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660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宿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宿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

(2009年3月12日)

2008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理,按照“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总体要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及全省,绽放出后发快进的新活力。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攀升。

全年在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全民创业等战略措施的强力推动下,全市经济总量继续攀升。

经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6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4亿元,增长16.4%。

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41.11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6.10亿元,增长14.2%。

图12004-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幅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市大力实施大项目推进战略,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全市经济总量不断膨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

46.6:

33.0,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

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在省内排名位列第五位,比上年提升一位。

图2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全市上下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深入开展“大项目推进年”活动,举全市之力强攻大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年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2个,比上年增加8个。

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比上年增加7个。

“翔盛粘胶纤维”、“德顺纺织”、“波司登服饰”、“天能新能源”、“阿吉兰实业”、“金鑫轧钢”等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6亿美元的“可成科技”项目成为建市以来单体最大的外资项目。

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678家,比上年增加352家。

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86家,比上年增加22家。

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一是产业层次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主导产业及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进出口总量小,外向型经济依然薄弱;三是城市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的人气、商气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农林牧渔业

全市上下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13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0%。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向粮食作物调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34.36万亩,比上年增加48.68万亩,增长4.9%,种植面积首次超千万亩。

受粮食补贴政策的拉动,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到851.96万亩,比上年增加33.72万亩,增长4.1%;占总播种面积的82.4%,比2003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已连续三年达80%以上。

经济作物面积不同程度增加。

全市油料面积33.41万亩,比上年增加7.55万亩,增长29.2%;棉花面积2.99万亩,与上年持平略增;蔬菜瓜果类面积112.26万亩,比上年增加4.02万亩,增长3.7%;花卉等其它农作物面积33.23万亩,比上年增加2.91万亩,增长9.6%。

粮食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市粮食总产352.46万吨,比上年增加22.25万吨,增长6.7%,比历史最高的1999年多11.17万吨。

其中,夏粮总产147.95万吨,增长6.6%;秋粮总产204.51万吨,增长6.8%。

全年粮食亩产414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增长3.6%。

其中夏粮364公斤,增长1.0%;秋粮459公斤,增长6.0%。

分品种看,小麦总产146.04万吨,增长7.0%;小麦亩产365公斤,增长1.0%。

水稻总产160.42万吨,增长7.2%;水稻亩产520公斤,增长7.7%。

玉米总产26.95万吨,增长1.6%;玉米亩产336公斤,下降5.0%。

 

图32004-2008年粮食总产量及单产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效农业,加大考核力度,各县区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有效促进了高效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国内知名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全市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高效渔业养殖面积分别达36万亩和11万亩,累计达199.7万亩和42.7万亩,分别占种植业、渔业总面积的30.3%和30.9%。

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大户)970个,累计达8750个,规模养殖比重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农业项目投资41.5亿元。

“卫岗奶业”、“南京雨润”、“广东温氏”、“天津宝迪”、“河北五得利”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甚至超十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大项目相继落户。

全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调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0家。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14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

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946家,总数达1233家,带动农户33.8万户。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总数分别达到249个、132个和16个。

畜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42.39万头,比上年增长10.7%;全年生猪出栏236.25万头,比上年增长12.0%。

年末家禽存栏1949.35万只,比上年增长22.2%;全年家禽出栏4043.21万只,比上年增长21.9%。

畜禽优良品种率和生态水禽比重不断提高,全市家禽优良品种率达76%,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三元猪比例达70%,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农产品价格快速增长。

全市小麦价格1.57元/公斤,比上年增长15.0%;水稻价格1.85元/公斤,比上年增长4.9%;玉米价格1.67元/公斤,比上年增长16.0%;大豆价格4.26元/公斤,比上年增长32.0%。

全年蔬菜价格频繁波动,第一季度价格大涨,同比增长41.8%;第二季度价格大幅下调,同比下降8.3%;第三季度呈恢复性上涨,同比增长19.6%;四季度又快速下调,同比下降34.2%。

全年生猪价格呈逐渐回落趋势,其中三季度回落明显,四季度有所回升,全年活猪价格增长23.4%。

全市肉禽价格增长17.9%,禽蛋价格增长8.0%,鱼类价格增长20.0%,蟹类价格增长2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9.72亿元,增长23.2%,高出全省水平9.0个百分点。

图42004-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工业运行质量继续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2.7,比上年提高10.5个点;实现销售收入5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实现利税5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其中利润29.70亿元,增长32.5%。

  

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轻工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建材玻璃、化工医药和金属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21.4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1%。

以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饮料制造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2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8%,超过木材加工业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行业,为全市工业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9.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9%,拉动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7.96亿元,增长74.9%。

 

表1主要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行业名称

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55.30

19.1

食品制造业

7.84

17.7

饮料制造业

65.02

31.5

纺织业

54.15

21.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1.04

23.1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22

8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80

19.0

家具制造业

1.82

92.5

造纸及纸制品业

4.89

31.7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9.26

28.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4.29

27.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0.27

16.5

医药制造业

3.21

20.4

化学纤维制造业

1.01

192.9

橡胶制品业

5.95

106.7

塑料制品业

11.32

36.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8.45

14.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4.38

43.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0.98

40.3

金属制品业

9.58

8.0

通用设备制造业

7.71

60.4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5

39.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00

28.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9.91

74.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1.93

107.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0.43

2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93

23.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30

41.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14

5.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42

161.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61

37.0

 骨干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全市工业产值净增超千万元企业共306户,净增产值139.31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4.5%,拉动工业产值增长32.1个百分点。

产值净增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61家,净增产值91.81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2.3%,拉动工业产值增长21.1个百分点。

其中产值净增超亿元企业有25家,净增产值66.16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9%,拉动工业产值增长15.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列入全市统计范围的工业产品有101个,其中80.2%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36个,占35.6%。

表2主要产品产量

工业主要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36

-46.9

大米

万吨

123.64

33.3

小麦粉

万吨

72.42

21.2

饮料酒

万千升

24.61

12.6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20.31

15.3

啤酒

万千升

4.29

1.3

万吨

9.89

12.4

万米

5503.20

21.1

5036.69

16.2

丝织品

万米

4412.04

31.4

服装

万件

3924.95

9.5

人造板

万立方米

547.96

15.4

复合地板

万平方米

92.05

11.6

农用化肥(折纯)

万吨

23.52

11.1

#氮肥(折含N100%)

万吨

18.44

-2.2

磷肥(折合P2O5100%)

万吨

5.07

119.0

塑料制品

万吨

5.84

57.4

水泥

万吨

188.08

17.1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94.00

67.4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88.29

-17.4

钢材

万吨

9.19

71.5

铜材(铜加工材)

万吨

8.87

42.2

铝材

万吨

0.80

22.2

电力电缆

万千米

2.74

0.3

电光源(灯泡)

万只

16497.11

40.8

建筑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市列统建筑企业240家,比上年增长20%。

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工程结算收入25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8%;房屋建筑面积1729.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房屋竣工面积956.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00亿元,增长33.6%。

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4.47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投资426.97亿元,增长45.0%;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97.50亿元,增长26.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8亿元,增长6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7.40亿元,增长6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1.20亿元,增长7.9%。

图52004-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365.63亿元,比上年增长63.2%,比50万元以上全部投资增速高22.0个百分点;占50万元以上投资总量的69.7%,比上年比重提高9.4个百分点。

其中能源工业完成14.33亿元,增长52.2%;原材料工业完成36.34亿元,增长44.4%;机电工业完成82.29亿元,增长69.4%;轻纺工业完成234.23亿元,增长79.1%。

工业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9%,拉动投资增长38.1个百分点。

 

图62004-2008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及占全部投资比重

民营投资大幅增加。

全年完成民营投资(非国有投资)47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7.8%,比全市投资增速高6.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6.8%上升到90.8%,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00%以上。

随着民营投资大幅增加,国有投资比重进一步下降。

全年国有经济控股单位完成投资48.11亿元,比上年下降2.2%;所占比重为9.2%,比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其中住宅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完成投资67.68亿元和15.33亿元,分别占开发投资总量的77.7%和17.6%。

施工规模继续扩大。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225.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56.24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2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11.3%和27.6%。

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购房热情有所下降,商品房销售出现萎缩。

全年共销售商品房屋面积354.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5.32万平方米,下降5.1%。

五、开发区经济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各开发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开发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

全年各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6亿元,重点加大对自来水、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南北共建进一步推进。

在苏宿工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加快建设的同时,2008年下半年昆山沭阳工业园、吴江泗阳工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吴中宿城工业园等县区共建工业园全部获批,发展载体进一步壮大。

投入产出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各开发区投产企业1948个,比上年增加3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业务总收入398.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实现工业增加值8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好。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7个,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

 

图72004-2008年全市开发区投入产出情况

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年末全市各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4个,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9.6%。

实现工业增加值67.9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高于全市增速7.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8.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

在全市工业利税30强中,开发区企业22家,占73.3%。

其中“娃哈哈”、“天能”利税突破亿元,“秀强”、“箭鹿”、“绿陵”利税均超5000万元。

全年开发区实现税收收入27.0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4.8%。

其中市经济开发区税收达5.69亿元。

六、邮政通信、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电信和邮政业加快发展。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电信业完成14.08亿元,增长15.1%。

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18.2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6.52万户,比上年下降6.2%;移动电话用户138.61万户,比上年增长2.7%。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市征订报刊5303.50万份,比上年增长59.4%;全市完成特快专递50.30万件,比上年增长51.6%。

图82004-2008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客货运输平稳增长。

全年旅客运输量4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0%;旅客周转量4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货运总量3577万吨,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公路货运总量3061万吨,增长13.3%;水上货运总量516万吨,增长8.4%。

全市货运周转量35.1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

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22.6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7%;水上货运周转量12.4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4%。

港口货物吞吐量1052万吨,比上年增长54.3%。

表32008年客货运输量及增幅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3577

12.6

公路

万吨

3061

13.3

水运

万吨

516

8.4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35.11

8.9

公路

亿吨公里

22.67

8.7

水运

亿吨公里

12.44

9.4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4405

11.0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42.4

10.4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70.88万人次,增长3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30.6%;接待入境游客2.41万人次,增长52.7%,创汇1879万美元,增长58.1%。

年接待入境游客增长率、年接待国内游客增长率、旅游创汇增长率、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和客房出租率六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七、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4.14亿元,增长24.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2.66亿元,增长22.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4.57亿元,增长2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12亿元,增长37.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零售额35.52亿元,增长20.1%。

其中,批发业实现6.00亿元,增长20.4%;零售业实现29.52亿元,增长20.1%。

 

图92004-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7%。

其中出口4.31亿美元,增长55.8%。

全年利用外资实际

到帐0.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5,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月度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看,涨幅在3月份达到7.4%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并连续9个月呈增幅递减之势,至12月份涨幅降至0.2%,累计回落7.2个百分点,全年月度价格指数呈抛物线型运行轨迹。

图102004-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从构成看,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呈“六涨二降”格局。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1%,衣着类价格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0%,居住类价格上涨3.3%。

表4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4.5

-0.4

一、食品

10.5

-0.8

其中:

粮食

3.2

1.1

肉禽及其制品

18.2

-2.4

油脂

16.3

-0.2

5.2

-0.5

水产品

21.1

-0.1

鲜菜

3.7

0.1

二、烟酒及用品

2.1

0.0

三、衣着

-1.0

0.0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6

0.1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8

-0.1

六、交通和通信

-1.0

0.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7

0.0

八、居住

3.3

-0.6

八、企业景气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走低,原材料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我市部分行业景气指数逐季回落。

四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1.28和105.17,仍处于景气区间。

分行业看,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三大行业均跌入不景气区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仍在景气区间运行。

图112008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走势

九、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乡规划建设不断推进。

中心城市的城市色彩、城市空间形态、“一湖四河”水系沟通以及一些重点地段的规划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数字宿迁”总体框架编制完毕,基础信息平台基本搭建完成。

农村公路新建成通车里程536.7公里。

100个康居示范村共新建住宅11256户。

洪泽湖周边灾后应急治理、泗洪西南岗水源、黄墩湖滞洪区安全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工,完成289条县乡河道疏浚任务。

新解决36.4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改造中低产田25.1万亩。

新建户用沼气池5600个、物业化沼气管理站5个、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30处、秸秆气化项目2个,完成改厕3.5万户。

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宿新高速公路宿迁段、325省道宿迁段、249省道宿迁至靳桥段、宿宿淮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刘老涧、泗阳两个三线船闸实现通航,骆马湖水上搜救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省道245、发展大道延伸段等地方干线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到46.2万人,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5.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中心城市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成送水,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沭阳第二取水口、泗阳第二水厂等重点水务工程快速实施。

新(扩)建污水处理厂6家,铺设污水管网91公里,马陵河、古黄河截污整治、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按计划推进。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雪枫公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国家级检查,中运河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城市管理成效进一步显现。

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论坛,坚定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建立了“河湖长”制度,全面推进秸秆禁烧,新栽树木1100万株,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4771吨和1013吨,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市区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31天、良好率90.4%,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高位增长。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2.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6%。

地方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