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对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550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企业对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企业对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企业对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企业对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企业对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企业对标.docx

《国际企业对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企业对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企业对标.docx

国际企业对标

国际对标--施耐德电气

一.发展概况1

二.发展历程2

三.产品概况4

四.中国市场5

(一)项目参与情况5

(二)施耐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9

五.竞争优势12

六.业绩分析12

(一)业绩概况12

(二)业绩分阶段统计13

(三)2016年业绩预测16

(四)发展战略16

一.发展概况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SchneiderElectricSA)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总部位于法国吕埃。

施耐德电气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2010年,施耐德电气的销售额达到了196亿欧元。

2011年,它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中位列第374位。

2012财年,施耐德在全球的总营收达到240亿欧元,在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00名员工。

2014财年,年度销售收入249亿欧元。

2015财年,拥有160,000名员工,服务的客户超过100个国家,年度销售收入约270亿欧元。

施耐德电气是一家非常善于创新的企业,总是在不断寻找新兴市场。

历史上的施耐德电气曾经历过几次大的战略转型:

早在19世纪,施耐德电气主要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和轮船建造业;20世纪70年代,施耐德开始进行转型,出售了所有与金属有关的业务,开始收购电力和控制类业务,生产电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

到了上个世纪末,主要业务已转为电力与控制。

如今,全球最大挑战之一是保证能源供应,如此才能不断驱动世界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施耐德电气聆听客户的声音,了解其需求,发现客户不仅需要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还需要通过这些系统来降低能耗,来更加高效地生产。

正因为此,施耐德决定迈出新一步,成为能效管理方面的全球领导者。

二.发展历程

19世纪

1836年:

施耐德兄弟接管当时正处于困境的Creusot铸造厂(71),两年后他们成立了Schneider&Cie。

1891年:

已成为专业武器制造商的施耐德开始进军当时新兴的电力市场,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创新。

20世纪前期

1919年:

通过欧洲工业和金融联盟(EIFU),施耐德在德国和东欧建立了基地。

在随后的几年里,施耐德与当时主要的国际电气集团西屋(Westinghouse)进行结盟,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使其扩大到发电站、电气设备和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

二战后:

施耐德逐渐停止武器制造,转向建筑、钢铁和电力行业。

为了实现公司业务的多样化以及打开新的市场,施耐德进行了整体的结构重组。

20世纪后期

1981-1997年:

施耐德电气抛开一些非战略活动,继续将重点放在电力工业上。

为了贯彻实施这项战略,施耐德进行了几次战略并购:

TE电器、实快电力和梅兰日兰分别于1988年、1991年和1992成为施耐德电气集团的成员。

1999年:

通过并购欧洲配电业第二大巨头Lexel,施耐德在超终端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

1999年5月,集团改名为施耐德电气,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公司专业致力于电气领域。

改名之后的施耐德电气采取加速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

2000-2005年:

随着自身结构的发展和公司合并政策的贯彻,施耐德电气在新的市场细分中进行了自身定位,这些市场细分包括:

人机对话、不间断电源(UPS)、运动控制、声音数据图像系统、传感技术、建筑自动化和安全(如Digital、Crouzet、Clipsal、MGE不间断电源系统、TAC、Kavlico、Andover控制等)等。

2007年2月1日,Clipsal奇胜并入Schneider施耐德电气公司,被整合为施耐德电气智能终端事业部。

奇胜,一个世界著名的装置电器品牌,1920年创立于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装置电器品牌,在亚洲是最大的电工产品品牌。

奇胜是全球5大电工品牌之一,并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奇胜品牌的产品广布于家用、通讯、工业和自动化行业,产品种类达到20,000种之多。

自此,施耐德又成功迈出一个重大的飞跃

2007年3月6日

施耐德电气宣布完成对美国电力转换公司(Nasdaq:

APCC)(APC)的收购,合并协议中的各项事宜均已圆满结束

2010年

阿海珐集团的配电业务被施耐德电气收购。

三•产品概况

施耐德电气产品应用于广阔的电力市场,其中业务涵盖可再生

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自动化、楼宇管理系统和配电产品设备等。

Welaunchhighlydifferenti日tmdofferstostrengthenourtechnologyleadershipandournetworkofpartners

GAFERELIABLE

CONNECTED

luitiil'j-l

用1半plR

fiwiI.bU-■曲bPHlDUWUI.Li・'1W

k■>.-aaru.iiIrHU

E:

tai:

AIreti^>ciiMriilicri

■■14ftj>

ij勺0謁

72

Cser*ni£

-*pt參nri^irxy

SJEi和宦HF”*

;rr

rp”貞L‘-rrltIuj.上駅

1.

应用领域:

涵盖光电、剩余电流保护、接入控制、暖通空调

系统控制、机器安全及可用性、泵、电力保护及控制、电机及运动控制、通用机器控制和风电等。

2.产品领域:

涵盖变频器、继电器、仪器仪表、绝缘子、电磁器、控制器、变压器、施耐德互感器等一系列电器。

3.各领域解决方案:

涵盖电力能源解决方案、石油天然气解决方案、矿山冶金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机器控制解决方案、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4.高效使用解决方案:

从发电、输电到用电,施耐德电气可为各

个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高效解决方案。

截至2003年,全球投资13万亿美元,用于升级改造全球的输配电网络。

各类设施的能耗及用电量分别占到了全球能耗的1/3和总电量的70%。

它们也属于施耐德电气面向全部市场的一部分。

如果这些不同的市场可以在设施层面解决能源浪费,那么他们所面临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等头等难题也将得以缓解并顺利解决。

而这正是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所设定的目标:

使建筑和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并实现高达30%的节能目标。

四.中国市场

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经走过25年的历程。

25年的时间让施耐德电气深深扎根中国,并且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脉搏共同跳动。

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起跑,加速和起飞的各个历史阶段,更是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为己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卓越贡献者。

(1)项目参与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耐德电气参与了国内许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众多小型项目,涉及矿业、金属行业、建筑业和地铁建设等,所有这些行业都有施耐德的身影。

最大规模的项目或许是三峡大坝,其中应用了施耐德的控制与电力技术。

就北京而言,非常重要的南水北调项目,从中国中部调水到北方,这也用到了许多该公司技术。

北京奥运会的多数场馆和上海世博会同样也不例外。

在上游产业,施耐德电气提供了预制模块化动力中心E-House解决方案及与智能电网相关的一系列产品与技术,以快速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扩大产能在中游产业,施耐德电气则提供从大型复杂管网控制中心到现场设备安装的全套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安全、可靠、高效运输油气的目标;在下游产业,施耐德电气更是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与控制解决方案(EMCS),帮助企业提高基础设施可靠性和服务连续性,并降低成本。

(2)石油石化行业项目

施耐德电气为石油石化行业定制的创新型整体解决方案,正在为全球以及中国的客户创造丰富的应用价值。

以澳大利亚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一GORGON项目为例,施耐德电气通过提供预制模块化动力中心E-House等解决方案,不仅保证客户实现了安全、合规、高效、创新,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3)轨道交通行业-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企业,施耐德电气深刻洞察轨道交通行业来自乘客与运营商各方面需求,凭借广泛而可靠

的软硬件产品和完整的服务网络,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为地铁顺

畅、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概念逐渐落地,施耐德与客户、合作伙伴一起抓住数字化趋势为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施耐德电气轨道交通解决方案集成中低压配电系统、综合监控系统、智能IMCC系统、能效管理系统、光伏发电系统、车站及隧道通风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和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简称BAS系统)八大系统,为客户带来:

1)可靠的电力保障:

中低压供配电系统是地铁的动力系统,不但为地铁列车提供牵引供电,还为车站内部的各子系统(空调系统、给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消防及安防系统)提供正常运转所需电力。

施耐德电气以稳定可靠的产品为基础,整合行业应用经验,提供量身定制的地铁中低压配电解决方案,比如Blokset高可靠性智能低压成套设备,以安全可靠的品质,智能灵活的性能,成为轨道行业首选配电方案。

为保证大流量旅客的安全、维持精确的客运时刻表、符合更严格的安保规范,不间断电源(UPS)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耐德电气轨道交通行业关键电源解决方案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关键电源设计、解决方案和提升公用事业电源可用性的各种服务。

2)高效运营: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根据地铁运行情况,调控相关设备,并通过车站环控机电设备的高效率的自动化控制,实现地铁的快捷、舒适与方便。

施耐德电气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包括,

面向过程、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全新变频器VSD,站在过程控制的高度,最大限度优化系统能效。

面向BAS系统的完整PLC产品与解决方案,对车站机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及管理,为乘客和运营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节约能源、降低运营费用。

施耐德电气Scada软件系统平台,实现电力监控、车站环控、乘客信息系统(PIS)、运营指挥系统(TCC)、网络控制系统(NCC)等多个功能和系统功能集成。

3)安全保障:

地铁综合安防系统确保了客运的安全性。

施耐德电气旗下Pelco品牌提供全面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从高清可靠的前端摄像机到稳定、开放、灵活的后端管理平台,先进可靠的智能分析算法,确保轨交的安全运营,为旅客的轻松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4)节能增效:

车站需要有效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来应对环境与能源挑战,实现输配电系统的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行。

施耐德电气绿色车站能效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绿色车站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

从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等各环节进行分析,提高电能质量。

从北京地铁十号线、深圳地铁三号线到成都地铁一号线等,成千上万来自施耐德电气的设备正在中国各条地铁线路中良好地运转。

随着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地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契机。

面对不断增长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将秉承“能?

效+”理念,融合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创新技术,帮助地铁行业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施耐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施耐德电气已在中国建立了77个办事处,26家工厂,6个物流中心和3个研发中心,拥有将近22,000名员工、500家分销商和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

施耐德电气中国分公司有: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大学中国学习与发展学院、施耐德(香港)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上海)分公司、施耐德电气(广州)分公司、施耐德电气(武汉)分公司和施耐德电气(天津)分公司等。

1987年,施耐德电气的第一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在天津落户。

它带来的断路器技术,取代了保险丝,有效地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

90年代初,施耐德电气旗下的另一品牌——奇胜,率先将开关面板带入中国,结束了中国使用灯绳开关的时代。

此后,施耐德电气日益融入中国市场。

1992年,施耐德集团全额收购法国梅兰日兰公司,并于次年调整在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中所持股份,以50.1%实现绝对控股。

1995年,施耐德集团将原设香港的东北亚总部迁至北京,提升中国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地位。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SECI)成立,在中国的第一轮大规模投资开始,同年成立了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SSIC)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

(SSPA),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SSLVTA),施耐德(广州)母线有限公司(SBG)。

1997年,施耐德(北京)中压电器有限公司(SBMV)、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SBLV)成立。

1998年,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在内部实施,施耐德电气

(中国)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得到完善。

1999年,施耐德集团更名为施耐德电气集团施耐德集团以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销售队伍为基础统一中国的配电销售系统,由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领导。

200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物流中心,集中配送各个投资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网络得以建立。

2001年,施耐德电子元件(东莞)有限公司(SEDD)。

2002年,与台湾士林电机共同投资成立施耐德士林(苏州)变

压器有限公司(SSTI),收购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

施耐德

(苏州)变频器有限公司(SSD)成立。

2003年,施耐德(上海)电器部件制造有限公司(SSAM)、施耐德(苏州)机柜系统有限公司(SSES)成立。

2004年,收购天津万高公司,成立施耐德万高(天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SWEEC);与日本富士电机合资成立施耐德富士断路器(大连)有限公司(SFBD)

2005年,独资成立艾佩斯(厦门)电力设施有限公司,另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

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建立,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施耐德全球重要研发基地。

2006年,与陕西宝光集团合资成立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SSBEA)

2007年,节能增效战略全面实施。

与德力西集团合资成立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巩固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的领导地位。

原客户呼叫中心(2001年成立)更名为客户关爱中心,

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建设,为47个奥运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

2009年,参与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供电服务,为天安门及周边地区电力设施提供保障。

2010年,施耐德电气亚太区总部迁至北京,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战略的新里程碑。

EcoStruxureTM能效管理系统在中国推出,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施耐德电气集团卡罗斯中心自动化工厂。

2011年,为深挖中国业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以中国原创战略布局中国,并加速西部投资步伐,助力西部地区产业提质升级。

2011年10月,施耐德电气正式完成了对利德华福的收购,这笔收购共耗资6.5亿美元。

同月,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在媒体接待日上宣称,要力争在十年内成长为一家“中国公司”。

收购利德华福,使其加入施耐德电气大家庭的首要原因是:

该公司拥有一项与能源效率高度相关的技术。

利德华福的技术用于驱动规模很大的电机,它们通常用于工业界,消耗的电力极大,因此该公司产品可助工业界节约大量能源。

因此,该公司拥有的这项技术与施耐德的战略非常吻合。

其次,施耐德电气此前并无这项技术,而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客户表示有这方面的需求,再加上利德华福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是中国该领域最大的公司之一,我们很乐意有

机会能收购之,使其加入施耐德电气阵营。

此外,本次收购不仅着

眼中国,利德华福技术还将成为施耐德电气的中压变频器全球中心,利用其现有厂址和团队来打造一个全球平台,以此辐射世界。

2012年,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业务拓展。

五.竞争优势

第一大优势:

目前的施耐德电气基本上就专注于一项业务,那就是能效管理。

专注于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不是试图什么都做;

第二大优势:

施耐德电气的目标就是帮助客户在降低能耗的同

时提高产能。

第二大优势是,施耐德电气是一家国际公司,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可以与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分享经验,比如相关行业的最佳实践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改善?

然后用以服务客户;

第三点是:

施耐德电气既是全球公司,又是本土企业。

在任何市场运营时,都强调要做本土企业,在中国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公司,在美国和法国就是美国公司与法国公司。

六.业绩分析

(一)业绩概况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阶段,施耐德电气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和强劲的增长。

目前,中国已是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员工数量超过其美国与法国的员工数量。

施耐德电气近30%的业务在亚太地区,这其中最大的贡献也莫过于中国市场。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企业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滑已是必然。

而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其繁杂的业务领域和较高的定价,以及所处行业技术门槛不断降低的趋势,使得它面临的挑战将比ABB等其他外资企业更大。

(二)业绩分阶段统计

在2010年之前的十年里,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空前傲人的成绩,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在中国的年销售额曾从1999年的约10亿元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约120亿元。

根据施耐德电气的财务报告,一直到2011年,该公司在中国市场仍然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2012年以后,中国市场已难以再让施耐德电气获得超过20%的增长了。

进入2012年,施耐德电气亚太地区的销售额逐步赶上西欧地区的销售额,当时,这两个地区的销售额在该公司总营业额中所占比例都约为28%。

不过,也是在2012年,施耐德电气在亚太地区第四季度的收入出现了1%的下降,中国市场在稳定发展中出现了轻微的下跌。

2014年第四季度,施耐德电气在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下跌了

1%,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建筑和OEM市场的持续疲软。

2015年7月,施耐德电气发布的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该公司总收入约128.5亿欧元(约合87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但净利润下降了12.4%。

税前利润率为12.5%,低于此前的预期利润率14%-14.5%。

业务板块比例及业务收入地域比例如下图:

Balancedgeographies-fy2015revenues

27%

26%

Western

North

Europe

America

18%

29%

Asia-

Restof

Pacific

lheWorld

Fourintegratedandsynergeticbusinesses

f-Y2CI5revenues

Buildings&PartnerIndustryInfrastructureIT

45%21%14%

2016年2月施耐德电气公布2015年财政收入266亿欧元,较去年上升6.8%,2014年及2015年相关具体财务数据如下:

主要指标(亿欧元)

2014财年

2015财年

销售收入

249

266.4

息税前利润

34.63(13.9%)

36.41(13.7%)

净收入

19.41

14.07

自由现金流

17.04

20.45

调整后的净收入

20.08

21.19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

3.51欧元

3.73欧元

净债务

3.326

5.022

总流动资产

134.37

137.77

总固定资产

277.21

288.00

2015年分版块销售收入数据如下:

类别

销售收入(亿欧元)

较去年增长值

建筑业市场

118.59

+0.4%

工业

56.96

-4.9%

基础设施、基础建设

54.28

+0.3%

IT

36.57

-0.9%

合计

26.64

-1.0%

2015年分地区销售收入如下表:

地区

收入

增长率

西欧

69.29

+1%

亚太

75.99

-5%

北美

72.68

-2%

其余地区

48.44

+5%

总计

26.64

-1.0%

施耐德电气在北美由于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加拿大市场,并且

美国市场面对数据中心投资时滞的阻力,导致2015年业绩略有下降;西欧市场的主要增长因素由法国、北欧和英国的业务形成,尤其是IT行业投资,但是德国业务由于大项目的选择性,导致业绩略有下降;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和中国市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疲软的影响,业绩下降明显。

在俄罗斯的业务推动仍然很艰难;其余地区如中东和非洲的项目执行推动进展顺利。

此前,施耐德预计2015年的利润率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有个位数的增长,后来则只期望能够“平稳有机增长”。

施耐德电气在公告中表示,下调盈利预期的原因有二,一是油气价格下跌导致整个工业、能源行业普遍低迷,二是中国经济放缓,中国市场的销售有所下滑,中国市场需求萎缩的强度超出预期。

(三)2016年业绩预测

2016年,施耐德电气业绩预计保持较低增速增长,其中西欧和美国的建筑业市场整体疲软,属于逆风增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经营困难相比2015年将会减小。

此外,考虑到一些新的经济体加速下降的货币对欧元汇率的影响,在2015年底,集团也面临2016年外汇逆风,目标收入增长率将低至个位数。

在这种背景下,集团的工作重点是:

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利润率增长率,为合作伙伴推出许多新的网络化集成,并提供加速服务和软件,提高选择性项目的行业专业知识水平,与2015年相同,为研发投入超过5%的销售收入,强力推出新产品。

(四)发展战略

(1)“并购+整合”策略

施耐德电气前几年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与“并购+整合”相关。

在并购了德力西之后,还主导了北京利德华福技术公司、雷士照明等多起并购。

施耐德电气一向以资本撬动市场,以兼并重组见长,

如果现在他们能并购一些更有活力、有前景的企业,并降低自己的销售价格,再次获得高增长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在最近的一两年里,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没有发起大的并购和整合了。

一位在几年前曾被施耐德电气企图收购的民营企业主表示:

“我当时坚定地拒绝了施耐德的收购。

当时我们公司比他们弱很多,但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他们差。

而且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的前景比他们可能更好。

(2)施耐德电气城市覆盖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施耐德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