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069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习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为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练习,人文性的提示更激发了学生展示的热情,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思路得到了拓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

在教学相邻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时太仓促,处理的不到位,在课中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最后的总结较少,引用的名言有点画蛇添足。

新课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

小数的意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本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从把1米的尺子看成一条线段,到学生感悟这条线段可以表示很多事物,步步清晰,层层深入。

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很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并逐步形成小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出发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是否准确、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性质、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各种数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标》中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捷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

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

由此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产生神秘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该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获得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与两位小数等等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概括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小数的意义就水道渠成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本案例中,如1分米=1/10米=0.1米,渗透等量代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鼓励学生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在概括出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比,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并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大胆猜测,仔细验证。

归纳小数的意义时,先将1米抽象成一条线段,去掉单位名称,由这条线段联想到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最后抽象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是既重概念形成结果,又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这样的概念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

1米、0。

01米、0。

001米……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

1米、0。

01米、0。

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

1米、0。

01米、0。

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

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

1、0。

01、0。

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

其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

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

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

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

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

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

3米的?

0。

3米是几分之几米?

0。

3米里面有几个0。

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

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

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

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

1米。

0。

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

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

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

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

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

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

1米……学生在“找0。

1米”的过程中,“0。

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

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

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

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

3米,说一说0。

3米是几分之几米?

0。

3米里面有几个0。

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

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

3米,然后根据小数0。

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

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

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

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

7米里面有7个0。

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

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追问:

这样的3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

?

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

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

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

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0.1、0.01、0.001?

?

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

?

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1米、0.01米、0.001米?

?

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

?

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

?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

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

?

学生在“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首先让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用米表示,再量一量自己的桌面长和宽用分米表示,当测量都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必须引进新的数也就是小数来表示,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实际上我的这节课课少了一个环节,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这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课件发现知识规律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总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下,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犯了一个基本错误,就是课前忘记带米尺进教室,结果减少了一个量黑板长度的过程;开始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

”当学生没有及时答出来时就改成“用分米表示是几分米”会更直接,因为才开始学习,学生还没有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是的,当学生不能及时答出问题时就要换个角度提问会更好。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

所以新课开始,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做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引入小数的产生,测量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先通过自学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

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0。

5米、0。

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

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习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

在教学小数的产生时,应再加一个自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自学知道:

当计算得不到整数时,也要用小数表示。

2、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不是很好,在课中就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对比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数导入,将学生注意力引向课堂。

课始当我打开课件,呈现的是一个由多个长方形组成的一个大长方形,学生们马上就兴奋了,老师,这是什么啊。

老师,这下面有什么啊。

我说:

这个长方形下面有一个很特别的数看看谁能猜出来。

当一个个小长方形不断飞走数字一步步凸显一直到8.9这个数出现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

就此很顺利的引入了小数课题。

这个环节也表明:

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探究

3、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数的意义这一环,本来用熟悉的米尺让孩子去直观认识,应该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过来的,没有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因为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带着学具,希望学生能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的课,学生一操作,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练习时间往往不够。

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在操作中领悟到一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些练习的时间,那该多好!

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学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不仅是学生对前面知识概念的归纳,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迁移、归纳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课标》中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案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练一练”“看一看”生活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新授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伙伴合作在米尺上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全面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一位小数的感知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也更具体形象。

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在初步感知一位小数意义后,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类比,迁移,小组讨论完成两、三位小数的意义的教学。

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意义的具体分析后,我再通过清晰直观的板书,从左往右又从右往左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推理,最后得出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到在教学细节上还需完善自己,还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苦练基本功。

1、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

我只担心时间不够,甚至没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测量,不敢放手,所以本节课显得教师在唱独角戏,总觉得自己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

2、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习方式值得研究。

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告诉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所欠缺。

3、教师预设的问题指向目标不明确,对于提问的细节、有效性需要仔细、反复的推敲,是提问有效、高效。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显得太过直白、随意。

虽然是常态课录像,但总能发现自己的欠缺,比如:

备课时只顾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备学生这一重中之重的

因素,造成自己和学生课堂交流的不畅,还有自己的课堂节奏单一,没有激起学生思维;整节课自己往里“灌”的知识太多,所以学过之后的检测效果不太好,这就给自己的常态课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击中要点,这就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攻克的要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整节课可以说还是按照我的设想比较顺的进行下来了,但是在我的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首先,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的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兵教兵”的环节,我将其给漏掉了,完全变成了我们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

这是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的不足。

另外,虽然我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设计自学指导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修改如何才能让自学指导更易于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

例如第一个自学指导中有这样一段话“找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句话既有些太笼统了,没有给学生指出发现的方法,最还能够一步步的预设、铺垫,最后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在练习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可以的。

借助教材上“做一做”运用“填一填”“对口令”“我是小法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练习。

但是有一点就是练习题的梯度不大,没有层次性,而选做题的难度不大,没有达到对优等生的配有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以后备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个知识点应该要落实到哪一个程度;第二,问题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多思考提这个问题要解决的什么;第三,除了备教材外,更要备好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会出现地种种问题进行全面周到地预设;第四,还要备好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练习题、学具等等,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各方面数学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一种思维的挑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体验式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我们的课堂上就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自学校确立体验式教学课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来,我又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形式,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整合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改进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将体验式教学新生的元素融进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和谐、有效、充实、高效的开展。

以本节教学内容为例,课堂中有两次大的体验活动。

一是在实际测量中感知小数的存在,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小数的产生。

二是在长度单位这个现实背景中,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的存在,并在小数与分数的观察对比中体验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认识小数的意义。

我主要来谈谈第二次体验活动。

借助米尺,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任取其中的一份会是多少呢?

学生会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想到十分之一,并能写作0.1,这些都是学生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经验,这里需要学生感受体验的是什么呢?

就是让学生感受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进而联想到分母是10的分数和一位小数有什么联系?

这是在多个案例中学生进行的感知体验活动,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发现,一是分享成果,二是给予提示,三是达成共识。

小组汇报时我会及时给予评价指导最终师生共同对这一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就是:

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迈出了第一步,学生在后面感受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会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感受两位小数这一环节我会半辅半放让学生先自主感受,再小组交流汇报,这就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感受三位小数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并脱离小组交流这一拐棍,完全让学生自己形成学习方法,并学有所成。

在揭示小数的意义这一神秘面纱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感性经验,让学生思考“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

”这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高潮,这一体验活动是学生经验的提升,也是经小组讨论进行简练概括。

我认为学到这,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是有效的。

反思这节概念教学课,我认为保证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首先要清楚学生已有经验和基础,备课时有所预设,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简约、直观、有针对性、有思考价值,能激起学生“要去感受体验”的冲动。

其次,教师及时必要的梳理、评价、反馈学生的思考交流成果,形成共性的知识成果,及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怎样去学的意识。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