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7880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课外阅读。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

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

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竞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

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

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

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

“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

    

(1)选择划线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居高临下________①住;②住所;③处于;④安着,怀着。

    

纹丝不动________①蚕丝;②细线;③细微,极小;④情感。

  

漫山遍野________①水过满,出来了;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得以下几件事中哪些是详写的,请写出来________。

    

①那一天,天还没亮,我军埋伏起来准备拔掉敌人的“391”高地。

②到了中午,敌人突然开炮,邱步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③黄昏时候,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鼓舞下,夺取战斗的胜利。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句子,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①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________

②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________

③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________

【答案】

(1)③;③

;③

(2)①和②

(3)首尾呼应。

这样写既使文章结构严谨,易强调主题思想,即邱少云精神永存。

(意思对即可)

(4)从这里我知道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居高临下: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居:

站在,处于。

纹丝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丝:

细微,极小。

漫山遍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漫:

满,遍,到处都是。

(2)考查详写略写,文章材料详写、略写的安排与中心主旨有关,一般详写部分与中心关系密切(如①和②),反之,则与中心关系作用不大(如③)。

(3)考查呼应句,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来分析:

①从“看见地堡和火力点、听得见敌人讲话”中体会到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②从“担心、年轻的战士、突然、跳起来、叫起来”中体会到“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③心像刀绞、泪水模糊”中体会到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故答案为:

(1)③、③、③;

(2)①和②;(3)首尾呼应。

这样写既使文章结构严谨,易强调主题思想,即邱少云精神永存。

(意思对即可)(4)①从这里我知道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②“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③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点评】

(1)对一词多义的辨析,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详写、略写的判断及运用能力。

(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4)根据词语体会句意,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

30-18:

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

00-17:

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

00入园,18:

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为什么?

【答案】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故答案为: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3.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用“要是……”写一句话。

(2)写出描写椅子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棵树先后被做成了什么?

填填看。

树——手推车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

【解析】【分析】

(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课内赏析阁。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写出选段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写出了________,也衬托出了________。

(3)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猴子的可爱;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投入

(3)这里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读书都很认真,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解析】【分析】

(1)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依旧考查的是课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体会语句中的含义。

山林的朋友指的是猴子,猴子好奇的听课写出了它们的可爱,从侧面也衬托出了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投入。

 (3)本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自己读后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猴子的可爱;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投入

(3)这里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读书都很认真,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的而基础上,体会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

(3)此类题答案不做要求,合理即可,但要结合课文内容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5.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甲)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乙)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丙)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给文中甲、乙、丙三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

A.飘到        B.吹起            C.穿上

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      丙:

________

(2)根据文段的内容连一连。

小喜鹊________                     挖洞

小松鼠________                     造房子

小青蛙________                     找松果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 秋天的雨,把各种动物、植物打扮得更加漂亮            B. 各种动物、植物都准备过冬了

【答案】

(1)B;C;A

(2)造房子;找松果;造房子

(3)B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C、A

(2)造房子、找松果、造房子

(3)B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哦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

(1)给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母亲告诉我___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___哦___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___

(2)读选文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并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波浪线画出。

(3)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读读选文的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②找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________

从这些动作当中,我体会到________

A.翠鸟是潜水高手。

   B.翠鸟捕鱼时动作迅速。

   C.翠鸟肚子饿得慌。

(4)通读选文,画线句子中“搭”的意思是________。

一个“搭”字使鸟儿有了灵性,从中我们感受到________

A.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B.翠鸟通人性。

   C.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请你写一句含有一连串动词的句子。

【答案】

(1),;。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没一会儿;冲、飞、衔、站、吞;B

(4)乘,坐;A

(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的运用。

故答案为:

(1),。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没一会儿;冲、飞、衔、站、吞;B

(4)乘,坐;A

(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

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好可爱啊!

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

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红一黄,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

我赞美你啊,秋!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结合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美不胜收:

________。

②天际:

________。

(2)本文是按先________,再________,最后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其中,第2至5自然段又是按________转移,即由花园到田间,到果园,到山坡的顺序叙述的。

(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修辞手法。

(填序号)

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Ⅰ稻谷笑弯了腰。

________

Ⅱ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2)总写;分写;总写;地点

(3)③;①

(4)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5)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收获的喜悦之情。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即可。

(3)Ⅰ把“稻谷”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Ⅱ把“一片片庄稼”比作“翻滚的千层波浪”是比喻。

(4)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2)总写、分写、总写、地点

(3)Ⅰ③;Ⅱ①

(4)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5)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收获的喜悦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

   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

雨下得越来越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她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

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妈妈问女儿说:

“你在做什么啊?

   女儿说:

“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1)给多音字组词。

露lòu________lù________  相xiāng________  xiàng________

(2)给短文加个小标题。

(3)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4)小女孩的妈妈在雷雨天担心的是什么?

(5)在下列选择符合短文意思的句子。

(    )

A. 文中的小女孩每天坐车去上学。

B. 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吓得心惊胆战。

C. 小女孩在每次闪电时,都要抬头望望天空,并露出微笑。

D. 小女孩对着闪电微笑,她认为是上帝在给她照相。

【答案】

(1)露面;露水;相信;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被雷打到。

(5)C,D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2)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露面、露水、相信、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被雷打到。

(5)CD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镜头下的西沙

蔡旭

   蓝的是海。

一望无垠的蓝。

波澜壮阔的蓝。

心潮澎湃的蓝。

蓝得耀眼。

蓝得神秘。

蓝得深厚、丰富、五光十色又层次分明。

蓝得无可比拟,也许是世界上最蓝的蓝。

蓝得不可相信,如梦如幻如酒的梦之蓝。

   绿的是岛。

是星罗棋布般撒在南海上的岛屿与礁盘。

浮在蓝色大海中的睡莲和翡翠。

是野生的抗风桐、羊角树、灌木丛,人植的椰子树、木麻黄。

是令人心醉的生命的色彩,及沁人肺腑的空气和风。

   白的是家。

唐宋的遗址。

明清的古庙。

现代的商店    银行    水产站    办公楼,盖着中国最南端邮戳的邮局。

还有海捞瓷,早在隋唐年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落海中的不可改写的历史。

   斑斓绚丽的是生物的世界。

海底里绽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的珊瑚。

沙滩上检不完奇形怪状的贝壳。

在水中成群结队地穿梭在金枪    马鲛    鲨鱼    石斑及叫不出姓名的热带鱼类。

在天空盘旋飞翔    千鸣万啭的鲣鸟    暗绿绣眼和名目繁多的燕鸥。

   还有,就是红色了。

那是海上日出喷薄的壮丽。

五星红旗在晴空中迎风飘扬的庄严。

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与海疆的决心和热血。

以及,我们每当看到    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