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291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docx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岗厦北枢纽位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处,汇集了地铁2、10、11(东延线)、14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公交首末站等常规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

其中,既有2号线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车站设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东北侧绿化带内;10号线为南北方向,沿彩田路地下敷设;11号线东延线与14号线也均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在岗厦北站设站。

未来岗厦北站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四条线路的换乘站。

其中2号线已建成通车,10号线正在施工,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为近期规划线路。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①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西长约365.4米,南北宽约222.7米,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上方局部设置夹层;

②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东侧开挖区域(简称东配线地下空间):

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约235米,南北宽约37米;

③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西侧开挖区域(简称西配线地下空间):

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296米,南北宽约53米;

④岗厦北站~岗厦站区间地下空间(简称岗岗区间地下空间):

地下一层,南北长约398米,东西宽约32米;

⑤接驳公交首末站:

设置于枢纽东北角2号线岗厦北站上方绿地内。

(2)工程总平面布置

岗厦北枢纽车站部分以新建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与已建2号线地铁换乘、集散及市政过街功能为主,兼顾商业,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上方设置夹层。

地下一层主要设置四线换乘站厅、设备房、地下商业及夹层过街回廊;地下二层为2号线站台层,11、14号线站台层、10号线设备层以及东西配线轨行区;地下三层为10号线站台层;其余车站东、西、南侧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下空间商业开发。

岗厦北枢纽总建筑面积为224119.38m2,其中轨道交通部分为126815.32m2(含自然形成物业空间),地下空间物业开发94806.06m2,地面公交首末站2498m2。

图1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平面及线站位图

(3)车辆工程

列车类型:

A型车,8辆编组;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

186m;

最高行车速度:

①10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②11、14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

(4)线路工程

线路正线为双线,1435标准轨距。

①10号线3+796.160~4+417.182,0.621,双线;

②11号线东延0+766.827~1+484.163,0.717,双线;

③14号线0+000~0+899.200,0.900,双线。

(5)供电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供电利用10号线的福田党校主变电所,从福田党校主变电所拉35电缆至枢纽供电,本工程不再设置主变电所。

(6)工程占地

枢纽永久占地主要有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永久占地总面积约40723.07m2。

工程临时占地面积约214131m2,施工期将分三个施工阶段临时占用现有深南大道、彩田路的道路及绿化带,绿化树种将被迁移,并在施工期结束后恢复。

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深圳市在新的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

本项目位于福田中心区,属于深圳市中心城区。

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福田中心区法定图则》、《莲花村地区》法定图则和《福华新村地区》法定图则,福田中心区呈中心轴对称形态,轴线从北至南连接莲花山、少年宫、市民中心、水晶岛、中心城和会展中心。

区域以商业、商业办公、行政办公以及绿地为主,规划建成全市商务、行政、文化、国际性都市中心区;莲花村地区功能定位是:

以居住为主,兼有部分办公等功能,为深圳市中心区周边地区大型综合住宅区之一。

片区内各地块土地利用性质主要包括居住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商业性办公用地、政府/团体/社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等;福华新村地区定位为,中心区配套居住商业区,该片区的主要土地用途为:

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及配套等。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深圳市必须大力构筑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

岗厦北枢纽的建设,必将创造出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一体化的城市新型中心区,实现城市与轨道交通互动、协调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推动福田中心区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城市中心,促进集约型城市目标的实现,为把深圳建设成国际化都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2)工程与轨道交通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未来全市将形成由20条线路构成、总长753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目前轨道一期、二期工程及三期工程轨道11号线、7号线、9号线已经开通运营,全市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达到285公里,全面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2015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10号线被列入近期建设线路,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5年)》(上报稿),11号线东延和14号线被列入近期建设项目。

未来岗厦北站是既有轨道2号线、10号线(三期线路)、11号线东延线(四期线路)、14号线(四期线路)四条线路的换乘站。

表1本项目与各条轨道交通关系表

项目

2号线

10号线

11号线东延线

14号线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上报稿)

工程阶段

2011年开通运营

正在建设

规划建设

规划建设

环评情况

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均已批复

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均已批复

规划环评已批复,建设项目环评尚未开展

规划环评已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正在开展

与本项目的关系

既有工程,未来本项目与2号线岗厦北站连通,涉及2号线岗厦北站小范围改造和连接

10号线岗厦北站和岗厦北站~岗厦站区间地下空间在本项目工程范围内,车站站位和地下空间方案较建设项目环评批复时的方案有调整

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的岗厦北站和东、西配线地下空间在本项目工程范围内

本项目涉及的各条线路的正线走向和车站站位布置等工程内容均符合各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总体分析,本工程的建设符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和《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上报稿)。

(3)工程与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工程所涉及的各条线路在设计范围的区段线路走向、车站站位等与规划基本一致,敷设方式均采用地下线形式,落实了规划环评的意见。

线路均沿着城市道路走行,且环评中对临近的敏感点均采取了振动防治和降噪措施,项目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4)工程与深圳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本工程所涉及的各条线路在设计范围的区段正线和车站均采用地下形式,除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外基本不占城市用地,永久占地的占地类型主要为绿化用地和部分建设用地。

相对城市道路、轻轨等公共交通方式,有效的节约了城市里宝贵的土地资源,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5)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相符性

本项目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根据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划,工程全部位于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建设区(301),属于深圳市优化开发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现状

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所在区域现状为城市建成区,工程周边主要以建成道路、写字楼、办公楼、绿化带、城中村为主,区域生态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系统,交通繁忙,人员流动较大。

图2工程所在位置卫星图

深南大道两侧

彩田路两侧

图3项目区周边现状

(2)声环境现状

车站风亭敏感点均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669.3、61.462.3,全部敏感点昼间达标,全部敏感点夜间超标6.4~7.3。

公交首末站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461.8、52.353.7,昼间超标1.8,全部敏感点夜间超标2.3~3.7。

公交首末站北、东、西场界位于2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3.764.6、57.458.3,3处场界昼、夜分别超标3.74.6、7.48.3;南场界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1、60.3,昼间达标,夜间超标5.3。

(3)环境振动现状

本工程沿线敏感点现状主要振动源为彩田路,昼、夜10分别为51.956.0、50.651.4,现状环境振动满足昼间75、夜间72标准要求。

(4)水环境现状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分布。

(5)大气环境现状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工程距离深圳市荔园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约4公里,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该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与臭氧六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规定,该区域空气质量较好。

工程所在位置位于深圳是主要交通干道交口,因此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主要污染源是上述交通干道大量运行的机动车,主要污染物为机动车排放的汽车尾气。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

本次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为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配线地下空间、西配线地下空间、岗岗区间地下空间和公交首末站等。

(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1)生态和城市景观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工程所处地区环境特点,纵向范围与工程涉及范围相同;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整个线路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300m。

2)声环境

地下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50m以内区域;公交首末站场界外1m,有敏感目标时扩大到敏感目标处。

4)环境振动

按照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8.1.4,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轨道中心线两侧各60m以内区域。

5)地表水环境

按照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10.1.3,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车站和地下空间的污水排放总口。

6)大气环境

按照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11.1.3,本次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施工期为施工场界周围100m内区域;运营期风亭周围50m以内区域。

7)固体废物

工程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等场(站)界内。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见下表:

表2本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时段

工程内容

环境影响

施工准备期

工程征地

改变土地利用功能和原有地表植被,影响城市景观。

地下管线和北环电缆隧道改迁、彩田立交拆除、修建钢便桥

产生扬尘,影响空气质量和城市景观;

雨天造成道路泥泞,渣土流失;钢便桥上车辆行驶的交通噪声。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材料运输,施工人员驻扎

产生噪声、振动、废气及扬尘、弃渣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期

北环电缆隧道改迁矿山法施工、车站、地下空间明挖和盾构施工

施工爆破作业产生噪声及振动影响;

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有轻微振动影响;

弃渣环境影响。

运营期

地下区段

主要是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影响。

车站、公交首末站、地下空间

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的生活污水;

地下车站、地下空间的风亭、冷却塔等固定设备的噪声影响;

风亭、冷却塔、出入口等如设计不当将造成景观影响;

公交首末站车辆行驶进出时的噪声影响;

地面建筑占用土地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

风亭异味和地下空间餐饮业排放的油烟可能影响排风口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

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产生的生活垃圾。

轨道交通的正面影响效应

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有利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城市结构;

减少地面道路交通压力,减少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造成的污染负荷,改善区域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

(1)工程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的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设备、材料、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植被及城市道路;工程弃土如不加防护,将会产生水土流失;工程占地不可避免地减少沿线生态系统内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下降;风亭、冷却塔、出入口和公交首末站等地面工程如设计不当将造成景观影响。

本工程是深圳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提升城市交通及环境水平的有力措施;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展示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标的重要途径。

(2)主要污染源及其影响分析

1)噪声源

运营期本工程车站、地下空间的风亭、冷却塔等固定设备产生噪声和公交首末站车辆进出噪声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各种大型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等;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彩田立交的拆除和恢复,施工期设置钢便桥代替彩田立交阶段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已有道路破碎作业、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噪声。

2)振动源

工程建成运营后,列车车轮与钢轨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至隧道结构,再传递至地面,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干扰。

根据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期产生施工作业振动的机械主要有:

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运输车、压路机、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等。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区段在进行施工爆破时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盾构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有轻微振动。

3)水污染源

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生活污水以及地下空间商业餐饮的含油污水等。

工程本身水污染物性质简单,排放量少。

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来自雨水冲刷产生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的冷却水和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食堂下水和厕所冲洗水。

根据水质情况可分为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高浊度泥浆水等。

4)大气污染源

本工程牵引类型为电动机车,因而沿线不存在牵引机车废气排放;地下车站排风亭排放带有异味的气体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废气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很小。

同时轨道交通的建成运营可以减少沿线公交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对改善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2017年9月底前实现100%公交纯电动化,公交首末站内进出的公交车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中引起的二次扬尘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恶臭、有毒气味的化工材料如油漆、粘合剂、沥青等都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5)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车站乘客候车、运营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产生的垃圾等。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地下车站、地下空间产生的弃渣;彩田立交拆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本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

(2)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分布。

(3)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声环境保护目标15处,受车站风亭影响的敏感点10处,全部为居民住宅;公交首末站附近敏感点5处,包含1处幼儿园、1处机关单位、3处居民住宅。

(4)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环境振动保护目标4处,均为高层住宅或商住楼。

(5)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10处,全部为居民住宅。

3.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采用明挖法,东、西配线地下空间采用盖挖法,岗岗区间采用半明半盖法、盾构法结合,北环电缆隧道局部改迁采用矿山法施工。

(1)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影响

工程施工期的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设备、材料、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植被及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负荷,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车辆的通行;施工期拆除彩田立交设置钢便桥会对城市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工程弃土如不加防护,将会产生水土流失。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各种大型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等;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彩田立交的拆除和恢复,施工期设置钢便桥代替彩田立交阶段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已有道路破碎作业、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噪声。

因此施工作业噪声对工程附近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3)施工期环境振动影响

产生施工作业振动的机械主要有:

重型运输车、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等。

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施工地点附近居民造成一定影响。

矿山法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爆破期间有轻微的振动,盾构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有轻微振动。

(4)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1)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

2)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中引起的二次扬尘。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恶臭、有毒气味的化工材料如油漆、粘合剂、沥青等都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5)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地下区间施工过程中排放工程废水;地下车站开挖作业、连续墙围护结构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设备运转中的冷却水及机械洗涤水,为含有一定油污的生产污水;施工人员宿营地排放的生活污水。

(6)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如不妥善处置,将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

运营期:

(1)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影响

本项目地面工程包括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永久占地不可避免地减少沿线原有城市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削弱。

本工程车站主体工程位于地下,运营期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小。

工程景观的影响主要因素有:

在车站附属地面建构筑物(风亭冷却塔、出入口)的景观影响,下沉广场式出入口景观影响,地面公交车始末站景观影响及恢复后彩田立交桥。

若设计的建筑风格、外观与周边环境不能相互协调,难以融为一体,将会给人一种突兀感,破坏城市局部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2)声环境影响

1)风亭、冷却塔敏感点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10处敏感点全部位于4a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669.3、61.462.4,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3096-2008中4a类区昼间70标准要求,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值为6.4~7.4。

2)公交首末站敏感点

①居民住宅

4处敏感点位于2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561.8、52.653.8,其中1处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标准要求1.8,全部敏感点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3096-2008中2类区夜间50标准要求2.6~3.8。

预测超标主要由于交通噪声较大现状值超标,本工程实施后环境现状未恶化(较现状增加不大于0.5),预测值与现状差值0.1~0.3。

②特殊敏感点(学校、机关)

1处幼儿园为特殊敏感点,执行昼间60,夜间50标准,1处敏感点位于2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661.8、53.8,其中1处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超过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夜间50标准要求1.8、3.8。

预测超标主要由于交通噪声较大现状值超标,本工程实施后环境现状未恶化(较现状增加不大于0.5),预测值与现状差值0.1~0.2。

3)公交首末站场界

工程运营后,公交首末站北、东、南、西场界均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658.3、52.856.5,4处场界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3096-2008中4a类区昼间70标准要求,北场界、东场界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3096-2008中4a类区夜间55标准要求0.9~1.5。

(3)环境振动

本工程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10号线环境振动评价范围内共涉及敏感点4处,均位于彩田路两侧,经预测,列车振动在各敏感目标建筑室外0.5m内地面的振级10为65.9~66.4,为68.5~69.4,全部敏感点环境振动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10070-88)“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5、夜间72标准。

(4)地表水环境

地铁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生活污水以及地下空间商业餐饮的含油污水等。

主要污染因子为、、5及动植物油。

车站和地下空间普通商铺的生活污水约116.1,地下空间餐饮商铺的餐饮废水约181.6。

污水处理不当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5)大气环境

运营期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风亭排放的异味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

随着时间推移,风亭排风异味影响显著减少,下风向0~10m范围,可感觉到异味;10~20m范围异味已不明显;20m以远基本感觉不到异味。

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6)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期车站和地下空间普通商铺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4,地下空间餐饮商铺的餐厨垃圾约1。

上述固体废物处置不当,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不同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生态、噪声、扬尘、污水等,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将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本次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内容纳入标书,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同时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约束。

(2)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车辆走行线路应进行统一分流规划,以防造成交通堵塞;同时对施工机械和施工运输车辆走行路线也进行统一安排,颁布有关限制规定,以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和正常运行,并应提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出安民告示。

(3)施工期加强对隧道上方建筑物的监测,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地表沉降控制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4)按照国家标准及深圳市规定,通过施工现场合理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