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445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docx

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总结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150分)=选择题(58分)+材料分析题(42分)+作文(50分)。

综合素质整本书分为五大模块: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考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都是小白题,即没有基础的同学也能做对。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可以拿满分(参考下面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考8道选择]

      这一模块的8道选择题,4道是小白题,剩下四道要背法律条文。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考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都是小白题。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可以拿满分(参考下面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

模块四:

文化素养[考9道选择]

这一模块的9道选择题考点很广,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

有时间的可以看看没时间的可以蒙。

祝君好运。

模块五:

基本能力[考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阅读理解)]

这一模块的4道选择题包括两道逻辑,两道信息处理(word、ppt里的知识)。

这一模块的1道材料分析题考的是阅读理解,看个人语文功底。

材料分析题必背考点(42分):

背会以下内容前两道材料分析拿满分,第三道材料分析是阅读理解,看个人语文底子。

第一题:

考教师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三观抽一个考.)

一、教育观:

(2019下半年最有可能考到,重点记)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观考试答题万能模版:

答:

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二、学生观:

(2019上半年已考过)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学生观考试答题万能模版:

答:

(根据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来判断对错)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提倡/赞扬。

  或者该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 

三、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生学习的践行者。

教师观考试答题万能模版: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5.教师应该是终生学习的践行者。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PS:

体现哪点写哪点,没有体现的就不用写了。

但是一个材料分析题至少要写四点。

例题(2017上):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

“老师,我最喜欢的花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

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

刺中有花!

”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的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们说:

“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身上闪光点。

‘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

”说着,我拍了拍小强的肩。

我的话贏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

同时安排班里几名学生与小强组成互帮小组,小强渐渐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14分)

参考答案:

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是对的。

符合学生观的理念。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需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案例中的老师从小强对于荆棘的喜欢领悟到了,虽然小强调皮,但是也有优点。

老师没有一味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是能够辩证的去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值得肯定。

(2)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当小强的观点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的时候,老师能感受到小强内心的自尊,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其他通同学也能辩证的看问题,有利于小强心里的健康成长。

(3)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个性,认知等都会存在差异。

案例中老师也能从这个角度去对待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4)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案例中老师找到小强谈话,让小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组成互助小组,帮助小强改掉了自身的缺点。

评分标准:

每点1.5分,能够结合材料每点再得两分。

满分14分。

第二题:

教师职业道德(必考)

(一)爱国守法(只背红字)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只背红字)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只背红字)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2.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

3.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四)教书育人:

(只背红字)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只背红字)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4.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5.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只背红字)

1.提高内在素质。

2.提高教学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发展的需要。

5.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6.累计专业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答题万能模版:

答:

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2.爱岗敬业。

材料中···(结合材料如:

材料中···该老师做到了认真备课/认真辅导学生等,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关爱学生。

材料中···(结合材料如:

材料中···该老师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该老师力求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4.教书育人。

材料中···(结合材料如:

材料中···该老师并没有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说明他能够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6.终身学习。

材料中···(结合材料说一说,言之有理即可。

PS:

体现哪点写哪点,没有体现的就不用写了。

但是一个材料分析题至少要写四点。

例题(2016下):

  学校组织秋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

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于是纷纷议议论:

“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猴子又不是人”“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若有所思。

 

返校后,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

 

“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就是不对” 

“《动物世界》里面说,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属于动物的本能,无所谓好坏” 

“动物间可以这样,我们人可不能这样” 

关老师赞同道:

“对!

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而人不能,因为人类社会里讲文明的,我们要尊老爱幼。

”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

“有的人捕杀猴子,卖到酒店去,他们这样做,对吗?

” 

关老师回答:

“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关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以下教师职业道德:

(1)教书育人。

材料中关老师通过秋游中学生的讨论,观察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差异性,通过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有爱心、负责任,说明他能够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爱岗敬业。

材料中关老师实时关注学生发展动态,组织秋游和学生一起游玩,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3)关爱学生。

材料中关老师对待学生的不良的思想观念,并非严厉训斥,而是和学生平等的讨论,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引导学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4)为人师表。

材料中关老师和学生交往循循善诱,举止得当,这样的待人接物的风范是学生的表率,是为人师表的体现。

评分标准:

每点1.5分,能够结合材料每点再得两分。

满分14分。

一、作文(50分)

作文一般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PS:

考试一般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作文一定要跟教育、教师、学生等有关否则就跑题啦。

  因为综合素质考试时间很紧一般推荐写议论文,(论证可以举几个名人名言或经典故事之类的例子)。

好凑字数哈~

考场如何写好议论文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

为何?

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

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

首先,笔划要清楚。

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

其次,字体要适中。

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

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

再次,尽量少涂改。

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

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

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

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

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3.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

“(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

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

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

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

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

靓,即要精彩。

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

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

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4.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

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

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

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

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

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

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

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

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

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

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

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

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

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

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

“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

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

”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

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

“活该!

”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

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

李渔曾说:

“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

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

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

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

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

名人名言

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

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

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爱岗敬业: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

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

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

霍姆林斯基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教师时常

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

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

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乌申斯基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马卡连柯

理想信念:

 

 1.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

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

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故事经典系列:

(任选几个背就行)

一.无声的教育:

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

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

“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

“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

”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

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

  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四.宽容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

“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

“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

“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

“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

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

”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电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