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434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第一章墙体结构裂缝防治

1、温度裂缝的主要形态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的顶层两端墙体和山墙上。

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等。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裂缝的预防措施

2.1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

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⑴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⑵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⑶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⑷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应满足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控制缝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2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开裂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1用干缩值低的墙材。

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

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

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

对于混凝土制品,如果以90d的干燥收缩值为基准,28d只完成收缩的80%左右。

而且这类砌块,28d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学变形不稳定,干燥收缩值大,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出厂含水率有时高达60%以上。

4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

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

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2.3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1、材料

1)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尚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中小型砌块尚应说明制造日期和强度等级。

2)水泥:

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宜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

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细砂泥块等杂物。

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强度等级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4)水: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石灰膏:

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其他掺合料:

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6)其他材料:

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剂(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前的准备

1)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基础砌砖应弹出基础轴线和边线、水平标高;

2)首层砖墙、柱砌筑应弹出墙、柱边线、轴线、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

3)砌体施工:

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4)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砖碎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5)中小型砌块砌筑前一天,应将预砌中小型砌块墙与原结构相接处浇水湿润,确保砌体粘结。

3、工艺流程

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及放预埋件→勾缝。

4、操作工艺

1)拌制砂浆

⑴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和细磨生石灰粉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⑵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

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⑶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

2)中小型砌块墙的砌筑

⑴组砌方法

采用主规格砌块为主,镶砖为次,砌块应错缝搭接。

搭砌长度不得小于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cm。

⑵排砖撂底

根据墙体施工平面放线和设计图纸上的门、窗位置大小、层高、砌块错缝、砌块错缝、搭接的构造要求和灰缝大小,在每片砌块墙砌筑前应按预先绘制好的墙面砌块排列图把各种规格的砌块和需要镶砖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放、调整,把每片墙需要修改部分记录在立面排列图上,以供实砌使用。

⑶砌筑

中小型砌块墙体的砌筑,应从外墙的四角和内外墙的交接处砌起,然后通线全墙面铺开。

砌筑时应采用满铺满坐的砌法,满铺砂浆层每边宜缩进砖边10~15mm(避免砌块坐压砂浆流溢出墙面),用摩擦式夹具吊砌块依照立面排列图就位。

待砌块就位平衡并松开夹具后好用垂球或托线板调整其垂直度,用拉线的方法检查其水平度。

校正时可用人力轻微推动或用撬杠轻轻撬动砌块。

重量在150kg以下的砌块可用木锤敲击偏高处,镶砖补缺工作与安装坐砌紧密配合进行。

竖向灰缝可用上浆法或加浆法填塞饱满,随后即通线砌筑墙体的中间部分。

⑷砌块与实心墙柱相接

砌块与实心墙柱相接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处理。

如设计没规定时,可预留2φ6钢筋作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的间距为500mm,两端伸入墙(柱)内各不少于700mm。

铺浆时将钢筋理直铺平。

⑸砌块墙的加固措施

墙体的加固措施,应按设计图说明进行处理,若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当墙体高度大于3m时,应沿每1.5m高度范围通长加设2φ8或3φ6钢筋水平带。

当墙体水平长度大于8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不大于8m,柱截面不小于180mm×240mm,配置纵向钢筋不小于4φ12,水平箍筋直径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与墙之间应沿每500mm高度设置2φ8拉结钢筋,钢筋两端伸入墙内应不小于1000mm。

构造柱和圈梁应在砌墙后才进行浇注,以加强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⑹砌块与门口联结

当采用预留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砌块按洞口

高度在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砌四块,用作安装固定门框用。

当采用先立框时,门框外侧面应作防腐处理,每侧钉设三个(门高超过2m时四个)磨耳码,砌筑时在校正门框的位置及垂直度后用砂浆固结。

门洞上方两边过梁支座范围应用粘土砖砌筑不少于四皮的实心砖墙,以防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纹。

⑺砌块与窗口联结

砌块与窗口的联贯方法,基本上与门口的联结方法相同。

⑻砌块墙顶支承预制构件的处理

砌块墙顶需承托预制构件梁、檩条、楼板等时,其上砌筑的粘土实心砖墙皮数高度除按设计规定外,顶上的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⑼砌块墙与梁底(或板底)的联结

当砌块墙与梁底(或板底)的联结设计图纸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分别采用如下的两种方法:

沿梁底(或板底)要浇注混凝土时,每1.5m水平长度预留,2φ6拉结筋伸入墙一皮砌块高度的竖向灰缝内,与砌筑砂浆固结成整体。

当梁底(或板底)没有预留拉结筋时,在墙顶与梁底(或板底)之间,用粘结砂浆斜砌一层(60°)粘土砖上下顶紧、灌浆堵实。

3)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⑶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少于80%。

⑷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施工注意事项:

(1)中小型砌块墙砌筑

1)墙体强度降低出现裂纹。

造成原因:

砌筑时将已断裂或零星碎砌块夹杂混砌在墙中或镶砖组砌不合理。

2)砂浆粘结不牢。

造成原因:

砌筑砂浆没有按照配合比拌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砌块过于干燥,砌筑前没有洒水湿润。

3)灰缝厚度、宽度不均。

造成原因:

砌筑时没挂准线或挂线过长而没收紧,造成水平灰缝厚度不均。

砌前没进行排砖试摆,或试摆后在砌筑过程没有经常检查上下皮砖层错缝一致,导致竖向灰缝宽度相差较大。

4)门窗洞口构造不合理。

造成原因:

过梁两端压接部位没按规定砌四皮实心粘土砖或放混凝土垫块;门洞顶没加设钢筋混凝土过梁。

5)砌体不稳定。

造成原因:

砌筑时排块及局部做法没按规定排列,构造不合理。

拉结钢筋规格、长度没按设计规定位置埋设,墙顶与天花及梁、板底连接不好。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下面重点介绍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加强部位

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特别是阳角设有飘窗的房间(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或零距离,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所以应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认为作用较小。

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未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下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即拐脚)容易翘起造成平仓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

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

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对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

其原因为:

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

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根据甲方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

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

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

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

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

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

为此,施工中必须妥善保湿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第三章楼地面和管道防渗漏

厨卫间防渗漏做法

卫生间及有渗水问题的厨房间在地面上先用K11防水涂料满做两道,另外,在厨房间地面与墙接触处的地面和墙面各做250MM宽防水层。

卫生间向上翻边宽度为250MM。

厨卫间管口及墙板阴角处做德高K11防水浆料两度加强带,管口处做直径1M面积。

第一遍间隔2小时左右(待未完全干透,但手触时不会脱落)进行第二遍,方向与第一遍垂直。

K11双组料混合宜用机械搅拌均匀,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间断性搅动,以防浆液沉淀。

K11防水浆料涂刷后在24小时内不得走人、堆放东西,且宜粉1:

水泥砂浆8~10mm一层保护。

防水层全做完后,厨卫间应先进行盛水试验,发现渗漏点后,重点部位设防水附加层,厨房间基本不会有水,故不需要满做,只需管口、地漏周围做一下那可,墙地交接处各翻边250。

再进行盛水(水位高度20~30mm)48小时不渗漏为合格,由现场监理、栋号质量员参加验收,然后填隐蔽工程。

浴缸安装后与地面接触处打硅酮胶。

阳台管道和地漏周围防水做法同厨房卫生间管道做法。

卫生间墙上翻高应大于1500MM,淋浴房1800MM,同时根据毛坯房和具体情况考虑。

地漏防渗漏做法

厨卫间以及阳台等地方的地漏吊洞分两次进行。

地漏安装完毕后先进行第一次砼(C20细石砼)浇筑,第一次浇筑5CM,完毕后,用德高K11先做一道防水,待防水干后浇筑第二次砼。

然后和楼地面一起满做德高K11防水一道。

厨卫间防渗漏工序优化

1质量控制要点

1)每次盛水试验都应该有记录,并报监理验收,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2)卫生间防渗主要是防止垂直渗漏及地面水平渗漏,垂直渗漏已基本得到控制,水平渗漏的关键是方案的落实,须各项目部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3)粘贴地砖的水泥要有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指标的复试报告,同时应具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4)地砖铺贴应密实,铺贴完成后应确保3天左右的养护期,应具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同时对地砖进行全数检查,严禁有空鼓现象。

5)圆弧泛水一定要与地砖粘贴牢固,不得在底部或侧边有裂缝。

6)盛水后未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整改,并应进行再次盛水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淋浴房地漏四周的密封胶必须封闭密实。

8)地砖应严格材料事场验收标准验收,有明显裂缝的应剔除。

第四章外墙渗漏防治

外墙面渗水是直接影响居住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改进工艺,才能做到百密而无一漏。

外墙面渗水和地下结构渗水有很大的不同,雨水本身不存在渗透压力,只有墙身吸水饱和后或强风压力,才能通过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渗透,如窗下填充墙和混凝土墙之间可能存在的干缩裂缝中;门窗侧边和塑钢门窗框之间;塑钢门窗框扇间渗水;混凝土外墙螺栓洞及混凝土蜂窝空洞处等。

由于外墙面渗漏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屋面和地下结构,所以在施工过程及有可能有管理上的漏洞,对施工工人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操作马虎,细节部分不注意,质量检查只注重表面,而对可能导致渗漏的环节不深入考虑,凭侥幸心理,这种现象在施工现场时常发生,要杜绝这种现象,必须树立外墙必须层层设防的观念,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建立层层交底,交叉检查制度,使操作工人都能掌握操作要领,改变思想观念。

防渗首先要有良好的排水,外墙的凸出部分特别是阳台、雨篷、腰线、天沟、窗套等处要有足够的排水坡度,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消除可能产生积水的隐患,女儿墙排水坡度应向内。

外墙大面防渗漏

1、施工工艺注意点

外墙大面防渗漏主要包括穿墙螺栓孔封堵、脚手架连墙件预留洞的封堵、排气道的封堵、分格缝位置水的屯积、外墙面的裂缝等。

1)施工缝:

在外墙模板根部设置清扫口,浇捣混凝土前再用泵送清水冲洗一次,并由专业石工对施工缝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不仅要除去表面残浆、浮石和其他杂质,更要求做到已浇筑混凝土完全出现新茬,使接茬部位混凝土结合紧密.用水泥砂浆仔细修补模板根部的缝隙,防止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浆,造成施工缝处产生蜂窝等缺陷。

2)穿墙螺栓孔及连墙件预留洞封堵做法同上,其中穿插墙螺栓孔封堵应随着脚手架的上升而进行封堵。

3)排汽道部分应做成内高外低形成一定的坡度,外面设置一个挡水帽,排汽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对管口缝隙用1:

3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4)外墙分格缝由于深度较深,位置容易形成屯积水,当分格缝塑料条存在裂缝或分条和砂浆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时等,屯积水就进入了砂浆层,而分格条位置是粉刷中的冲筋位置,是个薄弱环节,屯积水极有从此处可能进行入结构面,如果结构面存在螺栓洞封堵不牢时,就形成了渗漏通道。

另外最可能造成渗漏的是分格缝与窗盘交结处。

由于窗盘处粉刷层需包住钢副框粉刷层较厚,是防渗的薄弱环节,当分格缝转窗盘上时屯积水就通过窗盘的裂缝进入室内,因此分格条的设置应和窗盘间的断点离开约100MM距离,隔断分格条与窗盘的联系。

5)另外墙出现的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都必须经过处理,填充墙和砼墙之间的加强措施应有保证。

一般砼外墙大面因裂缝造成渗漏的情况并不多见。

2、质量要求

1)确保砌体和找平层的施工质量:

①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在80%以上②外墙砌体实铺砂浆外侧80mm,内部40mm③砌体与砼结构搭接处挂250宽钢丝网,④找平前应先批一道界面剂,同时找平层应加强养护,时间不短于7天。

2)外墙面找平层抹灰砂浆拌和不均,稠度太大、砂子过细或使用超过,初凝期的的砂浆,在抹灰操作时不进行二次压实,都会造成找平层本身质量不佳,形成砂眼和细裂缝,极易引起渗水;对外墙抹灰,①应按照配合比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严禁施工过程中随意加水②分层抹灰,后层抹灰应在前层抹灰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③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湿润。

3)对外墙涂料①认真处理被涂基层,基础应平整,污染应清理掉,同时应控制基层强度,砂浆基层龄期必须大于7天。

②正确掌握温度和湿度,雨天、高温、低温都不宜施工③掌握正确的喷涂方法,控制适宜的稠度。

第五章门窗渗漏防治

一、门窗渗漏原理

门窗是建筑物的门面,既要体现其美观大方,又必须确保其防渗、节能、抵抗变形的功能要求,外墙渗漏多数体现在外门窗的渗漏,门窗口部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门窗框与墙体联接不牢固、松动,嵌缝工艺不符合要求,采用的材料水密性差。

密封材料填充不实、漏打,将导致窗框周围空腔积水,形成重力渗透,造成窗洞周围墙面渗水。

二、施工要点

1、外墙填充墙改为混凝土墙,杜绝了因填充墙灰缝不密实,导致渗漏的问题。

2、窗台坡度在结构施工时留设,保证粉刷层厚度一致。

3、阳台移门结构施工时在内侧留设混凝土止水坎,确保积水不会从门槛下口渗入室内。

4、门、窗与墙体通过钢附框和连接件和墙体连接,钢附框埋入砂浆层中,减少了一条拼缝。

5、门、窗侧边及洞口周边250mm范围内做涂料防水。

6、门窗的塑钢附框改为钢附框,杜绝了铝型材与碱性材料直接接触,实现了与结构更好的衔接,降低了成本,在防止渗漏、防腐蚀方面,有明显的优点。

三、工艺原理

利用连接件将钢附框与墙体结构进行有效连接,在钢附框的三个面埋入砂浆层中,然后利用紧固件将主框与附框连接起来,主附框间用连续无孔发泡胶充填,并在外侧用中性硅胶嵌缝,采用疏与堵相结合,多道设防,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布控,进行防渗节点上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防渗漏的目的。

 

四、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要点

1、门窗安装

1.1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不得用水泥砂浆填塞,应采用闭孔发泡剂填嵌饱满,表面采用硅酮胶密封

1.2窗口混凝土浇捣施工:

浇捣窗台混凝土时,确保捣成内高外低的形状(高低差30mm)。

1.3墙体预埋件设置

墙体预埋件的安装数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固定要牢固,严禁距离过大和预埋松动或在砖墙上射钉,以免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当与砖砌体连接时,一般混凝土预制块距砖口上下各180mm处设一块外,其余间距应不大于500mm。

也可在框四周将连接件脚头开叉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