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7706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 255.docx

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试题附答案255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一、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选项: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选项内容:

(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3、心理现象又称为:

(心理活动

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5、下列选项哪些完整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知、情、意或(认识、情感、意志1、解题时,能一题多解,是属于哪种思维(发散思维2、游览过长城的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是(表象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感觉(嗅觉4、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6、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级(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7、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8、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

9、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能够认出他,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

10、熟练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11、间接兴趣是主要引起下列哪种兴趣(有意注意

12、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有害不利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

13、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现象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1、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属于下列哪种特性的表现(气质

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兴趣的稳定性是下列哪种品德特性(持久性

4、马斯络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5、以热情、急躁、易冲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6、在全人口中智力是(正态或常态分布曲线。

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8、根据需要的指向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9、根据动机起源不同可划分(生理、社会动机10、一个人经常表现出赤的坚定,勇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11、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能较好地控制情感(理智型12、(顺从是在社会要求写,响下个体外在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13、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14、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矛盾。

15、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16、成熟而稳定是教师的情感特点。

17、(思维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18、在教学中,教师必硕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19、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0技能的形成要比知识的掌握要(慢一些21、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是(逆向迁移22知识的理解,主要通过(思维实现。

23个体随认识活动而产生的情感受体验是(元认知体验24、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在知觉过程中,将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制是知觉策略。

25、算法和启发式属于(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内容。

26、关于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意识性属于(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控的内容27、执行性属(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内容28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专。

29从(少年期开始,经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30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

小学(一。

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某些因素31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2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和研究对象。

33、幼儿自我控制的转折点是(4-5岁。

33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这个活动对幼儿影响极大34幼儿期是人一生词汇增长最快的时

期,7岁时是3岁的(4倍。

35幼儿期是儿童从(3-7岁开始的。

36、(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重要标准。

37、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处于(初

级阶段。

38、七岁以后的儿童的思维逐渐地出现了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概括活动。

39、2-7岁儿童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

40、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重要推动力。

41、(独立意识是初中

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42、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表成(辨证思维。

43高中阶段是(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时期。

44、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想象,大多数是(有意识有目的45、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

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46帮助学生解除自卑心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47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心理素质教育4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教育

4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心理教育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工作50帮助学生确立生活目标属于

(生活辅导51当一个人目标未达成,并受伤害,可以将目标转移,以改变其痛苦的方法是(移植法52下列属于主体参与模式特点的是(自主性、主体性53克服考试焦虑最好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与松弛法的结合54自我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教师指出分析对象55快乐学习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56、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于评价不正确的说法(主要依据学习成绩57对批评艺术不正确的说法是(严厉58下面属于教师文化范畴的是(教风59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人际氛围

6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教育学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__”学制、基本参照______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D学生年龄特征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

A学生思想

B学生品德

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D学生身体素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1、学制2、课堂教学3、学校教育4、陶冶教育5、《学记》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20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六、论述题(共22分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

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

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一、填空

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社会

2、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平等性、普及性;教育水平低

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深化的教育理论知识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美国;六、三、三

7、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8、孔子;苏格拉底9、思想认知方面;道德品质方面;道德能力方面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二、不定项选择

1B2ABCD3B4D5ABC6ABCD7B8D9C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

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1、学制: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

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

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4、陶冶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方法。

5、《学记》:

是中国古代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崐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

它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五、简答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

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的矛盾。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

六、论述题1、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答: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

①统一性:

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知是基础。

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

情是动力。

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

意是支柱、杠杆。

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

行是关键。

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

②矛盾性:

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2、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12分

答: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

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

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七、实例分析提示: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