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雪野金花观后感.docx
《电影雪野金花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雪野金花观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雪野金花观后感
电影雪野金花观后感
篇一:
青春励志电影观后感
青春励志电影观后感
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荒诞混沌的挥洒青春,即使被挥霍得一无所有?
。
看完青春励志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写给自己的话。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我喜欢这句。
青春本来就是一段勇敢、无畏、奔放、纠结的岁月。
电影中再现了九十年代大学校园美好的爱情故事。
青春离不开爱情,郑薇为了追寻童话般的爱情,考上了邻家大哥哥林静所读大学的城市,然而爱情不是童话,林静出国读书杳无音讯?
本性率真的郑薇面对枯燥而又躁动的大学生活,以戏剧般的情节、仇人般的场景结识了敏感、孤僻、孤傲的陈孝正。
从寻仇到爱上陈孝正,郑薇都表现出了她“厚脸皮”敢爱敢恨一面。
因为贫穷,陈孝正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差丝毫,我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我能理解陈孝正的苦衷和想法,我身边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要的是前途,在前途面前爱情何其渺小。
我相信陈孝正是深爱着郑薇的,因为穷怕了,他输不起,他必须先有面包后有爱情。
所以他接受了曾毓为他活动的公派出国留学名额,放弃了郑薇。
包括他在国外的婚姻都象一场交易,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陈孝正的青春就象一场设定好的游戏,他注定是失败者,他的青春黯淡无色。
包括他功成名就回国想重拾曾经的爱情,人世间又有多少错过的东西能重新找回?
。
我喜欢戏中的郑薇,喜欢她的执著率真,喜欢她的俏皮勇敢,喜欢她
的敢爱敢恨?
。
阮莞从出场我就感觉她会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如果我用“红颜薄命”来形容我相信
会遭很多女人唾骂。
美丽是每个女人的资本,但软弱却是阮莞的致命伤。
大学校园漂亮的女孩子身边都会有一群象苍蝇般的男人。
我们那个年代还好,围在女孩身边的都是有点文艺体育细胞的男生。
不是现在开着奔驰宝马候在校门口的秃顶老男人。
我唯一欣赏阮莞的是她爱得执著,但爱得没有原则,爱得软弱。
自己的男友搞大别的女人肚子这种事都可以原谅,还借钱给那个女人打胎。
太TMD让人震惊了。
我相信每一个坏男人都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女人。
赵世永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人渣,在阮莞被车撞上的那一瞬间,我有种掐死他的冲动。
因为我
也喜欢爱得执著的女人,阮莞随着生命的逝去,她的青春永远停留在爱的执著里?
。
黎维娟、朱小北是整场戏的配角,象黎维娟这种女孩在大学里比比皆是,她只要面包不要爱情。
不是她世俗而是这个世界世俗,我不好用褒贬来评价。
朱小北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尊严第一,虽飞机场式的男人婆在大学校园不怎么受欢迎。
但每个大学都好像有这样的人物。
我欣赏这样的女子,如果我身边有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张开这个角色我怎么看怎么感觉跟我有点相似,在对郑薇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叫张
开?
。
哪里都可以张开?
。
我笑喷了!
其实张开有点自卑,自始至终都暗恋着阮莞,但一直不敢表达。
在阮莞的坟前才敢表达出自己的爱恋?
。
但为时已晚,这就是青春的遗憾。
张开爱面子,宁愿穿着A货也要体体面面。
我更喜欢他的职业,为死去的人写自传。
有一天我失业了,我也去开一个这样的铺子?
。
这场戏不得不提一个女子,施洁。
“你有你的简爱,我就做楼上的疯女人吧。
”施洁深爱林静,你不爱我我就去死。
说到做到。
这世界又有多少痴情女子,为爱生为爱死。
郑薇说爱情死不了人的,我曾经怀疑爱情是要人命的,也曾经为爱情疯狂过,以为没有你我就会死去。
谁知道时间是一剂良药。
只不过把那疯狂的爱情故事尘封在青春的记忆里?
。
这场电影中我有两次掉泪,一次是郑薇登台演唱《红日》,音乐响起,一句"喔?
喔?
喔?
"我早已是泪流满面?
一次是陈孝正出国归来找郑薇时,郑薇问陈孝正你给海洋馆管理员说了什么,他让我摸海豚,场景重现,陈孝正告诉管理员,我想给心爱的女孩求婚,我没有钻戒,她喜欢海豚,能不能让她摸一下海豚,算是我送她的礼物?
?
再一次泪崩?
?
成熟是一个沉重的词语,我跟赵薇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我很理解她的处女作为什么要拍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青春终将逝去,我们在这看似繁华的世界里随波逐流,总有那么一个寂静夜晚,我们无比怀念那些逝去的年华,那些荒诞的岁月,这就是青春?
?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800字作文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
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
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
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
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
一个老伯激动地说:
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
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
?
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
?
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
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篇二:
电影1942观后感5篇
电影1942观后感5篇
很久没有干过看完电影写观后感的事情了。
这事比较二只是原因之一,让这事变得很二主要还是好片太少,烂片当道。
今天要不是上个月买的团购券到期,要不是这部影片今天刚好上映,要不是还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钱版,也许我就错过这部片了。
一切都是缘分。
这部片看之前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
管它讲什么,首先近代史一点兴趣都没。
看年份搞不好是讲战争的,也是点兴趣都没。
不过,海报上印了陈道明,对这位大叔印象不错就鬼使神差的进去看了。
结果被震撼了。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
出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作为文科生,有点印象。
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
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
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关注过。
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
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
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
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万人。
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
。
。
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
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无能了。
在此背景下,讲述了老东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
可想而知,个人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蝼蚁。
而面对生死攸关的绝境发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说折射中国人的人性的事情。
少东家先是利用家中粮食欺负花枝,而后立马又被抢粮的灾民杀了,死前还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
瞎鹿前一分钟还是伙同老东家偷洋人记者白修德的驴,后一分钟就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了,也许根本无需捞出来,直接被吃了。
媳妇刚断气,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还热乎让孩子吃口奶,可后来她和孩子也没能挨过这场灾,瞎鹿要把女儿卖掉给母亲买药,母亲死在了日本人枪下,而女儿后来从火车上摔下,估计也难幸存了。
一队国军在日本人刚刚轰炸完灾民后就立马开始抢车抢粮抢女人,而后日本人第二轮轰炸又来了。
蒋介石对灾民视而不见,直接导致了灾情严重死了300万人,而影片结尾,他也没保住江山,逃到台湾去了。
老东家一家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讲述者俺娘。
她再也不吃肉。
。
。
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胜者。
只有绝境里面人的挣扎。
看的人真心难受。
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胜者,二十年后,一场更大的饥荒也许他们就躲不过了,而那时,不是只有河南,是整个中国都在哭泣。
而坐在电影院的看客们呢,难道就能俯视这尘封的历史吗,我想至少我看过之后是感觉悲凉。
历史离我们不远,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场灾难照样是一半天灾一半人祸。
那是死亡上千万,那又是怎样的场景?
谁家没有一段关于那几年的悲惨故事?
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同样的导演,都是灾难题材,熟悉的演员阵容。
《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点深入多了。
看完发人深省。
难道是一个建国前,一个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
不过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审片尺度放宽不少哇。
看完片在网上翻看了下影评,一片骂声。
基本都是骂冯小刚怎么没胆拍1959。
。
。
或是说他发国难财。
这个我不认同。
就像当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么多人还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题看似合理实际暴力。
我不是愤青。
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了。
不想展开1959话题,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别老拿商业巨片来坑人了。
《1942》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货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我指的不是那些个建国大业等片,那是广告宣传片好不好。
《1942》虽然导演某些地方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话题。
但是能感觉到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有诚意。
能让人看完回家路上还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1942观后感
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饥饿的同胞为了生存带着一家老小背着生活用品踯躅而行。
这一路上有卖儿卖女的无奈,为了一点粮食出卖肉体等等等等场景让人触目惊心;也有为了拴柱为了寡妇孩子跳下火车的亲情,还有财主带着路边的孤儿一起前行的温情,还有把自己卖了捧回五斗小米的星星....这些也是人性善的一面。
当人基本的生存需求难以为继还谈人性善恶都是空谈了。
如果换成你,很难说你会如何取舍。
某些影评带着有色眼镜看影片,如果仔细推敲没有多少电影可以挑不出细节的问题。
比如英雄的报话机,希腊战士头上飞过的飞机......我觉得野狗啃咬尸体的事情是有历史记载的。
你觉得灾民是蝗虫吗,他们走过的地方都寸草不生吗?
野狗也不是都可以打光的,就像野狼在部分山区也还有的。
对于批判1942的历史观问题我也不敢苟同。
冯应该是从后世人看历史的角度出发的。
这不是一个纪录片而是是一个故事片。
在现在影片审核制度之下,你要歌颂*也不是容易通过审查的,就像当年有没有积极抗日一样难以在当前的审核制度下进行大书特书。
而且是不是与现今的一些文献有冲突也未可知的。
当时的蒋政府到底有没有积极救灾,到底有没有贪污腐败这个需要历史学家站出来对这段历史追根溯源。
对于人性的阴暗和为了苟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都是生存所逼。
比如少年派里的所讲的故事,到底斑马是不是厨师,鬣狗是不是pi的弟弟,猩猩是不是pi的妈妈,老虎是不是pi的爸爸,他们在就要饿死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把对方当成粮食。
我觉得饿到一定程度,会的。
中国人为了苟活会想尽一切办法,印度人,美国人,英国人也会的。
只不过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而已。
大可不必友邦惊诧。
作为一个七零年末出生的人,这部电影让我对于过去同胞所遭受的苦难有了直观的认识。
我觉得这部电影能做到这点已经足够了,苛求一些细节的出入没有太大意义。
我呼吁更多人走进影院,看看这段历史看看我们同胞被日本人欺凌的过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电影
1942观后感
还原当年的真实11月30日晚上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热的电影,去之前便听说了这是个悲壮的电影,话题比较沉重,所以心里有准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电影本身确实震撼人心,以至于电影结束后迟迟没有缓过神来;一直很想写个影评,但是没什么时间,最近也看了很多关于1942的报道,对这个电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反思,这部影片我觉得主要讲了3个要点:
1.希望老东家作为一个家财万贯的财主,在被灾民毁家后出去躲灾,后来变为逃难;一场日本人的轰炸,自家的马车被官兵抢走,此时他彻底成为了穷人;后来靠吃着树皮为生,儿媳妇生下孙子后便死了,自己的老婆也在不久死了,最后他只剩下女儿和自家长工了。
但不久自己的女儿为了家人把自己卖了,可以说这个时候老东家只有他那刚出生的孙子了,他跟拴住说,只要我到了陕西,安定下来我就能把失去的钱财和家重新建起来,此时此刻孙子就是他唯一的希望了,可是就在刚到陕西的时候,因为意外他闷死了自己的孙子;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想要去死。
可是在路上看到了举目无亲的小孩,心里那已死的心见到了生机,他牵着小孩的手走向了远方;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失希望是我们战胜灾难的法宝,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国家也经历了很多大灾大难,但是都挺了过来,其实都是希望的帮助;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怀揣希望;2.人性善恶当一个人面对生存的考验时,那些道德、法律、人伦还会高于生存吗?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展示当年灾情的全貌,在审查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片都有点投鼠忌器,而我看到的一些资料要比电影中的描绘还要残忍;当年,河南在发生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后,又发生了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1200万人受灾,官方数据显示,死亡人数约有300万,我想这个数字不够准确吧!
要知道这300万超过了8年抗战士兵的死亡总数啊!
而影片中,由美国记者提到的人吃人的场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丧失了人性沦为了恶魔;很多人卖儿卖女卖老婆,还有的不忍忍受饥饿,亲
手杀死家人后投井自杀;电影中的一名日本军官的话:
“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这话是多么的刺耳啊!
但是在片中,有很多细节都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在饥饿面前,勤恳本分的农民拿起了刀枪,干起了杀人放火的勾当;瞎鹿要卖自己的女儿,拴住想和星星发生关系(这个地方很多人都笑,我想不通)等等这一系列的情节都体现着人性的恶劣,但是更多是在宣扬善良的一面;当老东家看到瞎鹿卖女儿时,他给了一碗小米;当瞎鹿的妈死后,他们两家也一直相互扶持的往下走;花枝为了自己的孩子和拴住结婚,然后把自己卖了,就是为了让自己孩子能活下去;拴住为了找回花枝的孩子,丢了自己的命,其实他是可以不管的,因为这不是他的孩子,但是他为了承诺;老东家看到举目无亲的小孩,放弃了死,觉得不能在让这个孩子死了;这一切都是反映了在巨大的外部灾难下,人性的善良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正是这样的善良才给人温暖和安慰;当然,影片中还用了很多对比讽刺的场面;比如洛阳城外,城里烟花齐放,城外哀鸿遍野;河南死伤遍野,重庆欢天喜地;星星在被卖到妓院后,服侍军需官,但是因为吃的太饱了而打嗝(这个地方很多观众又笑了,还是搞不懂在笑什么),这些场面真的很具有讽刺意味;3.鞭策和反思当一部巨大灾难片的背景下,人性的善恶不是很给我们启发吗?
在和平年代,我们很难体会到那个时候的痛苦、煎熬,尤其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更多的人注重了名和利,却忽略了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爱;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生活本来压力就大,何必花钱去看这部灾难片,不是找难受吗?
而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是部灾难片,我们才需要多看,因为这样的灾难片能洗涤我们的灵魂,让人深思和反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疏散压力;你也许会觉得,在如此灾难面前,眼下的这些压力还能算得了什么呢?
最后,引用一句话:
我们无法更改历史,但我们不会遗忘历史,我们期待历史不会重演;所以我们的生活要怀揣希望,坚持善良,勇敢去爱;我了解到的1942年真相:
1942年,旱灾来临。
河南一千多万人陷入饥饿之中。
粮食吃完了就吃鸡犬,耕牛。
1942年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的事业是有发生。
而美国记者白修德在采访离开前一夜,郑州的政府长官宴请了白修德三人。
白修德留下了晚宴的菜单,记有莲子羹,辣子鸡,栗子炖牛肉,还有炸春卷,豆腐煎鱼等,此外还有两道汤,三个馅饼。
白修德说,这是我平生吃到的最漂亮和最不忍吃的一席菜;在白修德去河南了解灾情前,他是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的步入民主社会。
并为此不遗余力的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
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为:
“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在国民ZF无作为下,日本将粮食发放给了灾民,因此,不少河南百姓视国民党部队为比日寇还要邪恶的敌人。
1942年之后的2年,5万日军挤垮了拥有40万兵力的国民党军队。
汤恩伯在中原会战失败的罪名归于河南老百姓,污蔑河南民众都是汉奸,贴出标语,准备实行屠杀;而在汤兵败时,仓库中还有100万袋面粉尚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
李培基,也没有如实的汇报河南灾情。
蒋介石其实知道河南的灾情,但是他悲观认为河南战事必输,于是打算给日本人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河南。
后来,河南的灾民很多人跑到了陕西。
据我所知,西安当时收纳了很多灾民,这些灾民生活在贫民窟中很多年,一直到建国后都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可以说即便灾难结束,他们也没能得到正当的待遇,和来自政府的扶助!
电影1942观后感
11月2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
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
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
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
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
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
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
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
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
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
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
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
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
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
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
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
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像被人打了一闷棍,我走出影院时,脑袋懵懵的,那残酷而肃穆的影像仍在眼前晃动。
周围的人群安静而恍惚,没了往常电影散场时的喧闹。
读过一些不同年代的大饥荒记录,虽比《一九四二》更触目惊心,但还是和看电影不同。
当你跟随着漫长的逃荒人流在银幕中行进,你会感受到一种更真切、更严峻的拷问。
饥饿的人在沉默中一个个死去,把问题留给了活着的人。
那些历史事件你并未亲历,但你却感到一种负疚,对这苦难记忆的负疚。
电影《一九四二》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500万人死亡。
从1942年春开始,河南各地出现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灾肆虐。
饿殍遍野之时,国民政府仍狂征军粮并封锁消息,灾民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死亡。
这场灾难有天灾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与当年国民党官僚体系的军政矛盾、官员腐败、沟通不畅等有关。
从应对大饥荒的迟钝和无序,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即将面临衰落的命运。
如电影所表现的,最后还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美国爆出了大饥荒的新闻,并通过与蒋介石的交涉,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赈灾措施。
我想冯小刚和刘震云,不一定读过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书,但电影表现的情节,却似乎在证明森对饥荒研究的结论。
只有当人的权利被完全剥夺,才可能导致大饥荒。
天灾只是诱因,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言论自由缺失、极权体制等,才是真正导致大饥荒发生的原因。
因为极权统治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饥荒的影响,所以不会有任何防范的动力,但民主政府不同,因为要面对公众的舆论和选票,所以会更有效地防范大饥荒的发生。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有时就像一个人一样,会把历史的苦难看作自己的隐私,总是希望人们知道得越少越好。
然而,苦难却是历史留给人类最重要的经验,如果我们丧失了对苦难的教育和集体记忆,不仅会导致民众对苦难的麻木和良知的败坏。
一旦条件允许,很多人会失去判断自己行为价值的能力,摇身一变,他们可能成为一场新苦难的制造者。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
但对幸存者和其他活着的人来说,重新叙述那些苦难的故事,让曾经的苦难重现在当代人的公共记忆中,就是对逝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历史创伤的一种修复。
因为只有从苦难的记忆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与扭曲人性的苦难进行抗争。
徐帆饰演的花枝为了孩子能活命,把自己卖了;张默饰演的栓柱,为保住孩子的风车,丢了性命。
在冯小刚的镜头下,那些被饥饿伤害和凌辱的人开口说话了,讲述那些在绝境中的悲惨故事,讲述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
这不只是对他们的伤害,而是对整体人性的伤害。
当这些逝者开口言说时,他们或许才有可能走出曾经的创伤和屈辱。
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生命在苦难中的尊严。
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因为只有铭记这些苦难,苦难才不会在未来重演。
悲悯并不是要对曾经邪恶的行为置若罔闻、一笔勾销,而是要更庄重、更严肃地向人们展示历史中的邪恶与苦难。
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悲悯也意味着,揭示真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仇恨或报复,而是对历史创伤的修复和对正义的重新寻找,因为并不存在一种可以漠视苦难的历史价值。
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
《一九四二》更像是在代表历史和今天的人们,向当年所有无辜的死难者道歉。
电影作为当下影响力最大的公共表达形式,显然承担着塑造公众集体记忆的责任。
我们不仅需要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准确,更需要这种影像艺术的叙述与感染力,因为它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
只有让历史的苦难昭然若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