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638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docx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程序

题目

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

编号

SP-MF-2103-01

复印数

页数:

共9页第1页

编制部门

制造部

QA审核

年月日

起草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部门审核

年月日

执行日期

年月日

文件发至

制造部、车间、质监部、办公室

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工艺规程,以保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工艺步骤按规定执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

制造部经理、粉针车间主任、粉针车间管理员、质监部经理。

内容:

见附件

 

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2.处方和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工艺洁净级别划分、工艺监控点

4.工艺条件与操作要点

5.质量标准(原料、包装材料、成品的法定标准、企业标准)

6.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7.技术安全工艺卫生与安全环保

8.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产品概述:

【品名】中文名:

注射用头孢他啶

英文名:

CeftazidimeforInjection

【规格】1.0g、0.5g、0.75g、1.5g、2.0g(按C22H22N6O7S2计)

【剂型】本品为注射用粉末。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H、H、H、H

【作用与用途】用于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

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对于由多种耐药革

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免疫缺陷者感染,医院内感染以及革兰氏阴性杆

菌或铜绿假单细胞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为适用。

【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等,一日4~6g(2~3瓶),分

2~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日。

2.泌尿系统感染和重度组织感染等,一日2~4g(1~2瓶),分2次

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7~14日。

3.对于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可酌情增量至一日0.15~0.2g/kg,分3次静脉滴注。

【贮存条件】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规格】西林瓶装,1.0g×10瓶/盒、0.5g×10瓶/盒0.75g×10瓶/盒

2.0g×10瓶/盒1.5g×10瓶/盒

【有效期】2年

2.处方和依据:

本品系由头孢他啶和碳酸钠无菌混合粉按无菌分装工艺分装而得,分装规格为1.0g、0.5g、0.75g、1.5g2.0g(按C22H22N6O7S2计)。

处方依据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国药典》。

 

3.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划分、工艺监控点

3.1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划分

 

铝塑盖清洁灭菌

轧盖

成品检验

器具准备

包装材料准备

标签准备

西林瓶、胶塞

洗涤灭菌

入库

包装

贴签

分装压塞

原料称量

一万级区下

十万级区

一般生产区

万级区下

局部百级区

 

 

灯检

 

3.2工艺监控点:

3.2.1胶塞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洗涤前胶塞外观

无胶屑等杂物,颜色均匀,

胶边齐整

目视

每批一次

2

洗涤用水可见异物

毛点<5个/300ml,无异物

目测

每批一次

3

灭菌后胶塞洁净度

50只中毛、点<10个,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每批一次

4

灭菌后胶塞的细菌内毒素

符合标准规定

鲎试剂法

每批一次

5

灭菌后胶塞的水分

≤0.5%

干燥失重法

每批一次

3.2.2西林瓶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洗涤前瓶子外观

无色、无结石、无气泡、无破裂、无油污等、平整光滑、端正。

目测

每批一次

2

过滤循环水的可见异物

无异物

目测

每批一次

3

新鲜洗涤水可见异物

毛、点<5个/300ml,

无异物

目测

每批一次

4

洗涤后瓶子的洁净度

毛、点<3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1小时一次

5

灭菌后瓶子的洁净度

毛、点<3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1小时一次

3.2.3铝塑盖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清洁前铝塑盖的外观

无杂质、油斑、松落等

颜色均一、平正光亮

目视

每批一次

2

灭菌后铝塑盖

的洁净度

无杂质、纤毛、油污等

目视

每批一次

3

灭菌后铝塑盖

的外观

无溶塑、变形、变色、

水珠等。

目测

每批一次

3.2.4分装压塞: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尘埃粒子

符合SOP-QC-1030规定

尘埃粒子计数器

每月一次

温度

18-26℃

温度计

半小时一次

相对湿度

45-65%

湿度计

半小时一次

菌检

符合SOP-QC-1032规定

沉降菌检查法

每周二次

2

分装

压塞

器具

洁净度

目测

每班一次

干燥程度

干燥无水

观察

每班一次

3

西林瓶

参照3.2.1规定

4

胶塞

参照3.2.2规定

5

分装前药粉

可见异物

毛、点<5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每桶一次

检斤

符合标示重量

称量

每桶一次

色泽

符合标准规定

目测

每桶一次

6

电子

天平

安放平衡度

水平平衡

观察

每班两次

允许误差

千分之一

观察

15分钟一次

7

分装装量

±5%

电子天平称量

15分钟一次

8

分装半成品可见异物`

毛、点<7个/瓶,无异物

检可见异物查法

1小时一次

3.2.5轧盖: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轧盖后铝塑盖的

外观

无松盖、歪盖、脱盖、皱盖

目视

半小时一次

2

卡边尺寸

1.5~2.5mm

测量

每班一次

3

轧盖完好率

>99%

目视

每批两次

4.工艺条件与操作要点:

4.1原料准备:

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分装用原料药粉,并由二人以上对其生产厂家、批号、进厂编号、检验单号、用量等进行核对、签字。

原料按照物净程序进入料存间。

4.2器具准备:

操作人员根据器具、材质、用途的不同,分别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1,SOP-MF-2002,SOP-MF-2003对器具进行洗涤灭菌处理,将灭菌好的器具转移到各个使用点。

4.3胶塞洗涤灭菌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胶塞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6对胶塞进行粗洗、精洗及120℃2.5小时烘干灭菌处理,胶塞冷却至50-60℃后在百级层流罩下出箱,盛装于经灭菌的不锈钢桶中,加盖,存于贮存间备用。

要求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需回烘处理。

4.4西林瓶洗涤灭菌:

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单与仓库交接领取西林瓶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7对西林瓶进行理瓶、洗涤及350℃5分钟干热灭菌处理,西林瓶由灭菌干燥机和输送网带、分瓶转盘,输送带输送到粉剂灌装机输送带上。

此项操作要与分装半压塞同步进行,从出瓶到输瓶均要在万级区百级层流罩下进行。

西林瓶要求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需重新洗涤灭菌。

4.5分装压塞:

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由二人以上复核分装用原料药粉、品名、规格及分装装量范围,确认无误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3对原料药粉进行分装压塞。

分装压塞在万级区百级层流罩下进行。

分装压塞好的制品由输送带传到轧盖间。

装量差异控制在±3%,每15分钟检测一次装量差异。

4.6铝塑盖清洁灭菌:

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铝塑盖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8进行清洁灭菌,即先用10目筛筛去异物、杂质后,再进行110℃,2小时烘干灭菌处理。

铝塑盖冷却至50-60℃后装于不锈钢桶内,盖好备用。

灭菌后需在36小时内使用,否则需回烘处理。

4.7轧盖:

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4对分装压塞后制品进行轧盖。

轧盖与灯检同步进行,轧盖的制品由输送带传到灯检处。

4.8灯检:

灯检处设在包装间,灯检台上亮度要求大于1000LX;灯检人员视力要求裸视达0.9以上,无色盲,身体健康。

灯检人员进入灯检处后,根据生产指令,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5对轧盖后制品进行灯检,灯检过程中要随时向轧盖处反馈轧盖质量。

灯检合格品自传送带传到包装间贴签处。

灯检合格品若因故不能连续下道贴签之工序时,必须用蓝色周转筐装好,放于指定地点,并做好标记;灯检不良品集中放好并及时处理。

4.9贴签:

贴签处设在包装间,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规定穿载白色工作服进入。

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标签后,将标签装在贴标机上,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MP-MF-2016对灯检合格品进行试贴、贴签及检瓶。

贴签后制品直接进行包装或装在专用蓝色周转筐里,存放于指定位置,并做好标记。

废签及剩余未打印批号的标签按SMP-MF-1023程序管理要求分别处理。

4.10包装:

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包装材料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P-2017进行包装操作,先将中盒、大箱打印批号、有效期、进行包装流水作业,其过程为:

装中盒→放说明书→贴封签→装箱,放合格证→成品库待检处→抽样送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合格后封箱、打包→入库。

4.11入库:

将打包好的成品按成品入库程序入库,分批码放在成品库合格区垫存放。

5.质量标准(原料、包装材料、成品的法定标准、企业标准):

参见SMP-QA-1044、SMP-QA-1045、SMP-QA-1046、SMP-QA-1051、SMP-QA-1052、

SMP-QA-1053、SMP-QA-1054、SMP-QA-1055。

6.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物料平衡率:

洗瓶碎瓶率≤1%,分装合格率>94%,标签损耗率<2%,说明书损耗率<1%,中盒损耗率<0.5%,成品率≥93%,原料总平衡率90~110%。

每瓶规定的标示量×理论产量(瓶)

湿品含量%

理论投料量=

实际产量(瓶)

理论产量(瓶)

成品率(%)=×100%

总分装量(g)×湿品含量%

每瓶规定的标示量(g)

理论产量(瓶)=

灯检合格数(瓶)

灯检合格数(瓶)+灯检不合格数(瓶)

灯检合格率(%)=×100%

实际产量(瓶)

西林实用数(瓶)

西林瓶利用率(%)=×100%

7.技术安全工艺卫生:

7.1技术安全

7.1.1进行各步生产操作前要按要求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对生产区域进行清场检查,落实好水、电、气、汽的供应。

7.1.2各种生产物料、用具的贮存、领用、退库、回收、废弃及销毁要按有关规定执行并有记录;成品按要求办理入库手续,并按贮存条件堆垛存放;不合格品按要求分区存放并及时处理。

7.1.3严格执行清场管理规程,不得有上批产品的遗留物,杜绝混药事故的发生。

非生产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操作间。

7.1.4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及质量管理制度,当发生或发现质量事故时,需及时反映,未经研究处理,制品不得流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