临床已较少使用。

如确需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谨慎从事。

必要时,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救急措施,以防意外之变。

(三)下法

下法即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法主要是为里实证而设立的,因病邪有积滞、水饮、瘀血之不同,病性有寒、热之异,人体有强、弱之别,病势有急、缓之殊,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痰、逐水、逐瘀以及攻补兼施的区别。

下法在外感温热病和杂病如中风等危重急证的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并常与其他治法配合应用,以适应临床病证兼夹的治疗需要。

(四)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以疏解邪气、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该法的特点是作用缓和,照顾全面,应用较广泛,适应的证情比较复杂。

和法源于主治少阳病证的和解少阳法,由于少阳属胆经,肝胆、肠胃相表里,胆胃肝脾在发病中关系密切,而此类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非纯攻、纯补、纯温、纯清所宜,后世医家在和解少阳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针对胆胃不和、肝脾不和和肠胃不和等病证的调和胆胃、调和肝脾、调和胃肠等治法,从而丰富了和法内容。

(五)温法

温法即通过温里、祛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以消除脏腑经络的寒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里寒证的发病原因不外乎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寒邪直中于里,病变部位有脏腑经络之别,温法主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寒病发生与阳气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本法常与补法中的温补阳气法结合使用。

临床寒邪太甚而见阴盛格阳或戴阳之变,还应根据“甚者从之”的原则,配伍相应的反佐法,以防拒药不纳,甚则残阳暴散的危险。

(六)清法

清法是指通过清泄气分,透营转气,凉血散血,泻火解毒等作用,以清除体内温热火毒之邪,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里热证多为外邪入里化热或五志过极化火所致。

里热涉及温热病、火毒证、湿热病、暑热证、虚热证等多种病证,发病也有气分、营分、血分不同阶段,病位也涉及到不同脏腑,因此清法有清热泻火(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等多种具体治法。

(七)补法

补法即指通过补益、滋养人体气血阴阳,或加强脏腑功能,主治因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弱所引起的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虚证有气、血、阴、阳不足的偏颇,补法则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气血双补、阴阳并补几类。

补法不仅能扶虚助弱,增强脏腑功能,而且可以通过恢复和加强正气,促进机体自然疗能,达到祛邪防病的效果,因而在临证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八)消法

消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痞结症块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法以渐消缓散为特点,适用于逐渐形成的有形实邪。

积滞痞块的形成主因有食积、气滞、血瘀、痰阻、湿聚等不同侧重,该法则有消导食积、消痞化症、消痰祛湿、行气散滞、活血化瘀、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区别。

第二章中药治疗中的配伍与处方

一、中药的七情配伍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从中药的发展史来看,在医药萌芽时代治疗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单味药物的形式,后来由于药物品种日趋增多,对药性特点不断明确,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由于疾病可表现为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因而用药也就由简到繁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配伍用药的规律,从而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

因此,掌握中药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进原有的疗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这“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都是谈药物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一)单行:

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对那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如古方独参汤,即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清金散,即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再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鹤草根芽驱除绦虫;柴胡针剂发汗解热;丹参片剂治疗胸痹绞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相须:

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如麻黄配枝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又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

象这类同类相须配伍应用的例证,历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相使:

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获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的补虚明目的作用,这是功效相近药物相使配伍的例证。

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白芍配甘草治血虚失养,筋挛作痛,白芍为滋阴养血,柔筋止痛的主药,甘草缓急止痛,可增强白芍荣筋止痛的作用;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黄连为清热燥湿,解毒止痢的主药,木香调中宣滞,行气上痛,可增强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的功效。

这是功效不同相使配伍的例证,可见相使配伍药不必同类。

一主一辅,相辅相成。

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即是相使的配伍。

(四)相畏:

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合了;甘遂畏大枣,大枣可抑制甘遂峻下逐水,减伤正气的毒副作用;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这都相畏配伍的范例。

(五)相杀:

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

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

可见相畏和相杀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毒副作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也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六)相恶:

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近代研究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与甘草同用时,这种作用即消失,也可以说吴茱萸恶甘草。

(七)相反:

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若干药物。

上述七情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消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药物配伍的研究,除七情所归纳总结的用药规律外,两药合用,能产生与原有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如桂枝配芍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消退寒热;枳实配白术以寓消于补,消补兼施;干姜配五味子以开合并用,宣降肺气;晚蚕沙配皂角子以升清降浊,滑肠通便;黄连配干姜以寒热并调,降阳和阴;肉桂配黄连以交通心肾,水火互济;黄芪配当归以阳生阴长,补气生血。

熟地配附子以阴中求阳,阴阳并调等等,都是前人配伍用药的经验归纳总结,是七情用药的发展。

人们习惯把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抑其所短,专取所长;或产生与原药各不相同的新作用等经验配伍,统称为“药对”或“对药”。

这些药对往往又构成许多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深入研究药对配伍用药经验,不仅对提高药效,扩大药物应用范围,降低毒副作用,适应复杂病情,不断发展七情配伍用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开展复方研究,解读它的主体结构,掌握遣药组方规律也是十分必要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的剂型,即是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更为普遍更为高级的形式。

二、中药组方中的君臣佐使原则

(一)君药是针对主病或病证的主要方面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君药是为解决疾病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针对病证的主要病因、主导病机或主症而设,是方剂组成中核心部分。

君药通常具有药力较强,药味较少以及用量较大的特点。

(二)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作用的药物。

一般而论,其药味较君药为多,其药力与药量较君药为小,与君药多具有特定的增效配伍关系。

在一些复杂病证的治疗方剂中,臣药还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三)佐药其涵义有三:

一是佐助药,指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病证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指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指病重邪甚以及拒药不受的情况下,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四)使药其涵义有二:

一是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

二是调和药,指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同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

使药通常用量较小。

三、中药治疗中的基本组方变化

(一)药味增减

即当原方所治主证与现证大体相同时,减去原方中某些与现证不相适宜的药物,或加上某些现证需要而原方中又没有的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在方中大多处于佐使药的地位,其变化不至于引起原方功效的根本改变,故又称为“随证加减”。

(二)药量的加减

  指方剂的组成药物不变,仅通过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以改变其药效的强弱乃至配伍关系,以适应治疗的需要。

药量的加减对于方剂功效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

药量的加减而使原方的药力增强或减弱。

药量的增减导致原方君药的改变,从而使其主要功用发生变化。

(三)剂型更换

同一方剂的组成药物与剂量完全相同,但配制的剂型不同,其功效和适应证亦有区别。

主要表现为药力强弱峻缓之别,所治证候轻重缓急之异。

例如,传统上认为,“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意即汤剂的作用快而力峻,而丸剂的作用慢而力缓,临床常据此择宜而用。

四、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

1、增强疗效

2、适应病情需要

3、抑制偏性,防伤正气

(二)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应用

药引子又叫引药,具有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照顾兼证,扶助正气,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的作用。

(三)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

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主要有以下3种:

中成药与汤剂同服,中成药与汤剂交替使用,中成药混入汤剂中包煎同用。

第三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

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1)风邪。

(2)时行病毒。

2、病机:

(1)基本病机:

卫表不和。

(2)病位:

主要在肺卫。

病邪传变,由表入里,可涉及内在脏腑。

(二)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卫表及鼻咽症状:

恶风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咽痛、肢体痛楚等。

夹暑、夹湿、夹燥等兼症。

2、时行感冒:

呈流行性,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症状类似,病情较普通感冒为重:

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常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

3、病程一般为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时行感冒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

4、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

(三)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

荆防达表汤(轻证);荆防败毒散(重症)。

2、风热犯表证

症状:

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

①葱豉桔梗汤(葱白、桔梗、栀子、豆豉、薄荷、连翘、甘草)发汗解肌、清热肃肺之力较桑菊饮强。

②银翘散:

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3、暑湿伤表证

症状:

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胸闷脘痞、泛恶,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渴粘腻、渴不多饮,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

二、咳嗽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1)外邪袭肺。

(2)内邪干肺

2、病机

(1)病位:

在肺,与肝、脾密切相关,日久及肾。

(2)基本病机:

内外邪气干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二)诊断要点

1、咳嗽有声,或咳吐痰液。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咳而伴喘。

3、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三)辨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症状:

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

症状: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

症状:

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宜咳出,痰中带血丝,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

桑杏汤。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症状: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咳,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

症状: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色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

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

症状: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口苦咽干,痰少质粘,或如絮条,咯之难出,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加,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而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

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

加减泻白散合青黛散。

(4)肺阴亏耗证

症状: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手足心热,午后潮热,颧红,形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

心悸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病情较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二)病机

1、基本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病位:

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

二、诊断要点

1、主症:

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2、兼症:

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诱因:

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4、脉象:

数、疾、促、结、代、沉、迟等。

三、辨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

症状:

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

安神定志丹加减。

2、心血不足证

症状:

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

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症状: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证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

症状: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恶心呕吐,流涎;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证

症状:

心悸时作时止,受惊易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多、胸闷、食少、泛恶;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

黄连温胆汤加减。

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寒邪内侵

2、饮食失调

3、情志失调

4、劳倦内伤

5、年迈体虚

(二)病机

1、主要病机:

心脉痹阻。

2、病理性质:

有虚实两端,且常相兼为病。

3、病位:

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二、诊断要点

1、主症:

檀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即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2、兼症:

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3、年龄:

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

4、诱因:

劳累过度、抑郁恼怒、饮酒饱食、感受寒冷等。

三、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证

症状: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暴怒或劳累后加重;胸闷;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证

症状:

心胸满闷,隐痛阵作痛无定处;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剧;脘胀嗳气,时欲太息,或得嗳气、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

症状: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诱发或加重;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

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证

症状: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手足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症状:

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身甚;伴倦怠乏力,声低气微,面色光白;易于汗出;舌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脉细缓或结代。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证

症状:

心痛憋闷时作;虚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喝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证

症状: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光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四肢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而迟。

治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代表方: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第五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邪犯胃

2、饮食伤胃

3、情志不畅

4、素体脾虚

(二)病机

1、基本病机:

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2、病位:

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涉及胆、肾。

二、诊断要点

1、主症:

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疼痛性质:

胀痛、刺痛、灼痛、剧痛、隐痛等。

2、兼症: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

3、发病特点:

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天气变化、恼怒、劳累、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三、辨证论治

1、寒邪客胃证

症状: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加;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

症状: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

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

症状:

胃脘胀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